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发生的内因主要包括什么?
病从口入 不爱惜自己身体 免疫力低
2、医学名词柯式骨折
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有远侧骨折断端向背侧倾斜,前倾角度减少或呈负角,典型者伤手呈银叉畸形。1814年Abraham Colles首先详细描述此类骨折,故命名为Colles骨折。它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好发于老年人,女性较多,有“老年性骨折”之称。
网络里面就有这个。呵呵,以后可以先问问度娘。
3、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腰椎骨折? 内因?外因? 最常见是什么原因?
?
4、考力斯骨折是什么?
宽的2块,窄的2块,夹板固定时,宽的放在掌侧和北侧
5、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腰椎骨折? 内因?外因? 最常见是什么原因?
你好,腰椎骨折的常见原因就是外力和自身运动欠佳了。下面谈谈详细分类1、单纯性契形压缩性骨折 这是脊柱前柱损伤的结果。暴力来自沿着X轴旋转的力量,使脊柱向前屈曲所致,后方的结构很少受影响,椎体通常成契形。该型骨折不损伤中柱,脊柱仍保持其尊稳定性。此类骨折通常为高空坠落伤、足、臀部着地,身体猛烈屈曲,产生了椎体前半部分压缩。2、稳定性爆破型骨折 这是脊柱前柱和中柱损伤的结果。暴力来自Y轴的轴向压缩。通常亦为高空坠落伤,足臀部着地,脊柱保持正直,胸腰段脊柱的椎体受力最大,因挤压而破碎,由于不存在旋转力量,脊柱的后柱则不受影响,因而仍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但破碎的椎体与椎间盘可以突出于椎管前方,损伤了脊髓而产生神经症状。3、不准定性爆破型骨折 这是前、中、后三柱同时损伤的结果。暴力来自Y轴的轴向压缩以及顺时针的旋转,可能还有沿着Z轴的旋转力量参与,使后柱亦出现断裂,由于脊柱不稳定,会出现创伤后脊柱后突和进行性神经症状。4、Chaece 骨折 为椎体水平撕裂性损伤。以往认为暴力来自沿着X轴旋转的力最大,使脊柱过伸而产生损伤,例如从高空仰面落下,着地时背部被物体阻挡,使脊柱过伸,前纵韧带断裂,椎体横形裂开,棘突互相挤压而断裂,可以发生上一节椎体向后移位。而目前亦有人认为是脊柱屈曲的后果,而屈曲轴则应在前纵韧带的前方,因此认为是脊柱受来自Y轴轴向牵拉的结果,同时还有沿着X轴旋转力量的参与,这种骨折也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上比较少见;5、屈曲-牵拉型损伤 屈曲轴在前纵韧带的后方,前柱部分因压缩力量而损伤,而中、后柱则因牵拉的张力力量而损伤,而中、后柱则因牵拉的张力力量损伤,中柱部分损伤表现为脊椎关节囊破裂,关节突脱位,半脱位或骨折,这种损伤往往还有来自Y轴旋转力量的参与,因此这类损伤往往是潜在性不稳定型骨折,原因是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都有撕裂。6、脊柱骨折-脱位 又名移动性损伤。暴力来自Z轴,例如车祸时暴力直接来自背部后方的撞击,或弯腰工作时,重物高空坠落直接打击背部,在强大暴力作用下,椎管的对线对位已经完全破破坏,在损伤平面,椎沿横面产生移位,通常三个柱均毁于剪力,损伤平面通常通过椎间盘、同时还有旋转力量的参与,因此脱位程度重于骨折,当关节突完全脱位时,下关节突移至下一节脊椎骨上关节突的前方,互相阻挡,称关节突交锁,这类损伤极为严重的脊椎损伤难免,预后差。 另外还有一些单纯性附件骨折如椎板骨折与黄突骨折,不会沉重脊椎的不稳定,称为稳定型骨折,特别是横突骨折,往往是背部受到撞击后腰部肌肉猛烈收缩而产生的撕脱性骨折。
6、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
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使一个人幸福的主要是他的性格,而非外在的生活条件。所以应当培养好的性格:乐观、自信、放得开、不计较。同样的条件会有不同的发展,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与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相关,但更起作用的是他自己。
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它通过内因起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学校里应当择善而友之,一个好朋友的作用甚于良师。
在唯物辩证法中,内外因作用原理表述如下: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它是第二位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7、关于古人骨折的问题
骨折与脱臼
正骨心法要旨
《赵政中医正骨经验》
骨折新疗法
一、治疗骨折为什么要中西医结合
在我国有两种医学,骨折治疗上中西医各有—套方法。西医治疗骨折时主张“广泛固定”、“完全体息”。采用包括骨折部上下关节的石膏外固定,长期连续地骨牵引和手术切开内固定等方法。—骨折对位较好,但骨折愈合慢,治疗时间长,病人痛苦大,医疗费用高,还会出现一些合并症。
我国传统中医治疗骨折,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长期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应用巧妙的手法将骨折整复,只在骨折局部施用夹板固定,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主张“动静结合”。因而,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病人痛苦小,医疗费用低。但对一些难以整复、不易固定的骨折,骨折对位差,往往造成畸形愈合。
固定与活动、骨骼与肌肉、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是骨折治疗中四个重要而又长期未很好解决的矛盾。在中医与西医、西医与西医之间,始终存在着分歧。提出了“动静结合”(运动与固定结合)、“筋骨并重”(功能恢复与骨折愈合齐头并进)、内外兼治(整体与局部兼顾)、医患配合(医疗措施与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四项新的骨折治疗原则,找到了体现上述原则的以手法正确整复、小夹板局部固定和病人自觉功能锻炼为特点的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
这种方法不是中医与西医方法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对某些骨折操作上的局部改进,而是将中西医在骨折治疗上的精华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高,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它具有骨折愈合快、治疗时间短、病人痛苦少、医疗费用低、功能恢复好、合并症和后遗症很少发生等优点。
二、骨折整复手法的关键何在
肢体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它是以关节为枢纽,以骨骼为支架,以肌肉收缩为动力而进行运动的。当肢体受到强大暴力或因肌肉的强烈收缩造成骨折后,骨折断端因受外力作用和肌肉的牵拉而移位,肢体因失去骨骼的支架作用而丧失活动能力。因此,主治疗骨折时,首先进行整复,把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对好,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骨折断端对的越好,支架越稳定,病人就能及早进行活动,骨折就可以迅速愈合。因此,对每一个骨折病例都应当认真地整复到满意的程度,有的要求解剖对位,有的要求功能对位。为了实现解剖整复和坚强固定的目的,有些西医学者广泛地采用了手术切开整复和金属内固定的办法治疗骨折,这个方法固然治疗了不少用手法或牵引不能治疗的病例,但也给骨折患者带来了新的麻烦。手术对骨折病人来讲等于伤上加伤,把闭合性骨折变成开放性骨折,增加了创口的感染机会,加重了组织的损伤,减低了骨折的愈合能力,因此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率反而增高。
从中医整复前臂骨折时要用“分骨手法”和固定时要用“分骨垫”的道理受到启发,认识到前臂的特殊本质就是旋转,骨折后出现的四种畸形中,旋转也是主要的,只要解决了旋转畸形,其他畸形就迎刃而解了。整复时,用力从骨折部的掌背侧进行“分骨”,可以使靠拢的骨折段分开,尺挠骨间隙增大,骨间膜紧张,悬张于挠尺二骨间的骨间膜在紧张的情况下就牵动骨间嵴,使之相互对峙,骨折远近段会旋转到中立位。在“分骨力”的作用下,远近段的两骨相互稳定,两骨间的宽度自然相等,各自成为一个单位,复杂的双骨折既能象单骨折一样一起整复。在夹板固定下“分骨垫”继续发挥“分骨”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住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旋转活动,使骨折保持在整复后的位置直至骨折愈合,病人肘腕关节都能照常活动,几个星期骨折愈合,肢体功能也随着恢复。用这样一个简单的办法解决了过去用复杂的办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显示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越性。前臂骨折是这样,其他骨折也是这样。中西医结合疗法由简单到复杂,由骨干到关节,由四肢到躯干,由新鲜到陈旧,由闭合骨折到开放骨折,逐步发展起来,并从实践中模索出一套新的骨折整复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端挤提按,摇摆触碰,按摩推拿;夹挤分骨,折顶回旋。八种手法可以灵活地使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折,隔着皮肉可以把错位的骨折对好。这种办法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反复地实践,方可纯熟掌握。
我国传统中医几千年来依靠手法整骨,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且有较深刻的认识:“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故必素知其体相,认其部位,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谓手法也。”这些高度概括的科学性总结仍应为今人所遵循。因此,在整复前,首先要,仔细分析骨折发生的过程,明白了道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整复方案,有了方案始可选择合适的整复手法,有了具体手法才能决定两手用力的方位和力量的大小,有了力量这个物质基础,就可以巧妙地将骨折整复。成功了积累经验,失败的吸取教训。经过多次的实践和反复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就可以逐渐达到古人所说的:“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乎手法,然后治自多效”的程度。
三、小夹板的固定力由何而来
骨折整复后必须固定,是为了保持骨折在整复后的位置,防止再移位。而骨折整复后再移位,主要是受两种肢体内在力的影响。
1.肢体重力:肢体重量是不能改变的,但是它的重心是随肢体的伸屈而移动的。重心远离骨折线,因重力而致的移位倾向力就愈大。
2.肌肉的牵拉力:骨折再移位是被动的,肌肉收缩活动是主动的。肌肉收缩活动,可以引起骨折再移位,是其消极的一面;但是骨折只有通过肌肉的协调活动,才能维持固定在整复后的位置。
任何外固定都是一种外力,它可以保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把骨折部的活动减低到最小限度,而不能使骨折断端一点不动。在骨折未愈合前,骨折断端的活动是绝对的,而固定只是相对的。骨折断端的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一种是对骨折愈合有利的活动。问题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固定方法,既可以控制使骨折断端的不利活动(旋转、成角、分离),又能保留对骨折愈合有利的活动(对向挤压)。
夹板只固定骨折局部,它的分量很轻,几乎不增加肢体的重量,骨折部的上下关节都能活动,骨折远侧段关节面以下的肢体重力被能以活动的关节所吸收,骨折部所受的移位倾向力就大大减少。夹板是用布带捆在肢体上,保持着合适的松紧度,固定用具与肢体表面总是紧密相贴,随着肢体一起动。当肌肉收缩时肢体周径变粗,夹板的压力增大。有纸垫部位的压力更大,夹板随之发生形变,骨折不会变位;反之,当肌肉松弛时,肢体周径变细,夹板对肢体的压力下降,夹板形变后的弹力集中作用于纸垫的部位,不但可以保持骨折在整复后的位置,原来复位不够理想的骨折还可以逐渐矫正。
因此,我们认为夹板局部外固定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固定,它是一种动力平衡,是以动制动,适应肢体的生理要求,符合外固定的力学原理。夹板是捆在胶体外面,它的固定力来自肢体内部,是外力通过内力而起作用。夹板局部外固定还可以将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三个步骤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整复时即有固定,固定了还可以继续整复,在固定中肢体都能活动,基本上免除了关节强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折迟延愈合和不愈合等合并症的发生。
四、功能锻炼可以加速骨折愈合
中西医结合使骨折愈合明显加快,整个治疗过程显著缩短,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和不愈合近乎消灭,其原因就在于骨折在夹板固定下,肢体能够活动。夹板局部固定。—种能动的固定,假若病人不密切配合,不敢活动,不但夹板的固定效果差,骨折的愈合也慢。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
(一)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并重
骨折是外因造成的,但骨折以后会引起整体内一系列的变化。中医认为“肢体损伤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很明确的说明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受了伤,不能只从局部着手,而应该从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关系去考虑。
中医治疗骨折有“去瘀生新”的学说,治疗骨折“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能去则骨不能接”。中医所指的“瘀血”涵意较广,包括整体的“气血”障碍和局部的血肿。血肿不是骨折愈合的基础,血肿过大时,对骨折愈合会起到阻碍作用。从最近的临床材料和动物实验证明,骨痂形成主要是靠骨折端的骨外膜深层细胞和骨内膜细胞的增生与分化,血肿过大对于骨折两端向中央伸展的成骨细胞的“会师”;能起到阻碍作用,这是和祖国医学的“去瘀生新”学说一致的。为达到早期“活血化瘀”,中医主张内外用药。根据动物实验证明:内用药有较明显的活血作用,外敷药有较好的散瘀作用。
(二)固定与活动相结合
在骨折治疗上,为了保持骨折对位,使骨折断端愈合固定是必要的。而活动则是保持肢体生活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物质代谢的重要因素,这是对骨折的愈合有利的。但固定势必影响肢体活动,因而在骨折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动与静、固定和肢体活动的矛盾关系,是促进骨折愈合、保持关节功能的关键。
中医的局部包扎固定方法,体现了骨折愈合所要求的“动静”结合的原则。因为它只固定受伤局部,而不固定骨折部的上下关节。利用有弹性的纸垫和小夹板,把骨折局部固定起来,既可以保持整复后的骨折位置,限制骨折断端的活动,尤其是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又能让肢体和肌肉进行必要的生理活动。当肢体活动时,外固定随着肢体一块动。由于纸垫的压力和固定夹板的弹性作用,使肌肉收缩活动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传
8、内因有哪些部分?
七情
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的总称。把精神因素作为疾病的主要因子之一,是祖国医学病因学说的独特部分。中医认为人类精神活动和疾病的发生有很密切的关系。人和周围事物,或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中,难免有情绪的变化,遇到高兴的事,就会欢喜;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抑郁,这些情绪变化在正常范围以内,对人体影响不致太大,也不会引起什么疾病。要是一下受到的刺激太大,超过了正常限度,或者有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刺激,就会影响到人体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致病。中医认为这种病是由内生的,所以称之为内伤七情。
喜喜笑在平时是高兴的表现,一般是不会成病的。但是如果高兴太过,喜笑得太剧烈,会使神气消耗太多,损伤心脏的功能。《内经》说“喜笑过度则心气受伤”,就是这个道理。平时我们也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在笑得太猛烈的时候,笑完后会觉得一点力气也没有,发生瘫了一样的感觉。在俗话之中也有“乐极生悲”的说法,这都是符合中医理论的。
怒是人在气愤时的一种情绪。中医认为怒气太盛,要伤肝脏。在《内经》中还说到大怒可使人发生昏厥的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看到有些人在发怒时,可以有面色苍白、四肢发抖,甚至昏倒等情况。即使是一般不厉害的发怒,也会使人不想吃东西。可见怒气对人体是很有影响的内因之一。
忧是一种苦闷担心情绪,常使人意气消沉、闷闷不乐,时间久了,就会使人身体逐渐衰弱。一般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忧虑或担心某一问题的时候,常常会食不知味,不想吃东西,中医认为这是忧虑损伤脾胃的缘故。
思就是思考或思虑的意思。在正常情况下,思考问题是不会引起什么病变的,可是思虑过度,或经常考虑个人问题,患得患失,就会成病。这种病的症状,一般有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多梦失眠、心跳气短等。
悲是一种伤感的情绪。精神痛苦是悲的主要因素。悲哀过度,中医认为心和肺都会受到损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突然接到其最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时,会悲痛得昏倒而失去知觉的,俗话也有“悲痛欲绝”的说法,都可以说明悲痛过度会致病的道理。
恐是恐惧不安、心中害怕的意思。是一种精神过分紧张所引起的情绪,古人对它的描写:“恐,如人将捕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中医认为,恐惧过度,能够伤害心和肾两个脏器。
惊是突然遇到非常的事变,以致精神紧张吃惊,例如突然听到震耳的响声,或遇到危险的事物,都会发生惊骇。惊和恐不同,恐由内生,惊是外来。惊之来,常不能预知,所以会使人受惊以致神气散乱。在临床上由于受惊致病的人的表现,大多怕听到声音,睡觉的时候多做怪梦,而且时时要惊醒极叫。有些小孩受惊过度,会引起晚上发热、神智呆钝等现象,可见惊可以成为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饮食不慎
古人在很早就已认识到饮食和疾病的关系,认为饮食不慎,不知节制,都可引起脾胃疾病。脾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脾胃受伤就要影响整个消化机能,甚至间接引起其他疾病,俗话有“病从口入”的说法,也说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房事不节
房事不节是指色欲过度,使人体逐渐虚弱的意思。因为中医认为房事过度会伤肾,而肾是先天的根本,肾亏就会产生头晕、目眩、盗汗、心悸、腰酸、腿软、神疲、乏力和遗精、带下等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有节制。
疲劳过度
劳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一般日常的劳动并不会引起疾病,相反,会使气血流畅,促进健康。但是过度的劳动,得不到适当休息,也会引起疾病,主要是损伤人的中气。使人产生少气乏力、懒于言语、声低息微、疲劳嗜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由于“劳则气耗”、“劳倦伤中”的缘故,所以我们应注意劳逸结合。
此外,还有痰和瘀血,这些病理产物一旦生成,又可成为致病因素,或加重疾病的恶化。
痰的形成
痰主要由于肺、脾、肾等内脏的水液代谢功能失常,不能运化和用布津液,或因邪热郁火煎熬津液而成。由于脾在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故有“脾为生痰之源”的说法。痰的临床特征,可由于痰留在体内不同的部位而有不同的表现:痰留在肺,咳嗽、痰多,如急、慢性支气管炎;痰留在心,即“痰迷心窍”,出现心悸、神昏、癫狂、精神错乱,如精神病;痰留在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痰上蒙头部,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如耳源性眩晕;痰留四肢,四肢麻木、行动不便;痰留经络皮下,如瘰疠(颈淋巴结核)、瘿瘤(甲状腺肿大或腺瘤)、痰核(指淋巴结肿大或皮下结节)。
瘀血是指全身血液运行不畅,局部血液停滞以及体内存在离经之血而言(即血液已离开血管,进入组织的瘀血)。瘀血的临床特征:疼痛固定,肝脾肿大;全身或局部有瘀斑,面色晦带,唇舌青紫,舌有瘀斑,经行腹痛,产后恶露不止,伴腹痛阵作。多见于肝硬化,心绞痛等病。
综上所述,中医关于发病因素的认识总不外内因、外因二类。当然这种分类方法看来还不能像现代医学对病因分类分得那么细致。但是祖国医学提出用这些病因来解释发病机理的年代,是早在2000多年以前,科学仪器还不发达的时候,那时还不可能发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更主要的是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因而,这种病因学说,对于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如今还是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今天我们学习它,还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它告诉我们人体与自然的关系(外因),精神因素和发病的关系,以及饮食起居和健康的关系(内因)。这些概念都合乎辨证的、整体的观点。我们不但可以用它来诊断治疗疾病,也可作为健康养生的方法。它告诉人们应该随时注意天时变化,并怎样去适应;在情绪方面要保持乐观、愉快;在饮食起居方面要有规律,这样就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古代的养生经验在现代还有着它的积极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9、中医认为人患病的内因有哪些?
中医将人的情志活动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之为“七情”。人的情志活动属于精神心理活动的范畴,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机能反映形式,也是人生命过程中一种机能状态的表现。七情是人体对不同的客观事物做出的不同情感反映。在正常情况下,情志活动不会导致人体生病,只有在爆发性或积渐性情志变化的条件下,才构成对人体健康的损伤,成为导致疾病的因素,如暴怒、悲恸、卒受惊恐、长久的忧郁、思念、忧愁、思虑等。
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活动密切相关。情志活动的产生,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脏腑功能活动正常,人的情志活动保持正常,人表现出正常的情感。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变化时,往往会使机体对外界条件的作用非常敏感,反映程度也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活动,产生相应的情绪变化,而各种过度的情志变化,也会影响到脏腑的功能,出现脏腑损伤,形成机体的疾病。
情志的变化最主要的是影响脏腑的气机,《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说明情志因素对人体脏腑气机有着直接的影响。
1.怒则气上
在古语中有“怒发冲冠”的说法,过度愤怒可使人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上行,使人表现出面目涨红,两目圆睁,气急气粗等,严重者可有呕血,昏厥卒倒。
2.喜则气缓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正常的情况下,喜悦的情志能够缓和紧张的精神状态,使营卫通畅,气机运行畅利,但暴喜过度,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严重者可有失神狂乱等症状,正如《灵枢本神》所说: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3.悲则气消
过度的悲伤可以使人伤气,从而导致肺气消散不足。从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过于伤心的悲哭,往往会出现气不接续的情况,这是悲则气消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4.恐则气下
过度恐惧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出现二便失禁,不知所为;或恐惧不解伤及肾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
5.惊则气乱
突然受到惊吓,可使人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出现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等。
6.思则气结
思虑劳神过度,可伤及于脾,使脾气呆滞不运。古人认为“思”发于脾,成于心,所以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累及于脾。《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若以心血暗耗为主,则表现为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若以气机郁结为主,则表现为脾气运化无力的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