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骨质疏松及骨矿物质盐委员名单?
你好,山东省骨质疏松及骨矿物质盐委员名单。相信很多人都想了解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名单。下面就是顾问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前任主任委员...
2、北京哪个医院看骨质疏松
北京骨科医院和综合医院都有看骨质疏松的门诊。是好的是北京第二医院骨科主任。
3、骨质疏松专家谁靠谱?
张宝林,65岁,副主任医师.197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1976年—1985年在辽宁铁岭地区人民医院(原省医院)外科工作,1985年—2010年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工作,期间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分别进修一年,擅长普外科、骨外科各类手术,且从事外科带教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教学及临床经验,于国家、省、市刊物发表外科及骨科论文数十篇。曾任东北三省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康复工程学会委员,骨科学会委员。现任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LANCARE可直接预约。
4、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游莉主任、看骨质疏松挂号科
这是打算找专家还是科室,你去医院挂号处挂骨科的就是了,或者你上网注册个帐号选择科室可以专家预约也可以啊,现在网络这么方便,灯塔挂号平台上能挂到号
5、骨质疏松症的表现?
病情分析: 你好,这个骨质增生的话,那么还是注意一下,这个能够引起疼痛不适,这个检查一下,建议可以用些药物,吃上 指导意见: 加强营养,高蛋白饮食,这个可以用些活血药物吃上,还有,这个可以用些理疗,理辽选<寻※ 唂※风※膏>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不少人感冒后到药店购买中成药进行自我药疗。看到琳琅满目的感冒类中成药,一些人不是跟着广告走,就是望文生义,结果起不到治疗作用。面对这些顾客,药店药师应熟悉中医对感冒症状的分型,向患者对症荐药。
中医将感冒分为三种类型,即风寒型、风热型和暑湿型。风寒感冒的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舌不红,苔薄白而润。风热感冒的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咽干而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稠鼻涕,口渴想喝水,舌边尖红,苔薄黄。暑湿感冒多发于夏季,冬季少见。
针对这三种感冒类型,感冒类中成药也分为风寒感冒药、风热感冒药、暑湿感冒药。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有风寒感冒冲剂、荆防冲剂、感冒清热颗粒(冲剂)等;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有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颗粒(冲剂)、银柴冲剂等。冬季感冒一般是风热和风寒混杂表现,病人依类型选药比较困难,如果自我药疗,根据症状选药比较方便。
以咳嗽、流涕为主,伴低热,周身酸痛的感冒初起时,应选感冒清热冲剂。
咳嗽偏轻、白痰,首选急支糖浆。
咳嗽偏重、有痰色黄,流涕轻,不发热,症状已有几日,可选羚羊清肺丸。
感冒初起,发热38℃以上,可选用羚翘解毒丸。
冬季感冒一般为内里积热,外感风寒,病人多有上火表现。咽痛轻者可用西羚解毒丸或感冒清热冲剂加板蓝根;咽痛重伴口干、口渴、喜凉、低热、大便干者,应用感冒清热冲剂加牛黄上清丸;久咳痰少、口干舌燥、体质偏弱者宜用川贝类咳嗽糖浆,而痰多、体质强壮,有上火表现的不宜用,以免加重病情。当痰多、咳重并伴胸闷时,药师应建议患者到医院看中医,吃一些汤药,不宜再服任何止咳糖浆了。
6、我奶奶骨质疏松,应该怎么办?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我国骨质疏松症的病人正迅猛增加。骨质疏松对人体最大的威胁就是造成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危害最大。据统计,15%-20%髋部骨折的患者会因此而死亡。此外,65岁以上妇女,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不仅是乳腺癌和子宫颈癌发病率的十多倍,显示骨松症已是老年女性的心腹大患。
骨质疏松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这是因为骨质流失难以察觉,通常要到非常严重时才有症状。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有否患骨质疏松症呢?专家认为,一般年龄在45岁以上,不论男性或女性,都应每年定期检测骨质总量。若发现骨密度过低,应及早利用饮食、运动迎头赶上;而女性到65岁时,在骨密度轻微偏低时就应该开始看医生和服药。总之,定期检测骨密度,及时发现问题和询问医生,预防骨质继续流失,千万不要等到骨折发生后才意识到骨质疏松。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骨科副主任廖威明介绍,现在人们一提到骨质疏松就想到补钙,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由于缺钙引起的,所以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补钙骨质疏松就好了。实际上,这种说法只说对了一部分,并不完全正确。
原因有两点:其一,我国的饮食含钙往往偏低,不像欧美等国家的人习惯喝牛奶,肉食、豆类很丰富,而我国人的奶制品、肉类等消费少,所以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偏低。人体中骨头的主要成分是钙,而人体中钙主要是从饮食中来,所以饮食中的钙来源要充分,才能保证有钙的源泉。其二,补充足够的钙才是基础治疗,但是对于发生了骨质疏松的人来讲,光补钙是不够的。因为发生骨质疏松,不是完全由于缺钙引起的,比如绝经后的妇女,随着雌激素的减少,骨质流失增加,骨质形成减少。即使一边在补钙,却一边在流失,形成一个漏洞。预防骨质疏松关键就是要堵住这个漏洞。
补漏洞的方法
目前认为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和降钙素等四类骨吸收抑制剂对预防或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
激素替代疗法(HRT)——适用于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已经公认雌激素对骨具有保护作用。
降钙素——它是身体中的一种激素,有利于钙的吸收,同时把钙转移到骨里。对于疼痛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是需要注射,所以不方便。另外还有一种是鼻喷剂。
双膦酸盐类——近30年来,双膦酸盐类药物已发展成为最有效的骨吸收抑制剂。由于它能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吸收,因此被用来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老年人由于各种器官功能衰退,肠道功能也下降,在治疗骨质疏松时应补钙+维生素D。
市面上有三种维生素D:
没有活性的维生素D(钙尔奇),进到体内需要经过肝、肾的代谢,才会转化成活性的维生素D。
有活性的维生素D——αD3,它是单羟的维生素D,不需要在肝肾转化直接发生作用,但只有一个活性。
完全有活性维生素D,是双羟的维生素D,不需要在肝肾代谢,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能直接发挥调节血钙和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从疗效上讲,当然是有活性的维生素D的好,但是如果是肝肾功能正常的人群,则不需要羟化的维生素D。另外,建议服钙片的时候连同维生素D一起服用。还要提醒的是,即使购买钙片,都需要咨询医生。
什么情况需要服药治疗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危害就是疼痛和骨折,最常见的是腕部骨折、脊柱骨折、髋部骨折。如有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就可引起这三大部位骨折。以下四点是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1)曾经有过骨折史。这种骨折不是外界的暴力引起,而仅仅是轻微的外力作用(如摔倒)引起的骨折。或者是父母有过骨折史,尤其是母亲有过骨折史,其子女会成为高危人群。
(2)身材偏瘦。临床中发现有趣的现象,比较肥胖强壮的人不太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而身材瘦小的人却容易发病。
(3)有不良生活习惯。
(4)需要服用皮质激素药物治病的人。
有两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再结合医院检测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骨质疏松达到严重或中度的程度时,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服用药物一般要服用半年到一年才能发挥改善骨质量的作用。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只是一个方面,而预防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骨质储备得越多,到了年老时发生骨质疏松的程度才会减慢或者减轻,所以,在青年时就应关注自己的骨骼,储备更多的骨量。
★营养要均衡。现在虽然食品种类丰富,但很多人还是没有合理地进食,比如有些人为了减肥,不吃肉类,其实骨中很需要蛋白质,过度减肥对骨骼不利。
★适量的运动。无论哪一种运动,跑步、打球、登山都会锻炼骨骼。因为运动会刺激骨骼,骨头受到应力的作用后会变得更加坚硬。
这两点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是最重要的,当然也有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容易破坏钙的吸收。
●喝酒。从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喝酒的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吸烟。绝大多数吸烟者是从青少年开始,那时正是骨量获得的关键时期,吸烟可能影响最佳骨峰值的获得,增加了老年后的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率。
●药物中含有的激素。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药物中使用的激素能引起骨质疏松。所以医生在用药时需要注意。
●偏食或者是过度减肥。
7、骨质疏松是什么 20多岁 会有吗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
病因
引起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良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检查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骨量测定、X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
1.生化检查: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骨形成指标。
(2)骨吸收指标:1)尿羟脯氨酸。2)尿羟赖氨酸糖甙。3)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4)尿中胶原吡啶交联(PYr)或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
(3)血、尿骨矿成分的检测:1)血清总钙。2)血清无机磷。3)血清镁。4)尿钙、磷、镁的测定。
2.X线检查:,X线仍不失为一种较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3.骨矿密度测量:
(1)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
(2)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
(3)定量CT(QCT)。
(4)超声波(USA)。
治疗
(一)药物治疗:
原发性I型骨质疏松症属高代谢型,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亢进引起骨量丢失,因此应选用骨吸收抑制剂如雌激素、降钙素、钙制剂。原发性II型骨质疏松症,其病因是由于增龄老化所致调节激素失衡使骨形成低下,应用骨形成促进剂,如活性维生素D、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钙制剂、氟化剂和维生素K2等。
1.雌激素: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1)雌二醇1-2mg/d。(2)乙烯雌酚0.25mg/每晚。(3)复方雌激素0.625mg/d。(4)尼尔雌醇2mg/半月。(5)利维爱。
2.降钙素:(1)降钙素。(2)益钙宁。(3)密钙息。
3.Vir D:(1)罗钙全。(2)阿法骨化醇。
4.钙制剂:(1)无机钙:1)氯化钙。2)碳酸钙。3)碳酸钙。(2)有机钙:1)葡萄糖酸钙。2)乳酸钙。3)门冬氨酸钙。(3)活性钙。(4)钙尔奇D。
5.双磷酸盐:(1)氯甲双磷酸二钠。(2)羟乙基二磷酸钠。
6.异丙氧黄酮。
8.中医药。
中华医学会上海骨质疏松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华东医院骨质疏松中心教授朱汉民20日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我国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1.5%,其中男性为4.3%,女性为18.7%。
朱汉民在2007国际骨质疏松——骨与关节大会上介绍说,这项调查的范围是我国9个省份的10个地区,主要是中东部省份的汉族人群,调查对象共7000余例。
朱汉民说,根据以上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推测,全国有3500万至4000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有108万至120万人骨量低下。
“我国骨质疏松防治任务很重。”他说,调查发现,城市居民骨质疏松的知晓率为60%多,但会找医生治疗的只有18%,而真正接受治疗、得到治疗的仅2%。
朱汉民提醒,防治骨质疏松症,人们要做好六件事情:一是人们要摸清家底,尤其是中年以后要检测骨量;二是通过运动促进骨量新陈代谢,“正常人躺一星期骨量流失相当于一年的生理性流失”;三是注意骨骼营养,其中钙、维生素D是骨骼重要的营养素,其他营养素通过膳食可得到补充;四是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如抽烟、饮酒等;五是避免进入骨质疏松防治误区,如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与男性无关,骨质疏松就吃钙片等误区;六是要及时治疗。
专家提醒——
从小多储存骨矿盐
“按正常生理过程,人在30岁前是储存骨矿盐的时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矿盐会逐渐流失。”北京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宋慧提醒人们,从小应通过合理均衡的膳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多储存些骨矿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