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骨折后应该怎样处理

骨折后应该怎样处理

发布时间:2020-04-15 05:04:30

1、小狗骨折如何处理

骨骼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其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受破坏时称为骨折。引起骨折常见的原因主要为冲撞、打击、蹴踢、跌倒、捻转和压迫等机械暴力;患佝偻病、骨软症、骨髓炎和骨疽等疾病时也易发生骨折。犬易发生骨折的骨骼为头骨、脊椎骨、肋骨和四肢骨。骨折时常伴有软组织的损伤,根据皮肤有无破损而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的特有症状为肢体变形、异常活动和骨摩擦音;其次为软组织损伤所致的疼痛、出血、患部肿胀和机能障碍等。肢体变形主要由骨折断端移位、肌肉收缩、出血和炎性渗出等引起。常见的表现为角轴转位,横轴转位,纵轴转位和旋轴转位等或患肢呈弯曲、缩短、延长等异常姿势。全骨折时,活动远侧端,可出现异常活动,并可听到或感觉到骨断端的摩擦音。
开放性骨折时,除具上述症状外,尚可见到皮肤破损或肌腱断裂,且易继发局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常可导致全身性感染而招致死亡。
治疗骨折的原则是紧急救护,准确复位,合理固定,兼顾全身。紧急救护多于原地进行,主要是保护伤部,制止断端活动,防止继发性损伤,加重病情。其内容:一是止血、镇痛,防止休克;二是就地取材,用竹片、小木板或硬纸壳等将骨折部固定后及时送兽医所治疗。复位是指使骨折断端的重新接复。通常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浅麻醉后,患部肌肉松弛和无明显疼痛的情况下进行。四肢骨折移位时,可由助手沿肢轴向远端牵引,使移位的骨折部伸直,以便两断端准确复位。此时需注意观察肢轴是否正常,两肢是否同长。固定是防止整复后的再移位,保证断端在安静状态下顺利愈合的有效措施。常用的固定方法是外固定,即装着石膏绷带、夹板绷带和支架绷带等。固定前,应先处理骨折部,非开放性骨折做一般性消毒处理;开放性损伤还须清洁创面,并向创面撒布碘仿磺胺粉等药物之后,装着绷带固定。装着绷带时,须在骨形标志明显处或小夹板的两端垫上脱脂棉,以防引起压迫性损伤。固定后的前两周尽量减少运动,经3~4周后可适当运动,一般经40~60天即可拆除绷带和夹板。兼顾全身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对开放性骨折应及时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抗菌素,以防感染;内服云南白药或七厘散等活血化淤,通畅血脉;饲喂维生素A、D及鱼肝油和钙化等,借以促进骨痂形成,加速康复。

2、发生骨折时应当怎样进行应急处理?

使伤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伤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

伤者剧烈疼痛时,可服止痛药。

如果是外伤,首先要止血。

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选用树枝、木板、木棍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与未受伤的另一下肢捆绑固定在一起。

抬担架时,伤者应头部在后,足部在前。

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3、少儿骨折应该怎样处理?

局部常表现有红、肿、痛、热及功能障碍,用手轻轻按压伤处,疼痛加剧,有时可摸到骨折断端,稍微移动可以听到或感觉到骨磨擦音(要格外小心),可见伤肢缩短,弯曲或折成一定的角度,称之伤肢畸形,伤肢可见明显肿胀,不能活动,严重骨折伤儿常出现休克。

对开zd放性骨折(骨折局部有伤日),要保持伤口清洁,不能用手触及,更不能用水冲洗,也不必上药,只在伤口周围皮肤上用碘酒和酒精先后消毒,表面覆盖消毒纱回布。要立即进行临时固定,以防骨折断端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利用随手可找到的物件,如木板、木棍、竹片、竹竿、树枝、答扁担,甚至伤儿的对侧健肢。用两块木板将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一起夹住固定,迅速送医院治疗。若怀疑有椎骨骨折,那就要十分谨慎而轻柔地将伤儿作俯卧放于硬板上,头和肩下垫一个枕头,抬上救护车,不要自作主张进行急救,以避免造成脊髓意外伤害。

4、老年人骨折后如何处理

这是为什么呢?这多半是因为,这些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发生骨折后该如何处理: 1.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病人和家属首先不要惊慌。如果患者没有大出血、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须做紧急处理。 2.不要随意牵拉骨折部位,以防止损伤血管和神经。 3.应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者的骨折部位。家属可把两块木板垫上棉布或软毛巾用绷带或软绳对患处加以固定。如果不加以固定,可能会引起骨折断端的错位,使那里的神经和血管受到损伤,甚至会造成肢体的麻痹。但是,由于骨折部位常有内出血和不断肿胀的情况,所以对患处的固定不应过紧,否则会压迫血管引起肢体缺血,造成淤血阻滞。 通过我们专家的介绍,相信您对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随时关注中华网健康频道的动态。

5、脚踝骨折该怎么处理呢

脚踝骨折该怎么办呢?其实只要断骨对位良好,没有移位错位,直接上夹板外固定就可以,不必手术开刀固定,如果断骨有错位,而且手法无法复位的情况下,只能手术开刀固定了。不管是夹板外固定还是手术内固定,起到的作用只是让断开的骨头对位在一起,对骨头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有些人手术固定半年、一年断骨都未能愈合,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骨折,光固定就更难愈合),要想断骨更快生长愈合,光固定是远远不够的,在断骨固定好后,仍需积极的治疗,用药物来促进骨痂生长愈合才是最重要的。在断骨固定好后,建议选用能促进骨痂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的中药外敷治疗,一般早期二个月内的踝骨骨折用药5至7天疼痛可基本消除,15天可拆下夹板,全程治疗在40天左右可基本康复。
此外,在脚踝骨折后也要定时做康复训练,去除外固定后,加强踝关节伸曲,内外翻活动度,进行蹬空曾力,床缘屈膝等活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其次,患者可以扶拐不负重行走2-4周后轻负重练步适应后改全足着地,平地负重行走,直到弃拐,每日2次,每次15分钟。患者大约从发病8-12周的时间就可以站立屈膝背伸,扶栏下蹲,斜坡练习走步,上下楼等活动了,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另外,患者在脚踝骨折后也可以配合中药熏洗和借助器械进行训练,对于不稳定的踝部骨折,如后踝骨折,三踝骨折最好推迟一周再锻炼。

6、骨折后怎么处理后遗症

在骨折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一定要做好保养,千万不要着凉、沐风、遇水,做好骨折处的保暖御寒,并谨遵医师的指导,加强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7、骨折的急救处理步骤

 步骤一:先止血
因车祸、塌方以及高空坠落等情况造成的骨折患者,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还可能会造成其内脏的损伤,如肝脾破裂、脑外伤等。这些都会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在现场救助中,救助者应首先观察患者是否有这类损伤,一旦发现就要紧急处理。
如果没有这类损伤,则要尽快为患者进行包扎止血,以防止其休克。这是由于人体的骨髓中充满了血液,骨质中还含有丰富的血管。骨质出血时,其血管裂口不像软组织那样可以收缩变小,因而,出血量会比较多。当患者发生闭合性骨折时,虽然在外观上看不出有血液流出。但实际上血液已淤积在断骨的周围。
据估计,人体骨盆骨折的出血量可超过其总血量的80%。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出血量会更多。突然的大量出血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对骨折的患者进行急救时首先要止血。
步骤二:先固定再搬运
人体脊柱有椎管和马尾神经。当脊柱发生骨折时,患者极易出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瘫痪,如胸腰段骨折时常引起截瘫;颈椎骨折时除了瘫痪部位升高外,还会引起呼吸肌麻痹,甚或威胁生命。此外,由于骨骼的附近常有神经走行,患者发生骨折后,其神经就会受到挫伤或嵌压,进而影响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出现局部的感觉丧失,以及所支配肌肉的瘫痪。
所以,在搬运骨折尤其是脊柱和四肢骨折的患者时,更要特别小心。在搬运疑有脊柱骨折的患者时,应几个人一起配合将其放在硬担架或门板上,以保持患者身体平直。当患者的长管状骨骨折时,由于骨髓腔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不恰当的搬运会使大量的脂肪溢出并进入血管,使患者形成肺栓塞、脑栓塞,从而引起气急、胸痛、紫绀、发热、休克、昏迷等症状。
此外,不正确的搬动方法还可造成患者的骨折断端对神经及血管的损伤。因此,患者发生四肢骨折时,应尽量不要搬动,可就地取材用夹板或代用品做简单的固定后再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以避免患者出现骨折并发症。
步骤三:有开放伤时要尽早手术

当患者发生开放性骨折时,由于伤口容易被污染,所以,患者常常会因为疼痛、失血,而使抵抗力降低。假如伤口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就容易形成化脓性感染并导致败血症或骨髓炎等病症。因此,患者一旦出现开放性骨折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一般情况下,骨折的患者被送往医院,经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等方法后多可逐渐康复。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骨折部位的皮肤由红变紫或起水疱、活动时疼痛剧烈或感到麻木时,一定要请医生检查,以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8、骨折以后该怎么办?

9、发生骨折时应当怎样进行应急处理

你好,上海天佑医院提醒你,骨折,指人体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断裂,大多数骨折是因受到强力的冲击造成的。发生骨折后,骨折部位有疼痛感,并伴有肿胀、瘀血和变形,人的活动受到限制,无法负重,严重的还会出现出血、休克、感染、内脏损伤等。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患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

2、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选用树枝、木板、木棍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3、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与未受伤的另一下肢捆绑固定在一起。

4、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5、做完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要注意运送途中不可碰撞受伤部位。避免人为加重伤情

10、骨折后应进行哪些应急处理?

1.骨折发生后,应当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如果不固定,让骨折部位乱动,有可能操作神经血管,造成麻痹。但是,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淤血。

2.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松紧要适度。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3.皮肤有破口的开放性骨折,由于出血严重,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在纱布外面再用夹板。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并在止血带上标明止血的时间。

4.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铸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当用夹板、绷带固定后,每隔30分钟用手指插进去查看一下,以确认是否松紧适当。

与骨折后应该怎样处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