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用什么中草药??
骨折的民间中草药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跌打损伤,皆瘀血在内而不散也,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折不能续”,“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肝主筋,藏血;肾主骨,生髓;脾主肌肉,司运化;肺主皮毛,朝百脉”。根据这些理论,我们使用活血化瘀、续筋接骨、滋养肝肾、补气非血的中草药治力,有效地达到了瘀去、骨充、肌生、筋舒、气和调畅的功效。 方药主要由乳香、没药、蚂蚁蛋、马钱子、麝香、螃蟹骨、自然铜、骨碎补、土鳖虫、冰片等中草药组成。方中乳香辛、苦、温,没药苦平,同归心肝脾,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君药;土鳖虫、马钱子散血通经,消结止痛,为臣;佐以蚂蚁蛋、自然铜益肝补肾,续筋接骨;站香、冰片辛香定窜,行气止痛,引药达病所为使。君臣佐使,相辅相成,对各类骨折都有较好疗效。引药达病所为使。君臣佐使,相辅相成,对各类骨折都有较好疗效。
2、中草药能治好骨折么
谁说?中药治骨折是最好的,不过要用对药。我也是骨折患者,我用的是我们这里的一家骨科秘方配制的中药,疗效很好的。本人也知道一些治疗骨折的中药,如:续断,杜仲,煅铜,天灵盖等。建议你找个资深的中医看看
求采纳
3、骨折可以吃什么活血化瘀的中药
确诊是骨折后,要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接骨续筋的药物。一般服中药要到痛止肿消,骨痂始生后一周才能停药。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您可能要服中药二十多天,具体情况要根据您的身体情况及骨痂生长的情况要决定。没有瘀血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痛止肿消(不用药的情况下)。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4、我骨折了,在医院买了一些接骨的中药,医生为什么要用红糖水送服啊,请帮忙解释一下,万分感谢。
煲汤 骨头汤,还有切忌要是动了手术,伤口在愈合阶段不要吃羊肉,海鲜,那样对伤口的愈合没有好处
5、骨折一星期,淤青了,有没有什么可以活血化瘀、促进骨骼复原的中药方?
有中药活血化瘀汤,活血化瘀丸,一般医院有的卖,针对不同的骨折分期,另外中药汤剂有加减。
6、骨折活血化瘀应该用什么药?
我们医院最近几个月骨科医生开始给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查到的病例有膝关节滑膜积液,锁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想请教这些病例使用丹红注射液都合理么?丹红注射液说明书中规定功效主治为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证见:胸痛,胸闷,心悸,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没有系统的临床试验资料和药理毒理资料。院内合理用药检查小组的人依据说明书,认为这些病例应用丹红注射液属于随意扩大适应证,对医生进行了处罚。我在百度上搜索出一些将丹红注射液用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但是对照组设置得都不是很合理,所以个人认为权威性不够。想弄清楚,这些病例使用丹红注射液属于合理还是不合理?
7、骨折后外敷中药管用吗
外敷中药管用!过去没有西医时,就是靠中药.
你敷的药要有活血化瘀\清热止痛的功效!
但要太严重就得去医院处理了!
8、求助用于骨折活血化瘀的中药烫洗消肿的中药配方
我为你特意翻出1991年的江苏中医杂志,里面有一篇《许氏伤科熏洗方药介绍》,你可以试试。
许氏熏洗药方1号:伸筋草、透骨草各10克,红花、三棱各6克,刘寄奴、川芎、络石藤、丝瓜络、海桐皮、香樟木各10克。
主治:骨折脱位,伤筋后期,血络不和,筋缩作痛,关节屈伸不利。
许氏熏洗药方2号:威灵仙15克、穿山甲、王不留行、昆布、皂角刺、乌梅、白芥子、生南星、地龙、生半夏各10克。
主治:肢体损伤后期,肌肉肿硬疼痛,关节僵直,骨膜增生,骨化性肌炎等症以及伴见骨质增生的颈椎病或足跟痛等疾病。
9、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哪些?
川芎
[性味]辛,温。
[功用]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血瘀气滞的痛证;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煎服,3~10克。
延胡索
[性味]辛、苦,温。
[功用]活血,行气,止痛。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
[用法]煎服,3~10克;研末服1.5~3克。多醋制后用。
郁金
[性味]辛、苦,寒。
[功用]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用于气滞血瘀的胸、胁、腹痛;热病神昏,癫痫痰闭之证;肝胆湿热证;吐血、衄血及妇女倒经等气火上逆之出血证。
[用法]煎服,5~12克;研末服,2~5克。
五灵脂
[性味]苦、咸、甘,温。
[功用]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瘀血阻滞诸痛证,出血证属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者。
[用法]煎服,3~10克,包煎,或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姜黄
[性味]辛、苦,温。
[功用]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血瘀气滞的心、腹、胸、胁痛,经闭,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等;风湿臂痛。
[用法]煎服,3~10克;外用适量。
桃仁
[性味]苦、甘,平。
[功用]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多种瘀血证,肠燥便秘,肺痈、肠痈。
[用法]忌服,5~10克,宜捣碎入煎。
乳香
[性味]辛、苦,温。
[功用]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用于外伤科跌打损伤,疮疡痈肿;瘀崐血阻滞诸痛证。
[用法]煎服,3~10克,宜炒去油用。外用适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牛膝
[性味]苦、甘、酸,平。
[功用]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用于瘀血阻滞及跌打损伤;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乏力等;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火热上炎、阴虚火旺之证。
[用法]煎服,6~15克。
没药
[性味]苦、辛,平。
[功用]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科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滞心腹诸痛。
[用法]煎服,3~10克,宜炒去油用。外用适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丹参
[性味]苦,微寒。
[功用]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症瘕积聚,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热病烦躁昏迷及杂病心悸失眠等。
[用法]煎服,5~15克。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红花
[性味]辛,温。
[功用]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用于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证;症瘕积聚,心腹瘀痛及跌打损伤,血脉闭塞紫肿疼痛等;斑疹色暗,热郁血瘀。
[用法]煎服,3~9克;外用适量。
益母草
[性味]苦、辛,微寒。
[功用]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等;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煎服,10~30克,或熬膏,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外洗。
泽兰
[性味]苦、辛,微温。
[功用]活血祛瘀,调经,利水消肿。用于妇科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及痈肿等;产后水肿,浮肿,腹水等。
[用法]煎服,10~15克;外用适量。
鸡血藤
[性味]苦、甘,温。
[功用]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血虚经闭等证;风湿痹痛及手足麻木,肢体瘫痪,血虚萎黄等。
[用法]煎服,10~15克,大剂量可用30克,或浸酒服,或熬成膏服。
苏木
[性味]甘、咸、辛,平。
[功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用于跌打损伤,骨折伤筋,瘀滞肿痛;妇科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瘀痛、痈肿疮毒等。
[用法]煎服,3~10克;外用适量,研末撒。
骨碎补
[性味]苦,温。
[功用]活血续伤,补肾强骨。用于跌扑闪挫或金创,损伤筋骨,瘀肿疼痛;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泻等。
[用法]煎服,10~15克。外用适量。
莪术
[性味]辛、苦,温。
[功用]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瘕积聚、经闭以及心腹瘀痛等;食积脘腹胀痛。
[用法]煎服,3~15克。外用适量。
三棱
[性味]苦、辛,平。
[功用]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瘕积聚、经闭以及心腹瘀痛等;食积脘腹胀痛。
[用法]煎服,3~10克。
穿山甲
[性味]咸,微寒。
[功用]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用于症瘕,经闭,以及风湿痹痛等;产后乳汁不下;痈肿疮毒,瘰疬。
[用法]煎服,3~10克;研末服,1~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