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家鹩哥误撞到吊扇 翅膀好像断了 怎么办?
劝你还是送医院`毕竟那些是偏方`像你朋友说的`要是骨折``没扶正`直接愈合`那以后也没用的``因为鸟类的骨头是中空,很脆弱`而你自己又不知道骨折的情况是怎样`假如条件允许的话`送医
2、我家的鹩哥生病了!!!
一、出世篇——雏鸟的选择
如何选择雏鸟,已有很多文章介绍过,比如:抢食能力要强;眼睛要有神;脚爪要有力;鹩哥要平头带头沟;八哥要嘴白而长;有这样特征的雏鸟较聪明长大易学语。对于一个老手这些当然不难,但对于一个新手,恐怕听的越多,越有不知该如何下手的感觉。试问当你第一次看见一只雏鸟时,你如何判断它怎样的表现才算眼睛有神、头沟够深、脚爪够力?加上现在的鸟档主都很聪明,白天从来不喂饱雏鸟——造成个个雏鸟的抢食能力都超强!
人类都不可能对一个初生的婴儿准确判断他是否日后聪明,长大能通晓几国外语,又如何能判断目前连公母都难以分辩的雏鸟是否聪明和易学语呢?所以,作为新手我们的目标就是挑一只健康的雏鸟——身体健康是一切之本嘛!
我们把目标简化了——就好办多了——不会挑聪明的,那我们就挑只健康的!
挑选的要求如下:
1)尽量选头窝雏鸟
——鹩哥雏鸟头窝3~4月出生,八哥雏鸟头窝5~6月出生
虽然,说头窝雏鸟比二窝的聪明学语能力强是没有太多的根据,但从小鸟的健康和今后的发展来说选头窝是有道理的。
头窝雏鸟由于是亲鸟的第一胎,亲鸟的体质佳精力旺出品自然较高。最重要的是早出生的雏鸟,有更多的时间在换羽来临前和过冬前进行语言调教和放飞训练,因为事实证明换羽后和在寒冬大部分的雏鸟学语能力都降低了。而且,头窝的雏鸟能在寒冬来临前换好羽对身体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注意:这并不是说二窝、三窝的学语能力差,这只是从健康和发展的角度来说,头窝的更容易上手)
2)尽量在雏鸟多的鸟档选
——俗话说:不怕货比货就怕人比人。
在7、8只雏鸟堆里挑比在2、3只里挑成功率高的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一堆里合眼缘挑出来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那只——但绝不是最差的那只。什么叫合眼缘——就是你第一次见到他/她时的那种暗暗喜欢又不能喜形于色的那种感觉!如果你对雏鸟喜形于色,鸟档主就会吊起来卖了。你只需要静静的看着它而它又能静静的看着你就行了——表明它还小(日龄大的会躲)不能独立需要依赖你或者日后还是个注意力集中学习认真的好孩子。(不建议敲打箱子看雏鸟的反应——只要是饿的都会抬头抢的——不抬头抢的不一定是有病的可能只是饱了或困了。当然你不这样做鸟档主也会做给你看的——我就是受不了雏鸟抢食的可爱样子一冲动加入了养鸟大军的)
3)单独细看
挑到合眼缘的就把它拿出来放到旁边单独细看。
看羽毛、嘴、脚爪是否完整无缺,看泄殖孔周围有否粘附污物——有则可能身体健康有问题——换!
这样挑选是不是很简单呀?我的八哥、鹩哥就是这样简单跟我回家的,不同是一个给的钱少一个给的钱多。
或许,你还想问:那雏鸟选公的还是选母的好?选择八哥还是鹩哥好?
首先,无论八哥还是鹩哥,公母都会说话这是事实,目前不存在某一性别学语能力更强的证据。所以没必要去分,除非是想繁殖。
至于选择八哥还是鹩哥好?我正好都养过,说说我个人的意见:
1)八哥——像狗样貌威武性豪爽、胆大好斗喜闹难接近适合初学者和放飞爱好者饲养
2)鹩哥——像猫样貌娇美性温柔、胆小怕事爱静易亲近适合进阶者特别是女性饲养
二、幼鸟选购篇
幼鸟的选购方法,由于幼鸟的性质不同,运输情况不同,所以选购方法上会有差别,一般幼鸟大致分野生鹦鹉和人工繁殖鹦鹉2种,人工繁殖的鹦鹉,由于很多都是由进口繁殖场繁殖,而繁殖场本身具有专业的防疫和饲养管理,所以幼鸟的身体健康情况相对来说是比较有保障的(这里姑且不论人工繁殖的走私运输和假人工鸟的问题),所以选购时,注意的事项相对没有野生幼鸟那么多,那么麻烦。而市面的大绯胸、小绯胸、亚历山大,都是野生鹦鹉,野生鹦鹉在自然界可能会有受伤、传染病等各种情况,所以选购时候要十分留意。
1、尽量在鸟贩一到货就去挑,别等卖剩下1、2个才去挑。
这个做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幼鸟在鸟店内感染细菌和防止鸟贩不懂喂养而对幼鸟造成伤害。鸟店卫生环境肯定是差的,尤其是国内,大部分鸟店卫生环境比厕所还差,细菌无处不在,甚至还有其他病鸟留在鸟店内,幼鸟由于还没完全发育,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当然也是没有完全建立,无论体力和免疫力上,都是比较差的,一旦遇到细菌,就很容易染病,所以为了避免幼鸟在鸟店内感染病菌,鸟友应该在鸟店到货后,马上去挑选你要买的幼鸟。另外鸟贩喂食问题,国内懂得正确饲养鹦鹉幼鸟是极少数,大部分鸟贩都是不懂喂养的,大家别以为鸟贩就一定懂得喂育鹦鹉,这是错的,每年死于鸟贩手上的幼鸟不计其数,所以为了避免鸟贩乱喂而造成幼鸟伤害,也应该幼鸟到货后马上前去挑选。
也许有些鸟友会说让幼鸟在鸟店呆一段时间后,过了危险期,可以观察有没有病,若身体5个指标都正常的,就可以放心购买。这个方法是以前一些鸟友常用的方法,的确有部分幼鸟会在这段时间内由于体力不支,疾病或者其他情况而夭折,采用这个方法购买的朋友的确避免了这些问题幼鸟,但采用这个方法其实也是忽略了上面2个问题,而且还有疾病潜伏期的问题,举例说,如果幼鸟刚回去时候是健康的,你过了10天才去买,那么假设幼鸟在10天内感染了其他细菌,但感染后并不是马上发病,而是处于疾病潜伏期,还没到病发,那么处于疾病潜伏期的幼鸟的精神、粪便、食欲等几个指标依然是正常的,于是就买了,但买了回去后一周,幼鸟才发病,最后甚至死亡。最后,也许有朋友说,刚到的幼鸟也可能有疾病,而疾病还处于潜伏期的问题。的确,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也是购买野生鹦鹉最根本的风险,这是无法避免的,要减低这个风险,只能靠自己更多的经验去帮助判断幼鸟当时的健康情况,但作为我自己,我比较建议鸟友新到鸟就去购买。
2、观察幼鸟的5个主要健康指标
食欲,如果还没断奶的,应该要有强烈而索食反应。可以将洗干净的手指弯曲轻轻防到嘴巴里面,就能看到幼鸟的索食反应
精神,健康的幼鸟应该是十分精神,反应灵敏的。试试用手指作为移动物体,检查幼鸟是否会注视手指,精神好的幼鸟应该表现为十分活泼好动。
粪便,健康的幼鸟粪便绝对不能拉稀,肛门不能沾有大便。幼鸟虽然进食流质食物,粪便会比较多水分,但水分再多,粪便也应该是成条形,不应该出现松散情况。
鸣叫,健康的幼鸟应该有响亮的鸣叫,而不是一声不响。
外表,仔细检查鹦鹉整个身体,胸部肌肉是否饱满,体温是否正常,眼睛,鼻孔无分泌物,嘴巴合闭,无明显张嘴喘气现象,羽毛紧贴不松散,翅膀收紧不下垂,体表无外伤伤痕、骨折、扭伤情况,脚部4爪有力,无八字脚畸形脚。
当上述指标合格后,就可以判断为健康的幼鸟。
三、幼鸟运输、保暖篇
幼鸟的运输和保暖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这2个环节是过往很多幼鸟夭折的关键
1、运输
若在较近的地方购买幼鸟(100公里内),气温是10-20摄氏度的,一般用塑料箱或者笼子,内垫木屑、报纸等保温吸水材料,然后在外面再包报纸,留3~4个通风口,即可运送回家。若是10度以下运输,则需要在箱子或者笼子外包厚布,留通风口才能送回家。
若在其他城市购买的,则应该在幼鸟上车前30分钟喂食,但不能喂食过饱,一般喂食正常食量的1/3即可,并在流质内添加小量电解质更佳。上车后,尽量保持笼子平稳,不要太颠簸,也不能把鸟防在没有空气的行李箱内。若车程超过4小时的,应该每4小时喂一次流质,食量按1/3喂食,以保持幼鸟体力。
无论长途还是短途,都应该确保幼鸟能呼吸新鲜空气,保持空气流通,特别夏季,若超过30度气温的,应该考虑其他通风降温措施。
2、日常家庭的保温
a、保温箱制作
保温箱的尺寸基本是随意的,主要能让一只鹦鹉能自然转身就可以,高度建议是30-35cm以上为佳。保温箱材质可以选用木箱、纸箱或者塑料箱,木材为最佳,坚固内用,既可以适当透气,保温效果也好,纸箱保温、透气也不错,但不耐用,容易破坏,特别是幼鸟断奶期,纸箱半天就被咬穿个大洞了。用塑料箱,保温和坚固程度也不错,但透气性能就差了,保温箱内湿度会偏高。
a、箱子处理,一般箱子放鸟之前要先做处理,例如纸箱要先看看之前是装什么东西的,如果是装油漆、天哪水的,那就尽量不要作为幼鸟的保温箱了,木箱里面有油漆、石灰、或者其他化学品的,也不能作为保温箱,如果你看清楚保温箱内情况安全的,无化学气味的,那么只要用布清理干净箱内灰尘,赶走蜘蛛蟑螂等,最后最好放在阳光下晒2~3个小时消毒,然后在旁边钻孔作为通风口后,就可以给幼鸟使用了。
b、箱内情况
箱底一般垫报纸,然后在上面加木屑、纸屑作为垫层,木屑也可以吸收粪便,方便清理,若情况许可的,可以在箱底架起一层铁网,这样幼鸟就不会踩到粪便上了。要注意的是千万别让幼鸟光着脚站在平滑的木板或者塑料箱上,脚掌一旦没有任何支撑,不能用力的,那么很可能会造成幼鸟后天的发育畸形,也就是八字脚。如果没有铁网的,也要加木屑和纸屑,以便幼鸟抓稳,站立。
箱盖,保温箱的盖子必须要牢固,并且最好能扣上,因为幼鸟随着时间长大,是会爬出箱子外的,若幼鸟爬出箱外而家里有其他动物或者无人的时候,幼鸟就可能飞走或者有危险了。
保温箱加热设备,一般比较多用的是陶瓷灯泡、和暖风机,陶瓷灯泡多数是进口的不发光发热的电热器,而暖风机就是一般家庭常用的,各大家电店有售,用暖风机要注意室内湿度。
若觉得陶瓷灯泡和暖风机较贵的,可以DIY加热设备,你可以按不同地区的气温,来选择40或者60w的普通灯泡,然后再找一个可乐罐来,搞好电线后,按灯泡长度,锯开可乐罐,并固定好可乐罐的位置,把灯泡放进去接上电源给可以了,这样就可以又发热,又不会发光,可以让幼鸟舒适入睡了。要注意的是尽量把灯泡放在保温箱上端,别放下面,放下面容易烫伤幼鸟,而且注意电线不要留在箱内,不然幼鸟咬到电线就有危险了。
c、根据自己家庭的室温考虑保温方案
家内室温低于10度的,应为幼鸟准备保温箱和陶瓷灯泡、电暖炉等保温设备,以确保幼鸟在15-18摄氏度以上。家内室温10~20度的,例如广东广西等较南地区,可以只用保温箱,不加保温设备。如果有条件的,也可以购买或者自制保温箱。目的和上面的一样,保持幼鸟15~18度以上。
四、幼鸟喂育篇
1、幼鸟食物及相关知识
鹦鹉属于晚成鸟,跟鸡鸭鹅不同,孵化后,鹦鹉自己还不能站立,不能独立进食,由于鹦鹉体内各消化系统还没发育,所以需要父母喂食流质才能继续发育。
自然界的鹦鹉父母是出外进食各种坚果、种子、植物嫩芽、蜂蜜、浆果等东西,经过嘴巴初步分解后进入鹦鹉的胃部(素囊)发酵,变成糊状物质,也就是我们说的流质,然后父母返回巢内,然后对准一个子女的口部,利用素囊的收缩,将素囊内的食物反刍给幼鸟进食,由于素囊内的食物经过父母分解和发酵,所以到幼鸟嘴巴里面的食物,基本已经很容易消化了。要记住的是,鹦鹉的体温是41-43度的,所以,鹦鹉亲鸟反刍出来的食物温度也是这个温度,所以当我们模仿鹦鹉亲鸟喂育幼鸟的时候,也要十分注意这个问题。
喂育幼鸟的食物可以是多样化的,跟自然界一样,可以是多种食物经过分解和发酵的混合物,但提供多样化的食物虽然对鹦鹉有益,但制作的过程将会很复杂,也很浪费时间,所以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个方法并不实际,但上面说的并非废话,而是提醒各位鹦鹉主人知道,鹦鹉是需要多样化的食物才会健康的,单一的食物会造成鹦鹉营养不良。
2、幼鸟食品分类介绍
一般国内我们人工喂育鹦鹉的食物主要有:
a、鹦鹉奶粉
所谓奶粉,并非含有奶类成份,只是鹦鹉奶粉跟人类奶粉一样,经过温水开稀后,会变成糊状,所以一般鹦鹉朋友称为鹦鹉奶粉而已,事实上,鹦鹉奶粉并不含有奶类成份,有些朋友会用牛奶喂育鹦鹉,但其实这是不对的,牛奶里面含有乳糖,而对于鹦鹉来说,鹦鹉体内并没有分解乳糖的酵素,所以,鹦鹉是不能有效分解乳糖,一旦乳糖不能分解,鹦鹉就会腹泻,严重的腹泻可以导致鹦鹉脱水的,所以不要以为牛奶就是好营养。当然,有一些鹦鹉书籍是说可以使用牛奶作为流质食物的一部分,但这是建立在有丰富经验的饲养者喂育的情况下的,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因为有些鹦鹉进食小量牛奶,并没有出现腹泻现象,但如果没有经验的人,胡乱喂食牛奶,那鹦鹉的生命可以说是很危险的。
鹦鹉奶粉一般都是国外进口的,奶粉的制造是经过国外鹦鹉学家分析和参考鹦鹉的食物,然后购买采集这些食物,并按比例将这些食物原材料分解,经过处理后而制成鹦鹉奶粉的,所以一般鹦鹉奶粉的营养是足够的。但不同牌子的鹦鹉奶粉,里面的食物成份会有不同。具体那个好,我就没有做研究分析了,大家自己探讨一下吧。这里给几个我用过的奶粉牌子给大家参考:kaytee、perrtybird、roudybush、harrison这几个牌子的鹦鹉奶粉都不错,harrison是美国和新西兰兽医推荐的牌子,不过我就没钱买这个牌子的奶粉了,因为贵的要命,呵呵
如果各位觉得鹦鹉奶粉价格太高的,可以自制鹦鹉幼鸟食品。
b、自制鹦鹉幼鸟食品
原材料上面说了,可以多样化的,可以是各种蔬菜或者水果的混合物,又或者其他种子压成粉末后制作的混合物,但为了方便大家制作,按自己的经验,我一般用麦片+葡萄糖+玉米粉或者亨氏胡萝卜米粉,比例大概是6:1:3。麦片和玉米粉必须是选购无糖无盐,需要经过煮食的原麦片,不能买含奶类成份,或者含有糖和盐的。
制作方法如下:先把适量的麦片和玉米粉加热水,放火里面煮1~2分钟,待麦片和玉米粉煮沸后,放常温下降温,当接近40度时候加入适量葡萄糖,搅拌均匀后喂育鹦鹉即可。切忌喂过热的食物给鹦鹉进食,会灼伤鹦鹉素囊的,太冷的食物,鹦鹉也不会感兴趣的,甚至会出现拒食。
c、特别注意
在这里慎重的提醒各位,不是人吃的东西都能给鹦鹉进食的,很多东西鹦鹉是不能进食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有毒的,举例说说部分鹦鹉不能进食的食物:咖啡、酒精、巧克力、苦瓜、牛油果以及含油盐的食物,和带苦涩味道的植物。
3、喂食器具及其卫生
a、鹦鹉的喂食器具主要有2种,1是喂食器,我们俗称的针筒,2是匙更。所谓喂食器,其实跟我们的针筒基本一样,不同的是针头部分,喂食器的针嘴是塑料的,而且长5cm左右,针嘴直径大概0.2-0.4cm,不是人类用的尖尖的不锈钢针头。匙更,就是一般家用的匙更,可以是瓷的,也可以是塑料和不锈钢的。
3、我的鹩哥一只腿好像骨折了,怎么办?
送去宠物医院看看。。。据楼主所讲,貌似有些严重。。建议不要自己动它,拎上笼子去医院吧。。。祝好运!
4、鹩哥飞的时候撞的翅膀下垂飞不起来!声音也没有了!怎么治疗翅膀下垂啊
骨折了吧这是,固定起来静养。你受伤的时候还有心情唱歌啊?肯定不叫了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