1、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玻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2、吃玉米对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有好处吗?
骨质疏松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原发性I型骨质疏松症属高代谢型,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亢进引起骨量丢失,因此应选用骨吸收抑制剂如雌激素、降钙素、钙制剂。原发性II型骨质疏松症,其病因是由于增龄老化所致调节激素失衡使骨形成低下,应用骨形成促进剂,如活性维生素D、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钙制剂、氟化剂和维生素K2等。
1.雌激素
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有人认为单独使用有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建议同时使用一种孕激素如黄体酮可减低癌的发生率。雌激素对骨代谢的作用;降低PTH对骨吸收的作用;促进CT分泌,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促进肾1α羟化酶活性,增加1,25(OH)2D3的生成,促进骨形成;直接作用于骨细胞,促进骨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TGFB)的生成,增加骨的新生。
(1)雌二醇1-2mg/d。
(2)乙烯雌酚0.25mg/每晚。
(3)复方雌激素0.625mg/d。
(4)尼尔雌醇2mg/半月,3个月后加服安宫共体酮10mg/日,共7天。如无出血,可延至6个月加服黄体酮一个疗程。尼尔雌醇对子宫内膜增殖作用不强。
(5)利维爱(Livial)含7-甲异炔诺酮,它具有雌激素活性使骨量增加,又有孕激素活性,防止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还可使甘油三酯显著下降,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每日服0.25mg,连服2年。10%的可有轻度子宫内膜增生。
雌激素的副作用:白带增多,乳房肿胀、子宫不规则出血,发生率约为10%,有报道女性激素可以提高乳癌、子宫癌的发生度,因此,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有关检查。
骨质疏松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身性骨数量减少,骨的机械强度衰减导致非创伤性骨折,或轻微外力即可发生某些部位骨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常见骨折有: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桡骨下端骨折及肱骨上段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防治
骨质疏松是指骨组织过少但组成成分未变,钙与蛋白质比例正常而数量减
少,骨密度降低。临床表现主要是周身骨痛无力,以腰背部及骨折部位持续性
疼痛为主,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如果脊柱发生压缩性骨折,人就变矮了。美国
一些调查指出,每日摄入0.8~1克钙可使老年妇女骨密度正常,但要在补充
钙6~9个月后方有这种效果。我国人民膳食中钙经常不足,应多饮用年奶最
好是脱脂奶来补充钙和蛋白质。条例不许可时,可多吃些豆腐,豆浆及海产品。
补钙的同时应注意晒太阳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每日5000~10000国际单位)
。多食用蔬菜水果可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已患骨质疏松症时可加用钙片
每日1克,加上膳食中1克,每天共2克钙。同时也可遵医医嘱用少量雌激素以
减慢骨吸收的速度。男性可用少量甲基睾丸酮促进蛋白质储存。老年人一要加
强活动,若营养充足而活动不足仍不能防治本病。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和你谈谈“补钙”的问题。
按照人体生长规律,人体骨密度的最高峰值是在30--35岁,此时骨头中的含钙量最高。在这之前,人们可以通过多摄入钙质,让体内积累下较多的钙。35岁以后,人体中钙的流失速度越来越快,骨密度逐年下降。如果等到中老年时期再补钙,已不能使骨密度增加,只能减缓身体中钙的流失速度。所以,应该在30岁之前注意从膳食中补充钙元素,尽量增加骨密度的高峰值,从而预防和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生。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平均每日所需钙量为800毫克。此外,还有两类人群需要额外注意增加钙质:11--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生长迅速,每日所需钙量为1000毫克;孕妇、乳母因为处于特殊生理时期,所需钙量高于常人,为每日1000--1200毫克。综上所述,人群中最需要补充钙元素的是儿童、孕妇和乳母以及老年人。
但是,即使是这些人群,如果过量补钙,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老年人中,心脏病患者补钙过量,可因钙沉积而引起猝死。而儿童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过量对儿童生长发育则会造成极大危害。
1)膳食补钙是关键
面对缺钙问题,膳食调整是首选。在日常食物中,具有补钙功能的食物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
1.奶类和奶制品
如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等。这是对于人体最有效、最安全,同时也是最科学的补钙食品。奶类本身的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正常人每天坚持喝300毫升左右的牛奶,再配合科学合理的平衡膳食,就可以基本满足对于钙量的需求。其他奶制品如酸奶、奶酪等也可以选择。
2.豆类和豆制品
有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长期食用可以获取丰富营养同时预防骨质疏松。除了豆类制品,常吃河、海产品,如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同样可以达到补钙的目的。
3.坚果类食物
这类食品包括杏仁、花生、松子等,因为其中富含丰富的油脂、维生素、矿物质和大量钙质,有抗衰老的作用,常吃能够坚固骨骼、增强体质。如果通过上述食品还不能满足身体所需,再考虑选择适当的产品进行补钙也不迟。
4.肉类与禽蛋
如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
5.蔬菜类
有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
6.水果与干果类
包括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橘饼、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干、花生、莲子等。
补钙除了合理选择钙制剂之外,多晒太阳、均衡营养、科学烹调等也很重要。日常有许多食物可供钙源补充。
2)还有哪些是很好的补钙途径呢?
1.少吃盐相当于补钙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钙排出量多寡的主要决定因素。即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
2.饮食混乱是缺钙成因
营养对骨的疏密关系密切。幼时营养不良会阻碍骨头正常发育,导致老年时骨质流失加快;成年后饮食混乱也是导致缺钙和使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3.吃钙片是补钙的最佳途径
在我们每日摄入的天然食物中,有很多可以达到增加钙质的目的,像奶制品、豆制品等。比起钙片,这些食品存在着价格便宜、食用方便等特点,应为补钙首选。除了日常的食物调整以外,如果还不能达到身体需要,采用营养素补充剂或强化食品也是解决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手段之一。
糖尿病患者对于补钙的问题,一定要慎重。糖尿病很容易合并骨质疏松症,这时需要补充充足的钙质,当然单纯补钙并不能对骨质疏松有绝对的治疗作用,需要同时合服维生素D制剂、降钙素等才能达到良好的钙质吸收效果,从而缓解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4.补钙还需多晒太阳多运动
除了上述介绍的补钙食品和营养素补充剂以外,为了更好地吸收钙质,我们还应该配合补钙做一些辅助工作:平时多晒太阳,充足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合成,提高钙的吸收率;增加体育锻炼,多多活动骨关节,做肌肉抻拉练习,能够改善骨骼肌的营养状况,提高骨密度。
5.补钙产品如何选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补钙产品大军中,人们经常会被强大的宣传攻势所诱导,要想挑选出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补钙产品实属不易。总的来看,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大厂名牌产品的保险率要高于其他品牌。其次,在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提高钙的吸收率,有效帮助钙在人体内的吸收,增加补钙疗效。
3)补钙误区
1.补钙越多越好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中提出:成人的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毫克,这个摄入量不是建议的标准摄入量。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毫克,一般从膳食中摄入钙至少500毫克。摄入的钙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危害健康的风险就越大。摄入钙过多,可能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吸收利用,也可能导致患肾结石病的危险性增加等。也就是说,营养素摄入不是越多越好,缺乏对健康不利,而过量也可能对健康有害。一般而言,通过日常的均衡膳食和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可以基本满足人体对于钙的需求。所以,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补钙过量的主要症状是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同时儿童补钙过量还可能限制大脑发育,并影响生长发育。
2.轻信广告中某些夸大其词的说法
某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言语和数据。专家称:正常情况下,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左右。这显然与某些商业广告中所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有很大出入。还有一些厂家把在动物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写在产品说明书中。对待这些,需要消费者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平时有意识地多积累一些医学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3.保健品与药品概念混淆
从国家法规要求来看:保健食品是食品,不允许有任何毒副作用,而药品是允许有毒副作用的。药品是在疾病状态下吃的,食品是可以让国民日常食用的。就时间而言,药品是偶尔吃的,食品可以经常吃。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营养素产品在批成药品时,它的剂量允许大一些。长期大剂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对健康可能造成危害。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3、骨质增生跟骨质疏松有什么区别
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的区别:骨质增生是筋膜和韧带的钙化导致的局部骨质增生,肥大。骨质疏松是骨质退化,废用性萎缩,骨小梁稀疏,脆弱,骨质强度降低的表现。
骨质增生无症状时需要观察,增生出现压迫症状或刺激局部组织形成滑囊炎时,需要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患者需要加强局部的肌肉功能锻炼,增强肌肉的力量,增加骨质的强度,适当的补钙,补充维生素D的食物或制剂会得到缓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避免外伤及摔倒,易造成骨折。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4、老年人骨质增生还需要补钙吗?
武汉市中心医院骨科李哲雯实际上对于老人来说,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现象就如同生白发、皮肤松弛一样,是机体衰老的标志之一。只是骨质增生即俗称的“骨刺”,多发于负重关节周围,易引发疼痛、乏力等临床症状。而骨质疏松症早期无任何症状,所以人们往往过分重视骨质增生的表现,而忽视骨质疏松症的存在。饮食中钙不足,雌激素缺乏,室外活动减少等因素,均会使体内血钙含量下降,而使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增加,降钙素含量也增加。甲状旁腺素可促进骨质溶解,骨钙入血,使血钙增高,从而加重骨质疏松;而降钙素则促进成骨活动,加速新骨形成,但由于新骨形成常局限在关节部位,且这种代偿性骨质增生远不能填补骨质丢失,所以使得体内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现象共同存在。由此可见,二者病因是一致的,都是由于体内缺钙所造成的。故均需行补钙治疗。
5、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症状有什么区别
骨质增生是指骨关节边缘长出软骨。骨质疏松是指骨质变脆容易骨折,骨质疏松发生在全身的骨头上。
6、骨质疏松的症状
7、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有哪几类
骨质疏松分为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各异。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其一为I型,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断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这种类型的患者脊椎与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二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是性激素减少和肾功能生理性减退,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受影响。这类患者除椎体骨折和前臂骨折外,还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后天性因素诱发,包括物理和力学因素,如长期卧床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垂体病变、肾上腺皮质或性腺疾病等;肾病、类风湿、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肿瘤病变等;药物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指男性发病年龄小于50岁、女性发病年龄小于40岁的骨质疏松,无潜在疾病,发病原因不明。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国际骨质疏松日”。
8、骨质疏松症的表现?
病情分析: 你好,这个骨质增生的话,那么还是注意一下,这个能够引起疼痛不适,这个检查一下,建议可以用些药物,吃上 指导意见: 加强营养,高蛋白饮食,这个可以用些活血药物吃上,还有,这个可以用些理疗,理辽选<寻※ 唂※风※膏>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不少人感冒后到药店购买中成药进行自我药疗。看到琳琅满目的感冒类中成药,一些人不是跟着广告走,就是望文生义,结果起不到治疗作用。面对这些顾客,药店药师应熟悉中医对感冒症状的分型,向患者对症荐药。
中医将感冒分为三种类型,即风寒型、风热型和暑湿型。风寒感冒的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舌不红,苔薄白而润。风热感冒的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咽干而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稠鼻涕,口渴想喝水,舌边尖红,苔薄黄。暑湿感冒多发于夏季,冬季少见。
针对这三种感冒类型,感冒类中成药也分为风寒感冒药、风热感冒药、暑湿感冒药。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有风寒感冒冲剂、荆防冲剂、感冒清热颗粒(冲剂)等;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有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颗粒(冲剂)、银柴冲剂等。冬季感冒一般是风热和风寒混杂表现,病人依类型选药比较困难,如果自我药疗,根据症状选药比较方便。
以咳嗽、流涕为主,伴低热,周身酸痛的感冒初起时,应选感冒清热冲剂。
咳嗽偏轻、白痰,首选急支糖浆。
咳嗽偏重、有痰色黄,流涕轻,不发热,症状已有几日,可选羚羊清肺丸。
感冒初起,发热38℃以上,可选用羚翘解毒丸。
冬季感冒一般为内里积热,外感风寒,病人多有上火表现。咽痛轻者可用西羚解毒丸或感冒清热冲剂加板蓝根;咽痛重伴口干、口渴、喜凉、低热、大便干者,应用感冒清热冲剂加牛黄上清丸;久咳痰少、口干舌燥、体质偏弱者宜用川贝类咳嗽糖浆,而痰多、体质强壮,有上火表现的不宜用,以免加重病情。当痰多、咳重并伴胸闷时,药师应建议患者到医院看中医,吃一些汤药,不宜再服任何止咳糖浆了。
9、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两者有啥关系,大伙要注意了?
在骨科疾病中,我们经常听到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两种情况,骨质增生也是许多中老年人相对容易出现的症状。骨质增生会由骨质疏松引起吗?如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那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两者都会出现关节疼痛的情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骨质疏松症确实会引起许多症状,许多骨质增生患者也会发现骨质疏松症症状。这种现象应按常规补钙,沉积并修复在一些受压较大的骨表面。这种代偿机制使得钙应该进入骨骼内部,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它们都是由体内缺钙引起的,如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骨等。会导致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人体对骨质疏松的一种补偿。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单位体积骨组织体积减少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在一些骨质疏松症病例中也需要及时补钙。中老年男女均可服用药物预防骨质疏松症,更年期女性也应补充激素,一般来说,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预防需要综合措施,建议补钙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均衡饮食、多晒太阳和多锻炼,以改善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
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补充一些营养,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症患者不仅要接受适当的补钙治疗,还要有助于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而且日常饮食调节也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