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成年型骨质疏松

成年型骨质疏松

发布时间:2020-07-31 12:47:00

1、30几岁骨质疏松

可以服用增加骨密度的产品,联合一些容易吸收的钙片,改善肝肾功能,从根源上解决骨质疏松。

2、人在哪个年龄阶段容易得骨质疏松?

1,最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骨质疏松。
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
3,由疾病或其他原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
4,多见于8~14 岁青少年或成年,多伴有家族遗传史,女性多。
希望能帮到你,祝你健康!

3、青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

新泰洪强医院专家指出,“少运动,乱减肥,怕日晒”是导致年轻人骨质疏松高发的主要原因。

现代都市人运动少得可怜,他们上下班以车代步,上下楼以电梯代楼梯,以电话联络代替登门造访,每天不是拼命忙于事业,就是以酒池肉林为阵地,夜生活过后又要补觉,这些占去了大量体育锻炼的时间。而都市中的中青年女性常因早上化妆,晚上洗碗刷锅,节假日逛街购物而放弃了锻炼的机会。据统计,约有73%的都市女性可能因“习惯性缺乏运动”而导致日后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很多年轻女性都有减肥的习惯,约有98%的女性在减肥过程中,打乱了正常的饮食结构和饮食平衡。她们只食用蔬菜水果,将一切与脂肪有关的饮食都拒之门外。孰不知,脂肪是身体摄取钙质等营养素的重要桥梁,而蔬菜水果等粗纤维及钠盐摄取过多会造成钙质吸收障碍。通过节食来减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把骨骼减弱了,为日后的骨质疏松埋下隐患。

研究表明,在日照不足的国家,骨科病的发病率也较高。紫外线具有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作用,皮肤在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便可合成维生素D。若维生素D合成不足,户外活动又少,骨质疏松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你的身体。
新泰洪强医院专家同时指出,其实预防骨质疏松也不难。对于热衷减肥的女性,只要合理控制饮食,适当增加钙及维生素D的摄入即可;对于怕晒的女性,应选择正确的防晒方法,如以面部晒太阳等,在怀孕和哺乳期要常在太阳下走走;至于运动过少的女性,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如快步走、爬楼梯、游泳、去健身房跳操等方法,适当增加运动量,以预防骨质疏松的侵袭。 如果你还有疑问,请继续咨询或者加我QQ,如果你对答案满意,请你选择为答案,有问必答祝你健康!

4、性别和年龄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根据刘忠厚教授等人对中国健康人群皮质骨和松质骨骨量变化的调查研究表明,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其骨量变化与年龄增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中国人骨量变化的生理规律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六期:一是骨量增长期,从出生~20岁以前,此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持续增加,男性骨量增加的速率大于女性。二是骨量缓慢增长期,在20~30岁,此期骨量仍在缓慢增加,男性与女性骨量的差距逐渐加大。三是骨量峰值相对稳定期,在30~40岁,骨量形成达到高峰,此期持续5~10年。四是骨量丢失前期,这一期男女的年龄范围不同,女性为40~49岁,男性为40~64岁,最早的可发生在35岁左右,女性在绝经前期骨量呈轻微丢失过程。五是骨量快速丢失期,此期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她们的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此期约持续5~10年;男性不存在快速骨量丢失期。六是骨量缓慢丢失期,此期主要见于65岁以上的绝经后妇女。
以上说明年龄因素和性别因素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关系,男女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增加。女性自50岁以后患骨质疏松症者逐渐增加,因而特别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称为工型骨质疏松症,常见于50~65岁的女性。此型的特点是由于雌激素的缺乏而使骨小梁的骨吸收加速。此期妇女的骨折多发生在脊椎骨和前臂远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又称为Ⅱ型骨质疏松症,骨皮质和骨小梁的骨矿物质丢失是成比例的,骨折多发生于股骨近端和胫骨远端,也可以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和激素分泌的特点,男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一般较女性晚10年左右。

5、成年人骨质疏松缺钙办法

刚好有人给我介绍一种美国产:乐力钙,铁加锌加钙咀嚼片,一天一片,一盒60片,28.5元。

日常食物中,钙的来源以牛羊乳及乳制品为最好,不仅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已查明,虾头虾壳中含钙量很高,达2000毫克/100克,溶解度好,是一种生物蛋白钙晶体的理想补钙物,吃虾取壳肉是不科学的!含钙丰富的常用食物,除上述外还有豆类(黄豆、青豆、黑豆等及其制品)、核桃、芝麻、发菜、海带等。

不过,请记住:补钙最好是在饭前一小时空腹服用。

6、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有哪几类

骨质疏松分为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各异。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其一为I型,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断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这种类型的患者脊椎与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二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是性激素减少和肾功能生理性减退,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受影响。这类患者除椎体骨折和前臂骨折外,还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后天性因素诱发,包括物理和力学因素,如长期卧床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垂体病变、肾上腺皮质或性腺疾病等;肾病、类风湿、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肿瘤病变等;药物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指男性发病年龄小于50岁、女性发病年龄小于40岁的骨质疏松,无潜在疾病,发病原因不明。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国际骨质疏松日”。

7、骨质疏松症如何分型

从人体的氨糖量来讲,氨糖25岁之后会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时补充,在劳动和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骨头关节损伤。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复或逆转损坏软骨,润滑软骨,减少积液的。

8、现在的成年人也会得骨质疏松的吗?骨质疏松会时人身高变矮的吗?

现在的人饮食结构及生活规律导致患骨质疏松年龄年轻化,骨质疏松导致的人身高变矮不十分明显的,主要是骨硬度小,容易发生骨折

与成年型骨质疏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