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亲耳朵疼痛 怀疑是外耳骨折 怎样判断
一、外耳外伤
耳廓突出于头颅两侧,头面部的外伤常可波及耳部。如并发感染,则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外耳缺损和畸形,对功能和外观均有影响。而且这种畸形的修复比较困难,故必须重视外耳损伤的处理。
(一)耳廓血肿 耳廓挫伤常可有软骨膜下渗血,局部呈圆形肿起,扪诊可触知有液体感,皮肤表面呈紫红色。轻度静止的小血肿一般能逐渐吸收,自行消失,亦有机化为结缔组织者。由于血肿是一种细菌培养基,若并发感染,则有发热、剧痛、耳廓僵硬呈广泛的炎性红肿,耳廓结构的标志可完全消失。若继续发展,尤其是绿脓杆菌感染,可迅速化脓,软骨逐渐坏死,耳廓明显缩小,形成显著的畸形,整复甚为困难。
耳廓血肿的治疗原则,早期在24h内先用冷敷,以冰袋置于耳廓,阻止血液继续渗出。如渗血较多,可在严格消毒下,行血肿抽吸术,必要时反覆进行加压包扎,以利于止血和恢复耳廓正常解剖。右血液凝固的血肿,应及时在血肿最突出处,作一切口,排除所有积血和血块。但切勿损伤软骨,同时应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如处理不当,可出现机化收缩而致耳廓畸形或继发感染,形成化脓性软骨膜炎。
(二)耳廓缺损 耳廓缺损多由切割、撕裂或感染所造成。撕裂伤应彻底清创,尽可能保存原组织,修复缝合和控制感染,常可得到良好效果。小缺损的畸形不明显,一般不需整复。需修复者应充分利用原有外耳组织,可切除三角形全层组织一块,并在三角形顶角两边多切去小三角形组织一块,然后直接缝合。术后耳廓略缩小,但仍可保持正常外形。较大的耳廓缺损,若对耳轮仍完整,则宜采用耳廓后侧面皮瓣滑行轻度修复。若耳廓上部或中部缺损较大时,多利用耳后区皮瓣和肋软骨作为修复的材料。如耳垂缺损,可在缺损部相对的耳后皮肤处,形成大小与耳垂相似的袋状皮瓣,造成一新的耳垂。
(三)全耳廓断离 耳廓全部断离多为切割或撕脱等创伤所致,若处理不当,常造成全耳廓缺损。耳廓受外伤而断离,若处理得当,再植可望成功。耳廓血循环较丰富,在耳前有颞浅动脉的耳前支,耳后为耳后动脉的分支作横行分布,还有部分分支穿过耳廓软骨分布到耳前组织。耳廓撕脱或切割伤只要还有一部分皮肤相连,尤其是耳后动脉的总干未被切断时,经彻底仔细清洗扩创后,将撕脱部分缝合于原位,则存活可能性很大。断离耳的再植,必须注意妥善处理伤面,仔细缝合,控制感染,局麻药物忌加肾上腺素,术后使用血管扩张剂和和抗凝药物,术后要细心换药严密观察。并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破伤风发生。
二、外耳道外伤
轻度的外耳外道损伤较为多见,多因挖耳,或器械操作不慎所致。一般为皮肤擦伤,局部可继发感染,并有疼痛。严重的损伤常为锐器、枪伤、电灼、烧伤等引起。外耳道皮肤可有肿胀和破损,耳道渗血和积血,甚至骨性外耳道骨折,错位的骨片将外耳道堵塞。若并发感染,常发生严重的外耳道炎。后期耳道皮肤常有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隔形成,疤良收缩,或骨组织增生和新骨形成,造成后天性外耳道狭窄,甚至闭锁。
外耳道损伤早期的治疗是止血,去除积血,清除错位的骨片,预防和控制感染,尽可能防止狭窄或闭锁。若已形成狭窄闭锁,影响听力,应行外耳道成形术。
三、中耳外伤
中耳损伤常和严重的外耳损伤或颞骨骨折同时存在,并常累及鼓膜、听骨等中耳结构。本节将着重介绍鼓膜外伤。耳膜外伤性穿孔有多种原因。
(一)原因 ①外耳道异物或取异物时创伤,挖耳和冲洗耵聍时均可引起鼓膜穿孔;②气压剧变,如炮震、掌击耳部等;③颅底骨折波及耳膜附着部分;④耳咽管通气时用力过猛或耳膜菲薄时均可造成穿孔,如:擤鼻用力过猛,分娩时用力屏气,跳水时耳部先着水面等;⑤液体压力急变,当外耳道充满水时,外力作用于耳部所致。
(二)症状和体征 ①耳部疼痛:耳膜破裂时有暂时性剧烈疼痛,破裂后疼痛缓解;②耳聋:单纯性小穿孔,听力轻度下降,大穿孔者则出现明显耳聋,电测听示重度传导性聋、甚至混合聋;③耳膜呈不规则穿孔,边缘不整齐,其周边充血;④出血:耳道或鼓室有血或血痂附着。
(三)治疗 外伤性单纯小穿孔,在避免感染的情况下,一般均可自选愈合。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滴耳药,并以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口,以防脏物进入,直到穿孔愈合为止。同时可用一些口服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如3~4周仍未愈合的耳膜小穿孔,可用三氯醋酸等化学药物烧灼穿孔边缘,用油纱或带少量血的明胶海绵覆盖穿孔。经以上方法处理,仍不愈合的小穿孔或大穿孔者,可行鼓膜修补术。
四、内耳外伤
内耳外伤单独发生者很少,常伴发于外耳及中耳外伤。所以,在检查病人时除对耳部详作一般检查外,还须作内耳功能检查(听力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并注意有无内耳症状。
(一)迷路震荡
1.病因及病理 颅脑受到外伤以及空气、大地发生强烈震荡之时,常可引起内耳的损伤。震荡所致的损伤为内耳淋巴间隙出血,前庭膜移位和支持细胞的脂肪变性。也可发生听神经损伤或螺旋神经节变性。
2.症状 病人除有耳聋、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眼震及平衡障碍外,常伴有脑震荡症状。
3.治疗 卧床休息,按脑震荡处理。治疗中把听力治疗和耳部治疗结合起来。
(二)爆震性聋 爆震引起的内耳损伤,可引起耳蜗和前庭的损害。病人立即出现严重的耳聋和耳鸣,甚至全聋,常伴有眩晕、眼震及平衡失调。轻者听力可完全恢复,必要时给予休息和镇静剂。
(三)颞骨骨折损伤内耳 颞骨骨折有三种情况。
1.分类
(1)纵形骨折:较常见。骨折线与岩部长轴相平行,可从鼓室延至咽鼓管顶壁,主要破坏中耳,极少伤及迷路。
(2)横行骨折:较少见。骨折缝与颞骨岩部长轴垂直,多起自颈静脉需经岩部而达前面。易伤及内耳的前庭部及内耳道,耳蜗及半规管内亦要发生出血。伤及中耳少见。
(3)岩尖部骨折:可引起颈内动脉破裂而发生大出血,多不及救治而死亡。
2.症状和体征 病人常有耳鸣、耳聋、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首见为耳内出血。如鼓膜未破裂则发生鼓室积血并使鼓膜呈蓝色;如硬脑膜和鼓膜同时破裂。则发生脑脊液耳漏,第Ⅶ、Ⅷ脑神经受损,则出现面瘫与内耳功能丧失,舌前2/3味觉消失。颅骨X线或CT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如X线或CT检查未见明显骨折线,亦不能除外岩骨骨折,须结合临床表现诊断。
3.治疗 颞骨岩部骨折常伴有颅脑损伤,故以外科治疗为主。在耳科方面须严防中耳继发感染,如脑脊液耳漏发生于卵圆窗处可经中耳乳突行耳漏修补术。
2、颞骨骨折应该做哪些检查?
对本病的辅助检查,主要是X线检查和CT检查,但临床上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是高分辨率CT。 高分辨率CT可直接显示颞骨骨折线,根据骨折线的走行可将骨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纵形骨折:最多见,约占70%~80%,CT上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平行,由于骨折多位于骨迷路前方,并不贯穿骨迷路,故常无内耳损伤,而主要损伤中耳结构,并可合并听小骨的脱位、骨折以及面神经管的损伤,本型骨折出现面瘫的机会约15%~20%,面神经损伤部位多在膝状神经节的远侧段; ②横行骨折:骨折线与岩锥垂直,约占10%~20%,该型骨折易累及内耳结构,向外可损伤中耳,此时可见骨折线通过内耳道,耳蜗、前庭或半规管,并常累及面神经管,其中约50%的横行骨折可出现面瘫; ③混合性骨折:是指兼有纵行和横行骨折的复合骨折。 另外,CT上有的骨折既非纵形,也非横形,也可能只局限在岩锥某一局部,因此不能包括在上述三种类型之内。由于CT图像上无法直接辨认面神经结构,因此对于面神经的识别,只能借助其邻近结构及面神经颞内段的面神经管来识别。鼓室和乳突气房积血可造成鼓室、乳突气房实变,少数情况下,由于骨折轻微或扫描体位的影响,CT上不能明确显示骨折线,鼓室及乳突气房的实变能是颞骨骨折唯一的间接征象。【颞骨骨折】其他相关疾病信息:
3、颅底骨折有何临床表现?
颅底骨折在所有的颅骨骨折中占19%~21%,在所有的颅脑损伤中占4%。颅底骨折的产生多因为颅盖骨折的延伸,但也有是暴力直接作用的结果。在颅底有几处薄弱的区域,如蝶窦、蝶骨翼的内侧部、颞骨岩尖部,这些区域易发生骨折,骨折的类型则取决于外力的方向、局部骨结构和颅底的孔隙。颅底骨折一般皆属线性骨折。颅底与硬脑膜粘连紧密,骨折时易致硬脑膜撕裂,加之颅底孔道众多,骨折线又常累及副鼻窦,皆可使蛛网膜下腔与外界相通,故颅底骨折多具开放性质,称“内开放性骨折”。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软组织出血、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和脑损伤。颅前、中、后窝解剖结构不同,骨折后临床表现亦各具特点。典型的颅前窝骨折具有“熊猫眼”,伴有脑脊液鼻漏和嗅、视神经的损伤。颅中窝骨折多以岩尖部骨折为主,岩尖部骨折占全部颅骨骨折的15%~48%。它又可分为横行骨折(5%~30%)和纵行骨折(70%~90%)。一半的横行骨折病人可有第5、6、7或8对颅神经的损伤,而纵行骨折则往往造成传导性耳聋。两者皆可表现出脑脊液耳漏、鼓室积血和Battle征。颅后窝骨折可有乳突皮下淤血和颈部肌肉肿胀,少数可有后组颅神经的损伤。颅底骨折多凭临床症状体征诊断,颅底摄片诊断率不高。治疗主要是预防颅内感染,合并脑损伤者按脑损伤原则处理。
4、颞骨横行骨折至使耳聋能做人造耳蜗吗
根据您顾客的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个不好下定论
5、面瘫的种类有哪些?
一来般,常见的面瘫的分型有:
1、周围型
这种面瘫的分型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这是常见的面瘫的分型之一。
2、中枢型
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源、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这也是常见的面瘫的分型。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这种面瘫的分型多见于脑血管病变、zd脑肿瘤和脑炎等。
6、颞骨骨折算是轻伤害
颞骨是颅底骨的一部分,颞骨骨折就是颅底骨骨折,颞骨骨折根据骨折方式的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些就是单纯颞骨骨折,可能会出现咳嗽以后或者唾液中带血,平时没有什么特殊症状,这种比较轻微的。
还有一些颞骨骨折会出现一些脑积液的耳鼻漏,这种情况就相对比较严重,说明脑子与外界相通了,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长期卧床休息,避免出现颅内感染,颞骨如果是出现的眼睑部的骨折,这种很少见,可能损伤一些视神经,发生一些眼皮下垂、眼睑变小的并发症,这种相对就比较严重了,如果一旦出现神经的损伤恢复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恢复起来的效果非常不佳。
7、什么叫耳朵骨折
颞骨骨折损伤内耳 颞骨骨折有三种情况。
1.分类
(1)纵形骨折:较常见。骨折线与岩部长轴相平行,可从鼓室延至咽鼓管顶壁,主要破坏中耳,极少伤及迷路。
(2)横行骨折:较少见。骨折缝与颞骨岩部长轴垂直,多起自颈静脉需经岩部而达前面。易伤及内耳的前庭部及内耳道,耳蜗及半规管内亦要发生出血。伤及中耳少见。
(3)岩尖部骨折:可引起颈内动脉破裂而发生大出血,多不及救治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