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会影响寿命吗

骨质疏松会影响寿命吗

发布时间:2020-09-11 11:24:57

1、骨质疏松症会对身体有什么害处?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 1、发病率高: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 III,1988—1994年)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有学者对1995—1996年美国骨质疏松、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年发生数进行调查显示,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50万次,其中椎体骨折70万次,腕部骨折20万次,髋部骨折30万次,其它骨折30万次,高于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发生数。 2、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主要为:(1)疼痛:半数以上患者有疼痛,主要为多发性和全身性,最常见的是腰背酸疼,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患者不易说清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可发生于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症状时轻时重;(2)骨骼变形:弯腰驼背,身材变矮;(3)骨折:脊椎、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常见。脊椎骨折中,常是压缩性、楔形骨折,使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这也是老年人身材变矮的原因之一。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可明显增加老年人病死率和致残率,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后1年内男性死亡率(31﹪)是女性(17﹪)的2倍。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需要外科手术,术后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至骨折前水平,有25﹪~35﹪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髋部骨折更严重的危害性是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将在1年内再次发生骨折。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10﹪~20﹪。 3、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多数人无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丢失常在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凑效。

2、血透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吗?

血液透析是通过人工血液间歇透析的方法,帮助机体排泄代谢产物,改善酸中毒的状态,起到一种模拟肾脏过滤排泄的作用,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延长寿命。血液透析虽然能解除人体内的代谢性酸中毒,缓解尿毒症,但长期进行血液透析,会使一部分人出现骨质疏松症。 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人本身就存在着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使血液中的磷浓度长高,肾脏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减弱,钙的肠道吸收减少。酸中毒的结果使钙、磷代谢发生紊乱,血钙浓度降低,继发性地刺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骨的溶解吸收加强,这一切都极易诱发骨质疏松症。透析疗法虽然可以暂时缓解酸中毒 ,但如果透析液中钙的含量不足,更能使血钙明显降低,从而加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 在进行血液透析后,病人的存活率增高,但引起肾衰的病因并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钙的丢失及酸中毒的情况依然持续存在。毕竟血液透析只是被动地帮助机体过滤排泄代谢产物,而不具有肾脏对各种有用物质如钙、磷等元素的重新吸收及分泌合成功能。 透析液中钙的浓度较低,也会引起机体出现低钙血症。且血液透析加重了体内镁含量增高出现高镁血症,使骨的吸收过程加强。透析的病人要长期使用肝素抗凝,也会使骨钙释出增加而骨生成减少。 此外,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血液中铝、铜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些微量元素增加,使骨骼的生长发育出现障碍。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在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出现骨质疏松症,从而诱发骨折的发生。

3、人多大年龄开始骨质疏松?

50岁以上开始,所以在40岁开始就要注意了,多吃含钙食品,多吃牛奶。没错的。

4、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能长寿么

不影响的。骨质疏松的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据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BMD每减少1.0DS,脊椎骨折发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无明显症状。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肺上叶前区小叶型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老年人多数有没程度肺气肿,肺功能随着增龄而下降,若再加骨质疏松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一旦症状产生,造成体型改变,对爱美的人是一项打击,加上疼痛、行动不便、骨折手术的医疗支付等,对个人、家庭及社会更是极大的负担。目前医学界还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帮助已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因此,预防保健很重要,不可轻忽"护骨"的工作还未轮到你,也不可认为自己年迈来不及了,保住骨本永远不嫌迟。

5、缺钙对老年人寿命有什么影响?

人到老年,骨骼系统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加,组织继续脱水,骨质疏松,强度及韧性减低,脊柱弯曲度增加,逐渐变得弯腰驼背。

这种体态的变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钙。儿童生长发育时,需要补充钙,老人防病益寿也需要补充钙。老年人活动量少,进食少,势必引起钙的缺乏。加之胃肠道功能减弱,从食物中摄取的钙不能被完全吸收。随着增龄,身体各器官的代谢机能降低,骨骼中的大量钙质离开骨组织进人血液中,通过肾脏排泄到尿里,随小便排出体外,致使骨内钙质减少,骨的脆性增加,也就容易弯曲和断裂。如何延缓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1)注意营养,增加食物中钙质的含量。高蛋白食物有利于基质的形成,钙的补充能促进钙的平衡,因此,老人要吃高蛋白、高钙食品,如:牛奶、蛋黄、豆类、橘子、菠菜、白菜、萝卜等。尤其是牛奶,蛋白质里钙的含量很高,是老人不可缺少的食品。

(2)参加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来源于适度的持之以恒的劳动或体育锻炼。肌肉的收缩和身体的重量对骨骼中生骨细胞的活动有着良好的刺激作用,适度的肌肉运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的加强。有利于钙质的吸收。

(3)补充维生素。缺少维生素C会影响细胞间质的发育,使骨的皮质变薄。维生素D和维生素A可促进肠道对钙质的吸收,所以,老人服用钙剂时,应同时服用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D。

(4)日光浴。老人每天晒晒太阳,对防止骨质疏松有一定的作用。经过紫外线照射,皮肤内的7一脱氢胆固醇即转变为胆骨化醇(维生素D3),这种病人自身的维生素D的转变,可以改善肠道对钙质的吸收功能,从而延缓骨骼系统的老化。

6、骨质疏松对寿命有影响吗

不死的癌症

7、骨质疏松对老年人危害多吗?

老年性皮肤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驼背、身高降低;食欲减退、消化道问题;多梦、难眠、烦躁、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抑郁症、易怒等。

与骨质疏松会影响寿命吗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