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病人一个月后是经常卧床休息好还是白天户外活动好?
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骨折啦一个月还是少户外活动,注意休息,可适当室内活动!
2、户外运动骨折如何处理
以腿骨折为例..用树枝木板之类的夹住伤腿..用绳子固定住..不能移动伤腿..尽快送到医院
3、"在野外旅游时,如果骨折要怎么办? 用"
用夹板固定后,再用冰冷敷。
4、骨折病人一个月以后可不可以户外活动
不可以,时间太短,骨折端还没有稳定。不能进行户外运动。术后一个半月再复查再看。
5、户外活动发生骨折应该如何应急处理?
假如伤者严重流血,可以尝试止血。
若骨骼外露出伤口,可以厚的东西包裹伤口,减少伤口受外界感染的机会。
把骨折部位固定,例於断脚可以固定在另一只脚上,断手可以固定在胸部丶坚硬的木板上等等。
若怀疑是脊骨受伤,则切勿移动伤者或让其他人移动他。若伤者在马路中间,应该指挥汽车驶开而不应移动伤者,否则可能令伤者更伤。5)致电999求救。
6、户外运动摔伤了该如何处理
止血
1、冰敷
如果只是淤青,在摔伤后24小时内用冰敷,过了24小时用热敷,有利于外伤愈合。淤青的消散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几天,多则半月也说不定,要看淤青大小和自体的吸收快慢。如果真的要快好,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活血止痛药。
2、止血
常用的止血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压、包、塞、捆。
①压:当看见伤口流血,最常做的急救动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这就是压迫止血法。
②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等。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
③塞:用于腋窝、口、鼻、宫腔等处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
④捆:止血带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如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等。但止血带止血法有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法。
3、包扎
用绷带包扎伤口,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固定骨折或挫伤,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
4、骨折固定
①首先要判断是否是骨折,在判断不清是否有骨折的情况下,应按骨折来处理。
②对有伤口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立即封闭伤口,最好用清洁、干净的布片、衣物覆盖伤口,再用布带包扎。
③如遇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
④要记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一般每1小时需放松止血带至少5分钟。
⑤骨折后最忌讳自己乱动或是被别人错误包扎。骨折后的每一次移动都有可能对以后的恢复造成损失。搬动伤者前一定要确定伤肢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否则血管和神经都可能在搬动时受到伤害,对以后的痊愈造成不好的影响。
7、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发生骨折老师有那些责任
管理不善,负有一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