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皮质激素的8大副作用?
1.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且无抗菌作用,故长期应用常可诱发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体内潜伏的感染灶扩散或使感染灶复燃。
2.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初期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如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病、皮肤变薄、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肌无力和肌萎缩等症状。此外,糖皮质激素由于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可延缓创伤病人的伤口愈合,在儿童可因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负氮平衡,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3.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钠、水潴留和血脂升高,可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5.消化系统并发症,长期使用时可使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加重,在合用其他有胃刺激作用和药物时更易发生此副作用,对少数病人可诱发胰腺炎或脂肪肝。
6.白内障和青光眼,糖皮质激素能诱发白内障,全身或局部给药均可发生,糖皮质激素还能使眼内压升高,诱发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恶化。全身或局部给药均可发生,眼内压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糖皮质激素,使眼前房角小梁网结构的胶原束肿胀,阻碍房水流通所致。
7.骨质疏松或脊椎压迫性骨折,骨质疏松及椎骨压迫性骨折是各种年龄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严重的合并症,肋骨以及脊椎骨具有高度的梁柱结构,通常受影响最严重。这可能与皮质激素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钙磷排泄,抑制肠内钙的吸收以及增加骨细胞及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8.神经精神异常,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多种形式的行为异常,如欣快现象常可掩盖某些疾病的症状而贻误诊断。又如神经过敏、激动、失眠、情感改变等,甚至出现明显的精神病症状,某些病人还有自杀的倾向。此外,糖皮质激素也可能会诱发癫痫的发作。
2、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有哪几类
骨质疏松分为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各异。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其一为I型,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断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这种类型的患者脊椎与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二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是性激素减少和肾功能生理性减退,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受影响。这类患者除椎体骨折和前臂骨折外,还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后天性因素诱发,包括物理和力学因素,如长期卧床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垂体病变、肾上腺皮质或性腺疾病等;肾病、类风湿、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肿瘤病变等;药物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指男性发病年龄小于50岁、女性发病年龄小于40岁的骨质疏松,无潜在疾病,发病原因不明。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国际骨质疏松日”。
3、什么是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
一种因为内源或外源糖皮质激素所致的,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
人体衰老的一种正常退化现象,应力反应的结果。
4、糖皮质激素是否能常用
糖皮质激素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发表时间:2009-04-28 发表者:风湿免疫 (访问人次:7116)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中最常用到的药物,长期大剂量用药及不适当停药,常常会造成各种不良反应,其原因主要因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抑制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生成减少所致的,预防的方法主要是在病情控制后,合理地慢慢减量及加用相关的免疫抑制剂.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糖皮质激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激素,所以,无论是糖皮质激素缺乏还是过量者会引起病理结果的.下面将糖皮质激素常见不良反应简述如下:
1.诱发和加重感染 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其可以抑制白细胞的功能,减少各种炎症因子的释放,因此减轻炎症是红,肿,热,痛等症状,但炎症反应是正常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所以糖皮质激素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感染的扩散,加重病情.
2.骨质疏松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骨的形成,促使骨质疏松的发生,增加骨折的风险.相关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剂量,用药时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所以,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除了指导病人吃用高钙食物,适当晒晒阳光外,还会加用钙片及维生素D.
3.诱发和加重消化道溃疡 糖皮质激素会增加胃蛋白酶,胃酸分泌,同时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所以,有溃疡病的病人服用激素应加用相关的制酸药物.
4.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这其实就是由于体内糖皮质激素增多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常见的有向心性肥胖,满月面,这主要是因为糖皮质激素促使皮下脂肪分解及脂肪重新分布,最主要面部背部,上胸部脂肪增多.另外还有痤疮,水肿,高血压,糖尿病,高血钾,精神兴奋,失眠等,这些都是过多的糖皮质激素影响体内各系统引起的不良反应,具体机制就不解释了.这些反应一般在药物减量及停用后,症状会自然好转及消失的.
5.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由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抑制体内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生成减少,特别是当遇到感染,创伤,手术等严重应激时,如果减量过快及突然停药,会导致体糖皮质素不足,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轻则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变差,恶心,呕吐,重则出现低血压,休克等严重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在使用的过程中请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在运用其治疗疾病好处同时减少其不良反应.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5、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与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主要应用生理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或可的松作补充或替代治疗。还可用于各种过敏反应性疾病,如血管性水肿、急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血清病、过敏性休克、严重输血反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症支气管哮喘等。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1.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库欣综合征),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高血钠和低血钾、高血压、水肿,高血脂、高血糖或使糖尿病加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甚至萎缩,闭经,肌肉消瘦、无力,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和精神症状等。
2.减弱机体抵抗力。
3.阻碍组织修复,延缓组织愈合。
4.抑制儿童生长发育。
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在紧急或危重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往往为首选。
(5)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扩展资料: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孕妇慎用糖皮质激素。哺乳期妇女应用生理剂量或维持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一般无明显不良影响。但若哺乳期妇女接受中等剂量、中程治疗方案的糖皮质激素时不应哺乳,以避免经乳汁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应注意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以避免或降低糖皮质激素对患儿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及其他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高血压和骨质疏松,更年期后的女性易发生骨质疏松。
6、常年使用糖皮质激素,结果引起了骨质疏松怎么办?
可以使用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珍固)治疗。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最大的特点就是成骨不足,而珍固就是促骨形成药物,在机制上是最对症的药物。望采纳
7、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1、调节物质代谢,主要是促进脂肪分解,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
2、影响水盐代谢,对肾的保钠排钾有一定作用,但远弱于醛固酮,有利于水的排出.
3、对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包括血液、神经、血管等系统。
4、参与应激反应。
(7)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扩展资料:
不良反应
1.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库欣综合征),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高血钠和低血钾、高血压、水肿,高血脂、高血糖或使糖尿病加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甚至萎缩,闭经,肌肉消瘦、无力,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和精神症状等。
2.减弱机体抵抗力。
3.阻碍组织修复,延缓组织愈合。
4.抑制儿童生长发育。
参考资料:网络 糖皮质激素
8、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主要有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分泌,主要影响糖和蛋白质代谢,对水盐代谢影响较小。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在于能降低机体对来自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反应性,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使用药理剂量时则呈现广泛而复杂的作用,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有:
(1)抗炎作用。对各种致炎因素(如细菌性的、化学性的、机械性的和免疫性的)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免疫抑制作用。能解除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抑制过敏性反应的过程。
(3)抗毒素与退热作用。能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应急能力,减轻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危害,缓解毒血症症状。另外,对严重中毒性感染如败血症等,能减少热原的释放,抑制体温中枢对内热原的反应,降低或防止体温升高,具有迅速而良好的退热效果。
(4)抗休克作用。抗休克作用与它们的抗炎、抗过敏、抗毒素作用以及阻断α-受体、解除小动脉痉挛、兴奋心脏收缩、改善微循环等的作用有关。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皮质醇)、泼尼松(强地松)、地塞米松(氟美松)、氢化泼尼松(强地松龙)、肤轻松(仙乃乐)和去炎松(氟羟强地松龙)等。
9、糖皮质激素的付作用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由于可用于一般的抗生素或消炎药所不及的病症,如SARS、败血症等,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抗炎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特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所具有的C3的羰基、Δ4和17β酮醇侧链以及糖皮质激素独有的17α-OH和11β-OH。
目前糖皮质激素这个概念不仅包括具有上述特征和活性的内源性物质,还包括很多经过结构优化的具有类似结构和活性的人工合成药物,目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诱发或加重感染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且无抗菌作用,故长期应用常可诱发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体内潜伏的感染灶扩散或静止感染灶复燃,格外是原有反抗力下降者,如肾病综合征、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等。由于用糖皮质激素时病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掩饰感染进展的症状,故在决定采纳长程治疗之前应先检察身体,排除潜伏的感染,应用过程中也宜进步警惕,必要时需与有效抗菌药适用,格外注意对潜伏结核病灶的防治。
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如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皮肤变薄、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肌无力和肌萎缩等症状,一般不需格外治疗,停药后可自行消退。但肌无力恢复慢且不完全。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及加用氯化钾等措施可减轻这些症状。此外,糖皮质激素由于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可延缓创伤病人的伤口愈合。在儿童可因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负氮平衡,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由于可导致钠、水潴留和血脂升高,可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消化系统并发症
Gucocorticoid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反抗力,故可诱发或加剧消化性溃疡,糖皮质激素也能掩饰溃疡的初期症状,以致出现突发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应加以注意。长期使用时可使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加重。在适用其他有胃刺激作用的药物(如aspirin、indometacin、butazolidin)时更易发生此副作用。对少数患者可诱发胰腺炎或脂肪肝。
白内障和青光眼
糖皮质激素能诱发白内障,全身或局部给药均可发生。白内障的产生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抑制晶状体上皮Na+-K+泵功能,导致晶体纤维积水和蛋白质凝集有关。糖皮质激素还能使眼内压升高,诱发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恶化,全身或局部给药均可发生,眼内压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糖皮质激素使眼前房角小梁网结构的胶原束肿胀,阻碍房水流通所致。
骨质疏松及椎骨压迫性骨折
骨质疏松及椎骨压迫性骨折是各种年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严重的合并症。肋骨与及脊椎骨具有高度的梁柱结构,通常受影响最严重。这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钙磷排泄,抑制肠内钙的吸取以及增加骨细胞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如发生骨质疏松症则必需停药。为防治骨质疏松宜补充维生素D(vitamin D),钙盐和蛋白同化激素等。
神经精神异常
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多种形式的行为异常。如欣快现象常可掩饰某些疾病的症状而贻误诊断。又如神经过敏、激动、失眠、情感改变或甚至出现明显的精神病症状。某些病人还有自杀倾向。此外,糖皮质激素也可能诱发癫痫发作。
注意事项
无论大剂量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起到抗炎、抗过敏、抗中毒、抗休克的作用,但考虑其巨大的副作用患者用药时还需慎重。另外糖皮质激素对待肾病的治疗只能起到抗炎的作用,解决不了肾脏缺血缺氧及血流通畅的问题,更不能对已经硬化的肾小球进行降解。所以若想治疗肾脏疾病还应寻求针对正在纤维化的肾脏的扩血管、抗炎、抗凝、降解的综合规范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