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的临床症状依据损伤部位、程度、范围、时间、年龄及个体差异等情况,其症状表现及反应差别较大,在共性方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疼痛 具有骨折病人所特有的剧烈疼痛,常在搬动躯干或变换体位时更加明显,因此患者多不能站立行走。2.压痛、叩痛及传导痛 骨折局部均有十分明显的压痛及叩痛(后者一般不作检查,以免增加病人痛感),并与骨折的部位相吻合。单纯椎体骨折者,压痛较深在,其主要通过棘突传导。椎板及棘突骨折者,压痛较浅表,除单纯棘突、横突骨折外,一般均有间接叩痈,且其疼痛部位与损伤部位相一致。3.活动受限 无论何型骨折,脊柱均出现明显的活动受限。在检查时,切忌让患者坐起或使身体扭曲,也不应让患者作各个方向的活动(包括主动与被动),以免加剧骨折移位及引起副损伤,甚至造成截瘫。4.神经症状 腰椎骨折波及椎管,其程度不同可表现为:完全性截瘫、圆锥损伤、部分性截瘫及根性受累等症状与体征。对每例脊住损伤患者应进行必要的神经学检查,以求诊断的完整全面。
2、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后臀部或下肢痛很正常,可能是压到支配下肢或臀部的神经了,再有就是伤后瘀血比较多,也会引起疼痛,往往骨折后需要平卧及腰部垫枕治疗,这样肩膀及臀部都处在骨折处相对较低的位置,瘀血会沿筋膜间隙向地处扩散,所以地点会出现疼痛。会慢慢消失的。
锁骨骨折自然愈合需要4-8周。
3、腰椎性骨折?
?
4、腰椎骨折的手术步骤
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1)椎压缩不到1/5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位及固定者可仰卧于硬板床上,骨折部位垫厚枕,使脊柱过伸,同时嘱伤员3日后开始腰背部肌锻炼,开始时臀部左右移动,接着爱国作背伸动作,使臀部离开床面,随着背肌力量的增加,臀部离开床面的高度逐日增加,3个月后骨折基本愈合,第3个月内可以下地少许活动,但仍以卧床休息为主,3个月后逐渐增加下地活动时间。
(2)椎体压缩高度超过1/5的青少年及中年伤者,采用两座法过仰复位,在给予镇痛剂或局部麻醉后,用两张桌子,一张较另一张高约25—30cm左右,桌横放一软枕,伤员俯卧,头端置高桌侧,两手抓住桌边两大腿放在低桌上,注意胸骨柄和耻骨联合处必须露出,一助手把住伤员两侧腋部,另一任握住双侧小腿,以防止伤员坠落,利用悬垂之体重约10分钟后,即可逐渐复位,复位者一手托住髂嵴,另一手扪摸有突的棘突,观察是否已复位,如果仍有后突,术者可用手掌施力于后突的棘突处,使皱褶的前纵韧带绷紧,压缩的前半部椎体得以复位,棘图重新互相靠拢和后突的消失,提示压缩的椎体已复位,复位后即在此位置包过伸位石膏背心,也可先上石膏后壳,干硬后伤员仰卧在石膏后壳上,包成完整的石膏背心,石膏干透后,鼓励伤员起床活动,固定时间约3个月,在固定期间,坚持每天作背肌锻炼,并逐日增加锻炼时间。 也可以采用双踝悬吊法,局部麻醉后将伤员移向手术台之一端,使其颈部位于台之边缘,伤员俯卧,用双手拉住一靠背椅的靠背,靠背架上有衬垫,伤员的额部托在衬垫上,在踝关节部包棉垫,然后在踝部套上牵引带,利用滑轮装置将双下肢逐渐拉高,直至骨盆离开台面约10cm为止。依靠悬垂的腹部和经下肢的纵向牵拉,可使脊柱过伸,后突消失,压缩成楔状的椎体即可复位。复位的手法同两桌法,复位后在此位置包石膏背心。包石膏方法、固定时间与吨位时间约同前。
2、爆裂型骨折的治疗,对没有神经症状的爆裂型骨折的伤员,经CT证实没有骨块挤入椎管内者,可以采用双踝悬吊法复位,因其纵向牵引力较大,比较安全,但需小心谨慎,对有神经症状和有骨折块挤入椎管内者,不宜复位,对此类伤员宜经侧前方途径,去除突出椎管内的骨折片以及椎间盘组织,然后施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必要时还可置入前路内固定物,后柱有损伤者必要时还需作后路内固定术。
5、腰椎骨折和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区别?
压缩骨折是腰椎骨折的一种类型。腰椎骨折分为4大类:(1)A类:压缩性骨折;(2)B类:爆裂性骨折;(3)C类:安全带骨折;(4)D类:骨折脱位。其下还分16个亚型。Magerl等承继AO学派长骨骨折的3-3-3制分类,将胸腰椎骨折分为3类9组27型,多达55种。主要包括:(1)A类:椎体压缩类:①A1:挤压性骨折;②A2:劈裂骨折;③A3:爆裂骨折。(2)B类:牵张性双柱骨折:①B1: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②B2: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③B3: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3)C类:旋转性双柱损伤:①C1:A类骨折伴旋转;②C2:B类骨折伴旋转;③C3:旋转-剪切损伤。
6、腰椎骨折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