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中医辩证

骨质疏松中医辩证

发布时间:2020-07-29 21:03:56

1、中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

发病机制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

(1)补肾壮骨法。根据“肾主骨”的中医学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

杨氏等选择退化期骨质疏松症患者11 例,按临床表现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型,分别用左归丸及右归丸加减治疗,连服2 个月,结果9例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用X 线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者6 例。

王氏等用补肾益骨膏(熟地、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服药3 个月后,患者桡骨、尺骨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梁氏等以续断、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补、熟地等治疗58 例,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骨、桡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呈进行性减少。

由以上临床案例表明,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标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优良。

(2)益气健脾,活血调肝。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治疗宜补气活血、健脾调肝。

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归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显示对骨盐量增加明显,可使贫血及更年期指数改善。张氏等发现丹参能使骨折过程中胶原纤维丝形成增多,钙盐沉积丰富,证明了丹参可以从邻近骨折骨组织中调动钙,以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这说明丹参具有直接调节钙代谢的作用。

//如何标本兼治骨质疏松?

2、中医能治疗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的出现是肾不好导致的,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原创就是从补肾、健脾、活血通络着手。现代研究表明,鹿茸、补骨脂、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紫河车、人参、黄芪、丹参、甘草、熟地等具有类性激素作用。

3、中医治疗骨质疏松 腰椎

此病中医辨证多为肾虚血瘀,中医治疗以强腰肾为本、活血通络为标,以标本兼治。当然在治疗时还得根据临床舌脉等具体情况予以立法,下面给你一个补肾活血的药方你可以试试:
杜仲30g川牛膝30g续断30g桑寄生30g狗脊30g熟地15g白芍20g当归尾15g仙灵脾15g菟丝子15g姜黄15g乳香12g没药12g地龙15g穿山甲12g皂角刺8g乌梢蛇20g土鳖6g威灵仙15g豨签草15g鸡血藤30g甘草10g
腰部发热加黄柏15g地骨皮15g
不要怕药多,穿山甲有点贵,一副药大概要70多元左右,可熬水服,也可泡酒喝或搽,搽要用酒轻揉至腰部发热,几样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注:湿热者忌服 (舌苔黄厚腻、口干苦等)。

4、中医上认为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中医古籍中虽无骨质疏松这一病名,但在与之相应的疾病的有关描述及分析中,已经涉及本病的生理、病理,为后世医家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素问宣明五气论》说:“肾生骨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骨生髓”。《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医经精义》进一步指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合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痛”。这些都强调肾与骨的关系密切,骨的病变反映了肾的盛衰。《素问痿论》明确指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肾者,水脏也。金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主要与肾脏的盛衰有关。从另一个角度看,经络伤病,气血运行阻滞,也会影响脏腑的功能。《杂病源流犀烛》谈到:“损伤之患,必由外侵内,而经络脏腑并与俱伤”。《难经》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金代医学家张洁古认为督脉“为阳脉之督纲”,督脉损伤则阳脉经气阻遏,亦可导致肾阳不足,进而影响到骨骼。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应从肾入手,对于脊髓损伤这一类继发性骨质疏松,还应考虑疏通经脉以利气血通达,使脏腑气血充盈。

5、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学什么病的范畴

病情分析:
你好,从中医的角度而言,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不能继续濡养筋骨,因而表现骨痛,容易骨折。所以,中医认为,补肝肾,强筋骨是关键。
指导意见:
你可以选择吃中药,到中医大夫那里开。也可以选择吃一些中成药,比如筋骨片,骨筋丸之类的,都是能缓解症状的。没有症状,中医的效果也就没那么明显了。所以我建议还是把钙片吃上去,并且多晒太阳。

6、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

span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
骨病

骨组织
有正常的钙化,
钙盐

基质
呈正常比例,以单位
体积
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
骨质
吸收增多所致。以
骨骼
疼痛
、易于
骨折
为特征。/span
span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病人注意多补充钙,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
脆性
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积极诊断与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要保证睡眠,配合锻炼。/span

7、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中医专家认为骨质疏松的发生是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时间一久则脾胃功能衰弱,影响食物消化,因而营养不能充盈经脉,从而发生骨质疏松。即使脾胃不虚,但如果肾阴不足,也可造成骨质疏松。因为肾主骨、藏精,脾胃消化的营养不能充样于骨,所以根据发病机理又将骨质疏松分为脾气虚型及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
1. 川乌、草乌通络止痛、温经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四者合用止痛以急治其标故为佐药。
2. 由淫羊藿、仙茅、知母、黄柏、巴戟天、川芎、当归、制川乌、制草乌、炙甘草等中草药组成骨松康胶囊方中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可补肾壮阳、通络止痛黄柏苦寒亦归肾经可坚阴治疗骨蒸潮热二药合用阴阳双补相辅相成以治根本共为君药;仙茅、巴戟天均为温归肾经以助淫羊藿补肾壮阳、知母苦寒坚阴可助黄柏坚阴降虚热三药方中为臣药。
3. 炙甘草既可健脾以补肾又能缓解二乌之毒,为使药纵观全方诸药合用,阴阳双补标本同治温而不燥使用后不仅可较快地缓解疼痛,而且能逐渐改善骨质疏松症其症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详情可登录骨质疏松疾病专题

8、中医治骨质疏松有什么好的方法

你好,身长缩短、驼背,这种骨质疏松的症状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你好,骨质疏松的饮食还需要注意合理调配。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瘦肉、家禽肉和鱼虾等,及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萝卜、芥菜、卷心菜、甘蓝和各种豆制品等。减少食盐摄入,以保存体内钙质,同时注意补充镁和锰。

9、中药 骨质疏松

一、补肾壮骨法
根据"肾主骨"的中医学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有杨氏等选择退化期骨质疏松症患者11例,按临床表现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型,分别用左归丸及右归丸加减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9例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用X线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者6例。王氏等用补肾益骨膏(熟地、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服药3个月后,患者挠、尺骨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梁氏等以续断、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补、熟地等治疗58例,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呈进行性减少。由以上临床案例表明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针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优良。

二、益气健脾,活血调肝
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治疗宜补气活血、健脾调肝。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归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显示对骨盐量增加明显,可使贫血及更年期指数改善。张氏等发现丹参能使骨折过程中胶原纤维丝形成增多,钙盐沉积丰富,证明了丹参可以从邻近骨折骨组织中调动钙,以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这说明丹参具有直接调节钙代谢的作用。
以上资料表明,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潜力和优势

与骨质疏松中医辩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