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
概括起来,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以上(尤其是女性);有家族史和成年后骨折史;身材较矮小;平日有不良嗜好(吸烟、嗜酒、过量饮用咖啡);性激素缺乏(围绝经期);长期营养不良;钙摄入不足;长期缺乏运动;长期卧床;长期使用糖皮质类固醇药物、铝剂、锂剂、甲状腺素等。其中,围绝经期妇女、65岁以上中老年人,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者,被列为高危人群。
3.骨质疏松症对健康的危害。骨质疏松对中老年人的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力都造成严重损害。最常见和最轻微的损害,只是经常腰酸背痛、工作效率降低、身高变矮和心理负面效应。最值得关注的是,骨质疏松极易导致骨折。由于骨头矿物质含量降低,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便难以承担重力或冲击,轻轻一碰就可能折断。比如,走路时不小心踩着果皮或被杂物绊了一下就会跌倒。前扑易致前臂骨折;后跌易致大腿髋部骨折;臀部着地易致脊柱压缩骨折;乘车受挤易致肋骨骨折;个别高危中老年人甚至在推窗子、举重物、打喷嚏时,也会不可思议地发生骨折。中老年人一旦骨折,生活难自理,痛苦可想而知。因此,骨质疏松最大危害莫过于骨折。
2、骨质疏松会引起哪些疾病?
很多疾病都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第一大类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的疾病包括内分泌疾病,比如说甲状旁腺功能亢zd进,一型糖尿病或者是生长激素的缺乏等等。
第二大类疾病内是肾脏疾病,比如说各种肾炎,慢性的肾功能衰竭或者是肾小管酸中毒等等,当肾功能不全的时候会引起钙元素的大量流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第三大类的疾病是风湿性疾病,比如说类风湿关节炎等等。这些疾病本身就会引起骨密度的降低,同时有些疾病又常常需要用激素治疗,加重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第四大类疾病,胃肠道疾病或者是常说容的消化系统疾病。
3、导致骨质疏松有哪些因素?
4、哪些疾病可引起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既可能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正常生理状态,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形式。此病在老年人中常见,故被人们误认为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其实,婴幼儿、青少年、中年人都可因疾病等原因出现全身或局部骨质疏松现象。所以,发生骨质疏松症时,要认真查找原因。以下一些疾病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1.佝偻病:该病多见于婴幼儿,与孕妇在怀孕期间摄取钙质过少及缺乏维生素D有关,也与婴幼儿摄入钙和维生素D不足有关(如不合理的喂养方法等)。佝偻病是造成儿童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
5、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有哪些?
1、增龄、老化:老年人更易患本病;
2、性激素水平降低:女性绝经后或中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男性性腺功能减退,均可导致骨量丢失、骨量发育不良;
3、疾病因素:不同器官、系统疾病均可影响骨健康,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胃炎、慢性肝脏疾病、糖尿病、甲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影响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