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复位有哪些方式
1、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方法中,手法复位应用最广泛,也较安全。复位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在给予适当有效的外固定后,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确证复位结果。如复位不良,根据需要,再予以矫正。 2、牵引复位:牵引既可用为复位的方法,又是维持复位的措施。主要用于手法牵引不能复位、或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 3、切开复位:是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应慎重选择,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 如下几种情况可做为切开复位的参考指征: ①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关节面良好对位者。 ②骨折后,因附着在骨片上的肌肉收缩,使骨片移位,不易对合者。 ③骨折端剪式伤力大,血液供应差,骨断端需要严格固定才能愈合者,如股骨颈囊内骨折。 ④骨折断端间有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骨膜、神经等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⑤一骨上有多段骨折,手法复位困难者。 ⑥长骨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又不宜应用牵引方法治疗者,而用内固定又有较好的疗效。 ⑦骨折伴有肢体主要血管断裂,治疗中应首先重建骨支架者,如部分性和完全性肢体断离。 ⑧骨折不连接或发生畸形愈合,功能恢复不良者。
2、手法正骨复位是啥意思
随着社会工农业的发展 ,日常生活中 ,各种损伤的发生日益频繁 ,临床上各种骨折损伤的患者逐渐增多。对于每一例骨折 ,摆在医生和患者面前的问题是 :如何选择骨折治疗方法。骨折治疗大体上分为手术、非手术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有限手术疗法 (半侵入 ),每种方法都各有其适应症 ,可根据医院的设备条件、技术能力和医生的个人经验而定。但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若非手术疗法能取得同样效果 ,还是非手术为宜。
手法闭合复位治疗骨折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蔺道人在其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即提出了治疗骨折的方法和原则 :复位、固定、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20世纪 60年代 ,国内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提出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 :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中医治疗骨折 ,复位以功能复位为主 ,固定多采用外固定 ,在促进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方面有许多有效方药和经验。
手法整复治疗四肢骨折脱位的方法。对上肢的大多数骨折 (如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肋骨髁上骨折、前臂尺桡骨骨折、掌骨骨折、指骨骨折 ),通过手法正骨方法 ,可以达到功能复位 (即骨折虽未百分之百对位 ,但在此位置愈合后 ,不会对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手法掌握得好 ,还可达到解剖复位 (即骨折达到百分之百复位 )。在下肢 ,对于踝关节骨折 ,通过正骨手法大多数可以达到解剖复位 ,对于一部分股骨骨折和胫腓骨折 ,采用正骨手法配合骨牵引 ,也可达到满意复位。骨折复位之后 ,还须采取恰当的固定 ,并维持到骨折愈合。
相对于其它治疗方法 ,手法整复治疗骨折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简单方便 ,经济实用 ,痛苦小。由于没有切开骨折周围组织及骨膜 ,没有损伤破坏骨组织赖以自身修复的血液供应 ,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加快 ,肢体功能恢复迅速、良好。
3、骨折的复位方法有哪些?
(1)手法复位。大多数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矫正其移位。
进行手法复位时,其手法必须轻柔,并应争取一次复位成功。手法复位的步骤如下。
①解除疼痛。可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后者多用于儿童。
②肌松弛位。麻醉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位,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
③对准方向。骨折复位时,是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④拔伸牵引。在对抗牵引下,于患肢远端,沿其纵轴牵引,矫正骨折移位。
术者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位,根据X 线片所显示的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分别采用反折、回旋,端提、捺正和分骨、扳正等手法予以复位。
(2)切开复位。切开复位的指征主要有:骨折端之间有肌和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者;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
切开复位的优缺点。切开复位的最大优点是可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使患者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萎缩或关节僵硬。还能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缺点主要有:可能引起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增加局部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易于发生感染;所用的内固定器材不当,术中可能发生困难或影响固定效果,可发生无菌性炎症,内固定器材的拔除,大多需再一次手术。
4、手腕骨折恢复方法
建议可以及时的尊专业医师治疗比较好,一般骨折处怕冷和怕风的,疼起来很难受,有的会感到浑身特别是原骨折处乏力。阴雨天也会有这种可以自觉的症状。
5、治疗骨折的方法有什么
骨折是运动创伤中较为严重的伤害事故,它是指由暴力引起的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破坏所致,通常多发部位为四肢长骨。骨折按其伤口有无和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按照骨折部位有无完全断裂,又可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
6、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步骤
1.体位 仰卧位;
2.切口、显露 前侧U形切口较为适宜,显露较横切口充分,术后切口与骨折部分不易发生粘连而影响屈曲功能;
3.探查和清理关节腔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向上翻开皮瓣,即可见到髌骨骨折块。损伤严重者,骨折块的分离较大,两侧的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撕裂亦大。将近、远两端骨折块拉开,即可进入关节腔,显露并探查股骨前面,彻底清除关节内积血、骨碎屑以及骨折块间夹有的软组织;
4.复位 先伸直膝关节,以松弛股四头肌,利用巾钳夹住骨折块牵拉对拢,使之复位并由助手暂时保持定位;
5.内固定 对两骨折块较大的髌骨横断折,常用不锈钢丝作为内固定物。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下列3种:
⑴环扎固定法:用18~28号不锈钢丝,以粗圆针引导,紧贴髌骨缘在周围软组织内缝合一圈,然后将髌骨折复位,把钢丝逐渐收紧、拧牢。这方法比较简单,固定也较完善,但易产生成角畸形,一般适用于移位不太大的骨折或尚能复位的粉碎性骨折;
⑵贯穿固定法:用2mm钻头在近侧骨折块断面上1cm的内外侧,垂直于髌骨纵轴,钻一隧道;用同样方法,在远侧骨折块的相应部位也钻一隧道,8形穿过钢丝。但须注意隧道应位于髌骨全厚中点的后方。用巾钳复位、拧紧钢丝固定之。这种固定直接、有力、比较牢靠,适用于移位较大的骨折。由于钢丝在髌骨前面交叉,可以防止屈膝时引起的向前成角;
⑶张力带固定法:用直径1.5mm的克氏针,自近折块折面的内、外侧钻入,沿髌骨纵轴,自骨折块的顶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至针头刚露出折面。复位后,用同一克氏针从近折块向远折块折面的对应点钻入,沿髌骨纵轴自远折块的下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使两端在肌膜外面露出约3~5mm,针尾弯成钩状,然后用18~28号钢丝绕过两枚克氏针的后面,逐渐收紧拧牢。拧紧时,注意钢丝应穿过克氏针的后侧并收紧。这样,钢丝收紧后,克氏针将受到一定的压力,促使骨折块互相靠拢,加速愈合;还应注意决不可使纵行跨过骨折线的钢丝过分偏向侧方,从而失去张力带固定的作用;
6.修复四头肌扩张部及关节囊 检查髌骨关节面完全对合,关节腔内无积血及碎骨后,将两侧撕裂的股四头肌扩张部、关节囊及髌前腱膜用丝线间断缝合。然后冲洗伤口,逐层缝合。
7、谁知道西方骨折手法复位图解的书名 比较清晰的图谱
图解中医骨伤名家手法精华丛书共分五大部分:即卷1为总论,其内容为手法、手技图示,详细介绍接骨、上骱、理筋手法的操作规范及要领和各部位(关节)的练功术式;卷2为骨折,以图示例,使之易学、易懂、易练、易用;卷3为脱位·错缝,介绍各部关节脱位及上骱之法;卷4为伤筋,内容丰富,其中有法,往往用之得心应手;卷5内伤杂病,在骨伤基本治法的基础上,“博采众法”之长。此书其本上体现了骨伤治法的全貌,是一部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大型骨伤治疗手法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