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求分享?
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以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糖尿病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疾病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目前还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现在这种疾病常用的方法就是药物治疗了,那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按年龄大小选药:糖尿病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所以不同年龄层次所选择的药物也是不同的,对于老年患者,因为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力降糖药物,而应选择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温和的降糖药物,如诺和龙。对于儿童来讲,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只有二甲双胍被FDA批准用于儿童。
按糖尿病类型选药:如果我们患上了糖尿病疾病的话,需要根据我们的糖尿病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好、出现急性合并网膜病变、尿毒症等应激状态(严重感染、急性心梗、脑卒中等)、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及围孕产期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除上述情况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按高血糖类型选药:还有就是我们要根据高血糖的类型来进行选择药物,如血糖升高的时间不同,药物也有所差别,如果是单纯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则首选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有餐前血糖轻度升高,应首先考虑苯甲酸衍生物。如果空腹、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应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按有无其他疾病选药:如果不仅仅是患上糖尿病,还有一些其他疾病,我们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也需要顾及到。如果患者还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虑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胃肠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慢支、肺气肿等肺通气不良的疾病,慎用双胍类。如果患者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类。如果患者有较严重的心肝肾肺等全身疾病,则最好使用胰岛素。
以上就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应该如何进行选择的具体内容,仅供参考。
2、糖尿病患者可以接受麻醉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接受麻醉和手术。不过,此类患者必须经过良好的术前血糖控制。换句话说,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其微血管病变可使患者围术期并发症风险显著增高。此外,高血糖还可能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不利于伤口愈合,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等。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入院后,要积极的遵守医嘱,向医生详细报告血糖控制情况,日常服用降糖药情况,以便于医生及时掌握你的血糖状态,更加完善的进行术前准备,让你能安心度过麻醉与手术。术前病人应将血糖水平和代谢水平调整到最佳状态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一般的,手术禁食水前仍可给予二甲双胍、曲格列酮和阿卡波糖,因单一应用这类药物并无低血糖危险,且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引起的高血糖,造影前48小时应停用二甲双胍。当然,当你入院后,最重要的还是要遵守医嘱,按照医嘱来进行血糖的调控。首先,是糖尿病本身的风险。糖尿病本身潜在的大小血管并发症可显著增加手术风险,如感染、心血管疾病和麻醉意外等。另外,在围手术期,大约有1/4患者的血糖是有问题的。手术应激状态会使血糖升高,相应地也会增加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几率。同时,高血糖会使感染发生率增加,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此外,手术本身也会对血糖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取决于手术的种类和创伤严重程度。手术对血糖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腹腔手术大于胸腔手术,胸腔手术大于体表手术。腹腔手术导致腹膜和肠系膜牵拉刺激及胃肠激素分泌异常。总之,给糖尿病患者做手术需要外科、内分泌科和麻醉科的多学科互相协作,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风险,尽早解除疾病带给病友的痛苦。
3、围手术期和ICU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复杂,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因此,在B细胞产生胰岛素、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胰岛素以及靶细胞接受胰岛素并发挥生理作用这三个步骤中任何一个发生问题,均可引起糖尿病。
1、胰岛B细胞水平。
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B细胞合成变胰岛素,或B细胞合成的胰岛素原结构发生变化,不能被蛋白酶水解,均可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如果B细胞遭到自身免疫反应或化学物质的破坏,细胞数显著减少,合成胰岛素减少或根本不能合成胰岛素,则会出现2型糖尿病。
多尿: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时可达到20多次,尿量可达2~3升至10升之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质发白、发粘。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8.9~10mmo1/1),排入尿的糖多,于是尿的次数与尿量增多。
多饮:尿多之后是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区而思饮。
应当指出的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明显低于肾糖,所以在未出现多尿之前就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了。另一方面,老年人肾血管硬化,而使肾糖升高,所以血糖很高,而尿中无糖也不会出现多尿;再者,老年人中屈神经感受性减弱,尽管体内水分丢失明显,而口渴中屈无感觉,也不思饮,这也就是老年人常见、死亡率糖尿病非酮症渗性昏迷的原因。
多食: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则会刺激大脑的饥饿中屈兴奋而多食,使进食后无饱腹感,满足感,于是进食次数和进食量豆明显增多。
应当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早期,由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使糖尿利用的关系而出现餐前明显的饥饿感,甚至出现低血糖,这往往是2型糖尿病的首发症状。
消瘦:由于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泌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可引起消瘦,如有多尿症状,体内水分的丢失更加加重消瘦症状。同样,病程越长,血糖越高;病情约重,消瘦也就约明显。
2、血液运送水平。
血液中抗胰岛素的物质增加,可引起糖尿病。这些对抗性物质可以是胰岛素的受抗体,受体与其结合后,不能再与胰岛素结合,因而胰岛素不能发挥生理性作用。激素类物质也可以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如:儿茶氨酚。皮质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异常升高时可致血糖升高。
3、靶细胞水平。
受体数量减少或受体与胰岛素亲和力降低以及受体缺陷,均可引起胰岛素抵抗、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最终使B细胞逐渐衰竭,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中占重要地位。
糖尿病早期预测
不同病情、不同类型的患者可以有轻重不同的症状,轻者可以毫无感觉,重着可以影响生活,可以使典型的症状(三多一少),也是非典型似乎很难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的症状。典型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按发生机制讲是应按这个顺序发生,但也可以仅仅突出某一个症状。
4、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首先必须稳定血糖,合理适当的使用药物;生活上要管住嘴、迈开腿;记住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但其他并发症是非常可怕的!
5、糖尿病患者什么情况下不适宜服用药物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为:
1、所有Ⅰ型糖尿病。
2、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
3、糖尿病患者伴有外科病围手术期。
4、糖尿病患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和分娩时。
5、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酮症酸中毒,和乳酸性酸中毒等。
6、Ⅱ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者,经体力和饮食治疗效果不佳内者亦可直接加用胰岛素治疗。
7、糖尿病患者合并重症感染或消耗性,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容小球硬化症,或并发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都是胰岛素治疗的适症证。
6、1型糖尿病患者不打针不行吗?
不行的。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 HbA1c仍大于 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新发病并与 1 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 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药物很难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逆转β细胞功能,故新诊断的2 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须应用胰岛素治疗:围手术期;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或应激状态时需临时使用胰岛素度过危险期,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乳酸酸中毒、感染等;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足、重症糖尿病肾病等;合并一些严重的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血液病、肝病等;妊娠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妊娠期、分娩前后、哺乳期,如血糖不能单用饮食控制达到要求目标值时,需用胰岛素治疗,禁用口服降糖药。继发性糖尿病和特异性糖尿病人。
制剂
胰岛素按照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
类似物。人胰岛素如诺和灵系列,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诺和锐30、诺和平。按作用时间特点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常见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平。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胰岛素按药效长短分类:
1、 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
市场常见的有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和短、中效各占50%的预混两种。
可以配合蜂胶一起于糖尿病。蜂胶对于糖尿病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血糖,原理是通过本身的抗炎、免疫、抗氧化的特性,恢复一部分的胰脏功能,使胰岛细胞损伤得到修复,功能有所提高。蜂胶以及其所含的一些物质,对于延迟糖的吸收,以及延迟或者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蜂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治疗难点在于蜂胶本身的提纯度比较低,所以在临床上应该谨慎的、合理的使用。蜂胶除了控制血糖之外,还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以及保护肝脏等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作用。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粒,温开水冲服
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7、目前治疗一型糖尿病最好的方法?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 HbA1c仍大于 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新发病并与 1 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 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药物很难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逆转β细胞功能,故新诊断的2 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须应用胰岛素治疗:围手术期;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或应激状态时需临时使用胰岛素度过危险期,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乳酸酸中毒、感染等;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足、重症糖尿病肾病等;合并一些严重的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血液病、肝病等;妊娠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妊娠期、分娩前后、哺乳期,如血糖不能单用饮食控制达到要求目标值时,需用胰岛素治疗,禁用口服降糖药。继发性糖尿病和特异性糖尿病人。
制剂
胰岛素按照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
类似物。人胰岛素如诺和灵系列,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诺和锐30、诺和平。按作用时间特点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常见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平。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胰岛素按药效长短分类:
1、 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
市场常见的有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和短、中效各占50%的预混两种。
可以配合蜂胶一起于糖尿病。蜂胶对于糖尿病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血糖,原理是通过本身的抗炎、免疫、抗氧化的特性,恢复一部分的胰脏功能,使胰岛细胞损伤得到修复,功能有所提高。蜂胶以及其所含的一些物质,对于延迟糖的吸收,以及延迟或者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蜂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治疗难点在于蜂胶本身的提纯度比较低,所以在临床上应该谨慎的、合理的使用。蜂胶除了控制血糖之外,还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以及保护肝脏等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作用。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粒,温开水冲服
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8、糖尿病病人为什么在术前要停用降糖药
您好!我是糖尿病专业的,据我所知,停用降糖口服药不等于停用所有降糖药,而是将口服药物改为胰岛素降糖。原因是zd: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的慢性物质代谢性疾病,胰岛素不足的危害不仅是高血糖,还有促进蛋白质分解,脂肪分解,促进肝糖异生等,他对手术患者的直接影响是伤口愈合缓慢(有种说法蛋白质是细胞膜的“骨架”),同时他还版影响了应激后的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内环境的稳定。所以,对手术患者来说,最好的降糖方法是胰岛素替代疗法。
这样看来您的第二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长效降糖药残留的血药浓度会与胰岛素叠加起效,造成低血糖,对手术患者不利,(低血糖的危害我就不罗嗦了)氯磺权丙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祝您学习顺利!
9、关于糖尿病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打胰岛素的问题
1、两类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第一类:我国推荐对于HbA1C>9.0%和/或空腹血糖>11.1 mmol/L,美国HbA1C≥ 10% 和/或血糖≥ 16.7 mmol/L,可开始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百(用或不用其他药物)。
第二类: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口渴度、多饮、多尿及体重下降等)或/和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一般有这些症状时血糖基本也达到了上述标准)。
2、三药联合血糖仍不达标
在生活方式和至少三种较大剂量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达标,问或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应该使用胰岛素治疗。
3、其他特殊情况
糖尿病患者在一些答如:围手术期、感染、妊娠或病情危重以及肝肾功能等严重受损时。这些也是必须注内射胰岛素的。
但是当你血糖控制较好比较稳定的时候,可以选择不注射胰岛素,具体还是听取医生建议。控糖的话除了药物治疗,你也可以选择一些膳食补充剂,如Curalife膳食补充剂,CuraLife的成分含有苦瓜、葫芦巴、余甘子、印度獐芽菜、姜黄、等11种纯天然植物精华,各成分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碳水化合物在消化系统的吸收,修复胰腺细胞功能,提高胰岛素耐受性容。除了有效的控糖之外,还可以全面改善你的身体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