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性绝经后是否会加速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多发生于绝经后的5~10年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合并增龄性的骨骼变化,于70岁后即成为退行性骨质疏松症,不论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或增龄性骨质疏松,其后果均是在轻微外伤或体位变化时易发生骨折,由此而引起疼痛,活动受限,合并症以及死亡率增加等问题,给绝经妇女的健康、寿命及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以后的生活有质量,延缓骨质疏松的到来或减轻骨质疏松的症状,绝经后的妇女一定要预防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浓度降低,骨丢失加速,同时钙质吸收、骨代谢、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受到流失,而且会出现一些如:潮热出汗等症状,因此,首先保持心态的平衡,情绪的稳定及注意个人生活习惯,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适量的运动经常不断的增加肢体活动和肌肉收缩,可促进骨的生长和钙在骨内沉着,同时肌肉的发达对骨骼的牵引力增强,不仅能防止骨质疏松还能使已发生的骨质疏松得到改善,选择运动的项目以运动量适度即可,如:骑自行车.慢跑、步行等。
注意合理膳食营养特别注意补充钙剂,多食钙、磷、蛋白质及维生素,如:鱼、虾、牛奶、粗杂粮、绿叶蔬菜等。
坚持科学的生活方法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少吃糖及盐,多接受日光浴,日光浴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
半年或一年定期测量骨密度,及早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而且越早期的骨质疏松症越容易治疗。同时注意家居的安全,特别是家居环境的安全,如:浴室、厨房、楼梯的照明等,以减少跌倒的危险。
2、女人绝经前有什么征兆
所谓绝经,就是妇女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但绝经并非一夜之间开始的,而是在一段时间内渐进的过程。妇女绝经的平均开始年龄是47岁,绝经前3~8年为“近绝经期
”。
进入近绝经期后,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卵巢功能慢慢丧失,近绝经期便开始了——
首先是排卵不规则,为配合排卵的大量分泌激素的情况也不再出现,这些变化带来的后果之一是排血不正常,有些近绝经期的妇女会经期延长,而且出血量大增,有些则是经期缩短而排血量减少,还有些妇女会连续几个月没有月经。
那妇女绝经前的征兆是怎样的呢?
除月经周期
和排血量出现变化外,近绝经期妇女还会有烘热,颈、面潮红,乳房胀痛,阴道干涩,失眠,情绪不稳,焦虑,抑郁,心跳加剧,眩晕的症状,另外有一些妇女则会感到精神不集中和容易发怒等
3、绝经期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绝经女性应警惕骨质增生绝经后骨折疏松是指女性绝经以后出现的骨质疏松,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雌激素不足影响骨生成为什么围绝经期的女性最易出现骨质量疏松呢?这是因为绝经就代表卵巢功能走向衰竭,卵巢功能衰竭造成雌激素不足。雌激素是妇女一生维持骨矿含量的关键激素,对骨生成起到直接作用。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下降,就会使其重建过程不平衡,骨吸收大于新骨形成骨量,造成骨质疏松。因此,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往往与年龄成正比。事实上,绝经后骨质疏松也已成为危害绝经后妇女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出现骨折须追根溯源
一旦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则会出现骨骼压缩、身材变矮、骨折(常见部位为桡骨远端、股骨颈、锥体等)。
相关数据显示,绝经后女性大多缺乏及时预防的意识,致使出现一系列骨相关事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而事实上,对患者髋部骨折后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可使其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减少一半。因此,当出现骨折后不妨追根溯源,及早施加干预手段。饮食、运动、检查
,这三大方面的干预措施对于绝经后的妇女而言尤为重要。
主动干预须多方位出击
(1)合理饮食: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由于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也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则会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抽烟、喝酒、喝浓咖啡、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
(2)运动锻炼: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3)积极检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此外也要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 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4、很是纳闷,绝经前我的身体蛮健朗的,绝经后怎么就会有骨质疏松的症状呢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症大体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较多,也不能排除其他病因。可正规骨科医院或专业的骨质疏松门诊诊断病因,对因治疗。
5、停经后的女性,是骨质疏松高发人群,做好哪些事好处不请自来?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会不请自来,并且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但是我们只要做好这些事情,就能够补钙,达到强健骨骼的目的让你很好的达到年轻态。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
女性进入绝经期,就会造成骨质疏松,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相比绝经前进入绝经期的女性出现骨质疏松的概率更高。因为处于绝经期的女性请卵巢功能开始下降,卵巢分泌激素的量也会下降,其中会导致身体的钙大量流失,钙质在流失的过程中将会让身体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D的缺乏,所以就会造成骨脆性增强,从而面临骨质疏松。这些在临床上被称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停经后的女性,一定要特别注意爱护自己,护理好自己的身体,千万不能马虎,特别注意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这里面有着女性停经后需要补充的维生素。女性朋友因为身体的原因,在停经后,身体的体质就会变差,尤其是骨骼,因为女性达到这个阶段就会造成大量的骨质流失,从而造成骨质疏松。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平时的饮食中,一定要多去备一些维生素,平时吃饭的时候可以吃,来防止骨质疏松的问题
绝经后的女性要经常多运动,多喝牛奶,这样就能帮助我们预防骨质疏松。合理的运动能够改善身体新陈代谢,对于尽管骨密度下降是很有帮助的。经常喝牛奶,可以利于身体保健,补充钙质。
6、为什么更年期妇女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骼看起来是固定不变的结构,但是它并不是静止的。骨骼一方面在不断地破坏、溶解、吸收(破骨),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有新骨形成(成骨),两者呈动态平衡,骨钙和血钙处于不断的交换之中,饮食钙在小肠各部均可吸收,以十二指肠及小肠上端为主。更年期妇女体内骨质代谢的平衡被打乱,骨质吸收速度大于骨质生成,由于骨质丢失而发生骨质疏松。更年期骨质疏松的原因就是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那么雌激素与骨代谢有什么关系呢?
1.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与活性降低,从而干扰肠道内钙的吸收。
2.人体内“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素”,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之一,能刺激骨质消溶。雌激素有拮抗甲状旁腺激素的溶骨作用。雌激素下降使骨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增强,骨吸收增加。
3.雌激素下降使甲状腺分泌“降钙素”减少。降钙素是强有力的骨质吸收抑制激素,对骨质有保护作用。
4.雌激素下降,可直接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使骨生成受阻。
所以当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出现明显的负平衡。特别是绝经以后,由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负钙平衡持续进展,骨质快速丢失。最初3~5年,骨密度以每年平均减少2.5%的速度下降。有报道绝经前10年内约丢失骨量15%,70岁妇女平均丧失骨量达30%。因此更年期特别是绝经期妇女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女性较男性多见,并较男性早10~15年发生。吸烟的女性和体型瘦长的妇女骨质疏松更为明显。
骨质疏松主要症状是腰背和四肢慢性疼痛。需经过多方面检查及化验血钙和尿钙才能确定。
为使更年期后的妇女能不失时机的预防骨质疏松症,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早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或者饮食疗法及身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