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症维生素

骨质疏松症维生素

发布时间:2020-09-09 17:02:59

1、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维生素C要怎样获取?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膳食要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高蛋白膳食可明显增加钙的吸收。膳食中若缺乏蛋白质,骨有机质生成不良,若缺乏维生素C则影响基质形成,并使胶原组织的成熟发生障碍。因此,必须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

一般主张每日供给优质蛋白60~70克、维生素C300毫克以上。这些蛋白质主要从鱼、虾、奶及黄豆制品中获得。维生素C可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获取。

2、骨质疏松症的维生素C要怎样获取?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膳食要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高蛋白膳食可明显增加钙的吸收。膳食中若缺乏蛋白质,骨有机质生成不良,若缺乏维生素C则影响基质形成,并使胶原组织的成熟发生障碍。因此,必须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

一般主张每日供给优质蛋白60~70克、维生素C300毫克以上。这些蛋白质主要从鱼、虾、奶及黄豆制品中获得。维生素C可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获取。

3、骨质疏松患者缺乏哪些营养素

骨质疏松缺乏营养:

1.蛋白质

蛋白质能促进钙质与骨细胞结合,强化骨骼,提高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症,但是摄入大量蛋白质又可能会增加尿钙的丢失。

因此,对蛋白质的摄入量最好使用推荐值。理论上成人摄入蛋白质0.8 克/(千克·天)为宜。我国由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以成人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1.16 克/(千克·天)。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利用率高,但同时也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而植物性蛋白质利用率较低。因此,需注意蛋白质互补,适当进行搭配。大豆及其制品、牛奶都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提倡食用。

2.矿物质

矿物质与骨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钙摄入不足可引起骨质疏松。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其中约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钙的摄入量增加可以提高骨量的峰值,增加骨密度。因此,摄入足量的钙是人体骨健康保证。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钙适宜摄入量为800 ~ 1200 毫克/ 天。

奶和奶制品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钙的良好来源。钙含量在小虾皮、海带、豆类、芝麻酱和绿色蔬菜中也较丰富。

钾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钙的动态平衡,尤其是尿钙的重吸收和排泄。低钾饮食会增加尿钙损失,高钾饮食可减少尿钙损失。豆类、瘦肉、乳、蛋、马铃薯等含钾都很丰富。

钠摄入量增加,可使尿钙排出量增加,骨密度降低,因此预防骨质疏松还应减少钠的摄入量。含钠高的食物有食盐、味精、鸡精、酱油、松花蛋、腌制品等。

3.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D 是胆固醇的衍生物,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人体内的维生素D3 主要由皮肤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来,也可从动物性食物中获取。血浆中维生素D3 直接刺激骨细胞,对骨形成和骨矿化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可增加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骨吸收。

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补充维生素D 可使老年人的骨密度增高,骨折发生率明显下降。维生素K 是骨骼基质蛋白,骨钙素的羟化所需,为维持骨骼中骨钙素的最佳羟化,每天最好有≥ 100 微克的维生素K 摄入。

维生素K 在绿叶蔬菜中含量高,其次是奶及肉类,水果及谷类中含量低。

4、骨质疏松症主要是身体缺乏哪种矿物质?

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有多种,不单纯是缺乏某些矿物质,例如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甲状腺激素、GnRH-a或透析液等)都能引起骨质疏松。但一般来说,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是常见原因。

5、维生素d适合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吃吗

适合,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搭配钙吃正好的。
还有一个也是适合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吃的,就是法澜秀补骨胶原,专门防止骨质疏松的,能促进钙吸收,增加骨密度,强健骨骼。比维生素D的效果更好的。

6、骨质疏松症患者要补充哪些营养素?

维生素。

维生素C胶原是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足够的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时所需的一种重要酶的活性是必要的。因此,维生素C不足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而且补充维生素C是非常安全的。虽然维生素C的临界缺乏对骨质疏松症有多大影响并不明确,但为了防备万一,服用一些也是值得的。

维生素D维生素D是使钙在肠道被吸收所必要的物质,因此活化维生素D不足就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特别是老年人,维生素D的饮食来源应该首推乳制品,如牛奶等。我们前面讲过紫外线能刺激某些皮脂制造维生素D,因此阳光也是维生素D的绝好来源。所以每天1—2次,每次10分钟处于阳光下是解决维生素D不足的绝好办法。当然不可在阳光最强的时候曝晒,以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3点以后为佳。阳光照射后使自身产生维生素D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过量服用的维生素D也是有害的,会增加骨质再吸收。如果在冬季或是寒冷地带日照不足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来确定你的维生素D甩量,一般每天400国际单位的用量是适宜和安全的。

矿物质。

钙人体中几乎99%的钙存在于骨骼中,所以钙的新陈代谢与骨质疏松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有实验证明当人体血液内的钙呈负平衡时,骨骼内的钙以每日25毫克的速度向血液释出,久而久之骨骼明显脱钙,造成骨质疏松,所以避免造成钙负平衡是防止骨质疏松的起码保证。一般认为,提高钙的摄入量,特别是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少年来说,保证钙的摄取量是保证其成长和防止骨质疏松的必要措施,另外在哺乳期增加钙的摄取也可减少骨钙的流失。

妇女在更年期开始,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丢失的速度较同龄男子要快得多,在绝经后的数年内,丢失得更快。因此,骨质疏松是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一症。这是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导致钙磷代谢障碍,此时血清钙是正常的,而x线片可提示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提示其密度下降。这就提示对更年期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除补钙外,还必须补充雌激素,尽量减少骨质流失。

我国有关部门推荐的成人钙摄入量为每日800毫克,但我国传统膳食结构特点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人们从食物中摄人的钙量往往每天只有400—500毫克。纠正的方法除尽量食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外,还需要膳食之外再补充一些钙。补充钙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血钙的浓度,而且要使血液中的钙沉积在骨骼上,填补已形成的孔隙,加强骨骼的支撑功能。这也是我国近些年来一些钙制品在宣传中热烈强调沉积的原因所在。钙在消化道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进行,并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钙制剂在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量不足40%,近年来出现的L—苏糖酸钙吸收率较高,且伴随吸收的苏糖酸根促进骨基质合成,有利于骨矿物质规则地排列成骨盐框架结构,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当你选择钙剂时,一定要征询一下医生的意见,注意其成分。

氟化物氟化物是牙齿和骨骼形成时必需的一种矿物质,氟存在于海产食物、动物胶和饮用水中。有研究表明,摄取均衡的钙的同时,配合摄取一定量的缓慢释放型的氟化物,能刺激患有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新骨头的成长。但是氟并没有每天推荐摄取量,据某些研究机构统计安全的摄取量在1.5—4毫克。每天的剂量超过20毫克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到这一矿物质的意义,仅在于使大家知道它的作用后,尽量注意含氟化物食物的适量摄取。

镁与硼镁和硼均是维持正常骨骼健康的非常重要的矿物质,两者都可减少钙的流失,硼还可以升高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这些均可以避免钙流失。但两者在我国尚无推行的现成口服制剂,而且镁吸收过量还容易引起腹泻,且易损害肾功能,所以我们暂且尽量摄取含镁食物即可。镁的良好食物来源,包括香蕉、杏、桃、咖喱粉、麦糠;种子食物如谷物、坚果类和豆荚;还有海产品、干香菇和绿叶蔬菜等。

其他铜、铁、锰、磷和锌含量不足时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但至今尚未证实额外补充的必要性。目前来说为了保证矿物质的来源充足,最好的方法就是让饮食多样化,并遵循本节所提供的饮食建议。抑或一定需要补充以上矿物质,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推荐和指导下进行,均不可自行乱用。

7、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 A.蛋白质 B.维生素C C.铁 D.

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变缓,消化能力减弱,骨骼中的钙逐渐丢失,因此易患骨质疏松症.
故选:D

8、为什么骨质疏松症要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

膳食要富含蛋白质和来维生素C。高蛋白膳食可明显增加钙的吸收。膳食中若缺乏蛋白质,骨有机质生成不良,若缺乏维生素C则影响基质形成,并使胶原组织的成熟发生障碍。自因此,必须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一般主张每日供给优质蛋白60~70克、维生素知C300毫克以道上。这些蛋白质主要从鱼、虾、奶及黄豆制品中获得。维生素C可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获取。

9、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除了及时补钙外,还应补充维生素吗

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1.在X线下,可以观察到骨组织的骨小梁稀疏,甚至观察不到骨小梁,骨皮质变薄如蛋壳样,整块骨犹似毛玻璃;2.容易造成骨折,有的老人并无外伤,稍稍动作不慎就会骨折,如肋骨自行断裂;3.小儿脱钙,增加补钙可以纠正,成人因肢体外伤、瘫痪而不能运动,会产生“非用性脱钙”,局部外伤,微循环受破坏,血流动不畅,血供应减少,钙不能随血液进入骨组织中。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肾气衰败,表现为体力减退,步态不稳,头脑反应迟钝,面部肌肉松驰,皱纹增多,眼睑皮下垂,性功能衰退,光靠口服补钙时已晚,也不对症。要使老人骨不疏松,除非是极早补肾,早年补肾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将青春活力保持到80岁以上,但是人总是要老的,乃是迟早问题,据考证,人的应有年龄可以活到100-175岁,现在公认的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有些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如中风、心肌梗塞,多发生在过食荤肥厚味,形体肥胖,血液粘稠度增高,易产生血栓子,阻塞血管,或使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变细变狭窄,阻碍血液的流动。随着年龄的增高,各脏腑功能减退,心脏的博动能力下降,血液循环的速度减慢,离心脏比较远的部位,如手足及头部容易缺血,骨质疏松或称脱钙,也是因为与血供应量减少有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都靠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钙是营养物质之一,也由血液循环带到全身各部。
当人向老年转变之前约55岁左右时,注意及时补肝肾。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功能强壮,筋骨健康,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骨质疏松,实际上就是衰老的表现。

与骨质疏松症维生素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