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年女性为什么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骨质疏松症在40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为5%,女性为22.2%,40岁以上的各年龄段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均高于男性。
女性较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女性比男性骨质含量低,所以40岁以后骨骼的变化对女性的影响更大;第二,女性自绝经期开始,骨质变化加剧。中年以后,妇女体内雌激素下降,使得保护骨质的力量削弱,骨质开始疏松。由于骨质疏松使患者的骨密度缓慢而稳定地降低,使得骨骼抵抗外力的能力减弱,易发生骨折或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可以说,骨质疏松是骨质老化的表现,这时只要未发生骨折,骨的外形不会有变化,但X光片上可见骨密度减小。70~80岁的人骨密度只相当于青年人的50%左右。
事实上,骨密度的降低和骨质的疏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一个人出现身高减低,或是驼背,或是跌跤造成股骨颈骨折的时候,骨质疏松的发生已经历了几十年的过程了,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把骨质疏松症与老年妇女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其实,骨质疏松从30岁或40岁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在绝经期或绝经前期症状会加剧。作为中年女性,对该病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注意保养,尽可能提早预防。
2、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能治好吗?
中国最好的骨科医院专家指出:1、骨质疏松的症状首先是疼痛: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原因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可引起全身骨痛。另外,由于骨质疏松其骨的承重能力明显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长久必然引起肌肉疲 劳、劳损,从而产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为甚。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2、其次是身高缩短、驼背:它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的,也是临床上的重要体征之一。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3、最后还有骨折: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在临床上主要发生在富含松质骨的区域,主要在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其中尤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由于 骨折后必须要卧床,故容易发生肺炎、静脉炎、泌尿系统感染及心脑血管异常,据国外报导致10~20%的病人在发病第一年内死亡,一半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你现在了解了吗?如果你的生活中一旦有了以上的这些症状就应该立即就医了。以免病情的加重。如果你对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在线咨询北京骨科医院。专家将免费为你解答。祝身体健康。
3、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最好?
1、海带及虾皮:海带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中每100克海带中就有1100毫克的钙,此外,海带所含的褐藻酸钠盐可预防白血病和骨癌。虾皮的营养极为丰富,也是一种良好的钙源。
2、豆制品:大豆、黄豆等豆类食品所含的钙都极其丰富,豆类食品经过加工后,所成的豆类制品,其钙含量会明显增加。研究表明,豆类制品的含钙量与加工过程中的凝固剂量有关,因此,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豆制品的含钙极其丰富,是良好的钙源。
3、动物骨头:动物的骨头80%以上是钙,平时多饮用骨头汤,可有效的补钙。煮骨头时,滴加少许的醋,可促使骨钙溶出,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
4、芝麻:芝麻是老年人常选的一类保健品,也是补钙的来源,芝麻酱的含钙量很高。吃面或拌菜时加点芝麻酱,也有补钙的功效。有资料显示,黑芝麻比白芝麻的补钙效果更好。人体对钙的吸收困难,因此补钙需要长期坚持。
(3)福建中年骨质疏松扩展资料
老年人骨质疏松不能吃的食物:
1、不能吃得过咸。吃盐过多,也会增加钙的流失,会使骨质疏松症症状加重。在实验中发现,每日摄取盐量为0.5克,尿中钙量不变,若增加为5克,则尿中钙量显著增加。
2、不能多吃糖。多吃糖能影响钙质的吸收,间接地导致骨质疏松症。
3、不宜喝咖啡。嗜好喝咖啡者较不喝者易流失钙。实验发现,一组停经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有31%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而另一组骨质正常者中只有19%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
4、中年妇女骨质疏松能好吗
健康的十大金科玉律,如果我们继续,其寿命可??能增加10年:
1。多样化的食物,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产品。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量的食用油,盐,吃便餐。
6。食物,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7一日三餐的分配应该是合理的,应该是适当的,小吃。
8。足量的饮用水,每天,合理选择饮料。
9。每日饮酒应加以限制。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5、中年老人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临床上骨质疏松症是低骨量或者是骨组织微结构退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也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细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明确,常由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性腺功能减退症、甲亢甲旁亢、库欣综合征、1型糖尿病等)或各种全身性疾病引起。
骨质疏松的症状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劳累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等症状。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3、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导致便秘,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4、脆性骨折。即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发生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等。其他部位也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年轻化的几个因素
1、精神压力大:如今中年男人压力大,工作负荷重,容易促使男性性腺功能过早减退。当睾酮水平下降时,会引起破骨细胞分解速度过快、骨密度减少,由此使骨质疏松过早降临。
2、运动时间少:运动不足,特别是负重运动不足,骨骼缺乏必要的刺激和“承重”,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易造成骨质疏松。
3、过量饮酒:酒精会抑制新骨的生成,影响维生素D活化,导致男性过早与骨质疏松"结缘"。如果嗜酒无度,还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
4、抽烟:烟碱可促使骨吸收增加,使血钙升高,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使钙吸收减少。
六种方法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1、定期检查骨骼:定期到医院检查骨骼健康状况,请医生评估骨折风险。已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遵医嘱积极坚持治疗。
2、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吸烟、酗酒对骨骼的伤害非常严重。要保护骨骼健康,改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3、不要过度减肥:临床发现,体重偏低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对于女性而言,最好别过度追求苗条。
4、经常锻炼:每周应锻炼3~4次,每次30~40分钟。锻炼项目可以多样化,抗阻训练和力量训练相结合。
5、及时补充维D:及时补充维生素D十分关键,可以每天晒太阳15分钟。日常饮食可多吃奶制品、鱼类、鱼肝油、坚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补剂。
6、预防意识在心中:45岁前绝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骨关节炎或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病史、发生过骨折或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等人群,生活中更应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重视疾病的危害。在出现了类似的症状以后,应该及早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治愈疾病。
6、上了50岁,是不是真的特别容易骨质疏松?
中年人每天需要补钙800毫克,如果达不到就已经处在缺钙,有的人感觉很到哪里不舒服,到了老年后身体的各方面免疫力低下,就会出现各种不适,比如睡眠不好,关节疼痛,有的人全身上下都痛,到了老年每天需要补钙1200毫克.正常需求量是1000毫克 因为年龄大了吸收不好,所以有一部分是被浪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