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骨折巴通

骨折巴通

发布时间:2020-04-26 07:50:21

1、晚幼粒细胞是什么症状

细胞0104 ,晚幼粒细胞0113 ,第5次入院.骨髓象示慢粒慢
性期改变.予以口服羟基脲,干扰素300万U , 3次/周.
2001年3月21日因全身皮肤瘀点瘀斑第6次入院.血象:
血红蛋白54g/ L ,白细胞12510×109/ L ,血小板710×109/
L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淋巴细胞0195 , POX(-), Ph′染
色体(+).3月26日便血后突然胸部不适,胸闷,剧烈胸
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2 h后呼吸心跳骤停.气管插管时
见气道内充满新鲜血液.临床诊断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
2 讨 论
成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中约90%以上可发现有
Ph′染色体,是慢粒的标记染色体.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
病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Ph染色体,见于20 %的成人急性淋
巴细胞性白血病,其预后不佳,常伴高白细胞数,发病年龄较
大,男性居多.慢粒约30 %发生急淋变.急淋变时经长春
新碱和泼尼松治疗可获暂时缓解,但最终在半年至1年内死
亡.急淋伴Ph染色体是一种预后不良的核型,强烈化疗并
不能有效提高其生存率.
本例为女性,慢粒与急淋交替表现,先后6次住院,2次
表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次表现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是因为Ph染色体始终存在,且Ph染色体(+)比例逐渐
增高.出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仅用V P,VDP就能使
其缓解,一次缓解时间最长达11月,未接受过强烈化疗,共
存活4年,实属少见.
(编校:程国洲 收稿:002 - 06 - 20)
猫抓病并发脑炎1例
361003 福建厦门 解放军174医院
唐冬良 肖 雁 陈培清
1 病例报告
病人男,25岁.因被家猫抓伤手背2周后发热,头痛3
d ,周身丘疹2 d ,于2001年8月16日入院.体温3816℃,脉
搏86/ min ,血压16/ 10 kPa ,左手背隐约可见抓痕,左腋下可
扪及2枚蚕豆大淋巴结,质中,轻触痛.腹区及左手背见大
片略高出皮肤,压之褪色的丘疹,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
常.颈轻度抵抗,布氏征,克氏征均阴性.辅助检查:血沉
25 mm/ h ,血白细胞1617×109/ L ,中性0172 ,血清弓形体,
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等病毒抗体检测阴性.脑脊液:压力
230 mmH2O ,蛋白(+),白细胞400×106/ L ,未见结核杆菌
及新型隐球茵.诊断:猫抓病并发脑炎.静滴20 %甘露醇,
青霉素640万U ,2次/ d ,静推地塞米松10 mg ,1次/ d等治
疗2周,复查脑脊液正常,治疗19 d痊愈.
2 讨 论
猫抓病病原体属立克次体目,巴通体科,命名为汉赛巴
体通体.革兰染色时呈阴性,在普通培养基上不易生长.本
病多为散发,主要传染源为猫,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原发皮
损,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等.不典型病变如脑病,脏器
慢性严重损害,关节病,结节性红斑等.周围血白细胞总数
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特异抗原皮内试验> 5 mm为阳性,有
条件者可行病原体抗原或DNA检测.脑病在临床上常表
现为脑炎或脑膜脑炎,发生于淋巴结肿大后1~6周,病情一
般较轻,很快恢复.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及蛋白质正常或轻度
增加,重症病人的症状常持续数周,可伴昏迷及抽搐,但多数
于1~6个月完全恢复,偶致残或致死.
本病多在2~4个月内自愈,治疗以对症疗法为主,病原
体对很多抗菌药物敏感,伴发脑炎者宜及时联合应用多西环
素,环丙沙星,青霉素或红霉素与氨基糖甙类抗菌药,最好在
药敏试验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编校:王 宁 收稿:2002—02—28)
耳穴按摩治疗耳鸣疗效观察
556000 贵州南州 人民医院 游绍雄 原晓飞①
目前,对耳鸣多采取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及增强细胞
活性等治疗,疗效欠佳.为此,我们采用王不留行耳穴按摩
结合西药治疗此病93例,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前者
效果较好.
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治疗组93例,男43例,女50例;年龄12~68
岁,病程1周~5年.对照组92例,男40例,女52例;年龄
14~65岁,病程1周~5年.
112 治疗方法 耳穴按摩+丹参组以耳穴治疗为主.实
证:主穴为双肺点,肾上腺点,肝点,心点,外耳点,配穴为内
耳点,内分泌点,神门,肾,交感点.虚证:主穴为肝点,脾点,
胃点,肾上腺点,配穴为神门,内耳,内分泌点.具体方法是
用王不留行压之,每日按摩5或6次,以不刺破皮肤能接受
为原则,3 d换对侧耳穴,30 d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
辅以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 d.单纯复方丹参组仅予复
方丹参片,3片/次,3次/ d.
1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耳鸣消失,好转:耳鸣发作频率
减少或耳鸣强度减弱,无效:耳鸣如初.
212 疗效 治疗组治愈率为6516% ,对照组仅1411 % ,(附
表).
①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347 人民军医2002年第45卷第12期(总第517期)
附表 耳穴按摩+丹参与单纯复方丹参组治疗耳鸣
疗效观察
疗 效
耳穴按摩+丹参组
(n= 93)
例数 %
单纯复方丹参片组
(n= 92)
例数 %
治 愈61651613141133
好 转22231610101833
无 效661563681533
失访或未坚持治疗44136615
注:与耳穴按摩+丹参组比较,33P< 0101
3 讨 论
耳鸣实证的主要病因为痰,湿,热.按摩耳穴中双肺,肾
上腺,肝,胆,心等穴位,可起到祛痰,除湿,清热之功效,配以
内耳,内分泌,神门等,可使阴阳平衡,水火调畅,耳聪目明.
虚证的主要病因为脾,胃功能亏虚,气血生化泛源,不能儒养
肝,肾而致,故耳穴以脾,胃,肝,肾点为主,以调和脾胃,养肝
补肾,配以内耳,神门,内分泌,可达耳聪之效.
(编校:王 宁 收稿:2002—04—30)
片切减阻法拔除下颌阻生齿187例
710600 陕西西安 临潼第二疗养院
王 斌 王 敏 刘荣辉 史 静 刘 莹
下颌迟牙近中阻生齿的拔除手术比较复杂.1998~
2001年,我院应用片切减阻法拔除下颌迟牙(第3磨牙)阻
生齿187例,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情况 187例中,男109例,女78例;年龄20~42
岁,平均29岁.高位阻生齿44例,中位阻生齿127例,低位
阻生齿16例.冠周炎反复发作119例;阻生齿龋坏11例,
阻生齿致邻牙龋坏94例.
112 方法 常规行下牙槽神经,颊,舌神经阻滞麻醉,分离
阻生齿牙龈,保持术区视野清楚,根据X线牙片,分析下颌
迟牙阻生齿受邻牙阻力情况,在不伤及邻牙的基础上,将邻
牙阻挡的下颌迟牙近中部分牙冠用高速钻与下颌平面垂直,
并成30°左右向远中方向磨切.阻挡严重者沿大于30°方向
磨切.然后用传统方法将迟牙用牙挺挺出,手术完成.
113 结果 顺利拔除下颌阻生迟牙176例,减阻过程中无
震动痛苦,无下颌关节脱位,下颌骨骨折及牙齿周围组织意
外损伤,无邻牙受损以及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常见并发症
发生.因麻醉失败11例,在片切过程中感疼痛行二次麻醉
后均成功拔除患牙.
2 讨 论
下颌迟牙近中阻生齿的拔除关键在减阻,通常用劈冠减
阻的方法,易造成许多术后并发症,劈冠时需助手保护,而且
由于震动较大病人很痛苦,劈冠成功与否还需掌握严格的适
应证,否则易导致手术失败.我们采取片切减阻法的优点
是:(1)方法简单,易掌握:口腔门诊均可开展,减阻术成功率
高;(2)手术适应证广:对下颌迟牙近中阻生齿均适用;(3)手
术时间短,常规拔牙手术时间10 min~3 h ,平均30 min ,片
切减阻手术时间1~5 min ,平均115 min ,明显减少了整个拔
牙手术时间;(4)创伤小,不易损伤邻牙,术后并发症少,痛苦
小.
(编校:李 红 收稿:2002 - 01 - 16)
介绍一种Ⅹ2Ⅰ型挤汞器
125004 辽宁葫芦岛 91202部队卫生队
张志钊 赵国新 高 理 曹 林 徐世亮
目前,牙科补牙新材料较多,但银汞合金仍是一种较好
的充填材料.对于Ⅰ,Ⅱ,Ⅲ度龋齿,在除去牙本质过敏后充
填,备洞良好,充填时加压较强,可使充填物保持20~30年
之久,甚至更长.但口腔科医生经常接触汞,对人体有害.
近3年来,我们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X2I型挤汞器代替手接
触和挤压汞,效果较好.
1 X2I型挤汞器组成
X2I型挤汞器由盛物器,排汞筛,挤汞板,挤汞轴,排汞
嘴,挤汞把手(上),挤汞把手(下)组成(附图).均为白钢(不
锈钢)板,棒制作.
2 使用方法
211 当龋齿备洞完毕后,把汞倒入乳钵内加少许白合金粉,
研磨1~2 min后倒入双层纱布内,经过松口处打卷,放入盛
物器.
212 持平把手,稍一用力加压,汞即可流入排汞嘴内窝处,
多余的汞可倒入盛汞瓶内备用.
附图 X2I型挤汞器组成

2、前臂骨折吃什么药比较合适

前臂骨折

佛山市中医院骨八区 陈衍尧 谢韶东
绪言
骨伤科八区是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闭合病区之一,本病区坚持中医特色,遵循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保持佛山市中医院闭合手法正骨传统技能,对上肢骨折、单纯脊柱压缩性骨折、胸肋骨骨折等病种运用佛山市中医院的“正骨十四法”进行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病人骨折复位时创伤微、痛苦小,骨折复位准确,并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施治、内外兼治,积极帮助、指导患者进行机体的功能锻炼,使病人受伤机体得以迅速恢复,取得非常满意疗效。对于一些复杂病例如前臂多段粉碎性骨折、巴通氏骨折、盖氏骨折及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等,也无需开刀手术治疗,除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外,还利用微创技术,采用闭合经皮穿针内固定骨折治疗、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治疗,加强其骨折固定,该技术具有骨折复位准确、固定牢固、病人痛苦小、疗程短、费用低廉等优点,术后第二天,病人可恢复部分生活功能,骨折生长快、伤肢功能恢复好。以下是对于前臂骨折诊治的一些方法。

第一节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一、病因及类型 1914年意大利外科医生Monteggia最早报导了这种类型骨折,故称孟氏骨折。多为间接暴力致伤,根据暴力方向及移位情况临床可分三种类型:
(一)伸直型 比较常见,多发生儿童。肘关节伸直或过伸位跌倒,前臂旋后掌心触地。作用力顺肱骨传向下前方,先造成尺骨斜形骨折,残余暴力转移于桡骨上端,迫使桡骨头冲破,滑出环状韧带。向前外方脱位。骨折断端向掌侧及桡侧成角。成人直接暴力打击造成骨折,骨折为横断或粉碎型。
(二)屈曲型 多见于成人。肘关节微屈曲,前臂旋前位掌心触地,作用力先造成尺骨较高平面横型或短斜型骨折,桡骨头向后外方脱位,骨折断端向背侧,桡侧成角。
(三)内收型 多发生幼儿。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上肢略内收位向前跌倒,暴力自肘内方推向外方,造成尺骨喙突处横断或纵行劈裂骨折,移位较少,而桡骨头向外侧脱位。
凡尺骨上端骨折,X片上没见到桡骨头脱位,在治疗时,应按此种骨折处理。因为桡骨头脱位可自行还纳。如忽略对桡骨头固定。可自行发生再移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 有明确的外伤史。
(二) 外伤后肘部及前臂肿胀,移位明显者可见尺骨成角或凹陷畸形。肘关节前外或后外方可摸到脱出的桡骨头。前臂旋转受限。肿胀严重摸不清者,局部压痛明显。
(三) X片必须包括肘关节,注意肱桡关节解剖关系,以免漏诊。

三、 并发症:此类骨折的并发症早期主要有前臂间室综合征,尺神经损伤,后期包括缺血性肌挛缩,迟缓性尺神经炎,旋转功能障碍,屈伸障碍等

四、治疗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1.伸直型 全麻或臂丛麻醉。病人平卧肩外展,屈肘90°。前臂中立位,对抗牵引后,术者两拇指分别放在桡骨头外侧及掌侧,用力向尺侧、向背侧推挤桡骨头使之复位。一助手固定复位桡骨头并维持对抗牵引,术者一手捏住尺骨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骨折远端,使之向掌侧成角徐徐加大,然后向背侧提拉,使之复位。如已复位用石膏托或夹板将肘关节固定在极度屈曲位2~3周,待骨折初步稳定后,改用纸压垫夹板局部固定。肘关节在90°屈曲位,开始练习活动,直至骨折完全愈合。

2.屈曲型 麻醉体位同伸直型,肘关节伸直位对抗牵引后,两拇指用力向内,向掌侧推按桡骨头,复位后一助手用拇指固定桡骨头,并继续牵引。两手分别握住尺骨骨折远近二段,向背侧徐徐加大成角,然后向掌侧挤按,如复位满意用掌背侧石膏托固定肘关节在近伸直位2~3周。而后改用纸压垫短夹板固定,肘关节屈曲90°开始练功,直到骨折愈合。

3.内收型 手法复位桡骨头后,尺骨多可自行复位,如轻度成角,桡骨头位置无明显改变,则不需复位,仅用长臂石膏固定2~3周。矫正尺骨向桡侧移位及成角,有时比较困难,在维持牵引下,肘关节屈曲外旋90°,捏住骨折端,使肩关节及上臂外展90°,然后术者捏住骨折近段向尺侧提拉,固定远位助手用力牵引手腕向桡偏,以复位桡骨头为支点,使尺骨远段向尺侧偏斜而矫正尺骨向桡侧移位。

(二)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法复位不成功孟氏骨折,或骨折已复位而桡骨头脱位不能还纳者,应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先整复桡骨头脱位,并了解环状韧带损伤情况并加修补,髓内针或钢板螺钉固定尺骨。

(三) 陈旧性孟氏骨折处理 成人陈旧性骨折,尺骨已获矫正,骨折愈合坚固,仅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切除桡骨头可改善旋转功能。如尺骨骨折未愈合,有畸形,可手术矫正骨折内固定。并复位桡骨头。如桡骨头不能复位,可切除。儿童陈旧性病例,尺骨骨折移位不大,并非影响桡骨头复位者可不处理。如果畸形明显,必须矫正,髓内针固定,以利桡骨头复位,桡骨头复位后,修复或重建环状韧带,桡骨头不能复位者暂不行桡骨头切除,以免影响桡骨发育,待成年后再切除。

(四) 本专科的特色治疗:我们认为,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的治疗应以闭合为主,由于近关节部位,切开复位对于近期的对位对线可以达到极佳位置,由于二次损伤,后期的关节活动和前臂旋转功能将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我们治疗蒙氏骨折的主要包括两种方法:首选闭会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法,以佛山中医院正骨十四法为基础,这种方法有不加重损伤,痛苦少,合适所有的骨折类型的特点,对于屈曲型和内收型效果尤佳,对于伸直型的骨折,由于合并环状韧带损伤,桡头经常脱出,容易出现二次骨折和脱位 ,我们通常采用闭合复位加克氏针内固定内固定术:首先通过闭合复位,整复骨折及脱位,使之达到良好位置,其次以尺骨鹰嘴为入针点,选择合适克氏针顺行固定尺骨,加以适当的外固定,这样使肘关节系统得以稳定,从而避免骨折和关节的二次移位。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蒙氏骨折获得满意的疗效,真正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只是极少数。

第2节 尺桡骨干骨折
桡尺骨双骨折甚常见,多发生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可发生重迭、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四种畸形:桡骨干单骨折较少见,因有尺骨支持,骨折端重迭,移位较少,主要发生旋转移位。尺骨干单骨折少见,因有桡骨支持移位不明显,除非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一、骨折原因和类型
(一)尺桡骨双骨折
1.直接暴力 多见打击或机器伤。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2.间接暴力 跌倒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达桡骨中或上1/3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转移到尺骨,造成尺骨骨折。所以骨折线位置低。桡骨为横型或锯齿状,尺骨为短斜型,骨折移位。
3. 扭转暴力 受外力同时,前臂又受扭转外力造成骨折。跌倒时身体同一侧倾斜,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多数由尺骨内上斜向桡骨外下,骨折线方向一致,尺骨干骨折线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

(二)桡骨干骨折 幼儿多为青枝骨折。成人桡骨干上1/3骨折时,附着在桡骨结节肱二头肌及附着于桡骨上1/3旋后肌,使骨折近段向后旋转移位。桡骨干中1/3或下1/3骨折时,骨折线在旋前园肌抵止点以下,由于旋前及旋后肌力量相等,骨折近段处于中立位,而骨折远段受旋前方肌牵拉,旋前移位,单纯桡骨干骨折重迭移位不多。
1 骨折在旋后肌和旋前园肌之间,近折段向后旋,远折段向前旋转
2 骨折在旋前园肌下方,远折段向前旋转

(三)尺骨干骨折 单纯尺骨干骨折极少见,多发生在尺骨下1/3,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较少。

二、临床症状及诊断
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肢体畸形,旋转功能受限。完全骨折有骨擦音。X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但应包括上下尺桡关节。注意有无关节脱位。

三、并发症:早期包括前臂间室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后期包括后期包括缺血性肌挛缩,骨折端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神经损伤性掌指功能障碍,骨桥形成,旋转功能障碍等

三、治疗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整复前,根据受伤原理及X片显示骨折类型、部位和移位方向,确定整复步骤及复位手法。
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
复位方法及步骤:病人仰卧肩外展90°,屈肘90°。中或下1/3骨折时,前臂中立位,即手掌、前臂和地面平行。上1/3骨折时稍旋后位,即手掌前臂和地面有45°倾斜。肘上和手掌两处对抗牵引,重迭和成角畸形纠正后,首先采用分骨方法,然后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可分别用提按、折顶、摇摆等手法使骨折断端复位。骨折已复位,骨擦音完全消失,手下有一种稳定感。
如有一骨折为横形稳定骨折,另一骨折为不稳定骨折,首先整复稳定骨折。若两骨折均为不稳定骨折,先整复结构上粗大的那根骨折。再整复细小的骨折。如两骨折均属稳定骨折,可先整复尺骨,再复位桡骨等等。
固定:4块小夹板,二个分骨及手纸压垫固定。也可用长臂石膏固定。固定期间注意松紧度合适,8周后折除外固定,加强功能锻炼。

(二)切开复位固定受伤时间不长,伤口污染较轻,手术后不会感染或术后不易固定的开放性骨折;上肢多处骨折,尺桡骨间膜破裂者;手法复位失败或整复后固定困难者;陈旧性重迭旋转畸形愈合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三)本专科特色治疗: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需将两骨近远段正确对位,矫正四种畸形,恢复两骨的生理长度。通过我们采用佛山中医院的正骨十四法合治疗骨折经验证明,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大多数病例可以治愈。但对于一些骨折,如上段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复位后亦容易移位,如果是斜行骨折,外固定更加困难,我们在闭合复位的基础上,采用尺桡骨双向克氏针内固定术,配合适当的外固定。这种方法具有骨折复位准确、固定牢固等优点,骨折生长快、伤肢功能恢复好,病人痛苦小,疗程短,费用低廉的特点。

第3节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约占平时骨折1/10。多发生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多为闭合骨折。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
(一)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背屈掌心触地,前臂旋前肘屈曲。骨折线多为横形。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常为粉碎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桡侧移位,近段向掌侧移位,可影响掌侧肌腱活动。暴力轻时可发生嵌入骨折无移位。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或合并下桡尺关节韧带断裂,下尺桡关节脱位,分离,或造成尺骨茎突撕脱。

(二)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相反,故又称“反科雷氏”骨折。跌倒时腕掌屈,手背触地发生桡骨远端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近端向背侧移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移位明显时,可见餐叉状及枪刺样畸形。

1.餐叉畸形2.枪刺畸形 1.正常 2.科雷氏骨折后量尺与尺骨茎突间距离缩短

尺骨茎突和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量尺试验阳性。放量尺在肱骨内上髁和小指尺侧,量尺与尺骨茎突间距离正常为2cm左右,桡骨下端骨折后。因手向桡侧移位,此距离减少或消失。
正位X片示桡骨远端横形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切线倾斜角小于正常20~25°,甚至变成0°。两断端嵌入缩短,尺骨茎突经常有小撕脱骨片。侧位X片示桡骨下端向背侧移位,桡骨远端向掌侧倾斜的关节面角消失或向背侧倾斜。

屈曲型骨折与伸直型骨折症状相似,畸形相反,X片显示桡骨远端向掌侧移位。

三、治疗
(一)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新鲜有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应尽早整复、固定。下面以伸直型骨折为例介绍两种复位固定方法。整复前了解移位方向及决定采用手法,局麻或臂丛麻醉。
1.牵抖复位法 适用于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或骨折断端向掌成角,但骨折非累及关节,不是粉碎者。患者坐位或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上臂,术者两手紧握手腕,双拇指放在骨折远端背侧,触摸准确继续牵引,待重迭基本矫正后,稍旋后猛力牵抖,同时掌屈尺偏,骨折得到复位。
2.提按复位法 适用于老年患者,骨折累及关节,粉碎骨折病人。患者平卧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拇指及其他四指,一助手握上臂对抗牵引,待嵌插骨折矫正后,术者先矫正旋转移位及侧方移位,然后双拇指挤按骨折远端背侧,其他手指置近端掌侧向上端提,骨折即可复位。

整复后小夹板固定。无移位桡骨远端骨折仅用小夹板3~4周。屈曲型骨折复位方法相似,复位和固定方向相反。

(二)陈旧骨折处理 陈旧骨折,无明显功能障碍,尤其老年人听其自然。骨折仅向掌侧成角,无桡偏及重迭移位,骨折虽达3~4周,仍可按新鲜骨折处理。青壮年骨折畸形愈合,有神经症状或肌腱功能障碍,或者前臂旋转受限,应早期采用手术治疗。
畸形不严重,仅有前臂旋转障碍者可行尺骨头切除术。畸形严重,无前臂旋转障碍者可行尺骨头部分切除及桡骨远端截骨术。因掌侧骨痂隆突引起神经、肌腱刺激受压者,可行骨痂切除等。

四、并发症
1、 腕部神经损伤:主要是正中神经损伤,轻者当畸形纠正后,往往可恢复。
2、 伸母长肌腱断裂,通常不会马上出现,继发在3~4周。
3、 Sudek’s骨萎缩,亦称反射性交感性骨萎缩、创伤性骨萎缩,其特点是疼痛,腕及手指肿胀僵硬,皮肤红而变薄,骨质普遍脱钙,疏松。
4、 肩手综合征
5、 畸形愈合。

五、本专科特色治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重点在于恢复桡骨的掌倾角和尺偏角,然后才是骨折的对位,由于骨折部位为松质骨,骨折出现不愈合的情况很少,反倒骨折出现畸形愈合屡见不鲜,我们采用佛山中医院的正骨十四法合治疗骨折经验证明,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是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方法,大多数病例可以治愈。但对于并发尺桡下关节脱位的骨折,复位并不困难,但复位后容易移位,外固定通常并不牢固,下尺桡关节再次脱位,并发骨折后期的二次移位。我们在闭合复位的基础上,采用克氏针斜向固定尺桡骨,配合适当的外固定。这种方法具有骨折复位准确、固定牢固等优点,骨折生长快、伤肢功能恢复好,病人痛苦小特点。

第四节 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
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称Galeazzi骨折。前臂极度旋前直接暴力,腕背屈、手掌桡侧触地间接暴力致伤最常见。暴力通过桡腕关节造成桡骨骨折,同时撕裂三角纤维软骨或尺骨茎突撕脱骨折,致下桡尺关节脱位,骨折多为短斜、横断型,少数骨折为粉碎型。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前臂及腕部肿胀、疼痛,尺骨茎突突出。移位多者畸形明显。前臂旋转活动受限。X片检查包括腕关节,明确下桡尺关节脱位情况,骨折类型及移位方向。

三、并发症
同桡骨远端骨折。

四、治疗
根据我们在临床对一些病例的观察,盖氏骨折手法复位比较容易,但固定不稳,关节易再脱位。常残留有尺桡下关节半脱位,我们采用“L”型克氏针固定方法,疗效明显,即竖形克氏针固定桡骨,横向克氏针固定尺骨。这样形成一个稳定的平面,起到类似钢板内固定的作用,又避免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损伤性。

3、要回家过年了,手腕骨折了555。求人来看看。

楼主,你的复报告结果是骨折一大堆,但其实都不具备手术指证,因为没有移位,没有大的游离骨片影响到关节功能,没损伤到知名神经或者肌腱。你看的这俩家医院都是中国骨科界公认的权威医院,打石膏就是为了避免移位,使骨折稳定,处理方式正确。
但是不做手术也制有个问题,那就是恢复起来慢,肿胀消退的慢,你说的跳痛就是由于内部血肿没有消散,加上外在的石膏包着限制,引起的。如果感觉石膏紧就有必要去医生那里调整一下大小。
石膏三周拆掉显然是知不合适的,作为骨科医生,我的建议是:4-6周,才可能达到骨折断端间的初步稳定。
有必要说明一点:任何的骨折愈合期限都不是绝对的,拆之前都需要拍片复查,看看骨痂的生长塑形情况。
至于你说的可不可能以前的伤,这是有可道能的,X光能够区别是新鲜骨折还是陈旧骨折,靠我们在这里猜测没用!所以当然要去找给你看片子的医生去问了。
最后祝福年轻的楼主早日康复!

4、五个多月的阿拉斯加母狗突然小便有血什么原因

表现为排红尿(血红蛋白尿、血尿)的疾病

                                                             

疾   病                             主   要   症  状

                                                                      

Ⅰ 排血红蛋白尿的疾病

1.腔静脉综合征     心脏杂音、血红蛋白尿、贫血、黄疸、血红蛋白血症、腹

                             围膨满

2.洋葱中毒            血红蛋白尿、贫血、呕吐、黄疸、腹泻、胆红素尿、海蒽

                             茨氏小体、红细胞再生

3.自身免疫性溶     贫血、黄疸、呼吸促迫、脾肿、血红蛋白尿、皮肤糜烂

  血性贫血        

4.输血反应            呼吸促迫、流涎、兴奋、呕吐、眼球振颤、血红蛋白尿、

                             黄疸、虚脱

5.全身性红斑狼疮    发热、多发性关节炎、贫血、血小板减少、粘膜出血斑、

                             皮肤和粘膜炎症、血红蛋白尿、血尿、咀嚼困难、淋巴结

                              肿大、LE细胞

6.新生仔犬黄疸     贫血、血红蛋白尿、黄疸、精神沉郁、血红蛋白血症、同

                             窝仔犬疾病、急死

7.犬巴贝虫病        发热、贫血、黄疸、脾肿、肝肿、胆红素尿、红细胞压积

                             容量减少、血红蛋白血症

8.犬血巴通体病     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脾肿、红细胞点状寄生物、红

                             细胞再生

9.葡萄糖-6-磷酸    血红蛋白尿、贫血、海蒽茨氏小体、黄疸、遗传病

脱氢酶缺乏症      

Ⅱ 排血尿的疾病

1.尿石症                     尿频、血尿、尿闭、努责、腹围膨隆

2.膀胱炎                      尿频、混浊尿、脓尿、碱性尿、血尿

3.丙酮苄羟香豆素中毒粘膜下出血、血便、血尿、贫血、前眼房出血、心脏衰弱、

                                呼吸困难

4.前列腺炎                 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努责、血尿、脓尿、排尿困难、

                                   5岁以上

5.念珠菌病                 皮肤糜烂与肉芽肿、口炎、腹泻、肺炎、外耳炎、角膜炎、血尿

6.尿道损伤                  血尿、少尿、排尿困难、尿道周围浮肿、尿道狭窄、尿毒症

7.先天性血液凝固障碍 出血素质、皮肤粘膜出血斑、血肿、血尿、血便

8.原发性甲状旁腺      食欲减退、呕吐、骨骼脆弱、骨折、多饮多尿、血尿、结

 机能亢进症             石、痉挛                                          

 

由于你描述的情况太少,请核对以上症状。如狗狗情况严重,请及时就医。

与骨折巴通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