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有什么营养成分呢?
预防骨质疏松:玉米的含磷量居诸多食品之首,老年人常吃玉米,不仅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使牙齿更坚固。
预防肿瘤:玉米中含有的赖氨酸、微量元素硒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在预防肿瘤方面很有利;玉米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可以有效加强肠蠕动,不仅有利于通便排泄,还可以预防结肠癌。
保护胃功能:肠胃不好的朋友可以适当的吃点玉米,因为玉米中富含的维生素B1、B2、B6等营养元素,可以保护肠胃功能,还可以预防脚气、心肌炎。
保护眼睛抗老化:现在人们的用眼频率相当高,看手机、看电脑、看电视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眼睛也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很多伤害。经常用眼的人,更应该多吃一些黄色的玉米,缓解黄斑变性、视力下降,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凭借其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
玉米营养助减肥:说起减肥就会想到运动和营养餐,在减肥的同时还能满足自己的食欲是很不容易的,不如煲一锅营养美味的玉米减肥汤吧!买来新鲜的玉米切成几段,将洗干净的胡萝卜切块加入,稍微加点盐煮熟即可食用。胡萝卜和玉米的营养价值都很高,两者搭配好吃还不长肉。想要更清淡一点的话,就直接用清水蒸煮玉米吧,这也是最能保持玉米原有营养的方式,早餐加一根玉米,美好的一天就开始啦!
2、玉米黄质的应用情况
食品保鲜剂
玉米黄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与常用的合成抗氧化剂( BHT) 在抗氧化能力上进行比较,在氧化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玉米黄色素的抗氧化能力强于BHT。玉米黄素可防止食品中脂质和维生素的氧化,保持食品的营养物质和风味不因氧化而破坏,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因而玉米黄素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天然食品保鲜剂。生产上将玉米黄素常用于固体食品中。
天然着色剂
应用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代替合成食用色素食品是工业发展的趋势。玉米黄素本身就是食物中的正常成分,玉米黄素分子中的2 个六元碳环上的1 个含氧基团使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有较强的着色能力;同时兼有营养强化或一定药理作用,调节人体代谢有积极作用,符合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营养”、“多功能”的发展方向。
玉米黄质因其较强的着色能力,使其作为一种天然食品着色剂而被欧美等许多国家批准为食用色素。
新型饮料
玉米黄素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花卉中,而作为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预防AMD、白内障、心血管病等作用。玉米黄质作为一种保健食品添加剂,在美国FDA 已批准玉米黄质为新型营养添加剂应用于食品中,其用量一般不超过 5%。虽然将玉米黄素作为主要功能成分的保健品开发还不够成熟,但玉米黄素天然来源丰富,开发利用玉米黄素具有广阔的前景。
养殖饲料
与其他类胡萝卜素相比,玉米黄质可均匀地沉积在家禽的肉和鸡蛋的蛋黄中,所以更能够增强家禽和鱼类的色素沉积。饲料中高剂量添加的叶黄素使家禽的肉和鸡蛋的蛋黄呈黄绿色的色泽,而富含玉米黄质的玉米做饲料,可使家禽的肉呈黄红色的色泽,并能很好地沉积在家禽的肉中使其着色。
玉米黄质用作饲料添加剂,可有效改善动物营养状况、蛋黄、家禽肉类及皮肤等色泽。在肉禽体内,玉米黄质沉积于爪、喙及皮下脂肪中使其着色、提高家禽胴体品质。在产蛋家禽体内,玉米黄质沉积于卵黄中使其呈黄色,提高了蛋的品质,并增加其营养价值。
此外,由于玉米黄质的光保护能力,它可以作为光敏细胞的保护剂,,玉米黄素还具有保护皮肤、延缓衰老、减少脂褐素形成的作用使得玉米黄素在化妆品领域崭露头角这使其在化妆品领域崭露头角。
3、请问玉米黄素和玉米黄质是一个东西吗?
玉米黄素(Zeaxanthin,3,3一二羟基一β 一胡萝卜素)亦称玉米黄质,属于异戊二烯类,是一种新型的油溶性天然色素,常常与隐黄素、β一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共存,组成类胡萝卜素混合物。
叶黄素(Lutein)和玉米黄质(Zeaxanthin)是两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成分。类胡萝卜素是一组常见于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脂溶性色素物质,它们除了提供黄色、橙色和红色颜色外,还被认为对许多慢性疾病具有预防作用,包部分肿瘤和眼睛疾病。例如,来自蔬菜和水果的β-胡萝卜素对肺癌和胃癌有很强的预防作用 ,番茄红素(1ycopene)可降低卵巢癌 和前列腺癌 的风险。除了部分类胡萝卜素具有维生素A原作用外,目前认为类胡萝卜素的健康效应来自其普遍具有的强抗氧化能力 。由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特异性地高度聚集于特定眼部组织中,尤其是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增加膳食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摄入量可降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自内障的患病风险,因此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觉健康的影响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人体不能直接合成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人类组织中存在的所有类胡萝卜素必须来源于膳食或其它相关来源如母乳和膳食补充剂。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最丰富食物来源是深绿色叶蔬菜,每100g菠菜和羽衣甘蓝的含量为7.5—15.0mg;含量中等的食物如卷心菜、豌豆、玉米和莴苣,每100g含有1.0 —3.0mg;其它食物如菜豆、胡萝卜和柑橘,每100g含量低于1.0mg 。蛋黄也是叶黄素的有效膳食来源 ,尤其是为改善蛋黄的色泽而在鸡饲料中添加万寿菊提取物后,蛋黄中含量更高。婴儿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来源是母乳(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普通牛奶中除了含有微量的β—胡萝卜素外,几乎不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大多数市售的婴儿配方奶基本不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或仅含有微量的来自配方奶原料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参考:1.玉米黄素性质和应用研究
2.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觉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4、玉米黄质对抗氧化有帮助吗?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
玉米黄质对抗氧化有帮助。玉米黄质在黄色和绿色的食物含量最丰富,比如玉米、鸡蛋、菠菜、藻类。
5、玉米黄质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在人体内,玉米黄质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还可通过猝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等抗氧化行为来保护机体组织细胞,从而保护生物系统免受一些由于过量氧化反应所产生的潜在的有害作用。
①玉米黄质和众多类胡萝卜素一样,能对游离基在人体内造成细胞与器官的损伤进行抵御,具有抗癌作用;
②预防心血管疾病作用,玉米黄质可显著地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
③预防白内障作用,玉米黄质是晶状体中仅有的2种类胡萝卜素之一,它能猝灭单线态氧,故能间接地减少晶状体蛋白的分解,防止白内障的形成;
④预防老年性黄斑区病变作用。另外,玉米黄质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食用后可在人体肝脏内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A,对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保护视力与上皮细胞、提高抗病能力、延长寿命等具有特殊的功效。
6、玉米黄质的介绍
玉米黄质(Zeaxanthin, 3,3’-二羟基-β-胡萝卜素),亦称玉米黄素,分子式C40H56O2,分子量为566.88,属于异戊二烯类,是一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Xanthophyll),与叶黄素(Luein)属同分异构体。大部分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玉米黄素为全反式异构体(AllE-iso-mer)。玉米黄质是一种新型的油溶性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绿色叶类蔬菜、花卉、水果、枸杞和黄玉米中。在自然界中常常与叶黄素、β-胡萝卜素、隐黄质等共存,组成类胡萝卜素混合物。
7、玉米黄质的存在方式
玉米黄质是典型的油溶性叶绿体色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绿色叶类蔬菜、花卉、水果、枸杞和黄玉米等中。黄玉米的主要色素就是玉米黄质,在玉米籽粒中的含量约为 0.1~9mg/kg。绿色叶用蔬菜是叶黄素的主要膳食来源,但其中玉米黄质含量较少。
在人体中,玉米黄质主要分布在眼、肝脏、胰脏、肾脏、脾脏、卵巢等组织器官中,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在眼睛中,玉米黄质主要集中在视网膜的黄斑区中心。人体和动物无法自身合成玉米黄质,必须通过食物或补充剂获得。玉米黄质的膳食来源主要包括黄玉米、橙色甜椒、橙汁、蜜瓜、芒果、覆盆子、蓝莓、桃子、枸杞子、鸡蛋黄等。
一些水果和蔬菜中玉米黄质的含量 食物类别玉米黄质/(mg/kg)食物类别玉米黄质/(mg/kg)豆类(干的,绿色,罐装) 0.44 西兰花(干的,煮熟的,未加盐煮开) 0.23 胡萝卜素(生的) 0.23 西芹(干的,煮熟的,未加盐煮开) 0.08 西芹(生的) 0.03 生菜(生的) 2.66 玉米(干的,甜的,黄色,罐装,整个籽粒) 5.28 羽衣甘蓝(干的,煮熟的,未加盐煮开) 1.87 莴苣(生的) 0.70 橙汁(冰冻的,未加糖的,稀释的) 0.80 橙子(所有商业性品种) 0.74 木瓜 0.20 桃子(生的) 0.06 豌豆(干的,绿色,罐装) 0.58 菠菜(干的,煮熟的,未加盐煮开) 1.79 菠菜(生的) 3.31 冬南瓜 2.80 柑橘(生的) 1.12 除植物外,兰细菌(Cyanobacteria )和一些非光合细菌如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欧文氏菌(Erwinia)和黄杆菌(Flavobacterium)也产生玉米黄质。
8、玉米黄质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玉米黄质是一种新型的油溶性天然色素,常常与隐黄素、β一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共存,组成类胡萝卜素混合物。
叶黄素(Lutein)和玉米黄质(Zeaxanthin)是两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成分。类胡萝卜素是一组常见于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脂溶性色素物质,它们除了提供黄色、橙色和红色颜色外,还被认为对许多慢性疾病具有预防作用,包部分肿瘤和眼睛疾病。短期增加玉米黄质的摄入量,可使黄斑色素增加,
增强黄斑区对抗有害物质和光射线损害的能力
预防和减缓老年性黄斑变性。
9、什么是玉米黄质?和叶黄素一样吗?
玉米黄素(Zeaxanthin,3,3一二羟基一β 一胡萝卜素)亦称玉米黄质,属于异戊二烯类,是一种新型的油溶性天然色素,常常与隐黄素、β一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共存,组成类胡萝卜素混合物。
叶黄素(Lutein)和玉米黄质(Zeaxanthin)是两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成分。类胡萝卜素是一组常见于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脂溶性色素物质,它们除了提供黄色、橙色和红色颜色外,还被认为对许多慢性疾病具有预防作用,包部分肿瘤和眼睛疾病。例如,来自蔬菜和水果的β-胡萝卜素对肺癌和胃癌有很强的预防作用 ,番茄红素(1ycopene)可降低卵巢癌 和前列腺癌 的风险。除了部分类胡萝卜素具有维生素A原作用外,目前认为类胡萝卜素的健康效应来自其普遍具有的强抗氧化能力 。由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特异性地高度聚集于特定眼部组织中,尤其是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增加膳食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摄入量可降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自内障的患病风险,因此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觉健康的影响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人体不能直接合成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人类组织中存在的所有类胡萝卜素必须来源于膳食或其它相关来源如母乳和膳食补充剂。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最丰富食物来源是深绿色叶蔬菜,每100g菠菜和羽衣甘蓝的含量为7.5—15.0mg;含量中等的食物如卷心菜、豌豆、玉米和莴苣,每100g含有1.0 —3.0mg;其它食物如菜豆、胡萝卜和柑橘,每100g含量低于1.0mg 。蛋黄也是叶黄素的有效膳食来源 ,尤其是为改善蛋黄的色泽而在鸡饲料中添加万寿菊提取物后,蛋黄中含量更高。婴儿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来源是母乳(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普通牛奶中除了含有微量的β—胡萝卜素外,几乎不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大多数市售的婴儿配方奶基本不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或仅含有微量的来自配方奶原料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参考:1.玉米黄素性质和应用研究
2.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觉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10、玉米黄质和玉米淀粉作用一样吗
玉米黄质和玉米淀粉作用不一样。
玉米黄质
在人体内,玉米黄质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还可通过猝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等抗氧化行为来保护机体组织细胞,从而保护生物系统免受一些由于过量氧化反应所产生的潜在的有害作用 。
玉米黄质是典型的油溶性叶绿体色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绿色叶类蔬菜、花卉、水果、枸杞和黄玉米等中。黄玉米的主要色素就是玉米黄质,在玉米籽粒中的含量约为 0.1~9mg/kg。绿色叶用蔬菜是叶黄素的主要膳食来源,但其中玉米黄质含量较少。
在人体中,玉米黄质主要分布在眼、肝脏、胰脏、肾脏、脾脏、卵巢等组织器官中,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在眼睛中,玉米黄质主要集中在视网膜的黄斑区中心。人体和动物无法自身合成玉米黄质,必须通过食物或补充剂获得。玉米黄质的膳食来源主要包括黄玉米、橙色甜椒、橙汁、蜜瓜、芒果、覆盆子、蓝莓、桃子、枸杞子、鸡蛋黄等。
玉米淀粉
在生产玉米淀粉过程中,可以得到玉米浆、胚芽、渣子和蛋白质水等中间产品,如果进行加工,均能作为副产品利用。玉米主要副产品加工方法如下:
(1)玉米浆:用二氧化硫溶液逆流浸泡玉米,最后泵出浸泡水含干物质6~7%,可以采用三效真空蒸发,将它浓缩到含干物质50%的浓液,称为玉米浆。根据玉米浆化学成分测定结果如下:
水分48~50% 还原糖5.5%以上 含氨量3.6%以上
无机物10%以上 氨氮0.9%以上 乳酸9~12%以上
玉米浆除了可作为培养酵母和抗菌素营养料和制造菲门和肌醇的原料外,与回收的玉米蛋白质和粗、细渣混合后,也是很好的动物饲料。
(2)玉米胚芽:从筛分工段清洗过的胚芽含水分约50~60%,可用滚筒干燥机或沸腾机将它干燥至水分含量达4%。通常采用三级干燥,第一级干燥到胚芽含水分约35%;第二级为10%;第三级达到胚芽规定的水分含量。
干燥后的胚芽含有45~50%的油分。它比大豆的含油量高(大豆含油量约为20%),所以它是很好的油料。经榨油机榨得的粗玉米油呈黄色,含游离脂肪酸,再经精炼处理,得精炼玉米油可以食用,油饼可作饲料。
(3)蛋白质水:从流槽、碟式分离机或旋液分离器得到的蛋白质水,又称为麸质水或黄浆水。蛋白质水的浓度低,但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过滤性差,所以不能直接用过滤方法回收其中悬浮的蛋白质类物质。通常采用在沉淀池内间歇沉淀或用浓缩离心机分离。浓缩后的蛋白质与细渣混合,进行过滤、干燥、粉碎和筛分,得到含水分10~12%的蛋白质粉,也称为谷朊粉,含蛋白质在40%以上,可供配制饲料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