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骨折愈合的基础是

骨折愈合的基础是

发布时间:2020-04-15 05:56:20

1、小腿腓骨骨折恢复期要多久

小腿骨折愈合恢复的时间,是跟骨折的具体部位,治疗方法,病人的年龄和有没有基础疾病等直接相关的。
如果是成人的小腿中上段骨折,予以良好手术固定,没有感染的,一般来说一年半左右可以愈合,可以拆除内固定,2年后基本上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只是在感受寒冷,潮湿的时候,会稍有疼痛,这些是属于骨折后改建过程,完全改建结束,需要3-5年。

2、我跖骨骨折基本愈合后,脚还是有些肿

克氏针拔出后并不等于骨折已经完全愈合,至少克氏针留下的损伤还在,因此疼痛是正常的,当前应该加强功能锻炼,最好方法就是走路,但是注意不要过量,此外,足背肿的问题,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会渐渐消除,如果不消除,应该警惕是否静脉回流不畅,可去复查。

3、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骨折愈合的过程十分复杂,不同骨折部位或不同治疗条件下骨折愈合的过程也不完全是一样的。

一般说来,骨折愈合的全过程从生物学上大致分为冲击、诱导、炎症、软骨痂、硬骨痂、再造6个阶段。
其组织学过程表现为血肿、炎症、骨膜反应、软骨形成、软骨内成骨及骨塑造。

骨折愈合大致可分为以下基本过程:
1、血肿形成。
2、纤维性骨痂形成: 肉芽组织机化血肿,继而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又称暂时性骨痂。
3、骨性骨痂形成。
4、骨痂改建或再塑:改建是在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及骨母细胞新骨质形成的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4、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1.血肿形成
2.纤维性骨痂形成
3.3骨性骨痂形成
4.骨性骨痂改建期或再塑

5、3、骨折愈合的基础是( ) A、血肿形成 B、纤维性骨痂形成

骨折愈合过程简述 1. 血肿形成。 2.纤维性骨痂形成: 肉芽组织机化血肿,继而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又称暂时性骨痂。 3.骨性骨痂形成。 4.骨痂改建或再塑: 改建是在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及骨母细胞新骨质形成的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6、右足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已经三个月基本愈合,工伤也认定了,现在想去做伤残鉴定,可以吗?能评上伤残吗?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情形,即凡伤残达到如下情形之一的,均应认定为十级伤残,享受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1)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2)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2 cm2(注:2为平方);
3)全身瘢痕面积<5%,但≥1%;
4)外伤后受伤节段脊柱骨性关节炎伴腰痛,年龄在50岁以下者;
5)稚间盘突出症未做手术者;
6)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丧失;
7)指端植皮术后(增生性瘢痕1 cm2(注:2为平方)以上);
8)手背植皮面积>50 cm2(注:2为平方),并有明显瘢痕;
9)手掌、足掌植皮面积>30%者;
10)除拇指外,余3~4指末节缺失;
11)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节缺失,
12)足背植皮面积>100 cm2(注:2为平方);
1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未做手术者;
14)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
15)一手或两手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II度及Ⅱ度以上者;
16)一眼矫正视力≤0,5,另一眼矫正视力≥0. 8 ;
17)双眼矫正视力≤0. 8 ;
18)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
19)上睑下垂盖及瞳孔1/3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
20)睑球粘连影响眼球转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
21)职业性及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矫正视力正常者;
22)职业性及外伤性白内障,矫正视力正常者;
23)晶状体部分脱位;
24)眶内异物未取出者;
25)眼球内异物未取出者,
26)外伤性瞳孔放大,
27)角巩膜穿通伤治愈者;
28)双耳听力损失≥26 dB,或一耳≥56 dB;
29)双侧前庭功能丧失,闭眼不能并足站立;
30)铬鼻病(无症状者);
31)嗅觉丧失;
32)牙齿除智齿以外,切牙脱落1个以上或其他牙脱落2个以上;
33)一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张口困难I度;
34)鼻窦或面颊部有异物未取出;
35)单侧鼻腔或鼻孔闭锁;
36)鼻中隔穿孔;

7、:左胫腓骨下端骨折内固定,两个月复查结果,断端位置好,断端骨折线消失,基本骨性愈合,内固定在位,余

手术没有问题,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线基本消失,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但伤后两月,骨折愈合强度还不足以负重,可行不负重功能锻炼,或持拐适应性负重,术后三月负重保险一点,过早负重,内固定应力较大,避免出现早期的内固定断裂,可于术后12周左右复查X线,如果骨折线消失,就可以逐渐弃拐行走负重。

与骨折愈合的基础是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