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骨质疏松走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遭到破坏造成骨骼脆性增加,这就很容易造成骨折。骨质疏松大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因此患有该症状的老年人平常走路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慢,鞋子要穿软底的。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很容易出现骨折,穿软底鞋可以增加脚基础地面的柔软性。走路慢可以避免身体骨骼有大幅度震动,而且走路时间也不宜过长。
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平常一定要多补钙,多吃些钙片或者含钙丰富的食物。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剂,它是人体骨骼的重要元素,还能保持软组织的韧性和弹性,使人的身体不容易受伤。老年人注重补钙可以减轻骨质疏松的症状,让身体变得强壮。
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一定要做适量的运动,这样才能缓解骨质疏松的症状。有的老年人觉得自己有骨质疏松症就不敢做运动,平常干啥事都小心翼翼的,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想。运动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增强骨骼的硬度以及增加身体的平衡性。
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可以进行如下运动:力量的训练,比如:水中行走、举哑铃等等;有氧运动,比如:漫步、爬楼梯等等;柔性的运动,比如:打太极、简单体操等等。通过这些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病情,让老年人的身体变得健康强壮。
2、骨质疏松与血液循环有关系吗
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才生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并非只有老年人才发生。通常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2)继发于许多其他疾病之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称之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因不明的青壮年骨质及妇女妊娠所致骨质疏松症等。除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只发生于老年人外,其他类型的骨质疏松可发生在各年龄层的人群中。
2、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许多人以为感觉良好,骨头不疼不痒的,就不会患骨质疏松症。错了,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因为,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至中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当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已为时过晚,此病的早期诊断依靠骨密度仪及定量CT检查。病程十年以上,可以通过X光拍片检查确认,所以建议老年人或有其他骨质疏松症易患因素的人都应该进行一次这些方面的检查。
3、补钙就可以防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许多人误以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而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或钙制剂就能补钙。他们不了解钙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有其他条件。它们是:1、维生素D的参与。维生素D活化后可以使肠子上表达更多的肠钙蛋白,肠钙蛋白是一种钙通道,有了它,吃进去的钙才能被吸收进血液中。有人称维生素D是打开钙代谢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没有它参与,人体对膳食中钙的吸收还达不到10%。2、长期吸烟、长期饮用咖啡或茶或过量饮酒者,会影响钙的吸收与利用。3、长期服用可的松类激素或甲状腺素者,也会妨碍钙的吸收与利用。4、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者,钙的吸收会减少。所以说有砖瓦不等于有房子,即使所补的钙剂能被吸收入血中,不能有效地沉着于骨组织中,还是要从尿中排出体外,也不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维护骨骼健康还需要补充许多其他物质如维生素d、镁、磷和锌等,锻炼身体也很重要。研究证明,每天锻炼有助于增强骨质,但是如果每天摄取的钙过少,那么锻炼也无益于骨骼。研究还证明,摄取大量钙的人而不锻炼,也不会形成骨质,两者缺一不可。卫生专家认为,每天锻炼30分钟左右,每周坚持锻炼5天,就足以保持骨骼健康。走步、跑步和举重对于强壮骨骼来说比游泳、骑自行车更有效。因此,对骨质疏松症必须采取综合疗法,而且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维生素D制剂、降钙素、骨吸收抑制剂以及绝经期妇女雌激素的合理使用,切不可误以为这是一种小毛病而掉以轻心。
4、多吃钙剂可以引起骨的脆性增加而易发生骨折
骨组成成份分为骨基质和骨矿质。骨基质的主要成分(90%左右)为胶原,这些胶原相互交织形成立体构架,就象钢筋混凝土块中的钢筋网络一样。而骨矿质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结晶(钙∶磷为10:6)和无定形的胶体磷酸钙,它们沿着胶原有秩序地沉积下来,就象水泥和砂石构成的混凝土填充钢筋网络构架一样。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结实”的有形体“骨”。所以虽然钙是骨骼的基本成份之一,但钙在骨骼中并非无序地堆积在一起,钙被吸收入血中后还需要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与多种其他物质相结合才能沉着到骨头中。因此多吃钙剂是不会引起骨的脆性增加的。相反,缺钙常是导致骨质疏松,进而引起骨折风险增高的重要因素。
5、多吃钙剂会引起胆结石
胆结石有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其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和胆盐化合物,并非是钙。据科学家研究,胆结石的形成有十大诱因:(1)经常喜欢吃高糖、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2)患胆道寄生虫病者,如蛔虫、肝吸虫病等。(3)女性激素增高者。(4)肥胖及体力活动减少者。(5)胆囊及胆道感染者。(6)身患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溶血性疾病等。(7)长期服降血脂药物:如安妥明、烟酸。(8)情绪:长期精神紧张、抑郁。(9)遗传。(10)手术:如迷走神经切断术,破坏了胆囊的排空功能;小肠远端广泛切除术,引起胆盐的肝—肠循环障碍等。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胆结石的最好办法,因为在禁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的粘稠和含水量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内。因此可以防止胆结石的形成。日本学者提出“酸碱平衡”学说,即血液和组织中的pH值为酸性时,胆结石容易形成。pH为碱性时,胆结石容易被溶解。由于钙影响血液的酸碱性,缺钙时血液偏酸性,易形成结石:补钙可使血液偏碱性,有利于抑制胆结石形成。我国营养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多数居民从饮食中摄取的钙尚处于机体需要量的下限甚至低于下限,这其中包括那些胆结石患者。因此胆结石的人只有高胆固醇的东西不能吃,胆结石病人需要补充钙。
6、多吃钙剂会引起肾结石
由于肾结石病人中特发性高尿钙现象相当普遍(大约占50%),因此,过去医生往往给这些病人推荐低钙饮食。特发性高尿钙的确可能与肠道钙吸收增加,骨质破坏以及肾小管钙的再摄取下降有关,然而至今并没有证据表明,减少食物中的钙摄入可预防肾结石的复发。在绝大多数国家,草酸钙结石是肾结石的主要形式,占肾结石的50-70%。根据目前已有的证据,肾结石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为了明确钙与肾结石的关系,哈佛医学院曾进行过一项大规模的前瞻性调查,研究了45,619例年龄在40-75岁,既往无肾结石病史的正常男性,共随访4年,评估食物摄入钙在肾结石形成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钙摄入量与发生肾结石的风险呈负相关,而动物蛋白摄入则与肾结石形成风险呈正相关。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钙在肠道中与饮食草酸盐结合减少后者的吸收,从而降低尿中草酸盐的浓度,减少肾结石的风险。
7、喝骨头汤吃菠菜烧豆腐能补钙
一些人认为骨头里含钙量最高,因此,常用慢火炖骨头汤喝以补钙。还有人认为豆腐含钙多,吃豆腐烧菠菜补钙。这两种传统的补钙法都欠科学。因为,骨头汤里含钙量并不高,特别是汤里脂肪含量高,而脂肪与钙结合成皂化物,又会妨碍钙的吸收与利用。如果能在烧骨头汤时放些醋,再去掉过多的脂肪,这样可以增加钙的吸收与利用率。由于菠菜、茭白、竹笋、洋葱、苋菜和韭菜含有较多的草酸,非常容易与钙结合成为不溶性的钙盐,很难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含钙高的食物不宜与这些蔬菜一起烧或同吃。
8、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目的是提高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包括乏力易倦、疼痛、身高缩短、反复出现的肌肉抽搐和非暴力性骨折,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骨折。骨密度降低只是反映骨折风险的因素之一,一个人是否容易发生骨折,还应综合考虑骨质量,即骨密度、骨结构、骨矿化程度和骨损伤程度等多重因素。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目的是降低骨折风险,改善或消除乏力易倦、疼痛、肌肉抽搐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9、骨质疏松症患者只需要做骨密度检测就可以了
我们知道,在人的一生中,骨组织也是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平均年更新率为9%,也就是说平均11年左右全身的骨骼会更新一遍。骨组织中进行代谢更新的地方称作骨重建单位,这里破骨细胞附着在骨小梁上,分泌酸性物质把它附着点下的骨组织溶解、吸收,形成一个凹陷,然后再由成骨细胞分泌出许多骨基质(胶原蛋白和非胶原蛋白)来填充这个凹陷,最后是沿着骨基质中的胶原蛋白沉着羟基磷灰石结晶,完成一次骨重建。一个破骨细胞的“破旧”成果需要数拾个成骨细胞的“立新”工作来补偿,当机体变老后,这种平衡被打破,破的多,立的少,就导致骨小梁逐渐变细,以致断裂,继之骨小梁数目减少,最终出现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就是要改变这种骨代谢状态,使破的少,立的多,骨密度才能慢慢升高。但骨密度的升高很缓慢,一般要经过3-6个月才能出现可以检测到的变化,所以临床上又根据患者的骨重建的速度,将骨质疏松分成高转换骨质疏松和低转换骨质疏松,对于高转换骨质疏松的患者治疗要以抑制破骨细胞功能药物为主,而对于低转换骨质疏松要以刺激成骨细胞功能药物为主来治疗才能达到更快更好的治疗目的。所以骨质疏松症患者不能只做骨密度检测,还需要在治疗前和治疗中多次检测骨代谢指标,根据骨代谢状态来选择治疗方案。
10、骨质疏松症患者静养能防骨折
一些已确诊为骨质疏松的患者听人说,这种病容易骨折,因而不敢多活动,更不敢进行体育锻炼,成天不是躺着就是坐着。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这种做法也欠妥。因为,运动可以强筋骨,改善骨路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而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所以,运动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十分必要。如果长期卧床和静坐,会加速骨质疏松,导致恶性循环。预防骨折的关键在于注意防护,防止意外跌倒。即使已卧床不起的病人,也应该经常让家人把自己推到户外,见见阳光,经常使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和锻炼。否则,这种病人容易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
3、坚持每天走路,可能会悄悄地“走掉”哪些疾病?
要说有哪种运动,不需要花一分钱,还简便易行,效果好,那么走路肯定榜上有名。据研究显示,每天散步25分钟就可以达到延寿7年的效果,可谓是人类最好的运动之一。
如今,很多疾病是可以通过养生保健来防患于未然的,而走路这项运动也是最好的养生保健方式之一,甚至还可以将现有的一些疾病“走掉”。
通过走路锻炼,不仅可以强健四肢关节,帮助消化,提高免疫力,强化体质,还能让你走掉不少疾病。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只要你能每天坚持走上6000步,那么就可以大降低患上以下几种疾病的几率。
1、“走掉”骨质疏松
每天坚持走路,可以起到锻炼骨骼的作用,有利于增加骨密度,防止上了年纪后的骨质疏松,这样可以减少发生骨折的几率。而且走路还可以加强肌肉力量,这样肌肉才可以给骨骼和关节提供更好的保护,避免腿脚受伤。
2、“走掉”颈椎病
经常伏案工作的人,颈椎大多不太好,而颈椎病一旦发作,就会带来呕吐,头晕等现象,让人十分难受。所以患有颈椎病的人不妨多走走路,走路时抬头挺胸,可以帮助胸背得到舒展,减轾肩颈等处的压力。
3、“走掉”肠胃疾病
经常坐着容易消化不良,使得肠胃功能下降,引发便秘腹泻等肠胃疾病。而肠胃功能不好,又会导致营养吸收差。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就可以每天坚持走上45分钟的路,这样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激发细胞活力,帮助肠胃蠕动,改善肠胃疾病。
4、“走掉”心血管疾病
走路可以锻炼心血管功能,让血管保持弹性,这样有利于血液流动,从而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5、”走掉“抑郁症
如今生活节奏很快,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很大,很多都常处于抑郁、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中,甚至有些人还会得上抑郁症。而美好的心情是可以通过运动来获得的,因此建议大家放松放松,经常走起来。
走路被誉为“天然的镇静剂”,坚持每天走路,不仅能增强运动能力,提高体质,还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改善抑郁低落的情绪。
尤其选择天气好,环境好的地方,有规律的走走路,能够让人更容易产生愉悦的心情,对于抑郁症的康复大有益处。
走路时注意要抬头挺胸,双眼注视前方,这样才可以减少对于颈部的压力。走路时要用大腿来带动小腿才是正确的姿势。走路并不是多多益善,一般只需要走到6千步到1万步就可以了,多了反而会伤膝盖,影响健康。
而走路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大步走,快步走,倒走,十点十分走等多种方式,采用不同的强度和速度,这样才可以走出健康,走掉疾病。
4、每天户外锻炼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做运动的话,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骨质密度的,如果是在户外进行运动的话,还可以让我们晒太阳,通过吸收阳光来生成火星的维生素D,这样是有利于人体对钙质是吸收。所以说每天做一些户外运动是具有预防骨质疏松的出现。
5、病症是:骨质疏松,脚软酸痛,走路时走着走着脚会突然软下去,无力且酸痛。看过医生,开的药吃了也不见效
唯一的办法是把骨质补充够,不是骨质疏松吗,你把骨质补充足够它不就不疏松了吗?这有何难?关键是你要知道骨质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就好办了。骨质主要的构成材料为胶原蛋白、钙(其它还有不少无机盐参与如磷、镁、锰···等,但是人不易缺乏),帮助骨质生成的东西是铜元素、维生素群(C、E、B族等等)和磷脂,补够了这些营养素骨质就自然生成。其它的什么东西也不成,因为骨质不由那些东西组成!补充的时候最好有高级营养师指导,否则补歪了对身体有损害。
6、我右脚脚踝骨骨折三个月了,做X线检查说骨折线模糊,有局部骨质疏松,我每天坚持住拐杖走1公里路,但是...
又到了这个季节,我是11年7月骨折的,算起来我也是这个时候下地的,当时去拍片子也是骨折线模糊,一样的骨质疏松,当时我也有点担心后来找了熟人,他们说没事的,挺好的,属于正常.
1、骨折线模糊,说明有骨头长了
2、骨质疏松,这么久没下地活动了,骨质疏松是必须的。
3、关于你走路吧,自己感觉不累就好
4、脚踝肿胀,这是相当正常的,买些红花煮煮泡脚吧
你会好起来的,有什么不明白,追问我!
7、脚跟经常走路骨质疏松该怎么办?有什么预防的办法吗?
骨质疏松者就是年龄增大而发生的一种骨质流失的现象,然后导致骨密度有所下降,不像以前那么坚韧了。其实走路并不会对骨质造成太大的影响,可以简单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来预防骨质疏松。
骨头之所以发生骨质的流失,是因为人年龄大了之后所带来的自然老化一般来说从生物规律上讲我们个人是没有办法,逆转这种生物老化的,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这种骨质流失的速度。比如说我们可以市场补充一些钙元素新元素,钙元素氢元素蕴含比较丰富的食物,胡萝卜骨头钙片儿,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而且成本比较低的,可以起到补充作用的,也可以通过一些运动,或者医生的专业意见来打到,补充钙质的目标。
运动是提升我们身体免疫力非常重要的渠道之一,也对于我们延缓衰老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运动的过程会加快我们的心脏跳动,加快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它能够帮助身体的营养运输到各个部位,然后可以让我们身体的毒素快速的排出来,对于提升身体免疫力延缓跟摔倒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骨密度,减少钙质的流失,也就是说能够起到延缓骨质疏松现象发生的作用。
平常也可以通过食补的方式,比如说一些蔬菜水果和专用药片儿来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所以说预防骨质疏松有很多很多的方式,其实最保险的还是在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看医生结合你的个人情况给出你的是什么样的建议,适合食补还是药补,还是说适合一些自然而然的养生方式,比如说通过运动或者一些按摩的方式来达到养护骨骼的目的。
8、脚部骨折固定三个月了现在严重骨质疏松影响走路吗
影不影响,主要是看你骨折的部位,你把片子发过来看看。骨质酥松是影响愈合,骨质承受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