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并血管钙化

骨质疏松并血管钙化

发布时间:2020-09-10 13:21:28

1、血管钙化,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

随着老龄化的加重,血管钙化发生日益普遍,在诸多疾病诸如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肾病等都是血管钙化的明显诱因,血管钙化反过来也能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管钙化

通俗的讲,就是钙在血管壁沉积了,而这个沉积的部位常常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所以,血管硬化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标志。

血管钙化的危害

血管钙化可导致血管壁僵硬性增加,调节能力降低,心肌受损,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在预测未来心血管不良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血管钙化呢?

很明显,血管钙化与年龄最相关,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血管钙化。

除了上面提到了衰老和动脉粥样硬化之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损伤、慢性肾病等均有血管钙化的现象发生。是造成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等许多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

简单提一提血管钙化的两种病理类型,一种是发生于血管内膜的钙化,类似于软骨内成骨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相关;另一种是发生于血管中膜的钙化,主要发生于衰老、糖尿病和尿毒症等病理状态下的血管。

如何检测血管钙化?

血管钙化,特别是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所以,早期发现钙化并积极治疗对减少心血管事件意义重大。传统检测钙化的方法主要是CT,CT虽能检测比较稳定的大片钙化,但不能反映斑块钙化的实际活动过程,也不能有效检测代表斑块易损性的点状钙化。

为什么点状钙化危险性更高一些呢?

钙化分两类,即点状钙化和大片钙化。点状钙化是斑块不稳定的因素,点状钙化会聚集和脱落,一点聚集形成钙化结节,并随血液流动,一旦把血管堵了,就形成了血栓,重则危及生命。而大片钙化反而不太容易破裂堵塞血管。

根据最近的报道,也有了检测点状钙化的方法了,18F-NaF PET/CT成像检测微钙化,大家也不用知道这个方法的具体原理,只要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检测血管钙化都不是问题了,很快就可以在一些医院中作为筛查使用了。

起初,我们理解血管钙化是一个被动的、退化的、不可避免的生命过程。但是,最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血管钙化是类似于骨发育和软骨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可调节的、可治疗和预防的过程。

如何预防?

说到本文的重点,血管钙化如何预防呢?想要知道如何预防,必须要知道哪些因素能促进血管的钙化,避免掉这些不利的因素,就能或多或少的降低或者延缓血管钙化的发生。

第1点,降低炎症

心血管钙化主要发生在炎症性斑块中,所以抑制炎症的发生,可以预防血管钙化。而炎症会刺激身体各种调节机制来加剧血管钙化。这也是为什么尿毒症、动脉壁慢性炎症等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血管钙化的原因。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血管钙化归根到底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

研究表明,每周5天30分钟的适度运动可以降低12 %的炎症水平。饮食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蔬菜、全谷类、坚果和豆类,能显著降低炎症水平。与此同时,高糖和反式脂肪的饮食往往会促进炎症。

第2点,钙磷比例的失衡

肾脏对磷的过滤和重吸收,会维持机体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说,肾功能下降了,肾单位减少了,如果慢性肾病达到了4期以上,肾就无法维持磷的平衡状态了,发生高磷酸盐血症。

所以保护好你的肾脏吧,这不仅与肾本身有关,与血管钙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第3点,补充维生素D

这一点是最可行的方法。维生素D能够抑制血管钙化,这一点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1】,而且据研究报道,维生素D的缺乏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2】。大家都知道,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也能增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同时维生素D也能促进钙沉着于骨基质。相当于是把钙合理利用了,让他去该去的地方。

文章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了,血管钙化,与补钙有关系嘛?钙补多了,会不会加重血管钙化?

其实,基本没有关系。只要肾脏和身体的代谢功能正常,就算有多余的钙,也会代谢和排泄出体外,平常多晒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让钙更多的参与骨基质的重建,就可以了。但是假如肾功能异常了,是可能出现血管钙化的。

第4点,血管的过度氧化

这里又要说到自由基了,自由基是个机体内众多恶性疾病的可恶之源。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修复自由基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清除不掉的自由基能与血脂发生反应,成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源头,还可使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3】。

减少自由基的损伤,一方面减少生成,一方面增加代谢。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减少食用高脂高油、高糖、熏炸等食物。

最后,简单说一下如果不幸血管钙化了,该如何治疗呢?

1、药物治疗暂时效果不明显。

2、介入治疗,准分子激光治疗和冠状动脉旋磨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治疗技术,但准分子激光治疗钙化只推荐用于中度钙化,对较为严重的血管钙化无效。

建议大家,还是及时健康监测,做好预防为主。

参考文献

【1】Dobnig, Harald. Independent 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and 1,25-Dihydroxyvitamin D Levels With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J].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8, 168(12):1340.

【2】Hartiala O , Kajander S , Knuuti J , et al. Life-course risk factor levels and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in Young Finns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6, 225:23-29.

【3】Zhang K . Integration of ER stress, 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health and disea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0, 3(1):33-40.

【不药博士】

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2、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怎么治疗?

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症,尤其以60岁以上女性多见。患者多诉全身疲乏,喜卧床或仰坐位而不愿活动;全身酸痛,尤以腰部为明显,可由腰向臀部和下肢放散,亦可由背部向肋骨和腹部放散。患者自己感觉身高逐渐变矮,除因椎间盘退变原因外,与椎体骨质疏松易引起压缩骨折有关。骨质疏松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要想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就应从病根入手! 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的关键是合理安排饮食结构。要多摄入一些含钙、磷、维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弥补体内与骨代谢有关的物质的不足。饮食治疗贵在长期、合理地调节饮食并持之以恒,短时间内暴饮暴食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二、药物治疗:针对骨质疏松患者体内代谢的异常,可以用药物进行调整。药物治疗分为三大类: 1、骨吸收抑制剂 以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雌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异丙氧黄酮都属于这一类; 2、骨形成促进剂 以增加骨量,包括氟化物、维生素K、甲状旁腺素、雄激素、生长激素等; 3、骨矿化促进剂 促进骨钙沉着,增加骨量,这类药物有维生素D与钙剂。 三、激素治疗:严格地讲,激素治疗也属于药物治疗,但有其特殊性。骨质疏松治疗所用的激素不同于常用的固醇类激素,而是性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性激素可刺激骨恪形成,减少骨质分解,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对于女性绝经后产生的骨质疏松,性激素的治疗更为重要和有效。 四、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简称理疗,是将电、光、声等现代化理疗仪器作用于人体,促进骨路的合成。主要包括超声波、超短波、磁疗、热疗等。 五、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种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的症状轻重与人的心理状态关系密切。心胸广阔、心情愉快、性格豁达者症状往往较轻,治疗效果也好;心胸狭窄、性格怪癖、心情压抑者症状常表现得较重,治疗效果也较差。因此,心理状态的调整日益受到重视。 治疗误区: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就能够防治骨质疏松,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相反,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人体健康,骨质疏松患者应接受科学的治疗。长期吸烟会导致骨骼肌肉疼痛

3、骨质疏松患者该注意什么

1、适当的补钙,可以有效的缓解这种疾病,但是一定不可过量,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2、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3、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坚果之类的,坚果和果仁可以从多方面促进骨骼健康。杏仁,开心果,和葵花籽,都属于高钙食物。花生,杏仁含有的钾,有利于减少尿液中钙的流失。另外,坚果中含有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也对建立强壮的骨骼有益。4、注意多食用维生素D、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如蛋黄、动物的肝脏、黄、红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于补充体内维生素A。此外,骨质疏松患者需要注意的饮食卫生还包括一些不易食用的东西,比如烟酒,过量饮酒可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应限量适度的饮酒。还需要多晒太阳,阳光本质上虽不是食物,但它是一种营养物质的最好的来源,而这种物质在食物中的含量非常稀少——身体接受太阳光照射合成维生素D。

4、血管钙化比较严重,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吗提交您的问题

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损伤、慢性肾病和衰老等普遍存在的共同的病理表现。
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僵硬性增加,顺应性降低,易导致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和心力衰竭,引发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病发生的重要标志分子。

5、血管为什么会钙化?

血管钙化的原因比较多,包括一些具有危险因素,比如肥胖、缺乏运动、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家族遗传、睡眠不足、雌激素水平低等人群

6、血管钙化吃什么好

问的不对,应该问不吃什么比较好。
心血管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跟痛风关系不大。
年龄增长、肥胖、吸烟、高脂血症、缺乏运动、家族遗传都是其高发因素。
首先看看有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病。次二病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相伴。
如果没有,就应该少吃油腻,并长期口服降血脂药物(不高也吃,吃亚剂量)。
如果有,就应该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少吃含糖的、少吃咸的。
此外烟要戒了,必须戒。

7、什么叫血管钙化,吃什么食物可以缓解呢,血管钙化会走向什么方向呢

血管硬化主要还是通用饮食调节。适当控制总热量。可使体重保持在正常标准范围。可结合运动疗法。糖和含糖量较高的糖果、糕点应尽量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皮蛋等应尽量少吃。多吃蔬菜水果。

8、骨质疏松要补钙吗?

骨质疏松当然要补钙,但补钙的途中也应该适当的补充一些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下面我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因为骨质疏松和补钙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患者应该经常地摄入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鱼、动骨等。
骨质酥松钙质不足就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常规的补钙方法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但是严重者还需要服用碳酸钙剂。
骨质疏松单靠补钙远远不够的,治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戒烟、酒、咖啡,因为烟、酒、咖啡以及饮食口味太重都会阻碍到体内对于钙质的吸收,导致钙质吸收障碍。
骨质酥松患者吸烟会影响骨质的高峰的形成。过量的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浓茶会增加尿钙的排泄,影响体内对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当然摄入过多的盐和蛋白质也会增加钙的流失,因此上述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

与骨质疏松并血管钙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