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脚扭了,怎么判断是否骨折
对于扭到脚的地方,判断的方法:
(1)伤处出现功能障碍:骨折的判断标准体现在骨折后肢体丧失部分或全部活动功能。
(2)出现反常活动:在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反常活动,即假关节。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的判断标准体现在肢体活动时,骨折断端相互摩擦,可听到骨擦音或触摸到局部骨擦感。
(4)有间接叩击痛:沿力线在骨折肢体远端用轻力叩击或扭转,即引起骨折部位的剧烈疼痛。
(5)伤处肿胀:部位肿胀、青紫或淤斑,肢体肿胀呈环形,说明可能骨折。
(6)伤肢畸形:骨折的判断标准包括骨折段移位后,受伤肢体发生成角、短缩、旋转等畸形。
2、脚扭了和骨折了有啥区别?
踝关节扭伤和骨折的区别诊断:
1.踝关节扭伤:踝部软组织损伤,虽疼痛剧烈,但能行走。
2.踝关节骨折:踝关节损伤后,扭伤者,受伤后即觉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行走或可勉强走路,随之踝关节肿胀;若伤后踝部淤肿疼痛,内外踝部压痛明显,可闻及骨擦音,出现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畸形,则是踝关节或踝部骨裂或骨折。
3、脚扭伤了,没有骨折,应该怎么办
首先,伤后要避免继续负重或行走,切忌由同伴在伤痛局部手法按揉。
可以用绷带或宽胶布将患侧足踝背伸90后轻度外翻位包扎固定,限制行走,并送医院处理。
第二、对于症状轻者,可在伤后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此时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伤后,应施行局部冷敷,并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
冷敷方法: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部,每3分钟左右更换一次,也可以用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每次20~30分钟。夏季则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不宜太长。
第三、如果踝部扭伤已超过24小时,则应改用热敷疗法。此时热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
热敷方法:将热水或热醋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处,5~10分钟后毛巾已无热感时进行更换。每天进行1~2次,每次热敷约30分钟即可。
关节扭伤后应及时处理,原则是制动和消肿散瘀,使损伤的组织得到良好的修复。关节积血较多者,应在无菌技术下及时抽出,以免后遗关节内粘连。韧带断裂或撕脱骨折而影响关节稳定者,需行手术复位修补,以免引起反复扭伤,关节软骨损伤和创伤性关节炎。
4、脚扭伤骨折怎么办?
5、脚扭骨折了怎么办?
)止血: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后包扎固定。 (2)加垫:为使固定妥贴稳当和防止突出部位的皮肤磨损,在骨突处要用棉花或布块等软物垫好,要使夹板等固定材料不直接接触皮肤。 (3)不乱动骨折抄的部位:为防止骨断端刺伤神经、血管,在固定时不应随意搬动;外露的断骨不能送回伤口内,以免增加污染。但是,现场急救时,搬动伤员袭伤肢是难免的,如为使伤员再次受伤的危险,要先将伤员搬到安全地方,在包扎固定时也不可避免要移动伤肢,这时可以一人握住伤处上方,另一人握住伤处下端匝着肢体的纵轴线作相反方向的牵引,在伤肢不扭曲的情况下让骨断端分离开,然后边牵引边同方向移动,另外的人可进行固定,固定应先捆绑断处上端,后绑下端,然后再固定断端的上下两个关节。百 (4)固定度、捆绑的松紧要适度,过松容易滑脱,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固定时应外露指(趾)尖,以便观察血流情况,如发现指(趾)尖苍白或青紫时,可能是固定包扎过紧,应放松重新包扎固定。固定完成后应记录固定的时间,并迅速送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治。
6、脚扭到了怎么办
7、不小心脚扭到了怎么办??
不小心扭到脚怎么办?
8、脚扭伤肿怎么办,怎么样知道是不是骨折了
扭伤后,可以走路,反应没有明显骨折,即使有肌腱撕脱,也不是很重。建议:要确诊损伤情况,可以拍X光片检查。暂时应冷敷,并避免活动。外用云南白药膏等处理。医生询问: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