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肢骨折有什么表现?佛山能看吗
疼痛及压痛:骨折时会有程度不同的疼痛和压痛,以骨折处疼痛最明显。由于骨折处尖端可刺伤周围组织的血管、神经,所以活动时疼痛加剧。
肿胀和瘀斑:骨折后常引起周围组织损伤、肿胀和瘀血,皮肤可出现青紫色瘀斑,但位置较深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局部肿胀则不明显。
畸形:骨折端因受外力作用、肌肉牵拉、肢体或骨本身重量的影响,可发生明显的移位,使伤肢发生相应的畸形。如用手摸,常感到凸凹不平,压之则产生剧烈疼痛。
功能障碍:由于骨的正常连续性中断,软组织损伤,肿胀疼痛,功能明显受到障碍。如上肢骨折时几乎不能抓提物件;下肢骨折时,人站不起、走不动,活动明显受限。
骨折常常合并有软组织损伤,这些合并损伤造成的严重后果往往超过骨折本身,如头颅骨骨折合并脑组织损伤或颅内血肿。
建议到佛山市中医院看一下医生比较好
2、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分为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
(1)早期并发症
1)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骨折引起的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导致。
2)脂肪栓塞: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随着需要到达肺、脑引起肺、脑脂肪栓塞,严重影响生命。
3)重要的内脏器官损伤:如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等。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包括四肢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柱脊髓损伤等。
5)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肢体创伤严重,引起局部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周围神经软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导致肢体坏死,常常产生截肢等严重后果。最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切开筋膜减压。
(2)晚期并发症
1)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导致肺部活动量减少,引起肺部长期处于充血、淤血、水肿而导致炎症。
2)压疮:常见部位有骶骨部、髋部、足跟部。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骨盆、下肢骨折。
4)感染:开放性骨折如损伤严重,坏死组织残留或软组织覆盖不佳,可能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致化脓性骨髓炎。
5)创伤性关节炎:任何关节外伤后,尤其下肢关节损伤,关节面遭到破坏或关节内骨折未解剖复位,畸形愈合后,因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引起创伤性关节炎。
6)关节僵硬: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淋巴系统回流不畅,渗出物使局部软组织发生粘连,并伴有关节囊和周围肌肉挛缩,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7)废用性骨萎缩
8)缺血性骨坏死: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9)缺血性肌挛缩: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后导致的严重后果。
10)骨质疏松。了解更多骨折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登录黄庆茁疼痛科
3、下肢骨折怎么急救?
大腿骨折:大腿骨,医生叫它股骨。跌伤、暴力打击或者受车辆撞击等,都可引起股骨骨折。
(1)判断方法
①下肢不能活动。
②骨折的地方很痛,一动就会疼痛难忍。
③可能出现畸形,折成一个角度,腿往外扭转。
④伤肢比健肢短。
⑤有时还可能有伤口,成开放性骨折。
⑥重伤病人可同时有休克出现。
(2)急救方法
①牵引手法:一手先托住伤腿足跟;另一手拉住足背,顺着大腿方向(这是指病人仰卧时的方向)牵拉伤腿,用力要大,但须缓慢,一点点地加力,要移动它,必须用这种方式做牵引:双手托住伤肢的脚脖和脚背,用力拉向自己。
如果要提起伤腿,除了一人牵引,还需要有一人在大腿下面和小腿肚处托住,然后再提起。
②夹板固定:先将伤腿伸直,和健肢并拢,两肢碰在一起。用4~7块三角巾(叠成宽条)或宽布条(围巾、毛巾也可以),一条放在心口处,一条放在大腿根,一条放在膝盖,一条在小腿。三角巾都要摊平,压在身子下面,两头在身子两旁外露。
找两块窄长木板条(一块较短)。每块木板的一头用棉花垫(毛巾或叠好的布块)包住。长的一块塞人腋窝,短的一块塞人胯下。两块木板,正好夹住大腿的内外两面。如没有两块木板,有长的一块也可,但需多一块三角巾,把双足捆绑在一起。
用几块棉花垫,塞在肢体旁和脚脖处,以免突出的骨块相碰产生疼痛。接着,分别给每块三角巾的两头打结,固定夹板。
③搬运方法:找三个人,并排单腿跪地,跪在病人同一边的身旁。一人托头和上背;一人托腰和臀部;一人托住大腿和小腿。一齐起立,一起放下,将病人仰放在担架上,然后抬送至医院。
2.小腿骨折:外力打击或从高处跌下时脚着地,或者脚着地后猛力一扭,都能引起小腿骨折。
(1)判断方法。
①脚往外扭。
②受伤后的小腿比没受伤的小腿短。
③伤处肿、痛,不能活动。
(2)急救要点。
①牵引方法:和大腿骨折相同。
②夹板固定的做法:找一块长木板条,一面垫上棉花或衣服,外缠布条,用来贴在伤腿的外方或下方,夹板的一头放到大腿上部,另一头放到足跟。用四条三角巾分别放在大腿,膝盖上、下方,脚脖子上方,连腿带夹板一齐扎紧,注意固定带放置的位置,一条在脚脖,另在膝关节的上下各一条,再在大腿根处放一条,一共四条。夹板外面要用布块或软毯裹住。
如用两块夹板,夹住伤肢的内外两面(板和腿之间一定要垫好棉片或布块),这样,更牢靠,更结实。
③运送:病人应该仰卧在担架上,运送至医院。
4、下肢骨折中哪些骨折易造成缺血性坏死或迟缓愈合或不愈合?为什么?
下肢骨折里,股骨颈骨折、胫骨下三分之一骨折和距骨骨折,容易出现缺血性坏死或迟缓愈合或不愈合。这是由于这几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决定的,这几个部位的血液循环非常脆弱,禁不起破坏。
5、下肢骨折应怎样进行急救?
1.大腿骨折:大腿骨,医生叫它股骨。跌伤、暴力打击或者受车辆撞击等,都可引起股骨骨折。
(1)判断方法:
①下肢不能活动。
②骨折的地方很痛,一动就会疼痛难忍。
③可能出现畸形,折成一个角度,腿往外扭转。
④伤肢比健肢短。
⑤有时还可能有伤口,成开放性骨折。
⑥重伤病人可同时有休克出现。
(2)急救方法:
①牵引手法:一手先托住伤腿足跟;另一手拉住足背,顺着大腿方向(这是指病人仰卧时的方向)牵拉伤腿,用力要大,但须缓慢,一点点地加力,要移动它,必须用所不的万式做牵引:双手托住伤肢的脚脖和脚背,用力拉向自己。
如果要提起伤腿,除了一人牵引,还需要有一人在大腿下面和小腿肚处托住,然后再提起。
②夹板固定:先将伤腿伸直,和健肢并拢,两肢碰在一起。用4~7块三角巾(叠成宽条)或宽布条(围巾、毛巾也可以),一条放在心口处,一条放在大腿根,一条放在膝盖,一条在小腿。三角巾都要摊平,压在身子下面,两头在身子两旁外露。
找两块窄长木板条(一块较短)。每块木板的一头用棉花垫(毛巾或叠好的布块)包住。长的一块塞入腋窝,短的一块塞入胯下。两块木板,正好夹住大腿的内外两面。如没有两块木板,有长的一块也可,但需多一块三角巾,把双足捆绑在一起。
用几块棉花垫,塞在肢体旁和脚脖处,以免突出的骨块相碰产生疼痛。接着,分别给每块三角巾的两头打结,固定夹板。
③搬运方法:找三个人,并排单腿跪地,跪在病人同一边的身旁。一人托头和上背;一人托腰和臀部;一人托住大腿和小腿。一齐起立,一起放下,将病人仰放在担架上,然后抬送至医院。
2.小腿骨折:外力打击或从高处跌下时脚着地,或者脚着地后猛力一扭,都能引起小腿骨折。
(1)判断方法:
①脚往外扭。
②受伤后的小腿比没受伤的小腿短。
③伤处肿、痛,不能活动。
(2)急救要点:
①牵引方法:和大腿骨折相同。
②夹板固定的做法:找一块长木板条,一面垫上棉花或衣服,外缠布条,用来贴在伤腿的外方或下方,夹板的一头放到大腿上部,另一头放到足跟。用4条三角巾分别放在大腿,膝盖上、下方,脚脖子上方,连腿带夹板一齐扎紧,注意固定带放置的位置,一条在脚脖,另在膝关节的上下各一条,再在大腿根处放一条,一共4条。夹板外面要用布块或软毯裹住。
如用两块夹板,夹住伤肢的内外两面(板和腿之间一定要垫好棉片或布块),这样,更牢靠,更结实。
③运送:病人应该仰卧在担架上,运送至医院。
五、脊柱骨折如何急救
由于脊椎管内有脊髓,如有损伤常会引起截瘫。
(1)判断方法:
①从高空摔下,臀或四肢先着地。
②重物从高空直接砸压在头或肩部。
③暴力直接冲击在脊柱上。
④正处于弯腰弓背时受到挤压。
⑤背腰部的脊椎有压痛、肿胀、畸形。
⑥双下肢麻木,活动无力。
(2)急救方法:
①如伤者被瓦砾、土方等压住时,不要硬拉强拽暴露在外面的肢体,以防加重血管、脊髓、骨折的损伤。立即将压在伤者身上的东西搬掉。
②颈椎骨折要用衣物、枕头挤在头两侧,使其固定不乱动。
③如胸腰脊柱骨折,应使伤者平卧在硬板床上,身体两侧用枕头、砖头、衣物塞紧,固定脊柱为正;搬运时需3人同时工作,具体做法是:3人都蹲在伤者的面前,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协同动作,将病人仰卧位放在硬板担架上。腰部用衣褥垫起。
④身体创口部分进行包扎,冲洗创口,止血包扎。完全或不完全骨折损伤均在现场做好固定且防止并发症,特别要以最快方式送往医院,在途中应严密观察。
六、肋骨骨折如何急救
(1)观察:
①神志是否清楚,口鼻内有无血、泥痰等异物堵塞。
②前后胸有无破口。
③有没有呼吸困难。
④有否血胸和气胸。
(2)判断方法:
①单纯骨折。只有肋骨骨折,胸部无伤口,局部有疼痛,呼吸急促,皮肤有血肿。
②多发性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吸气时胸廓下陷,胸部多有创口,剧痛,呼吸困难。这种骨折常并发血胸和气胸,抢救不及时会很快死亡。
(3)急救方法:
①单纯肋骨骨折,急救应做的处理是:固定胸部。准备宽约七八厘米,长约病人胸围3/4的橡皮膏三四条。请病人尽量呼气憋住。急救者迅速将橡皮膏从下胸粘起,将一条橡皮膏从健侧(即非骨折的一边)后背肩胛骨下方粘住一头,将橡皮膏拉紧,顺着胸廓转到健侧乳头附近。这时,可让病人呼吸几口气,再次尽力呼气后憋住,将一条橡皮膏自下往上地粘贴,下一条橡皮膏应压住上一条橡皮膏两三厘米。
②多发性骨折用宽布或宽胶布围绕胸腔半径固定住即可,防止再受伤害,并速请医生处理。
③有条件时吸氧。
④遇气胸时,急救处理后速送医院。
2003年12月11日,两辆汽车在高速公路相撞,造成5人受伤。一位路过的医生见状,立刻打了报警电话,并对伤员采取了必要的现场急救措施。其中一名伤员下肢骨折,必须用夹板固定,但是当时又找不到材料,情急之下,这位医生找来一块汽车上被撞掉的硬质残片作为夹板,对伤员进行了急救处理。
伤口的包扎
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动和松紧适度,并尽量注意无菌操作。
6、上肢个下肢骨折时分别需要夸几个环节?
对于上下肢骨折的话,这个需要跨过附近的上下关节即可的。
7、下肢骨折检查内容
我只能说你学校老师真变态问这么个问题,另外你也不正常,翻下外科书啥都有了,骨折了拍个片,下肢变细原因可能是肌肉萎缩了,要是跟骨折联系下的话就是骨折后伤者神经了。你跟你老师说你好神经
8、下肢骨折的护理是怎样的?
【知识概述】下肢以股骨颈、股昔粗隆、股骨干及小腿等部位易发生骨折。骨折后以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并多采用皮肤或骨骼牵引使骨折复位。如应用上述方法骨折断端仍不能达到满意对位或愈合时,则采取手术治疗。小夹板和石膏外固定后护理与上肢骨折的护理基本相同。股骨颈或粗隆部骨折则由于老年人感觉反应较迟钝,自主生活能力低下,不易配合治疗,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协助病人保持正确体位和进行功能锻炼。对卧床时间长者,防止褥疮、体位性畸形、肺炎等并发症尤为重要,需要加强基础护理。
【注意事项】1采用皮肤牵引治疗股骨颈外展型骨折的护理。①伤肢体位须保持稍外展(15~30°)中立位,严防患肢外旋,②鼓励病人在床上练习活动。
2采用三翼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内收型骨折,除一般护理外,患肢应保持外展中立位,并注意伤口的清洁。
3骨骼牵引治疗下肢骨折的病人,在护理时重点放在保持牵引的有效作用。牵引重量对病情及治疗影响很大,要随时观察影响牵引重量悬空的原因。①牵引绳索长短不合适,致使重锤落地面或使悬空的重量托起,②牵引绳索与伤肢力线呈直线,应避免被褥压在牵引绳上而改变了牵引方向和力的平衡,③牵引后要将床尾抬高15~20厘米,以保持躯干的反牵引作用力;④牵引是以不锈钢针经皮肤穿入骨骼,所以应保持牵引针孔部位皮肤的清洁,不使之污染;⑤穿针松动而向一侧移位时,应及时消毒并送回原位,切不可随意将穿针推回,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
4髋部骨折的“三防三不”护理。①“三防”即骨突起部位垫薄枕或海绵垫,以防止褥疮。鼓励病人多练咳嗽及深呼吸运动,经常拍背,注意保暖以防止肺炎。多饮白开水,保持阴部清洁,防止泌尿系感染。②“三不”即不盘腿,不侧卧,伤肢着地不负重。
这样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防止骨折断端的慢性错位。
5股骨干或小腿骨折除采用骨骼牵引外,伤肢常用托马斯氏架、勃郎氏架或其他金属支架托起,保持髋、膝关节一定的弯曲角度。在护理中应注意。①保持支架上托布的平整,②伤肢抬高到与心脏水平位后放在支架上,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保持骨折的对位,有利于骨折愈合。
6下肢骨折无论采用什么治疗方法,在休养期间要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①利用床上的支架拉手,活动上肢及练习坐位、松臀、离床等运动,②防止腿部肌肉萎缩,积极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的屈伸运动,防止足下垂畸形;③骨折初步愈合欲离床活动时,若一侧肢体完全不能负重,必须用双拐,防止跌倒;④上、下床时要缩短患肢与床、地面的距离,防止因伤肢重力影响而使骨折错位;⑤功能锻炼要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