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甲状旁腺激素注射治骨质疏松

甲状旁腺激素注射治骨质疏松

发布时间:2020-09-13 07:28:35

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怎么治

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使症状缓解,血清钙纠正至正常低限或接近正常,尿钙排量保持在正常水平,
婴儿<1.0mmol/24h

40mg/24h
),
儿童<0.1-0.15mmol/kg/24h(4-6mg/kg/24h),成人2.5-7.5mmol/24h(100-300mg/24h)。
(一)钙剂和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的用这一经典治疗方案还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的主要治疗手段。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的治疗剂量因人而异,个体差异较大,需酌情制定治疗方案。服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时,药物剂量的调整应兼血钙和磷水平以及尿钙排量,治疗不足会仍有手足搐搦发作和基底节钙化等并发症,治疗过度有高钙血症和泌尿系结石发生风险。当血钙尚未达到目标值而24小时尿钙已>8.75mmol(350mg)时,可考虑加用双氢克尿噻和钾盐(如枸橼酸钾),以促进肾脏远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密切监测血钙磷和24小时尿钙。假性甲旁减的治疗相对容易,其血钙更易被纠正且不容易出现高尿钙,1.钙剂
应长期口服,每日补充元素钙1-1.5g,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氯化钙和碳酸钙中分别含元素钙9.3%、13%、27%和40%。少数病例单纯服钙剂即可纠正低钙血症。餐中服用钙剂有助于降低血磷。2.维生素D
及其衍生物1)维生素D2
或D3
 剂量2
万-10
万IU/日不等,个别病人需更大剂量。2)双氢速变固醇(dihydrotachysterol
DHT
或AT10)一般从小量开始,如日服0.3mg(9
滴),一次服,开始每周监测血和尿钙,酌情调整药量。3)骨化三醇(1,25(OH)2D3,即钙三醇)初始剂量为0.25μg/日,治疗剂量为0.25μg-2μg/日。4)阿法骨化醇(1α(OH)D3)适用于肝功能正常的病人,每日剂量0.5-4μg,分三次口服,其治疗剂量约为骨化三醇的1.6
倍-2.0
倍。
(二)甲状旁腺激素替代治疗理论上应为甲旁减最理想的治疗,已有基因重组的人PTH制剂上市,但目前多用于骨质疏松治疗。多项临床试验提示PTH1-34皮下注射治疗较传统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的治疗可以更好地使血钙达正常范围,并减少高尿钙发生,因此可减少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但因其价格太高,且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仍不充分,FDA目前尚未批准PTH用于儿童和24岁以下的成人。即使是在成人,PTH治疗甲旁减的适应症也还未被FDA批准。
(三)甲状旁腺移植目前还存在供体来源、排异反应等诸多问题,因此尚在研究中,未应用于临床治疗。

2、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能痊愈吗

血小板凝聚是肝功能出问题了。
骨质疏松是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能不能恢复要看你现在的情况。轻度骨质疏松,配合体育锻炼、饮食、钙剂是可以痊愈的。看你的年龄应该能恢复得不错。
重度骨质疏松就不好说预后了。

3、哪些药物可以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一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远远不够,只能补充钙,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添加药物。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一类抗骨吸收药物,主要是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钠、利塞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盐等。第二种是降钙素。降钙素适用于有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但不适合长期使用。1、抑制骨吸收药。这类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二磷酸盐类能特异性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并增加骨密度,“阿仑膦酸钠”就是其中一种,可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以预防髋部和脊柱骨折;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以预防骨折。2、促进骨形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椎体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此外,活性维生素D,如:罗盖全、阿法骨化醇等,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钙素的生成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4、骨质疏松用药的骨形成促进剂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促进骨骼的生长和重建。甲状旁腺激素是这类药物的代表。研究表明,甲状旁腺激素能增加成骨细胞数目和活性,通过引导骨内衬细胞转化为咸骨细胞,而不需要刺激前体细胞的增殖,其还可阻止成骨细胞凋亡。在临床实验中得到良好的效果,并且未见有高钙血症出现,不良反应(间断性恶心和头痛)较小,依从性好。
美国媒体3日报道说,美国国内医疗机构近期发现,近年来数千名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使用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双磷酸盐类药物后出现颌骨坏死现象。专家因此怀疑,双磷酸盐类药物可能与颌骨坏死有一定联系。虽然权威机构还没有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明确解释,而且与双磷酸盐类药物每年数百万的处方量相比,颌骨坏死病例所占比例并不多,但美国有关专家已提醒患者谨慎用药。

5、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

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使症状缓解,血清钙纠正至正常低限或接近正常,尿钙排量保持在正常水平,婴儿<1.0mmol/24h(40mg/24h),儿童<0.1~0.15mmol/kg/24h(4~6mg/kg/24h),成人2.5~7.5mmol/24h(100~300mg/24h)。
1.钙剂和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这一经典治疗方案还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的主要治疗手段。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的治疗剂量因人而异,个体差异较大,需酌情制定治疗方案。服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时,药物剂量的调整应兼血钙和磷水平以及尿钙排量,治疗不足会仍有手足搐搦发作和基底节钙化等并发症,治疗过度有高钙血症和泌尿系结石发生风险。当血钙尚未达到目标值而24小时尿钙已>8.75mmol(350mg)时,可考虑加用双氢克尿噻和钾盐(如枸橼酸钾),以促进肾脏远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密切监测血钙磷和24小时尿钙。假性甲旁减的治疗相对容易,其血钙更易被纠正且不容易出现高尿钙。
(1)钙剂 应长期口服,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氯化钙和碳酸钙中分别含元素钙9.3%、13%、27%和40%。少数病例单纯服钙剂即可纠正低钙血症。餐中服用钙剂有助于降低血磷。
(2)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 ①维生素D2或D3,个别患者需更大剂量。②双氢速变固醇(dihydrotachysterolDHT或AT10)一般从小量开始,一次服,开始每周监测血和尿钙,酌情调整药量。③骨化三醇(1,25(OH)2D3,即钙三醇)。④阿法骨化醇(1α(OH)D3)适用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分三次口服,其治疗剂量约为骨化三醇的1.6~2倍。
2.甲状旁腺激素替代治疗
理论上应为甲旁减最理想的治疗,已有基因重组的人PTH制剂上市,但目前多用于骨质疏松治疗。多项临床试验提示PTH1-34皮下注射治疗较传统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的治疗可以更好地使血钙达正常范围,并减少高尿钙发生,因此可减少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但因其价格太高,且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仍不充分,FDA目前尚未批准PTH用于儿童和24岁以下的成人。即使是在成人,PTH治疗甲旁减的适应证也还未被FDA批准。
3.甲状旁腺移植
目前还存在供体来源、排异反应等诸多问题,因此尚在研究中,未应用于临床治疗。

6、骨质疏松症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什么关系

甲亢由于其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高代谢和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兴奋性增高,有近半数病人发生骨矿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症,故甲亢性骨质疏松症较为常见。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主要是T3过多以及由其引起的高代谢症,是其引发的一系列改变的结果。

T3的直接作用--直接动员,骨钙的常溶解和质膜效应直接刺激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性。而高代谢症群促进骨钙、磷及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呈氮负平衡,骨吸收与骨形成同时增加,但由于钙质排出增多,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和脱钙;能量消耗过多而使肌肉中的磷酸肌酸减少,引起肌肉软弱无力、眼睑下垂等,有时表现为肌肉萎缩,使行动困难。主要病理改变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尤其是老年患者,多变现为乏力、腰背痛、腿痛、甚至全身痛,极少数患者可发生畸形以致病理性骨折。

与甲状旁腺激素注射治骨质疏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