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肱骨解剖颈骨折

肱骨解剖颈骨折

发布时间:2020-04-25 05:34:04

1、什么叫肱骨解剖颈

骨按形状分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肱骨就是上肢臂部的这支骨,是长骨
分一体两端:上下两端,中间是体
肱骨上端和体的交界处就像人头与颈的形状
这个地方就叫肱骨外科颈,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另一个地方:上端,本身呈一个半球形,这个半球形的周围有一圈缩窄的凹沟
就叫解剖颈,就是解剖学上的颈。都是上端的部份
整个上端与体的地方是外科颈
两个地方是不同的

2、解剖颈与外科颈的区别

位置:肱骨外科颈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接处,
肱百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的部分,解度剖颈下约2-3CM,是骨折的好发部位。因为有臂丛神经,腋血管在内侧经过内,因此此处骨折可合并神经血管损容伤。

看图吧就是上臂腋窝附近

3、肱骨头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

易发生在肱骨外科颈部位。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胸大肌止点以上,此处由松质骨向密质骨过渡且稍细,是解剖上的薄弱环节,骨折较为常见,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较多,肱骨外科颈骨折移位多较严重,局部出血较多。

希望采纳

4、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诊治方案?

肱骨外科颈为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位于解剖颈下2 ~ 3cm,有臂丛神经、腋血管在内侧经过,因此骨折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1)无移位骨折。一是裂缝骨折,二是嵌插骨折。不需进行手法复位,用三角巾悬吊上肢3 ~ 4 周即可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2)外展型骨折。骨折近端呈内收位,肱骨大结节与肩峰的间隙增宽,肱骨头旋转;远折端肱骨的外侧骨皮质插入远端髓腔,成外展位成角畸形;也可能远折端向内上移位而呈重叠移位。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

(3)内收型骨折。上臂呈内收位畸形,常可扪及骨折断端。X线片可见骨折远折端位于肱骨头的外侧,大结节与肩峰的间隙变小,肱骨头有旋转,可产生向前、外方的成角畸形或侧方移位。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

(4)粉碎型骨折。对于严重粉碎型骨折,若患者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很差,可用三角巾悬吊,任其自然愈合。

手术治疗先用松质骨螺钉固定近折端骨折块,使外科颈骨折复位,再用T 型钢板固定,或用张力带钢丝固定。术中注意修复肩袖,术后4 ~ 6 周开始肩关节活动。

对青壮年的严重粉碎骨折,估计切开复位难以内固定时,可作尺骨鹰嘴外展位牵引,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6 ~ 8 周后去牵引,继续用小夹板固定,并开始肩关节活动。

5、肱骨外科颈

怎么。。。是需要解释什么是外科颈么?
肱骨copy近心端有两个收窄的百位置,分别是解剖颈和外科颈。解剖颈是真正意义上的度肱骨颈,是在肱骨头下方的一个收窄环。而外科颈,实际上是肱知骨近心端骨密质和骨松质交界的地方,这个地方是肱骨骨折最易道发的部位,所以叫外科颈。

6、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我正好在做这个题目。说一下我的思路和你共同探讨一下。
1、肩部解剖简述。要说明相关肌肉韧带,可以结合肩周炎(adhensive capisulitis)说明关节囊挛缩的问题。
2、外科颈骨折治疗手段简述:如三叶草钢板,锁定钢板,克氏针,石膏外固定等等。不同治疗功能锻炼是不同的。
3、功能锻炼基本原则:如完整计划、个性化、循序渐进等等,这个基本上所有功能锻炼差不多。
4、功能锻炼具体操作:包括各种有效动作,时间次数安排等等。这是重点。可以从GOOGLE上找些图片。讲的时候要身体力行,做给学生看,也可以让他们跟着做。这里要让他们搞清楚内旋外旋等等动作的实际意义。
5、能用图片说明问题的尽量使用图片。我做幻灯打字很少,一般都是看图说话。呵呵。A good picture is better than a thousand words.但是如果照顾实习生记笔记,可以适当把纲要写清楚点。
6、一个课题控制在20分钟比较好。要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你也最好设计几个quiz,来问问学生,这样才效果好。

7、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此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手或肘着地,暴力沿肱骨干向上传导冲击引起骨折;肩部外侧直接暴力亦可引起骨折。
(二)发病机制
同样的外力作用于肱骨近端,由于年龄因素以及骨与关节囊韧带结构的强度不同,可发生不同类型的损伤。正常的肱骨上端由较致密的网状骨松质骨小梁构成。其强度大于关节囊及韧带。因而在青壮年时期,肩部外伤更易发生肩关节脱位,较少发生肱骨上端骨折。除非遭受严重创伤,可造成严重的肱骨上端骨折脱位。儿童时期,肱骨上端骨骺板是解剖上最薄弱的部位,因此外伤易造成肱骨上端骨骺分离,较少发生关节脱位。中老年的病人,肱骨上端骨质变疏松,骨强度大大减弱,因此较为轻微的外力即可造成肱骨外斜颈骨折。

与肱骨解剖颈骨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