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2018年肋骨骨折几根算伤残
1.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知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2.等伤情道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内等级向用人单位索要伤残赔偿;
3.根据你所说的伤情,可结合《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具体的结果要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的鉴定结论了。容
2、2018年肋骨骨折几根算十级伤残
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
解释原因如下
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以下情况均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1、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
2、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
(2)2018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扩展资料
赔偿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参考资料:网络: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3、车祸导致五根肋骨骨折可以评十级伤残吗?2018年的,谢谢
得有两处畸形愈合才可以
人体损伤百致残程度分级
5.10.3 颈部及胸部损伤
1)颏颈粘连畸形松解术后;
2)颈前三角区瘢痕形成,累度计面积达25.0cm2;
3)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影响功能;
4)器质性声音嘶哑;
5)食管修补术后;
6)女性一侧乳房部分缺失或者内畸形;
7)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
8)肺修补术后;
9)呼吸困难容(轻度)。
4、2018年交通事故司法肋骨伤残鉴定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1、轻伤一级:肋骨骨折6处以上。
2、轻伤二级:肋骨骨折2处以上。
3、轻微伤: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
损伤程度等级划分:
1.1 重伤一级
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遗留肢体严重残废或者重度容貌毁损;严重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重要器官功能。
2.2 重伤二级
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危及生命;遗留肢体残废或者轻度容貌毁损;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重要器官功能。
3.3 轻伤一级
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未危及生命;遗留组织器官结构、功能中度损害或者明显影响容貌。
4.4 轻伤二级
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未危及生命;遗留组织器官结构、功能轻度损害或者影响容貌。
5.5 轻微伤
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
6.6 等级限度
重伤二级是重伤的下限,与重伤一级相衔接,重伤一级的上限是致人死亡;轻伤二级是轻伤的下限,与轻伤一级相衔接,轻伤一级的上限与重伤二级相衔接;轻微伤的上限与轻伤二级相衔接,未达轻微伤标准的,不鉴定为轻微伤。
5、2018新规工伤肋骨骨折须最少5根才能评上十级伤残是否属实?
第一、工伤等级,具体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果为准。
第二、对第一次鉴定标准不服的,可以要求重新鉴定。
6、2018年的新法规肋骨骨折三根可不可以做工伤鉴定,可以的话能评几级。
劳动者车祸肋骨骨折五根,如果认定为工伤,具体可以鉴定为几级伤残需要由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劳动者的受伤程度和受伤部位进行综合的评定,以最终的伤残鉴定结论为准。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如果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5、相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保险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