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小梁不清楚骨质疏松

骨小梁不清楚骨质疏松

发布时间:2020-09-19 20:19:34

1、医学类 病理生理 骨髓水肿的原因? 骨搓伤和骨质疏松都会引起骨髓水肿,是否骨小梁受到破坏就会引起

在MR显示中,骨挫伤就可以出现骨髓水肿,骨质疏松一般也是在超过骨小梁负担外力后产生骨小梁骨折后出现的,一般骨质疏松也不会有骨髓水肿。

2、人的骨头就像一座房子,里面有很多的骨小梁支撑,如果骨头

里钙质流失了,就好像“豆腐渣工程”的建筑,无法承受相应的重量,骨骼的质和量发生改变,科学地说就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发生改变。

骨质疏松症就是一种骨吸收(丢失)超过骨形成,而导致骨质松脆容易折断的病理状态。它的原义为充满空洞的骨骼。从某种意义上说,骨质疏松是一种自然的中老年退行性疾病,任何人都会存在,因为一个人50 岁的骨头当然比不上40 岁时硬。不过,有些人骨量丢失得特别快,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就会出现骨头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非暴力性骨折等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 岁以后,由于胃肠和肝肾功能逐渐减退,钙的吸收减少而流失增加,体内的钙呈负平衡。

45 岁以后,每10 年骨骼脱钙率为3%。一般骨量丢失20% 以上时即有可能发生骨折,椎骨、髋骨和前臂骨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易骨折的部位。而其中髋部骨折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最大,有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据统计,我国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 ~ 24.4%,尤以高龄(80 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

妇女进入更年期(平均年龄是49 岁左右)后,最大的生理变化就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绝经。雌激素减少带来后果之一就是妇女骨骼中钙质的大量流失,我国女性运动量相对较少,牛奶喝得不多,食物中钙摄入和吸收量不足,绝经后3 ~ 5 年,平均每年会丢失2.5% 的钙,从而引发骨质疏松。据调查显示,我国60 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率高达40%。

与女性相比,男性骨质疏松发生较早,往往自中年期(40 岁左右)

就开始出现骨量减少,如果在这之后的十年内未能给予重视和防治,那么自50 岁后骨量丢失就更为明显,速度加快,易引起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男性的骨架较女性大,横断面积也比女性大25% ~ 30%左右,因此男性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的概率要低于女性。但不容忽视的是骨质疏松症所致的疼痛、乏力却比女性明显,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所以,男性也要预防骨质疏松症。

据了解,不同国家人们日常钙摄入推荐剂量是不一样的,我国的推荐剂量是成人每天800mg,很多人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通过吃富含钙质的食物而获得,不一定额外补充钙剂。但对于更年期妇女、孕妇、青春期孩子、老年人、服用激素类药物、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

市场上各种钙剂很多,最好选择那些钙含量高一些的制剂,相对而言,合成钙安全性较高,离子状态的钙更容易吸收。因为在有胃酸分泌的环境,钙吸收较佳,所以钙片最好与食物一起吃。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一般采取三个手段,一是补充“原材料”—钙和维生素D;二是服用抑制骨吸收、促进骨重建的药物;三是中西医结合,喝些补肾密骨汤,服用一些促进骨再生的中成药。

激素替代治疗目前仍存争议。医生特别强调,传统的骨头汤里由于富含脂肪,对骨质疏松尤其是新鲜骨折患者,并没多大益处。

人在35 岁以前,骨代谢非常旺盛,摄入的钙很快吸收进入骨骼中沉淀,骨骼生成迅速,骨钙含量高,骨骼最为强壮。由于成骨细胞的作用,此时骨形成大于骨丢失。35 岁以后,骨丢失将逐渐大于骨形成,体内含钙量将逐年减少。如果在35 岁以前让骨骼最大限度地储存更多的钙,可以为中年后减缓骨量丢失速度打下良好基础。

储存钙的有效手段是均衡饮食,在饮食中持续补充钙质;同时坚持室外运动。而对于中老年人最值得推荐的运动是太极拳。

从儿童期开始,就要注意饮食中钙质的摄入,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牛奶、豆腐、虾皮、紫菜等。在婴儿期、青春期适当补充钙剂。钙在体内吸收必需维生素D 的参与,有些儿童明明在不断补钙,一检查,还是缺钙,主要原因是补钙的同时,没有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 可以通过日晒在体内激活,也可通过适当补充鱼肝油来获得。

最好每天坚持有规律的室外体育锻炼,例如走路、慢跑和有氧运动。既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 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又可增加肌肉的负荷,增强肌肉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

最后,医生提醒大家,骨质疏松的前期往往是静悄悄的过程,出现骨折时,已是严重阶段。当您有下列症状时,应立刻到医院检查诊治:开步走或身体移动时,腰部感到疼痛;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觉无力、疼痛,渐渐地成为慢性痛楚,偶尔会突发剧痛;驼背、背部渐渐弯曲即所谓的后凸畸形;身高变矮。

//降血压药有助治疗骨质疏松症吗?

3、怎样从X线片上鉴别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

收藏推荐 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既是描写术语,又代表两种不同的特定病理合义,前者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盒的减少,骨的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同时成比例的减少;而后者是单位体积内骨的钙化不足。两者的共同x线表现均有骨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称体均可有双凹变形,所不同者是:前者骨小梁数目减少,小梁清晰,个别骨小梁(特别是承重处的骨小梁)相大,椎体上呈栅状排列,牙硬板消失,无骨骼的变形和骨折线,后者骨小梁减少不明显,小梁明显模糊,系因类骨质增多而钙化不足所致,承兹的长骨有弯曲变形,髓臼内陷,骨盘有三角形趋势,多处有对称的假骨折线Looser氏带),在兀盗则可有先期钙化带因钙化不足而模糊,千胎端增宽,中心凹陷呈杯口状,其边缘呈毛刷状,这是两种之不同。..硬,口..叮板,..口目.如~~..‘二卜..J目,....,,.口甘..r..吧白.皿.L..,沙巴................,目.门,口...,勿叭.的目,.喇硬.殉阳叭曰..口困....州.曰.,J.目,.”,,...‘.幼.曰..口口.巾..,州.助翎日.口州月.洲.r甲口....甘喇嘴月臼甲......,网.J..日.怎样从......(本文共计1页) 如何获取本文>>

4、骨质疏松症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全身性骨数量减少,骨小梁

间隙增大,骨基质减少和重量降低,骨的机械强度减低导致非外伤性骨折,或轻微外力即可发生某些部位骨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比较公认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分泌紊乱。众所周知,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以后的女性患者尤为多见。这表明。性激素对骨质的代谢有直接关系。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可引起骨质疏松,不仅是库欣综合征的主要特征,而且在临床治疗上长期向患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亦可同样引起这一后果。这表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加速骨质疏松的过程。而性激素能抑制垂体前叶素,间接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

所以,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则更易出现骨质疏松。

(2)钙代谢失调。毫无疑问,钙缺乏是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正常人每日摄入钙量约为10mg/kg 体重,其中少量为人体所利用,大部分随尿及大便排出,以维持钙的代谢平衡。如果摄入的钙量减少,或是肠吸收功能障碍,或是从尿及大便中排泄量增加,则易引起由于缺钙所造成的骨质疏松。此时,如果再加上内分泌紊乱因素的影响,则更易引起骨质疏松。

(3)失用因素。正常情况下,由于肌肉的舒张收缩及各种压力而刺激骨骼组织保持正常的钙代谢平衡。但当肢体或全身一旦失去生理性活动及体力劳动或锻炼,则容易引起骨组织内的一系列改变,而引发脱钙及尿钙排出量增加,导致骨质疏松。长期卧床者表现为全身性骨质疏松,而肢体石膏夹板固定或神经过敏性失用,则表现为局部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人,尤其以60 岁以上女性多见。患者多诉全身疲乏,喜卧床或仰坐位而不愿活动;全身酸痛,尤以腰部为明显,可由腰向臀部和下肢放散,亦可由背部向肋骨和腹部放散。

患者自己感觉身高逐渐变矮,除因椎间盘退变原因外,与椎体骨质疏松易引起压缩骨折有关。同样原因可使驼背畸形逐渐加重。

X 线表现:脊柱骨质疏松,骨小梁减少,椎体中间凹陷呈鱼尾巴状。

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疼痛的程度远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且X 线表现截然不同,应用性激素、高蛋白、高钙治疗后,腰痛症状可减轻。

//骨质增生、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与骨小梁不清楚骨质疏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