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骨盆骨折房颤

骨盆骨折房颤

发布时间:2021-06-28 01:57:43

1、急诊内科

急诊内科是急诊系统基础,因为您是学中医的,我也难说有啥好建议。我们急诊医学系统,有几大内容:心肺脑复苏CPCR、创伤急救、急救医疗系统EMSS(包括院前急救、急诊急救、ICU急救)、重症监护、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急诊中毒医学等几大模块,每方面的内容都很多,新人往往会觉得头晕,建议首先抓住CPCR入手,这是所有急诊科医生的基本功,第二,常见病太多,急诊内科最多处理的是呼吸道感染、肺炎、胃肠炎、心脏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等,您在实习阶段估计很难全部把握,建议先把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脓毒症等危重症内容学习一下,药物是最后的,基本上懂了疾病后再说,此外操作很重要,现在实习阶段估计实际能操作的不多,但是像气管插管及呼吸机应用、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漂浮导管、纤支镜、三腔二囊管置入等都可能用到,多看多感受吧。

2、肺栓塞时为什么胸痛

肺动脉栓塞有两种特殊胸痛。一种是伴有胸膜炎的胸痛,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偶尔可有胸壁触痛。另一种

是较少见的类心肌缺血的疼痛,此种往往发现胸片上大块肺栓塞阴影,所以一般认为是缺氧和冠状动脉灌

注减少所致,或者是肺动脉高压引起的肺动脉壁机械性扩张所致。伴胸膜炎的胸痛,多有呼吸困难,咳血

,烦躁和紫绀,易诊断。但是局限性肺动脉栓塞往往无典型症状,实际遇到的病例胸痛很轻,主要的体征

是哮鸣音。70%的肺动脉栓塞病人心电图有异常,一般为窦性心动过速,S1Q3型,在I,II,AVF导联中P波

尖耸,心电轴右偏,V1—V6T波倒置及右束支传导阻滞,额面电轴左偏。这些多是一过性的,一般不超过36 小

时。胸部透视或拍片可以是正常的,有的出现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或肺梗死征象。肺栓塞的表现为肺段血管

影的消失,透光度增强,或有胸腔积液,膈肌动度减弱。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是肺动脉干和肺门影扩大

,上腔静脉增宽。肺梗死的典型影像是肺内三角影,但不多见,往往表现胸腔基底部粘连和片状肺不张。

3、如何预防神经性心脏病

心脏病

心、肝、脾、肺、肾是人体的重要脏器,而心脏名列榜首。众所迥知,一旦心脏停止了跳动,人的生命就随之络结。在生命存在的情况下,人体细胞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组成成分是保持相对恒定的,也就是内环境的稳定。心脏就像一只血泵,日夜不停地工作着,通过动脉运送供应组织器官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然后经过静脉把人体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送到排泄器官,从而保证了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就是大循环的作用。小循环又叫肺循环,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渗透到毛细血管中,再由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回到心脏,二氧化碳来到肺的毛细血管通过肺泡壁排到肺泡中,然后呼出体外。血液经过肺循环后变成了含新鲜氧气的血液再去供应身体的需要。
还有一个重要的血液循环叫冠状循环,它专门供应心脏跳动的能源。冠状循环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系统完成的。从心脏发出的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就叫做左、右冠状动脉。进入主动脉的新鲜血液,首先进入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又是供应心脏本身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要血管。左、右冠状动脉又分成若干分支动脉,围绕心脏分别供应各个不同的区域。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负责心脏左右室前壁,心尖部以及室间隔的血供;左旋支大部分营养左心室,小部分营养左心房和窦房结;右冠状动脉的分支主要营养右半心脏。当冠状动脉的某个分支发生病变,相应的接受营养的心肌就会发生损伤、坏死,造成心肌梗塞。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心脏具备了非常雄厚的抗病潜力。在心脏心肌壁内,有着广泛的血管吻合,形成一个密切相关的血管网,也叫侧支循环。一旦冠状循环系统中某一部分发生障碍时,侧支循环可以代替被阻塞的血管的功能。因为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径范围,分别为0.2~0.75厘米,0.2~0.70厘米,而34%~48%的开口径在0.41~0.5厘米之间,这样细的血管很容易引起阻塞而发病。
冠脉循环所供应的是人体最活跃的器官。尽管心脏的重量只占全身体重的0.5%左右,但是对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来说,心脏的总血流量相当于每分钟250毫升,占心脏总排血量的5%左右。这是因为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靠有氧代谢来提供,氧气的消耗占全身的12%。当冠状动脉发生先天畸形、炎症、血栓、栓塞和粥样硬化等病变时,直接影响心脏的供血,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脏病的发生。
老百姓常说的冠心病,实际上就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脏病。
动脉是一条有弹性的中空管道,有内膜、外膜。正常情况下,动脉内膜纤细而光滑。由于种种原因使动脉内膜的脂质,尤其是胆固醇过分堆积,造成局部内膜隆起,呈白色或淡黄色,形如粥状,使动脉变细变硬。这些粥状物使动脉管腔变窄,血流不畅,血栓容易形成,甚至阻塞血管。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冠状循环有广泛的分支和侧支循环,粥样硬化造成的冠脉管腔狭窄要到比较严重时才会出现症状。当冠脉管腔狭窄50%时无任何自觉症状,达到75%时方出现心绞痛等症状,这时病情就会发展很快。如果冠脉由于管腔狭窄或血栓形成彻底阻塞时,分工供应的心肌缺血缺氧,这就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原因。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统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原因,迄今未完全明确,但自古就有之。我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西汉女尸已证实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心肌梗塞的病变。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主要威胁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几年30岁左右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病人也常可以见到。我国儿童的饮食越来越趋于“西化”,奶油、牛奶、肉类成了孩子们的主食。这样虽然有导致体质增强的作用,但同时血中的胆固醇也在升高,粥样斑块在悄悄形成。所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是中年以后患冠心病的基础,应该引起重视。
冠心病男性多于女性,绝经期后的女性冠心病患者明显增加。这是由于生育期妇女血中雌激素水平较高,而雌激素可以延缓动脉硬化的形成。
目前认为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发病因素,与冠心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绞痛是一临床综合征,是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症状之一。其特点是阵发性前胸或左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可向左肩部、左上肢放射,引起局部疼痛或不舒服。心绞痛一般在5分钟内消失,多数持续时间数秒钟,甚或1~2分钟。心绞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脉管腔狭窄,血流减少,一般情况并不发病。只有当血压增高,心动过速,心室肥厚,运动等使心肌消耗氧气量增加,造成供救矛盾,而引起心绞痛。
冠心病发生心绞痛取决于冠脉硬化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心脏丰富的侧支循环决定了冠脉的主要分支由于血管阻塞而发生心绞痛的情况各异:有的病人冠脉2~3支阻塞不发病,而有的病人冠状一支主干阻塞就引起严重心绞痛。无论什么原因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都可以引起心绞痛发作。
体力活动后心肌耗氧量增加。一般在骑自行车,爬山,慢跑后易发生心绞痛。情绪激动可以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常见观看足球比赛,亲人死亡,与人争吵后发病的病人。进食大量动物脂肪,同时饮酒,可在数小时后发生心绞痛。因为饮餐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狭窄的管腔更细,血流减少,而饮酒后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又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寒冷、炎热或季节转换,气候的急骤变化,都可以导致冠脉痉挛,诱发心绞痛。此外,诸如用力排便,较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吸烟、睡眠过少等等均可引起心绞痛发作。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典型的心绞痛往往突然发生,历时短暂,一般只有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个别可达30分钟。部位:胸骨后、左前胸多发,范围为拳头或手掌大小,每次发作部位比较固定。少数病人发生在上腹部、下颌、颈部、后背。典型的心绞痛向左上肢放射,从左肩沿左上臂及左前臂内侧,一直放射至小指、无名指。上述部位发生酸胀、麻痛、无力的感觉。少数病人可放射到颈、咽、牙齿等处。疼痛性质:压榨性、紧缩性疼痛,常伴有窒息和濒死感的恐怖感觉,迫使病人立即停止任何活动。有的病人疼痛程度较轻。有的仅有胸闷、气短的表现。用心电图检查,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的现象,有的病人可完全正常。
心绞痛病人吸氧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后病情很快减轻或好转。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特别引起警惕:
1

4、临床医学专业业余专升本实习内容

实习业务要求

一、病房工作

(一)查房

1、提前进入病房,了解熟悉病人的情况,尤其重危患者夜间病情变化及所作处理。对分管病人作初步检查,并完成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2、查房前准备好过去的化验和各种检查报告及资料,如X线片、心电图等以备讨论参考。

3、查房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及疗效。报告新入院患者病历,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听取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处理意见。

(二)观察病情、管理病房

1、交接班后要尽快熟悉病历,掌握病情,写好交接记录。

2、深入病房,随时了解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等,对新入院病人,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或单独询问病史、查体、书写完成病历,提出诊断处理方案。

3、遇有病情突变者,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请示处理,同时参加抢救工作。

4、对病人和家属解答问题要慎重,对治疗和预防问题,要请示上级医师后答复。

5、熟悉各科的医疗、护理常规及注意事项,并了解执行情况。

6、服从护士长及主管医师的统一领导,协助作好护理、卫生工作。

(三)病历及病程记录

1、新入院病人,应于入院二十四小时内完成病历,危重病人要立即完成病历。

2、病历书写应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全身系统体格检查、重要化验和特殊检查、诊断及处理方案,对各科的病历应按要求完成。

3、病历记录应力求简明确实、字迹清楚、对起病急缓、可能的致病原因,主要症状发生的时间及其以后的发展和演变、诊断和处理经过及其效果等均就重点详细记录,在问诊中有关鉴别诊断各点虽属阴性,但具有诊断意义,亦应记述,并且要注意整体和各症状间的内在联系,在详细询问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分清主次,重点地写成完整、系统、简明、确实的病史记录。

4、体格检查要全面系统,对阳性发现应作详细描述。

5、对各科所要求的病史及各项检查,应详细的记录。

6、诊断要与病史及检查相符合,处理方案包括检查、饮食、护理、药物、手术等。

7、熟悉掌握病历排列次序,书写医嘱方法及治疗原则。

8、病程记录内容包括: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治疗意见,各种检查及治疗措施的经过及效果,病情变化(症状及体征的发生和消失)、会诊记录。重危病人应详尽。

9、填写各种表格:如病危通知单、出院病历、病理检查单、会诊申请单、手术记录、麻醉记录、转科记录、毛地黄应用观察表、糖尿病治疗观察表等。

10、填写出院或死亡记录:应按规定格式逐项填写,并由上级医师签字,出院记录应在出院前24小时内填写,死亡记录在死后24小时内填写完毕。

(四)手术、诊断操作及化验检查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手术及诊疗操作,操作前应掌握手术指征、禁忌症、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术前应进行准备,术后应严密观察及护理。

2、病人入院后按规定开必要的化验单,及时取得结果,掌握常用化验正常值,并且根据病情复查各种化验。

二、门诊及急诊工作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主要诊治初诊病人,熟悉复诊病人的处理。

2、上班应提前到达门诊,做好准备工作。

3、态度和蔼,服务周到,对病人解答问题要慎重,对不熟悉的诊疗问题要请示上级医师后答复。

4、门诊病历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病史、查体主要写阳性症状及体征,以及有关的个人史及家庭史,对疑难病要详细询问和检查。诊断及处理意见需上级医师复查、签名,对应入院治疗的病人,要经上级医师复查、签字后再开住院单。

5、处方、化验单、各种申请单、入院证、假条、诊断证明、手术单等填写后,需经上级医师签名。

6、留观察室、急诊室的病人,应及时观察病情变化,书写病程记录要比普通门诊病历详细。

7、必要时要护送病人去放射科、心电图室等进行检查。

8、接收因交通事故、自杀、被杀等就诊的病人,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三、内科

实习内容与要求

1、通过实习学会询问病史、正规、全面、系统的查体,填写各种表格和记录,熟悉各种化验和特殊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写出完整的住院病历,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

2、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肺癌、肺源性心脏病、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呼吸功能衰竭、气胸、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昏迷、肝脓肿、急性胰腺炎、肠寄生虫病、上消化道出血、结核性胸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病、高血压心脏病、心包疾患、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肾病、尿路感染、尿毒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癫痫、神经官能症和急性中毒等。

3、掌握内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及其临床意义,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在实习中掌握:给氧、鼻饲、洗胃、皮内试验、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输液、输血、股静脉、股动脉穿刺、胸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腹腔穿刺、导尿、灌肠、人工呼吸、三腔管使用、心内注射、心脏按摩等操作。

4、常用内科常用药物的剂量、药理作用和使用方法。在书写处理和医嘱时,药物剂型、剂量和使用方法必须准确。

5、了解内科常见症状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如发热、昏迷、头痛、水肿、休克、心力衰竭、咯血、呕血、肝大、脾大、黄疸、急性腹痛、腹泻、胃肠道出血、尿血、尿少及尿闭、贫血、紫癜等。

四、外科

实习内容与要求

1、掌握外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步骤,正确书写各种表格、记录和病历。

2、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和急救措施。如:一般感染、烧伤、常见软组织骨关节、腰部、颅脑、泌尿系统等损伤、休克、大出血、甲状腺肿瘤、乳房疾患、阑尾炎、肠梗阻、腹外疝、溃疡病的并发症、胆石症、胆囊炎、阻塞性黄疸、肝癌、胸部损伤、肺癌、常见骨折、脱臼、骨关节结核、骨髓炎、骨肿瘤、嵌顿包茎、鞘膜积液、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核、结石及肿瘤等。

3、掌握外科常用诊疗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如肛门指诊、窥肛、腹膜穿刺术、前列腺按摩术,术前洗手,消毒,无菌巾与常用器械的作用,切开止血,缝合,活组织标本采取,换药、注射、补液、输血、各种引流、局部麻醉和封闭疗法在外科下应用。

4、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手术指征、禁忌症、局部解剖、手术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手术或中小手术操作,如切开引流,静脉切开术,活组织标本采取,清创术,浅部肿瘤切除,包皮环切,鞘膜翻转术,腹外疝修补术,输精管结扎术,石膏绷带术,皮肤及骨牵拉,胃溃疡穿孔修补术,肠造瘘,胸腔闭式引流,膀胱造瘘等。

5、熟悉掌握换药技术。

6、手术后应护送病到病房,写出手术记录,观察手术后病情变化,掌握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五、妇产科

实习内容与要求

(一)妇科

1、掌握妇科检查及其注意事项,熟悉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和生理知识,书写完整病历。

2、掌握外阴及阴道消毒及导尿技术。

3、掌握妇科手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4、掌握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如:生殖器官炎症、卵巢瘤、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妊娠流产、月经失调等。

5、掌握妇科常用特殊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如霉菌、滴虫检查、宫颈刮片、阴道后穹隆涂片、基础体温测定等。

6、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宫颈活组织采取术,宫颈糜烂电熨术,及常用诊断及治疗术。

7、熟悉掌握无菌术、切开、止血、缝合、输液、输血、换药等。

8、了解肿瘤化学治疗的指征及注意事项。

9、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妇科手术操作。

10、了解妇科急症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如卵巢瘤蒂扭转、痛经、急性附件炎、急性阴道异常出血、晚期宫颈癌等。

(二)产科

1、掌握产科病史的特点,能完整、正确地书写产科门诊和住院病历,产时记录,产后记录,新生儿记录及产程图描绘。

2、熟悉骨盆的结构、主要径线和产前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检查法。

3、了解正常分娩的机理,掌握各产程及新生儿的处理、Apgar’s评分法。

4、了解新生儿的正常生理及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

5、熟悉妊娠并发病的预防、诊断和处理原则。如各种流产、晚期妊娠中毒、妊娠合并心脏病、晚期妊娠出血、胎位异常、难产、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

6、了解产褥期母体生理变化及注意事项。

7、了解产科急症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如宫外孕、子宫破裂、难产等。

8、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作会阴切开术、裂伤缝合术、人工破膜术、臀位助产术等。

(三)计划生育

1、宣传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熟悉计划生育的措施。

2、了解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及其副作用。

3、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放环、人工流产等。

六、儿科

实习内容和要求

1、   熟悉掌握儿科门诊和住院病史的采取和书写病历,要注意儿科疾病的特点。正确使用及填写儿科各种记录单、表格和申请单。

2、熟悉掌握儿科体格检查方法、步骤和记录,熟悉儿科各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着重注意各年龄组呼吸、心率、脉搏及血象等。

3、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预防原则。如上感、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症、肠寄生虫病、佝偻病及手足抽搐症、未成熟儿及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营养不良症、营养不良性贫血、急性肾炎、脑炎、中毒性消化不良症、小儿惊厥、新生儿硬肿病、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肾病综合症、出血性疾病等。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及白血病、小儿风湿性心脏病的特点、克汀病、鹅口疮、菌痢、小儿结核病等。

4、掌握儿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如静脉、肌肉、皮下注射、给氧、结核菌素试验、头皮针、静脉输血、腰椎穿刺、骨髓穿刺、股静脉及颈静脉穿刺等。

5、掌握儿科常用药物的剂量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副作用,能开正确的处方和医嘱。掌握小儿水电平衡和液体疗法。

6、熟悉和了解儿童保健工作,健康检查,营养指导,卫生宣传,疾病预防。

七、心电图

实习内容和要求

1、   通过实习进一步熟悉正常心电图象,掌握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

2、基本掌握心电图的描记、操作技术、正常心电图的分析及各波形态与测量。

3、初步掌握下列临床常见异常心电图特征:左右心房、心室肥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塞左右束枝传导阻滞、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房颤、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症、洋地黄药物中毒及低钾等电解质紊乱以及心肌炎、心包炎等。

八、放射科

实习内容和要求

1、   了解放射科常规工作制度及X线机的主要组成部分,X线的发生,X线的防护。

2、熟悉X线透视操作(主要是胸部透视),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写透视报告单。

3、了解摄片操作程序,暗室操作常规。掌握摄片会诊单及报告单的正规书写方法。

4、初步掌握常见疾病影像检查程序,合理选用各种检查方法(包括各种造影检查)。

5、认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骨骼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正常X线表现和初步识别典型X线征象。并能对其中常见疾病出现典型征象者作出初步诊断,写出正确的诊断报告。

(1)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肺癌、肺脓疡、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阻塞及胸膜疾患等。

(2)心脏大血管疾病: 风心、先心、高心、肺心、心肌病、心包炎等。

(3)消化系疾病:溃疡病、食道癌、胃癌、胆囊炎、胆石症等。

(4)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及梗阻性病变等。

(5)骨骼系统:骨外伤、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与关节病变等。

5、肺栓赛是什么病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由于肺组织受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血供,而且肺组织和肺泡间也可直接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大多数肺栓塞不一定引起肺梗塞。
症状详细描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发生率均达80%以上。胸膜性疼痛为邻近的胸膜纤维素炎症所致,突然发生者常提示肺梗塞。膈胸膜受累可向肩或腹部放射。如有胸骨后疼痛,颇似心肌梗塞。慢性肺梗塞可有咯血。其它症状为焦虑,可能为疼痛或低氧血症所致。晕厥常是肺梗塞的征兆。

常见的体征为呼吸增快、紫绀、肺部湿罗音或哮鸣音,肺血管杂音,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循环系统体征有心动过速,P2亢进及休克或急慢性肺心病相应表现。约40%患者有低至中等度发热,少数患者早期有高热。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血栓形成肺栓塞常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合并症。栓子通常来源于下肢和骨盆的深静脉,通过循环到肺动脉引起栓塞。但很少来源于上肢、头和颈部静脉。血流淤滞,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静脉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的促进因素。因此,创伤、长期卧床、静脉曲张、静脉插管、盆腔和髋部手术、肥胖、糖尿病、避孕药或其它原因的凝血机制亢进等,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血栓松脆,加上纤溶系统的作用,故在血栓形成的最初数天发生肺栓塞的危险性最高。

(二)心脏病为我国肺栓塞的最常见原因,占40%。几遍及各类心脏病,合并房颤、心力衰竭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者发病率较高。以右心腔血栓最多见,少数亦源于静脉系统。细菌性栓子除见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外,亦可由于起搏器感染引起。前者感染性栓子主要来自三尖瓣,偶尔先心患者二尖瓣赘生物可自左心经缺损分流进入右心而到达肺动脉。

(三)肿瘤在我国为第二位原因,占35%,远较国外6%为高。以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绒癌、白血病等较常见。恶性肿瘤并发肺栓塞仅约1/3为瘤栓,其余均为血栓。据推测肿瘤患者血液中可能存在凝血激酶(thromoboplastin)以及其他能激活凝血系统的物质如组蛋白、组织蛋白酶和蛋白水解酶等,故肿瘤患者肺栓塞发生率高,甚至可以是其首现症状。

(四)妊娠和分娩肺栓塞在孕妇数倍于年龄配对的非孕妇,产后和剖腹产术后发生率最高。妊娠时腹腔内压增加和激素松弛血管平滑肌及盆静脉受压可引起静脉血流缓慢,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加重静脉血栓形成。此外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增加,血浆素原-血浆素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但这些改变与无血栓栓塞的孕妇相比并无绝对差异。羊水栓塞也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五)其他其它少见的病因有长骨骨折致脂肪栓塞,意外事故和减压病造成空气栓塞,寄生虫和异物栓塞。没有明显的促发因素时,还应考虑到遗传性抗凝因素减少或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抑制剂的增加。

病理变化

大多数急性肺栓塞可累及多支肺动脉,栓塞的部位为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但少见栓塞在右或左肺动脉主干或骑跨在肺动脉分叉处。血栓栓子机化差时,通过心脏途径中易形成碎片栓塞在小血管。若纤溶机制不能完全溶解血栓,24小时后栓子表面即逐渐为内皮样细胞被覆,2~3周后牢固贴于动脉壁,血管重建。早期栓子退缩,血流再通的冲刷作用,覆盖于栓子表面的纤维素、血小板凝集物及溶栓过程,都可以产生新栓子进一步栓塞小的血管分支。栓子是否引起肺梗塞由受累血管大小,阻塞范围,支气管动脉供给血流的能力及阻塞区通气适当与否决定。肺梗塞的组织学特征为肺泡内出血和肺泡壁坏死,但很少发现炎症,原来没有肺部感染或栓子为非感染性时,极少产生空洞。梗塞区肺表面活性物质丧失可导致肺不张,胸膜表面常见渗出,1/3为血性。若能存活,梗塞区最后形成瘢痕。

肺栓塞后引起生理死腔增加,通气效率降低,但由于急性肺栓塞可刺激通气,增加呼吸频率和每分钟通气量,通常抵消了生理死腔的增加,保持PaCO2:不升高甚至降低。肺泡过度通气与低氧血症无关,甚至不能由吸氧消除。其机理尚不清楚,推测与血管栓塞区域肺实质的反射有关。虽然PaCO2通常降低,但神经肌肉疾患,胸膜剧烈疼痛和肺栓塞严重患者不能相应增加通气代偿增加的生理死腔时,可出现CO2潴留。急性肺栓塞时常见PaO2降低,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可能是其主要机制,局部支气管收缩,肺不张和肺水肿为其解剖基础。如果心输出量不能与代谢需要保持一致,混合静脉血氧分压将降低,可进一步加重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和低氧血症。

肺栓塞的机械性直接作用和栓塞后化学性与反射性机制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反应是比较复杂的。数目少和栓子小的栓塞不引起肺血液动力学改变。一般说肺血管床阻塞>30%时,平均肺动脉压开始升高,>35%时右房压升高,肺血管床丧失>50%时,可引起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显著增加,心脏指数降低和急性肺心病。反复肺栓塞产生持久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心病。在原有心肺功能受损患者,肺栓塞的血液动力学影响较通常患者远为突出。

诊断

约20%~30%患者未及时或未能获诊断和治疗而死亡,若能及时诊断和给予抗凝治疗,病死率可望降至8%,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应仔细搜集病史。血清LDH升高,动脉血PO2下降、PA~aO2增宽。心电图有T波和ST段改变(类似心肌梗塞图形)、P波和QRS波形改变(类似急性肺心病图形)。X线显示斑片状浸润、肺不张、膈肌抬高、胸腔积液,尤其是以胸膜为基底凸面朝向肺门的圆形致密阴影(Hamptom驼峰)以及扩张的肺动脉伴远端肺纹稀疏(Westermark征)等对肺栓塞的诊断都具有重要价值。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是诊断肺栓塞最敏感的无创性方法,特异性虽低,但有典型的多发性、节段性或楔形灌注缺损而通气正常或增加,结合临床,诊断即可成立。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最特异的方法,适用于临床和核素扫描可疑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表现为血管腔充盈缺损、动脉截断或“剪枝征”。造影不能显示≤2mm直径小血管,因此多发性小栓塞常易漏诊。磁共振为肺栓塞诊断的有用的无创性技术,较大栓塞时可见明显的肺动脉充塞缺损。

肺栓塞易与肺炎、胸膜炎、气胸、慢阻肺、肺肿瘤、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胆囊炎、胰腺炎等多种疾病相混淆,需仔细鉴别。

治疗

除吸氧、止痛、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以及舒张支气管等对症治疗措施外,特异性方法包括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

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方法参见“心肌梗塞”。下腔静脉阻断术适用于抗凝治疗有致命性出血危险及反复栓塞者,可结扎或置以特制的夹子或滤过器等方法。肺血栓切除死亡率很高,仅限于溶栓或血管加压素积极治疗休克仍持续的患者。

6、急求:临床危急值监管考核制度,(不要报告制度和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一、“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一)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范围

项目

范围

项目

范围

钾(血清)

<3.0mmol/L;>5.5mmol/L

HGB(静脉血.末梢血)

<50g/L>180g/L

钠(血清)

<125mmol/L;>155mmol/L

WBC(静脉血.末梢血)

<3.0×109/L>28.0×109/L

氯(血清)

<90mmol/L;>120mmol/L

PLT(静脉血.末梢血)

<50×109/L

钙(血清)

<1.5mmol/L;>3.5 mmol/L mmol/L;>3.25mmol/L

糖(血清)

<2.5mmol/L;>15 mmol/L;>24.8mmol/L

PT(静脉血)

<5秒;>30秒

尿素氮(血清)

>15 mmol/L

APTT(静脉血)

<20秒;>80秒

ALT(血清)

>300 u/L

血培养阳性.脑脊液涂片和培养阳性.分枝杆菌涂片阳性。

(二)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范围
1.心脏停博
2.急性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律失常
(1)室性心动过速
(2)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3)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4)频发性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5)预激伴快速房颤
(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7)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8)心室率小于45次/分的心动过缓
(三)医学影像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1)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3)脑疝、急性脑积水;
(4)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5)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2.严重骨关节创伤:
(1)X线或CT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
(2)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
(3)骨盆环骨折。
3.呼吸系统:
(1)气管、支气管异物;
(2)气胸及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压缩比例大于50%以上);
(3)肺栓塞、肺梗死;
(4)一侧肺不张;
(5)急性肺水肿。
4.循环系统:
(1)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2)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心脏破裂;
(4)纵膈血管破裂及出血;
(5)急性肺栓塞;
5.消化系统:
(1)食道异物;
(2)急性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
(3)急性胆道梗阻;
(4)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5)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挫裂伤、出血;
(6)肠套叠。
6.颌面五官急症:
(1)眼眶或眼球内异物;
(2)眼球破裂、眼眶骨折;
(3)颌面部、颅底骨折。
7.超声发现:
(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患者;
(2)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3)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4)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5)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并胎儿呼吸、心率过快;
(6)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
(7)大面积心肌坏死;
(8)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四)病理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病理检查结果是临床医师未能估计到的恶性病变。
2.恶性肿瘤出现切缘阳性。
3.常规切片诊断与冰冻切片诊断不一致。
4.送检标本与送检单不符。
5.快速病理特殊情况(如标本过大,取材过多,或多个冰冻标本同时送检等),报告时间超过30分钟时。
6.对送检的冰冻标本有疑问或冰冻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
(一)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
1.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2.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核实标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诊断、检测项目等)。
3.在确认检测系统正常情况下,立即复检,与质控标本同步测定,有必要时须重新采样。
4.复检结果无误后,对于首次出现“危急值”的患者,操作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1分钟内电话通知相应诊室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
5.检验者在报告单上注明“结果已复核”、“已电话通知”及接电话者的科室、病区和姓名。
6.检验科按“危急值”登记要求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和检验人员姓名等。
7.尽快将书面报告送达相应诊室或科室、病区,必要时应通知临床重新采样。
8.必要时检验科应保留标本备查。
(二)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流程
1.检查人员发现“危急值”时,在排除伪差的情况下核实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诊断、检测项目等),第一时间将“危急值”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及本科负责人,发具临时诊断报告,必要时重新进行检查,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检验者在报告单上注明“结果已复核”、“已电话通知”及接电话者的科室、病区和姓名。
2.如“危急值”与患者病情不相符,检查人员须积极主动及时与临床沟通,或进一步检查,以保证诊断结果的真实性。
3.在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对报告情况作详细记录。
4.对“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报告有可靠的途径和规定的时间,并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三)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1.检查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首先要确认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
2.立即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核实患者基本信息,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
3.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对报告情况作详细记录。
4.积极与临床沟通,为临床提供技术咨询,必要时进一步检查,保证诊断结果的真实性。
(四)病理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1.病理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标本传输是否有误、标本检查及切片制作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病理科必须在《检查(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显微镜下特点等。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收到标本时间、标本特点、报告时间、病理诊断、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3.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4.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在30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通知病理科医师。
三、如患者检验结果进入“危急值”提醒范围,计算机系统将提示。
(一)医师工作站,患者列表界面的患者床号前、化验报告的条目前、以及报告单内的异常指标前都会显示一个红色的“危”字。
(二)前两处红色“危”字在报告后16小时自动消失。
(三)异常指标前的危字永久保留。
四、临床科室对于“危急值”按以下流程操作:
(一)临床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或进行复查。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二)临床科室在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时,应备有电话记录。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出报告时间、检查或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报告接收时间和报告人员姓名等。
(三)接收报告者应及时将报告交该患者的主管医师。若主管医师不在病房,立即通知科主任或病区现场年资最高医师。
(四)医师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五)门、急诊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电话时应及时通知患者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患者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部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患者,并负责跟踪落实。
(六)普通“危急值”报告当日晚5点前必须有第一次点击,急诊”危急值”在急诊报告后2个小时内完成第一次点击。
(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15分钟以内主管医师对”危急值”报告的应答,应见医嘱或病程记录。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五、“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的更新:
(一)临床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请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相应医技科室修订,并报医务部备案。
(二)相应医技科室应按临床要求进行”危急值”修改,并将临床递交的申请存档保留。
(三)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提交医务部协商解决。
六、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检查、检验科室及临床科室均应建立检验(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七、质控与考核
(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医务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患者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以上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7、急性肺梗的形成有哪几种

肺梗塞是肺栓塞后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肺组织坏死,引起肺栓塞的常见栓子是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低热、咳血。它发病突然,来势凶猛,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但多因继发于其它疾病故临床表现复杂

8、肺动脉栓塞的病因

1.血栓形成
肺栓塞常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合并症。栓子通常来源于下肢和骨盆的深静脉,通过循环到肺动脉引起栓塞。但很少来源于上肢、头和颈部静脉。血流淤滞,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静脉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的促进因素。因此,创伤、长期卧床、静脉曲张、静脉插管、盆腔和髋部手术、肥胖、糖尿病、避孕药或其他原因的凝血机制亢进等,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血栓松脆,加上纤溶系统的作用,故在血栓形成的最初数天发生肺栓塞的危险性最高。
近代概念提出了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三要素:①血流停滞;②血液高凝状态;③血管壁损伤。
2.心脏病
为我国肺栓塞的最常见原因,占40%。几遍及各类心脏病,合并房颤、心力衰竭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者发病率较高。以右心腔血栓最多见,少数亦源于静脉系统。细菌性栓子除见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外,亦可由于起搏器感染引起。前者感染性栓子主要来自三尖瓣,偶尔先心患者二尖瓣赘生物可自左心经缺损分流进入右心而到达肺动脉。
3.肿瘤
在我国为第二位原因,占35%,远较国外6%为高。以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绒癌、白血病等较常见。恶性肿瘤并发肺栓塞仅约1/3为瘤栓,其余均为血栓。据推测肿瘤患者血液中可能存在凝血激酶以及其他能激活凝血系统的物质如组蛋白、组织蛋白酶和蛋白水解酶等,故肿瘤患者肺栓塞发生率高,甚至可以是其首现症状。
4.妊娠和分娩
肺栓塞在孕妇数倍于年龄配对的非孕妇,产后和剖腹产术后发生率最高。妊娠时腹腔内压增加和激素松弛血管平滑肌及盆静脉受压可引起静脉血流缓慢,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加重静脉血栓形成。此外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增加,血浆素原-血浆素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但这些改变与无血栓栓塞的孕妇相比并无绝对差异。羊水栓塞也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5.其他
少见的病因有长骨骨折致脂肪栓塞,意外事故和减压病造成空气栓塞,寄生虫和异物栓塞。没有明显的促发因素时,还应考虑到遗传性抗凝因素减少或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抑制剂的增加。
综上所述,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如下:
(1)继发性因素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制动/长期卧床,创伤或骨折(尤其是髋骨骨折、脊髓损伤),手术后(尤其是胸腹盆腔、下肢骨科手术),植入人工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血液黏滞度增高,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COPD,脑卒中,肾病综合征,中心静脉插管,AMI,高龄,肥胖,心力衰竭,Crohn病,肺间质纤维化,原发肺动脉高压等。
(2)原发性因素多40岁以下,无明显诱因或反复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有家族倾向者。如抗心脂抗体综合征,V因子Leuden突变,蛋白S缺乏,蛋白C缺乏,抗凝血酶缺乏,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与骨盆骨折房颤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