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三高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
(1)老年人生理特点
①身体变化。表现在皱纹增多、发须变白、脂褐斑、老年疣、步态不稳、动作迟缓、变矮变胖等。②身体成分变化。代谢组织的总量随年龄而减少,老年期有代谢功能的组织占总体组织的比例(30%)仅为青春期(60%)的一半;总细胞量下降、肌肉萎缩、水分减少、骨密度降低、脂肪增加。③代谢降低。合成代谢下降,分解代谢增强,基础代谢下降;糖耐量降低,血脂增高。④器官功能衰退,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生殖、关节、运动、神经各系统功能衰退。
(2)老年人膳食原则
老年人除了要严格执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原则外,还要按照以下《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中的原则执行:①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②积极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
(3)膳食具体措施
①多吃粗粮、大豆、蔬菜、水果,特别注意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因为粗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E和矿物质。后三类食物中含有多种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锌、硒、铜、锰、多酚类、多糖类、异黄酮等,这些食物对延缓衰老有利。②坚持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适量吃鱼、禽、瘦肉和海产品,因为这些食物可提供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牛奶是优质钙源,海产品富含碘,对调节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③少吃或不吃荤油、肥肉、油炸食品、甜点心、内脏、鱼卵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含能量、胆固醇、饱和脂肪酸高,可促进衰老,造成机体损害。④注意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并适合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餐次和能量在各餐中的比例可因人而异,能量摄入不要太多,每餐吃到七成饱、体重适宜即可。⑤中老年人尤其是在应激状态时,比如熬夜、遭受精神刺激、生病等,要特别注意均衡饮食。
(4)中老年人常见营养问题
①微量营养素缺乏。钙缺乏,中老年人很容易引起钙缺乏,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牙齿疏松和失牙等问题;铁缺乏,中老年人维生素C、铁摄入不足和利用不好,其贫血发生率较成人明显增高;高钠低钾,老年人味觉降低,摄入钠盐较多,易出现水钠储溜,容易引起高血压。②能量失衡。表现为体重增加或减少过多,即肥胖或消瘦。③营养性疾病。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下降,中老年人出现的营养性疾病也增多,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
2、到底是瘦好还是胖好至今无法理解,年轻人瘦了又说老了会骨质疏松,胖起来又说怕三高,还要不要让人活
你们也不用管其他人怎么说,你就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就行了,胖瘦也不是你说了算的。其他人说他们就说吧,反正胖了也好,瘦了也好,只要不是太胖或者太瘦都是没关系的,对身体应该都是没有太大损伤的。
3、三高人群应该怎么吃?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燥发枯、肠燥便秘等病症,在乌发养颜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4、老年人三高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
(1)老年人生理特点
①身体变化。表现在皱纹增多、发须变白、脂褐斑、老年疣、步态不稳、动作迟缓、变矮变胖等。②身体成分变化。代谢组织的总量随年龄而减少,老年期有代谢功能的组织占总体组织的比例(30%)仅为青春期(60%)的一半;总细胞量下降、肌肉萎缩、水分减少、骨密度降低、脂肪增加。③代谢降低。合成代谢下降,分解代谢增强,基础代谢下降;糖耐量降低,血脂增高。④器官功能衰退,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生殖、关节、运动、神经各系统功能衰退。
(2)老年人膳食原则
老年人除了要严格执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原则外,还要按照以下《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中的原则执行:①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②积极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
(3)膳食具体措施
①多吃粗粮、大豆、蔬菜、水果,特别注意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因为粗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E和矿物质。后三类食物中含有多种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锌、硒、铜、锰、多酚类、多糖类、异黄酮等,这些食物对延缓衰老有利。②坚持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适量吃鱼、禽、瘦肉和海产品,因为这些食物可提供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牛奶是优质钙源,海产品富含碘,对调节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③少吃或不吃荤油、肥肉、油炸食品、甜点心、内脏、鱼卵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含能量、胆固醇、饱和脂肪酸高,可促进衰老,造成机体损害。④注意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并适合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餐次和能量在各餐中的比例可因人而异,能量摄入不要太多,每餐吃到七成饱、体重适宜即可。⑤中老年人尤其是在应激状态时,比如熬夜、遭受精神刺激、生病等,要特别注意均衡饮食。
(4)中老年人常见营养问题
①微量营养素缺乏。钙缺乏,中老年人很容易引起钙缺乏,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牙齿疏松和失牙等问题;铁缺乏,中老年人维生素C、铁摄入不足和利用不好,其贫血发生率较成人明显增高;高钠低钾,老年人味觉降低,摄入钠盐较多,易出现水钠储溜,容易引起高血压。②能量失衡。表现为体重增加或减少过多,即肥胖或消瘦。③营养性疾病。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下降,中老年人出现的营养性疾病也增多,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
5、为什么中国每12秒就有1次骨质疏松性骨折?
因为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多啊,所以才会这样,还有年轻人不锻炼。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的代谢性骨病变,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以骨骼疼痛、容易骨折为主要特征。
骨质疏松素有“沉默的疾病”之称,是导致疼痛、行动不便、造成骨折并危及生命的潜在因素。据中国疾控中心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2018年年底已达1.6亿人。相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人数将增加至2.8亿。据央视新闻报道,2015年中国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260万人次,相当于每12秒就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19.2%,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50岁以后低骨量率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开始增高,主要与年龄增大所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尤为明显,因此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三高的发病群体也是骨折的高风险人群,而且一旦发生骨折,恢复也比普通人难度更大,因此公众应当同时关注“三高一低”所带来的危害。夏维波教授提醒公众,预防骨质疏松要注意营养、运动和光照三个方面。即保持均衡膳食,摄入足够的钙等微量元素,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运动,并接受20分钟左右户外太阳光照射。
6、家里老人有点骨质疏松,还有三高, 这该怎么补充营养?
买老年人奶粉补补钙。三高就要在饮食习惯上做调整了。老年人尽量不要吃油腻的菜 和海鲜。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7、老年人身体虚弱三高骨质疏松风湿病
??
8、三高各会引起什么病呢?
1、高血脂:
高血脂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
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
2、高血压:
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有关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高血压仅是其症状之一。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可具有其自身特点,如主动脉缩窄所致的高血压可仅限于上肢;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增高呈阵发性。
3、高血脂:
高血糖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
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要多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尿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8)三高人群会骨质疏松吗扩展资料:
调理方法:
1、减少食盐多吃健康食品。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可以减少体内的水钠潴留,有助于降低血压。日常中,要注意减少隐性盐的摄入,如腌制食品、腊味、酱油、海产品、火锅蘸料、快餐等都是重盐的食品。平时多喝荞子茶、多吃芹菜帮助降三高。
2.、营养均衡。过分节制饮食只会导致机体的营养失衡。寒热搭配、荤素搭配、总量控制才是正确的饮食方式。避免肥胖、控制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
3、戒烟限酒。吸烟、喝酒可使降压药的疗效降低,需加大用药剂量。长期吸烟的患者远期预后差。适量饮酒有益,但长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9、我有三高和骨质疏松症应吃什么食物最好
降脂六宝
1.苹果 苹果中富含果胶,这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能与胆汁酸相结合,吸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将其排出体外。
2.洋葱 含有一种洋葱精油,不但能降低胆固醇,还能升高高密度胆固醇。洋葱中的前列腺素A,能扩张和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3.绿豆 芽所含的膳食纤维,能结合血液内的胆固醇,将其变为胆酸排出体外。绿豆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 含量会增加6~7 倍,大量维生素C 可促进胆固醇的排出。
4.香菇 含有嘌呤、胆碱、络氨酸、核酸等,能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并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
5.芹菜 意大利米兰的研究人员发现,芹菜含有能加速脂肪分解和消失的物质,可降脂、减肥。
6.茄子 紫色茄子皮中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P 及皂草甙,可扩张、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降压九味
1.鸡蛋清 吉林大学于志鹏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吃鸡蛋清可以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吃水煮蛋,但每天不宜超过两个。
2.橙汁 橙汁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血压等功效。科学家发现,中年男性连续一个月每天喝半升橙汁(大约2 杯),其血压水平明显下降。
3.红茶 西澳大利亚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3杯红茶可以显著降低血压。
4.紫薯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大学科学家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两次紫薯可以降低血压,且不会导致身体发胖。
5.海藻 爱尔兰农业部食品研究中心通过对100 项相关研究进行的数据分析发现,常吃海藻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脏病。
6.辣椒 辣椒中的辣椒素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进而降低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7.猕猴桃 挪威奥斯陆大学附属医院一项新研究宣称,每天吃3个猕猴桃可以降低血压,其效果比吃苹果更显著。
8.无醇红葡萄酒 科学家分析指出,普通红葡萄酒中的酒精会妨碍降压功效,因此,只有饮用酒精含量不超过0.5%的无醇葡萄酒,才能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
9.甜菜根汁 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常喝甜菜根汁有助于降低血压。但需注意甜菜根中的糖分很高,喝太多会升高血糖。
降糖十招
1.控制饮食 用副食调节体重,超重时减少副食量,体重轻时增加副食量,当达到理想体重时,吃副食的量保持不变。
2.供给充足的维生素A 及维生素C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视网膜炎、白内障、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症,多吃含维生素A、维生素C 的食物,对防治上述并发症十分有益。
3.主食 主食宜多摄入高膳食纤维的食物、粗杂粮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玉米等。
4. 三大营养比例要适当 在限制总热量的情况下,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热量分别应占总热量的50%~60%、25%~35%、10%~15%。
5.少吃坚果类食物坚果 类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油(约占50%),并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故应少吃或不吃。
6.血糖控制达标后再适量 吃水果即在两顿饭之间血糖值最低时吃水果,吃后半小时、1 小时、2 小时测测血糖,吃水果的时间和数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
7. 供给充足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够延长食物在胃肠道中的传送时间,从而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及冠心病。
8.豆质类 高血糖患者应该适当地补充蛋白质,吃一些豆类食物。
9.多喝水 高血糖患者限制饮水会引起血液浓缩、血栓形成、水盐代谢紊乱、代谢产物排泄障碍等多种不良后果。
10.多吃含微量元素高的食物 补充微量元素锌、铬、镁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骨质疏松症多考虑为缺钙的可能性大。建议积极进行检查确定具体的情况为好。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首先补充维生素D或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