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医学会的一个内容
那个网我去看了 没有这方面的资料 可能过期了 关于乙肝你看下这个
http://www.39yg.com/gb/yigandasanyang/200711/83.html
慢性乙肝是否需要长期治疗?
http://www.39yg.com/gb/zhanshengyigan/200711/230.html
乙肝常见问题
如果你是小三阳就只是携带者 定期去查肝功就行
如果你是大三阳或者医生已经告知你得了肝炎 少喝酒 避免过渡劳累 定期查肝功和按疗程吃药
其余的你可以看下这个网站 三九乙肝网http://www.39yg.com/
2、山东省骨质疏松及骨矿物质盐委员名单?
你好,山东省骨质疏松及骨矿物质盐委员名单。相信很多人都想了解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名单。下面就是顾问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前任主任委员...
3、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名单那位有?
中华医学会之《西安市医学会各专科分会》中专家委员名单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4 字体: [大 中 小]
任职起止时间
(发证时间)
分会名称 学会职务 姓名 职称
第一届 骨质疏松学会 委员 李晓红 教授
第二届 显微外科学会 常委 杨壮群 教授
第二届 卫生信息学会 委员 徐 刚 主管技师
整形外科学分会 主任委员 杨壮群 教授
第四届2007.3.8 医疗器械技术与管理学会 主任委员 赵军宽 高级工程师
第五届2002.12.30 口腔医学分会 理事 杨壮群 教授
口腔医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周洪 教授
口腔医学分会 常务委员 李晓红 教授
口腔医学分会 委员 白乐康 教授
口腔医学分会
委员 王宝彦 教授
第五届2006.12.09 麻醉学分会 委员 刘 颖 主治医师
第五届2002 医学美学美容学分会 主任委员 周洪 教授
医学美学美容学分会 常务副主委 候成群 副教授
医学美学美容学分会 委员兼秘书 谭卫明 副教授
4、骨质疏松是什么 20多岁 会有吗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
病因
引起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良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检查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骨量测定、X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
1.生化检查: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骨形成指标。
(2)骨吸收指标:1)尿羟脯氨酸。2)尿羟赖氨酸糖甙。3)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4)尿中胶原吡啶交联(PYr)或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
(3)血、尿骨矿成分的检测:1)血清总钙。2)血清无机磷。3)血清镁。4)尿钙、磷、镁的测定。
2.X线检查:,X线仍不失为一种较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3.骨矿密度测量:
(1)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
(2)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
(3)定量CT(QCT)。
(4)超声波(USA)。
治疗
(一)药物治疗:
原发性I型骨质疏松症属高代谢型,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亢进引起骨量丢失,因此应选用骨吸收抑制剂如雌激素、降钙素、钙制剂。原发性II型骨质疏松症,其病因是由于增龄老化所致调节激素失衡使骨形成低下,应用骨形成促进剂,如活性维生素D、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钙制剂、氟化剂和维生素K2等。
1.雌激素: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1)雌二醇1-2mg/d。(2)乙烯雌酚0.25mg/每晚。(3)复方雌激素0.625mg/d。(4)尼尔雌醇2mg/半月。(5)利维爱。
2.降钙素:(1)降钙素。(2)益钙宁。(3)密钙息。
3.Vir D:(1)罗钙全。(2)阿法骨化醇。
4.钙制剂:(1)无机钙:1)氯化钙。2)碳酸钙。3)碳酸钙。(2)有机钙:1)葡萄糖酸钙。2)乳酸钙。3)门冬氨酸钙。(3)活性钙。(4)钙尔奇D。
5.双磷酸盐:(1)氯甲双磷酸二钠。(2)羟乙基二磷酸钠。
6.异丙氧黄酮。
8.中医药。
中华医学会上海骨质疏松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华东医院骨质疏松中心教授朱汉民20日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我国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1.5%,其中男性为4.3%,女性为18.7%。
朱汉民在2007国际骨质疏松——骨与关节大会上介绍说,这项调查的范围是我国9个省份的10个地区,主要是中东部省份的汉族人群,调查对象共7000余例。
朱汉民说,根据以上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推测,全国有3500万至4000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有108万至120万人骨量低下。
“我国骨质疏松防治任务很重。”他说,调查发现,城市居民骨质疏松的知晓率为60%多,但会找医生治疗的只有18%,而真正接受治疗、得到治疗的仅2%。
朱汉民提醒,防治骨质疏松症,人们要做好六件事情:一是人们要摸清家底,尤其是中年以后要检测骨量;二是通过运动促进骨量新陈代谢,“正常人躺一星期骨量流失相当于一年的生理性流失”;三是注意骨骼营养,其中钙、维生素D是骨骼重要的营养素,其他营养素通过膳食可得到补充;四是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如抽烟、饮酒等;五是避免进入骨质疏松防治误区,如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与男性无关,骨质疏松就吃钙片等误区;六是要及时治疗。
专家提醒——
从小多储存骨矿盐
“按正常生理过程,人在30岁前是储存骨矿盐的时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矿盐会逐渐流失。”北京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宋慧提醒人们,从小应通过合理均衡的膳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多储存些骨矿盐。
5、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影响因子是多少
钙的作用不能忽视,缺钙我们的骨头就没了劲儿,骨折当然也会公然“挑衅”。怎么办?当然要补钙了。怎么补?面对琳琅满目的钙产品,狂轰乱炸的钙广告,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还是请专家告诉您吧!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徐苓:别等骨折时才想起补钙
不小心摔一跤,竟然骨折了,才发现自己的骨头怎么会如此酥脆,是不是有骨质疏松了?是啊,骨质疏松症就像一个无声无息的贼,早已经在体内偷吃了您的骨头,被偷吃的骨头中间渐渐出现很多空洞,怎能不酥脆呢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骨骼“变脆”,从而易发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骼主要由骨基质和矿物质组成。如果将人体的骨骼比喻为一座钢筋水泥建筑,那么,骨基质就是钢筋,钙磷等无机盐就是水泥。骨骼作为生物组织,其代谢相当活跃,旧骨不断被吸收,新骨不断生成。当骨吸收多于骨生成时,骨代谢呈现负平衡,导致骨丢失,久而久之,就发生了骨质疏松。丢骨过程默默地发生着,少量骨丢失常常没有任何感觉,直至发生了严重骨质疏松,甚至骨折了,才如梦初醒。所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不是治疗骨折,而是避免骨折发生!也就是说,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尽管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但预防不能等到老年才开始。这是因为人一生的骨积累过程从青少年开始,约在30~40岁时骨量达最高峰,以后随年龄的增长,骨代谢开始呈现负平衡,骨量逐渐丢失,到老年后骨量丢失过多就发生了骨质疏松。年轻时骨量积累得越多,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越小。因此,骨松的预防应是一项从小抓起的系统工程。
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是减少骨质疏松危害的最好方法之一。散步、做操、太极拳等都可刺激新骨形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同龄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有较高骨矿含量。当然,体育锻炼也要讲究方法。老年人要避免快速地弯腰。散步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养生方法,以每天步行8000步为宜。同时,适宜的阳光浴(每日15~20分钟)也很有益。晒太阳能增加体内维生素D,加快钙质吸收利用。
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以谷类和蔬菜为主,含钙量偏低,且不容易吸收,一般人饮食中钙含量仅为营养学会推荐量的一半,因而钙摄入不足比较普遍。应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鱼类(特别是海鱼)、豆类、蛋类、芝麻等,补充适量的钙剂和维生素D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特别是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人群。众多骨质疏松国际学术组织以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均将合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作为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措施。此外,某些不合理的膳食习惯应当加以避免,比如进食盐、糖过多对骨健康不利。大量的氯化钠进入血液,钠盐与钙在肾小管重吸收过程中相互争夺,天长日久,会发生骨骼的脱钙现象。白糖是典型的酸性食物,在体内消耗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钙质,导致骨钙丢失。特别是老年人的饮食中应当限盐、糖。
骨质疏松症似乎更偏爱女性,特别是雌激素缺乏的女性。调查表明,40岁的女性有19%患骨质疏松症,而男性为11%;到了60岁,女性有50%患骨质疏松症,而男性仅为20%。这是因为雌激素对骨骼的代谢有重要作用。转自:35
雌激素的主要功能就是抑制骨丢失并促进肠内钙的吸收。当雌激素下降或缺乏时,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导致骨质内充满空洞,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
哪些女性有雌激素缺乏呢?最多见的是绝经后妇女。除此之外,年轻的女性朋友中先天性卵巢功能低下导致的各种闭经,哺乳期,因减肥而患神经性厌食,垂体疾患导致的闭经以及卵巢早衰,卵巢切除或卵巢放疗、化疗后等都是易患雌激素缺乏的病症。有这些情况的女性应特别警惕骨质疏松症,尤其是预防骨折发生,措施之一就是合理补钙。
以下是中国营养学会对各个年龄段所制订的钙的需
1、6~12个月的婴儿需要钙量为400mg/日,这与美国和我国所定的每日从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RDA)400~600mg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喂养方式,婴儿对钙的吸收有所不同。母乳中钙的吸收率可达55%~60%;而牛乳,不论是普通牛乳还是配方乳,吸收率都只有40%左右,因此单用普通牛乳喂养的婴儿仍需要额外补充钙。
2、1~10岁儿童对钙的日需要量为600~800mg。但最近的研究表明,6~10岁儿童摄取钙超过800mg/日,可能更能加速其骨骼的生长。此外,钙缺乏会导致牙齿珐琅质的成长延迟和龋齿的生成加速。因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对这一年龄段儿童每日应供给800~1200mg的钙。这比我国的日推荐量(800mg)要高。
3、青少年每日需要补充钙1000mg左右。在这个生长时期,小肠对钙的吸收良好,吸收率约有40%。一般骨密度的最高峰值形成在20岁以后一直到30多岁这一时期。骨密度的峰值高低是表明人体钙的营养以及骨骼与牙齿的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如果峰值高,在老年期就不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最近的研究证明,如果在青少年期每天补充钙1200mg或更多,可以使钙在骨骼中沉积更多,使骨密度峰值升得更高。而20岁以后到30多岁的青年人,骨密度达到峰值后,每天补充800mg钙就可以了。
4、50岁以上的人,对钙的摄取应该提高到1000mg/日。妇女在这时会发生停经,同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开始降低,其中的17β-雌二醇的减少又会加速钙的丢失。因此中老年女性应服用雌激素或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钙的剂量用到1000mg/日就可以了;如果不用激素,则需要每天服用钙1200~1500mg。老年男性同样需要补钙,每日需要的钙量为1000mg。
5、怀孕与哺乳期的妇女:哺乳期间,母亲要从乳汁中输送200~300mg的钙给婴儿,因此孕妇与乳母每日需要钙1200~1500mg。
哪些人要注意补钙
以下人群需要注意钙的适量补充,达到促进骨骼健康的目的。
1、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
4、钙的摄取量少,不常晒太阳、维生素D摄取不足者;
5、大量饮用咖啡、茶,不当节食减肥、嗜烟、酗酒者;
6、家族有老年性骨折的人;7、运动量少、长期卧床的人;
8、40岁以前早期绝经,卵巢、子宫、胃或小肠切
9、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止痛药等治疗的人;
10、患有肾病或肝病、糖尿病、肾结石、高血钙、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过盛、风湿性关节炎、张直性脊柱炎、血液病及某些癌症患者等。
在选择钙剂时,人们往往关心钙剂的吸收率、含钙量以及市场价格等,而对钙剂中钙的来源以及是否被重金属污染却了解甚少。其实,选择钙片时,了解钙的来源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动物体内的重金属(铅、砷、镉等)大多富集在骨骼中,因此用动物骨骼熬制的钙含铅量较高。另外,由于重工业所造成的海水污染,贝壳、牡蛎类的海洋生物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而且这种沿海软体动物吸附能力很强,能将近海的污染物、铅、砷、镉等重金属吸附,因此从这些材料中提取的钙产品在生产提纯过程中如果工艺不过关也容易造成重金属超标。
6、“中国医学会”是什么组织,是否正规、合法?
中华医学会是中国抄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是党和国家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中国医学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现有83个专科分会,50万名会员,下设部门16个,法人实体机构3个,另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合办医学图书馆1个。
全国共有会员25万人。各地市县分会 386个、专科学会65个、学组139个。出版中华系列杂志417种,并办有学会机关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学会设学术会务部、编辑出版部、继续教育部、对外联络部、科技咨询部、图书信息中心等办事机构。
(6)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扩展资料
中华医学会以团结、组织广大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工作和卫生工作方针为宗旨。崇尚医学道德,弘扬社会正气。
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医学科技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