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的原因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0-09-06 01:03:24

1、女性更年期为何会骨质疏松症呢?怎么预防

围绝经期由于雌激素的下降,导致骨量呈陡坡式快速丢失.我推荐使用克龄蒙,在围绝经期使用克龄蒙,可以保持骨量,阻止骨量迅速丢失,从而预防女性骨质疏松。但是前期的钙质积累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

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会骤然下降,而雌激素对于骨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主要是因为: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是保证骨骼健康的基础,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会导致骨吸收增强,从而打破平衡,使骨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严重的还会发生骨质疏松骨折,且极难恢复。绝经早期接受激素补充治疗,可有效维持骨量;而绝经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骨量将不断减少。当骨量丢失达一定程度后,再开始治疗,只能维持于其丢失后的水平。所以围绝经期补充雌激素是最适合的。

2、为什么绝经后的妇女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的妇女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的缺乏有关。其作用机制简单地讲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的:①雌激素有促进降钙素分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功能。雌激素缺乏时,降钙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可导致骨吸引增加引发骨质疏松症;②雌激素缺乏时,抑制了体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由于甲状旁腺激素是肾脏将无活性维生素D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的催化剂,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时,活性维生素D生成减少,肠道对钙的吸引减少,骨生成原料不足导致骨质疏松症。

3、绝经后妇女为什么容易患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变形、出现合并症,乃至死亡等问题。所以,绝经后妇女一定要多关注自己的骨密度,可以去一样做个检查,一旦发现自己有骨质疏松,可使用促骨形成类药物,促进骨吸收,提升骨密度,从而减小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等问题。

4、中年女性为什么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骨质疏松症在40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为5%,女性为22.2%,40岁以上的各年龄段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均高于男性。

女性较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女性比男性骨质含量低,所以40岁以后骨骼的变化对女性的影响更大;第二,女性自绝经期开始,骨质变化加剧。中年以后,妇女体内雌激素下降,使得保护骨质的力量削弱,骨质开始疏松。由于骨质疏松使患者的骨密度缓慢而稳定地降低,使得骨骼抵抗外力的能力减弱,易发生骨折或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可以说,骨质疏松是骨质老化的表现,这时只要未发生骨折,骨的外形不会有变化,但X光片上可见骨密度减小。70~80岁的人骨密度只相当于青年人的50%左右。

事实上,骨密度的降低和骨质的疏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一个人出现身高减低,或是驼背,或是跌跤造成股骨颈骨折的时候,骨质疏松的发生已经历了几十年的过程了,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把骨质疏松症与老年妇女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其实,骨质疏松从30岁或40岁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在绝经期或绝经前期症状会加剧。作为中年女性,对该病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注意保养,尽可能提早预防。

5、停经后的女性,是骨质疏松高发人群,做好哪些事好处不请自来?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会不请自来,并且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但是我们只要做好这些事情,就能够补钙,达到强健骨骼的目的让你很好的达到年轻态。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


女性进入绝经期,就会造成骨质疏松,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相比绝经前进入绝经期的女性出现骨质疏松的概率更高。因为处于绝经期的女性请卵巢功能开始下降,卵巢分泌激素的量也会下降,其中会导致身体的钙大量流失,钙质在流失的过程中将会让身体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D的缺乏,所以就会造成骨脆性增强,从而面临骨质疏松。这些在临床上被称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停经后的女性,一定要特别注意爱护自己,护理好自己的身体,千万不能马虎,特别注意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这里面有着女性停经后需要补充的维生素。女性朋友因为身体的原因,在停经后,身体的体质就会变差,尤其是骨骼,因为女性达到这个阶段就会造成大量的骨质流失,从而造成骨质疏松。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平时的饮食中,一定要多去备一些维生素,平时吃饭的时候可以吃,来防止骨质疏松的问题


绝经后的女性要经常多运动,多喝牛奶,这样就能帮助我们预防骨质疏松。合理的运动能够改善身体新陈代谢,对于尽管骨密度下降是很有帮助的。经常喝牛奶,可以利于身体保健,补充钙质。 

6、为什么更年期妇女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骼看起来是固定不变的结构,但是它并不是静止的。骨骼一方面在不断地破坏、溶解、吸收(破骨),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有新骨形成(成骨),两者呈动态平衡,骨钙和血钙处于不断的交换之中,饮食钙在小肠各部均可吸收,以十二指肠及小肠上端为主。更年期妇女体内骨质代谢的平衡被打乱,骨质吸收速度大于骨质生成,由于骨质丢失而发生骨质疏松。更年期骨质疏松的原因就是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那么雌激素与骨代谢有什么关系呢?

1.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与活性降低,从而干扰肠道内钙的吸收。

2.人体内“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素”,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之一,能刺激骨质消溶。雌激素有拮抗甲状旁腺激素的溶骨作用。雌激素下降使骨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增强,骨吸收增加。

3.雌激素下降使甲状腺分泌“降钙素”减少。降钙素是强有力的骨质吸收抑制激素,对骨质有保护作用。

4.雌激素下降,可直接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使骨生成受阻。

所以当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出现明显的负平衡。特别是绝经以后,由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负钙平衡持续进展,骨质快速丢失。最初3~5年,骨密度以每年平均减少2.5%的速度下降。有报道绝经前10年内约丢失骨量15%,70岁妇女平均丧失骨量达30%。因此更年期特别是绝经期妇女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女性较男性多见,并较男性早10~15年发生。吸烟的女性和体型瘦长的妇女骨质疏松更为明显。

骨质疏松主要症状是腰背和四肢慢性疼痛。需经过多方面检查及化验血钙和尿钙才能确定。

为使更年期后的妇女能不失时机的预防骨质疏松症,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早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或者饮食疗法及身体锻炼。

7、为什么中老年妇女容易骨质疏松

。近几年来像魏女士这样,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是越来越多了,60岁以上老人中,发病率约为60%,且女性远远超过男性。骨质疏松症好发于老年人或停经后妇女,尤其是在停经后五年,吸烟、酗酒与缺乏运动者更属于危险因子,此外常吃类固醇的药物也会诱导此症的发生。由于骨质缓慢的流失,使骨的密度减少,而易产生骨折,老年人往往只要轻轻跌一跤就可能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防止骨质疏松,苏大附二院专家言湛军讲到应该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多锻炼锻炼身体,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营养补充,多补充钙,防止钙缺。

与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的原因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