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教高人,这种情况是不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上身了
学佛法,慈悲对待一切众生 、慈悲,zantong
2、学佛人,如何入定?
入定的四个层次---- 万行上师
上一次讲了怎样“入定”,同时讲了“死亡的过程”和“入定”是一样的。今天还接着上一堂课,讲怎样从“定中出来”。同时讲“处在死亡的过程中,怎么清醒过来,与从定中出来的过程也是一样的“。
首先再把入定过程讲一遍:(1)当感觉到身体逐渐、逐渐消失;(2)接着感到自己的呼吸逐渐由粗变细了;(3)接下来感觉到自己的念头逐渐、逐渐减少,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即是进入定中了。
怎样“出定”的呢?通常是“在入定前动一个念头,告诉自己入定多久(如要入定几个小时或几天)”。那么时间一到,自然而然会出定。如果入定前,没动念头,即没把出定的时间输进去,又无外人引出,自己很难出定。有极个别的人,在入定前没有暗示自己入定的时间,他很难出定。必须要别人来帮助出定。中国有一种“弹指”的方法,同修看到对方入定出不来了,就在他的耳边“三弹指”叫出定。后来发明了“引磬”,“引磬”,顾名思义,“就是从深禅定中把人唤醒引出而使用的磬”。你们现在可以通过一种想象力,来想象一下入定的过程:先想着自己的身体空掉了,接着呼吸由粗变细,渐渐没有了,念头也没有了。只有“灵明的觉知”存在。出定和入定的感受恰恰相反,首先忽然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渐渐存在了,再感受到自己有呼吸了,再下来就是感到有念头了,接着会分析,会判断了。当这三种现象一出现,眼睛一睁开,发现自己又存在了。
为什么有的人“不知道怎么突然入定”了,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出定”了?这种情况静坐的人经常出现。打坐过程中突然空掉了,刚知道空掉了,又突然没有了(即恢复了身体、呼吸、念头)!不知道自己怎么进去的,也不知道怎么出来的。佛门里经常让参一个话头:问自己是从哪里来?如果你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就会知道将来到哪里去。之所以不知道将来到哪里去,就是因为不知道从哪里来。你入定把握好以后,自然会知道怎么“出定”。在最初阶段,通常只在定中住十分钟,就赶快出定,再入定十分钟。这样出—入—出—入,反复十几次,几十次之后,你自然会掌握入定、出定的技巧。一般人不知道方法,在定中住几个小时,被外界的人把他突然唤醒后,又入不了定。因为在定中住得太久了,所以把怎么入定给忘掉了。
平常人在“梦中也会入定”,只是不知道这是在修行。比如你从梦中醒来,身体没动,不知不觉又睡着了,接着做梦。如果动了,翻了个身,就很难接着做刚才的梦。入定、出定和做梦是一样的。如果你会修行,你可以在睡梦中训练自己(梦中一样可以成就),时间久了就会入定、出定。有些人是先天带来的,有一点清晰,知道自己怎么入睡,怎么醒来的。就像大家早晨慢慢醒来时,前几秒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和呼吸的存在,只有微细的念头存在。慢慢才感受到身体的存在、呼吸的存在,念头出现。就要翻身了。
你们会问,身体这关没过,腿疼能不能入定?身体这关未过,一样可以入定!既然在睡梦中能入定,就没有理由不能入定。因为能睡就能入定。只是有一点区别,身体气脉没打通的人,出定后会全身疼痛。在入定的时候是由重到轻,逐渐消失,所以感受不到疼痛。而出定时是由细到粗,进一步感受到身体的存在,所以出定后身体会疼。
为什么说掌握了“入定、住定、出定”的修行人,他就掌握了“生死”?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入定过程与死亡过程一样。当一个人住在定中时,他的“神识”走了。同样,当一个人死亡以后,他的“神识”也走掉了。学佛的人都知道,有个词语叫“中阴身”。什么叫“中阴身”呢?离开这个身体,还未进入那个身体,中间的这个东西就叫“中阴身”。对于能把握的人,不叫“中阴身”了。叫什么呢?古、今、中、外给它起了不计其数的名字。各教、各派都有不同的叫法。最通俗的叫法是“灵魂”,虽然佛教不承认有“灵魂”,但有另外的名称。
“入定”又分成四个层次: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定。前面的三禅,都还有身体存在,喜悦存在。初禅,是把身体空掉了,如在打坐的过程中,经常感受不到“自身”存在,只有呼吸、杂念存在,说明已入初禅;随着功夫的加深,杂念少了,呼吸减弱了、进一步不存在了,说明你已进入二禅;再接下来,一点“微细的念头”也没有了,可知自己已进入三禅。在“三禅”里面,身心会产生许多反应。通常最明显的反应是有“喜”、有“乐”。“喜”是心理反应,“乐”是生理反应。在三禅里面能入定的人,从外边的“生理”现象看,即便是80岁的人,他身体的柔软度也和小孩子一样。绝对不会僵硬。因为“四加行”的“第一加行(暖相)”出现了。人之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渐渐发硬,就是因为“暖相”渐渐没有了。为什么小孩子冬天睡在大人的怀里,会使你感到暖融融的,像一团火,为什么大人没有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小孩子的“暖相”还存在。当我们出现“暖相”后,身上的“筋才会变得柔软”。为什么小孩子摔一跤,爬起来就走,老人一摔倒就容易筋断骨折,几个月都爬不起来。越是硬的东西,摔在地上越容易受伤,越是软的东西越不容易受伤。庄子说过:“会道者虽跌扑而不伤”。如果坐禅坐得比较好,手脚会是暖融融的。如果下座的时候手脚还是冰凉,说明身体的这股力量还没有苏醒。
“二禅”明显的一个反应是“怕周围的声音”,对周围的声音特别敏感。因为当一个人的“呼吸由粗变细”的时候,连自己的心跳、血液流动的声音,都能听到,这种内在的安静度,比外在更安静。所以对外面的声音特别敏感。之所以有的人你大声喊他都听不见,就是因为他头脑很复杂,内在很乱。当一个人接近二禅的时候,你喊他的时候,不需要大声喊,只要轻声一叫,他就能听见。因为他身心宁静度的磁场平方延伸的非常广大,甚至把对方包容进去,所以轻轻一叫,他就能听到。如果内在的宁静度根本还没有产生,声音即使响到你耳边,也听不见。
当处在“三禅”时,反应最明显的是“不愿意考虑问题”,也就是念头很难产生。这时动一个念头,会感到身心特别累。这时也会有念头,但是自自然然产生的,不是刻意去想的。因为“起心动念”需要一股力量,心念不起,意味着这股力量处在定中(气定神闲)。为什么我们打坐一个小时会感到很疲劳?就想躺下休息,伸伸懒腰?而有的人疲劳的时候需要打坐,坐上一个小时感到很轻松。因为前者打坐的时候,身心绷得紧紧的,意味着打坐是身心工作了一个小时,极度想下座休息;而后者是放松了,能在这一个小时中得到休息。前者是高度运动,后者是处在高质量的休息状态里。为什么古人修行好的,一天睡一个小时,精力就很充沛了,因为他在这一个小时中,身体的阴、阳合二为一。清定上师几乎每年冬天都到深圳来度过,1996年我亲近过他一次,他的两个侍者告诉我说,上师每天晚上打个盹,就休息好了。打个盹20分钟,其余23个半小时都在工作。当时我不理解,只是相信,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才理解了。
当前面的“三禅”结束后,进入“四禅”,已关闭了六根,尽了“受、想、行、识”,唯有“灵明的觉知”存在。这个“知”,不是故意生起的,是自然存在的“知”,即心经中的“照”,因为已成为一面镜子。当你来到镜子面前,你是什么样子,会清清楚楚地显现。之所以看不清对方,是自己未修炼成一面镜子。如果有一天修成镜子,你会完全看清来到你面前的人,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因为你是一面没有色彩的镜子,你会完全还他本来面目。
佛教中的“四禅”,实际上是所有教派走的一条路,(明空版主曰:佛经就是这样讲的!)这是和其他教派共有的修法。在佛教未出现之前,印度教、瑜伽术,都描绘过“四禅八定”的反应,和后来释迦佛描绘的是一样的。因为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古人还是今人,身心都没有多大变化。现在人修炼,同样要经过“四禅八定”。你们会问:怎么入定?如果你没有把身体呼吸、思想调好,是没有办法入定的。住在“一禅”,要把身体姿势调好;“二禅”,把呼吸调好;“三禅”,把自己的思想念头调好。现在的人都不知道如何调身、调息、调思想,所以不能入定。(明空版主曰:这是真正的一个禅定过来人所说出来话,博友,您感觉到了吗?!因为,万行上师的话透着一股力量、一股劲,一种直接切入人心的智慧,直捣人的心灵!!!!礼敬万行上师!!!)
有的人通过死坐多年,也能进入三禅,但不知怎么进去,所以也不知如何出来。同样,住在定中,也不知自己是在定中,打坐过了几个小时,出来后不知道这几个小时是怎么过去的。这几个小时中有了入定、住定、出定,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今天讲的听懂了没有?听完了,回去后最好能再坐半个小时。把讲的回忆一遍,入定是哪三种反应?为什么不能入定?入定后为什么不能出定?为什么感受不到住定?你学会了入定、住定、出定,你也就掌握了死亡。实际上入定、住定、出定,就是训练死亡。因为入定、住定、出定的过程和死亡的过程一模一样。入睡、住睡、出睡也是一样道理。(这里指的是圣人的睡)
问:入定以后知道自己在哪里吗?
师:真正的入定是知道自己在哪里的。有的人入定后不知道自己在哪里,那是因为在入定的过程中,“正念”没有提起来。不过刚开始入定的人,头几次入定也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的。刚开始要入定10分钟,出来几分钟再进去10分钟,再出来,反复训练。就如你们走进山洞,住10分钟,赶快出去,几分钟后再赶快进来,住10分钟再赶快出去……。如进来后住上几年,会忘了如何出去,再如何进来。
问:“四禅八定”是修行惟一的一条路吗?
师:“四禅八定”是共法,是各教派共同修炼的方法。“四禅八定”修完后,就开始分了,就是“不共法”了。
问:打坐时“昏沉”是怎么回事?怎么对治?
师:“昏沉”是一个过程。有的人开始坐禅很清醒,后来昏沉,过后又很清醒。有的人越坐越昏沉,发展到打坐不打坐都昏沉!这就是身体运转的规律。生理上的力量从下往上升,头就不缺氧,就不昏沉。从上往下行,头部缺氧,就会昏沉……究竟要几个来回,因人而异。
* 我第一次去见空有和尚,带了一个“随身听”,他要听一听,问各个键都是干什么的。他说:“你知不知道我们身体里面那么多开关,但只有一个总开关。所有的开关就是动一个念头就行了。”所以身心开关,要比电视开关简单多了。
问:躺着能不能进入禅定?
师:可以。但功夫浅很容易睡着,功夫深可以。印度、缅甸就有好多和尚用“吉祥卧”入定的。躺着入定,起码要前“三禅”修完才可以。为什么古人都讲究“打坐”入定,而不用“打卧”?因为打坐的姿势最符合生理,时间最持久,最容易入定。为什么古人都不坐凳子,互相对面跪着或把腿一盘,下半身的能量不需要了,把能量直接往上逼,上到头上,所以头脑特别清醒!腿消耗的能量是全身的3/5,盘起腿来有3/5的能量给了上身,供应上身受用。
“子时”上半身的阳气和下半身的阴气交会。放松的状态下,大约半个小时就“和合”完了。子时,全身之气从四面八方汇集,汇合完后,又从中间往四面八方散去。所以“子时”打坐容易出现很多境界,但功夫差时会影响身体(子时最好休息)(明空版主曰:这是真理!像南怀瑾大师、陈建民上师都不提倡“初学者子时练功”,就是因为此阶段容易。。。)。老参不存在这个问题。
* “宝瓶气”练好,就产生“拙火定”,拙火定产生热量,传遍全身。
3、你见过最命苦的人到底有多苦?
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
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根据形势,调整自己的战略和行动。
只有这样,生活、事业,才会有新局面、新气象。
老子也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很多人就是不懂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道理。
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方向不对,思维不对,再努力也白费力气,固执而不知道变通的人,命最苦。
不知足的人
天机浅者,嗜欲深。
一个人如果贪婪无度,嗜欲太深,生命的灵性和智慧就会一点点消磨殆尽。
人生的福报自此与他无缘。
人也一样,境界越高,生活和生命就越简单。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在外费尽心机,争名夺利,其实到最后却发现最高的道就在诗酒田园的平常境界里。
“人心不知足,常逢灾与愁;三十三天上,仍要起高楼。”
膨胀的欲望,让人永不满足,这是痛苦的源头。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人类要懂得谦卑,对天地,对鬼神,对大自然,都有敬畏之心。
现在很多人什么也不怕,没有一点敬畏之心,这是很危险的。
很多人之所以无恶不作,就是没有一点点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而多了这份敬畏,我们就能更好的约束自己,善待别人。
没有河岸约束的河水,只能成为破坏的洪流,害人害己。
做正直的事,走正见的路,心怀光明,敬畏天地,一切美好,都将如约而至。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善念是种,善行花,善报是果。
一个人积德行善,自然有福。
天地不仁,对万物一视同仁,没有亲疏之别。
善良的人造福众生,因而备受天道青睐。
人生而善良,但是随着环境的浸染,有的人逐渐走向邪恶。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学好几年,学坏几天。
无论是谁,都要绷住善恶那根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你的行为决定着内心的品质,也决定着你的命运。
《易经》里讲:厚德载物。
怀揣善良,心存善念,多做善事,才能免受祸患,享受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