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与肘关节脱位的区别?
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措施是:
1、闭合复位
原则是使肘关节前关节囊松弛,加大肘关节前外侧间隙,以利复位。部分骨折块大者,无翻转移位时,可行闭合复位。复位时应轻度屈肘以解除前关节囊对骨折块的束缚作用。但屈曲过多时,则桡骨头又可妨碍复位。利用被动肘内翻加大外侧关节间隙,用手指将骨折块向远侧推挤。复位后屈肘位固定,因有桡骨头的阻挡作用,骨折块稳定。用石膏托固定4周后,开始主动活动。
2、切开复位
完全型骨折,闭合复位不成功者,应行切开复位。肘关节外侧切口,复位后由于骨折而粗糙而接触面广泛,屈肘位骨折相当稳定。大多数不需内固定术后在屈肘位石膏固定4周。个别如复位后骨折块不稳定,有移位倾向者,可用细克氏针,由前外向后内方向交叉固定。但术后不宜做屈肘活动。直到固定3~4周,才能做关节功能练习。骨折块复位后,也可用松质骨螺丝钉,由肱骨外髁背侧固定,但钉尖须止于软骨下。由于固定牢靠,术后3~5日即可开始屈伸活动。
3、骨块切除
部分骨折骨块较小,应及时切除,有利于肘关节功能锻炼。否则将在关节内成为游离体,发生骨性关节炎。
4、陈旧骨折的处理
肱骨小头骨折后,又未经及时的治疗,可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肱骨小头在移位的位置上与肱骨下端愈合。关骨面多已退行性变。切开复位已不可能。可考虑切除阻碍关节活动的骨折块或桡骨头,同时再行肘关节松解术。肘关节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http://www.guhuaisi999.cn/guzhe/article/080329111432.htm
2、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上移位,但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此骨折容易造成肱动脉损伤,出现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循环障碍者,可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包括:手法复位失败;小的开放伤口,污染不重;有神经血管损伤。
无论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应严密观察肢体血循环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抬高患肢,早期进行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有利于减轻水肿。4 ~ 6 周后即可开始肘关节屈伸活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稳定的患者,术后2 周即可开始肘关节活动。
(2)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呈前上斜向后下的斜形骨折。可刺破皮肤形成开放骨折,少有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3、髁上骨折术后锻炼能否完全恢复?跪求医疗线索!
正常人肘关节背伸一般不超过10度,屈曲一般可达到140度。
您的孩子肘关节的确不是很正常,但是不必过分担心,因为:
1、肘关节的活动能够接近正常,只是外观稍不如人意;
2、孩子在生长过程中,骨骼会随着力线发生改变,渐渐适合日常正常的活动,长大后,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恢复正常骨骼形态。
所以,您的孩子现在只有7岁,骨骼第二次快速生长发育还没有来到,故此您不必过分担心。
补充:非常抱歉。
儿童四肢骨骨折,在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前后成角(在侧位片上能看出来)小于15度(您的女儿可能就在这个界限左右)一般可在骨痂塑性改造期得到纠正。但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大概几年。所以几年内,这种情况(外观形体的差异)会影响您的女儿参加舞蹈的训练。
即使成年后恢复到与正常人完全一样,也仅是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但是在艺术修养方面(舞蹈),可能会因为孩子已经大了,不能达到专业的水准。
这一段补充我想了很长时间,我认为作为日常生活,您的女儿会恢复到接近正常人甚至与正常人无异,至于舞蹈课的训练,我是完全的外行,不知道形体的要求。但是把舞蹈作为一种艺术修养而不是职业我想不应该放弃。
关于治疗,7岁的孩子做矫形手术还太早(影响骨骼发育)也没必要,保守治疗主要是功能锻炼,各医院的意见都是一致的。
很抱歉,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您。
4、为什么肱骨髁上骨折后会伸不直
如果不是接骨问题,那就是愈后问题,另外也可能是心理问题,建议去咨询一下主治医生比较妥当。
5、肱骨髁上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正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可以报销吗???
?
6、右侧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
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所以,被固定的肢体,均要作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对于没有固定的关节,应及时鼓励病人作主动的功能锻炼,当骨折端已达临床愈合就逐渐加强负重锻炼。
临床上功能锻炼有两种形式: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一)主动运动
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对全身反应,防止关节僵硬,因此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骨折l一2周内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偶而伴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残余,此时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因此锻炼主要形式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在不影响断端再移位的情况下,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以帮助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使压力垫效应力增强,对稳固断端和逐渐整复残余畸形有一定作用。例如尺、挠骨双骨折,经复位固定后,即可进行指间关节、指掌关节的屈伸锻炼,手指内收外展,肘关节屈伸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锻炼。
骨折2-3周后肢体肿胀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创伤已基本修复,骨痂开始形成,断端初步连接,除加强进行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外,其他关节均可逐渐加大主动活动度,由单一而到几个关节的协同锻炼,在牵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来带动患肢的活动。
2、第二阶段:此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和牵引拆除后,除了固定期间所控制的关节活动需继续锻炼修复外,某些病人由于初期锻炼比较差,固定拆除后,还可能存在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肢体水肿等症状,那么必须继续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外洗和推拿来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复。另外,还可据病情需要适当配合物理治疗,但应仍以主动锻炼为主。
(二)被动运动
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2、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