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依据是什么

骨质疏松依据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9-27 00:13:28

1、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一类伴随增龄衰老或医学原因引起的,以骨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频度增大,以骨痛骨密度降低易于发生骨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代谢性全身性骨骼疾病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骼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是: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为“国际骨质疏松日”该定义中:①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和基质等比例的减少;②骨微结构退变:由骨组织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③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对载荷承受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可悄然发生腰椎压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发生桡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肢骨上端骨折等

2、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包括年老、疾病、药物等因素)导致身体骨代谢的异常,使全身的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多见于老年人。
骨质疏松并没有特殊的症状,其发生发展常是不知不觉的,故常说骨质疏松是一种"无声无息"的疾病。在早期可以无任何不适表现,或只是活动后轻微的骨痛而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当疾病逐渐加重时,可出现一系列表现,包括最常见的周身骨痛、腰腿痛及关节痛,严重情况下出现驼背、身高变矮及骨折。

3、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答: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复的疾病。骨质疏制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
(1)疼痛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 骨质疏松症状及危害
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度用力时加重。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问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答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4、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2011年版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诊断标准如下:

1.发生脆性骨折

2.基于骨密度的诊断:骨密度(BMD):T-Score≤-2.5SD者为骨质疏松

5、什么是骨质疏松?

临床中对于骨质疏松的危害主要还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疼痛,骨质疏松的危害,从骨质疏松引起的症状就可以知道。骨质疏松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是局限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第二引起脊柱的畸形。骨质疏松的危害除了疼痛以外,还可以引起脊柱的畸形。患者会发生比如身高变矮驼背等症状,脊柱的畸形还会引起功能的障碍。
第三,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最危险的危害其实就是发生骨折,一些很轻的力量,或者是不小心碰撞,都可能会引起局部出现骨折的情况。这个就是骨质疏松带来的最大的危害,以上就是骨质疏松的坏处。

6、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骨基质和骨矿成分等比例减少,导致骨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

与骨质疏松依据是什么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