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小儿内踝骨折

小儿内踝骨折

发布时间:2021-02-12 16:00:33

1、脚踝骨崴了,怎么能促进血液循环,请各位把妙招告诉我吧,在此谢谢各位路过的了!

前期不要过多的血液循环 因为水肿还没消 需要冷敷 先消肿
下面给你一些建议 绝对管用回 不好使你骂我答
首先要多活动 适当的多走走 然后记得要压也就是抻拉 把他的柔韧度抻拉到和你的好脚一样 因为崴脚后韧带受损 如果不抻拉会出现粘连 而且会越来越严重 别怕疼 活动完拉完 会促进血液循环 这时要冷敷 不要让他肿起来 等过几天活动完不这么疼了 肿消得差不多了 在加大活动量 活动完当时冷敷 晚上睡前热敷
千万记得 不要过早的热敷 不然水肿(也就是充血)时间长了 血液会凝固 到时就不好消肿了
还有 如果想快些消肿 可以扎三棱针

2、脚踝骨折出院后仍需护理的医院证明如何写

一般医院是不会给你开需要陪护或加强营养的证明,除非你跟人百家很熟。医生一般也不愿意担这样的责任,毕竟涉及到赔偿的问题嘛。我建议,如果医生不给度你写需要陪护,你可以让他写建议多长问时间下地,你要是跟医生这么说的话,医生可能会说得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但是你只要好好说说自己的难处,医生一般会给你写 建议答骨折愈合前禁止负重行走,我觉得不能下地行走已经能说明一定内的问题了,下不了地之前都得在床上,当然得人照顾啦。我说的是一般情容况啊,要是医生直接给你写了,那不就更好了。

3、脚踝部5月3号扭伤轻微骨折,现在都已经7月分了,走路时脚感到特别沉,

小腿由胫骨和腓骨组成,在前而粗者为胫骨,在后而细者为腓骨,脚的足弓顶部有一块骨头叫距骨。踝关节就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夹骑于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称“脚脖子”。胫骨下端向内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内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外踝。踝关节囊前后较松,两侧较紧。踝关节的四周有韧带加强,内侧有三角韧带,外侧有三个独立的韧带。由于外侧的韧带较内侧的韧带弱,加上内踝较短,所以易发生足内翻(脚心朝内侧)而损伤外侧副韧带。踝关节背屈时,距骨无活动余地,但在跖屈(提起脚跟)时,距骨可向两侧轻微活动,所以踝关节往往在跖屈位发生内翻位扭伤。
青少年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较高,因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较多。若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活动时易发生扭伤;姑娘们穿着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阶时思想不集中,易发生跖屈内翻,这时外侧副韧带突然过度牵拉,可引起踝部扭伤。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瘀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那么,踝关节扭伤后应该怎么办呢?韧带部分撕裂、损伤者,内翻角度增加,伴有剧痛。急性期24小时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如果韧带损伤较重,疼痛剧烈,可用4厘米宽的三条胶布敷贴踝部,自小腿内侧下1/3处,三条胶条互相重叠,重叠部位的宽度约为每条胶布的一半,再围绕小腿贴三团胶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贴过紧,阻碍血行。外用绷带包扎,固定2-3周。韧带完全断裂者,足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半脱位时,足处于极度内翻位,这时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类损伤需请医生手法复位后,用管形石膏固定伤足于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复扭伤者多由于早期处理不当而发生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患者可穿包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外侧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内翻。此外,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尽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时不要追跑打闹,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预防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怎么办?

4、幼儿罗圈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婴儿罗圈腿是很不美观的,如果罗圈腿在婴儿时期没有就就纠正的话,到了孩子长大的时候,会使得孩子特别的自卑。罗圈腿怎么预防,知道其原因,才能更好地寻求解决办法。
罗圈腿的原因
1、缺钙所致
婴幼儿O型腿常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所致。如不及时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钙,因钙盐不足,骨骺增生的软骨不能正常地骨化,原有的骨质又出现脱钙和吸收,因而骨质软化,不能耐受重力作用,加之膝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失去对骨的支持和保护作用,遂发生小腿骨的弯曲变形,造成O型腿。
2、营养不良所致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量大,如在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而出现膝内翻的改变,逐渐形成O型腿。
3、长期不良姿势诱发
长期不良姿势和不良用力习惯造成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造成的,如过早让孩子站立或过早让孩子坐学步车;不正确的坐姿、蹲姿或者长期采用跪坐等;都可能造成O型腿。
注意事项
有些正常情况容易被误认为O型腿。由于胎儿在子宫里全身盘曲,形成特殊姿态,出生后两条小腿无法伸直,看上去有点”O“型状,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弯曲,这是正常现象,6个月到1岁时就会逐渐变直。一些家长用捆绑法试图让孩子腿变直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不但不能矫正腿形,还可能影响孩子髋关节的正常发育。1岁左右小儿刚开始学走路,下肢还不能很好地负重,出现了暂时性的小腿弯曲,但临床上没有佝偻病的表现,也是正常的,一般到2-3岁即能恢复正常。当然,婴儿小腿严重弯曲则是病态,需到医院检查矫正。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罗圈腿
判断小儿是否是罗圈腿的方法:让宝宝仰卧,然后用双手轻轻拉直宝宝双腿,向中间靠拢。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两腿靠拢时,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是并拢的,如果有间隙,就应引起重视,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宝宝下肢发育的问题。
如果按上面的方法,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的间隙超过10厘米,很可能就是罗圈腿了,家长应马上带孩子就诊,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进行骨科矫正治疗。
一般1岁以上儿童两足跟并拢,两膝关节距离在3厘米以下为轻度,3厘米以上为重度。幼儿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生长钙化的。当青少年和幼儿由于一些特殊习惯,骨骼受某种方向的肌肉拉力,长期持续作用就会使骨骼变形。例如双腿长期持续夹持物品,像骑马等活动,也会形成罗圈腿。要预防罗圈腿,从幼儿时就应注意预防佝偻病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罗圈腿的形成原因,以及我们如何预防罗圈腿,妈妈么都了解一点点,尽量不要让宝宝出现罗圈腿

5、我的脚内踝不能合拢,所以导致膝盖合不拢!请问我是O型腿吗?

o形腿也就是常说的括弧腿,在正常站立的情况下,双膝中间有很大的空隙,使双腿呈o形或者括弧状,一般是先天造成的,也有由于后天的不良习惯引起的!
“O”型腿的矫正方法具体如下:

(1)直立,两脚并拢,两手扶膝做两膝向正前方的下蹲
起立运动,做 20~3O次。

(2)弯腰,两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绕环运动,做20
~30次。

(3)两脚开立稍大,弯腰,两手扶膝做两膝向内相靠停
耗练习,每次停耗10秒钟,做5~10次。

(4)两脚平行站立。先以脚跟为轴,做脚尖外展和内旋
运动;再以脚尖为轴,做脚跟外展和内旋运动,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尽力用小腿夹住书,坚持一定时间。如果用橡皮带将两膝捆住做,效果更加显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两脚慢慢向外向前移动,腰部随之也逐渐直起来。做 15~20次。

如何矫正O型腿

稍微改变一下站立姿态,便可运用腿部肌肉不同的部位,这是下蹲运动的最大特点。下蹲时膝盖和大腿靠拢,对于矫正 O型腿很有效。尽可能的下腰深蹲效果会更好。
方法:双手叉腰,上身保持直立,双腿张开 15— 20厘米,脚尖略微向外,吸气时两膝靠拢慢慢下蹲,尽可能深蹲并停留片刻,感到腿部肌肉紧绷。呼气时慢慢打开双膝,伸直站立,重复 10次。

简易运动矫正“O”型腿

作者:胡铭

1.弓步侧压腿,一腿压30次,交替各进行2次。
2.杠铃夹腿深蹲。肩负中等重量的杠铃,两腿分开约同肩宽,慢慢下蹲至全蹲(膝角小于90度),然后快速夹腿直立,1组做8~10次,共做4~6组。
3.并腿蹲起。两脚及两腿并拢,俯身站立,双手扶膝,做往里推夹的动作(两腿不要分开),接着做下蹲与起立动作1次,再做向左与向右转动膝盖的练习1次,如此反复,每15次为1组,共做3组。
4.两腿做外摆和内夹练习,每15次为1组,共做4组。
5.两腿夹书本,坐在椅子上,两腿伸直、夹紧,在踝关节上部(小腿下部)夹一本厚薄适宜的书,坚持在数分钟内不让书本落下。练习时可在膝关节下部扎一根绳子,效果更好。
6.两人对抗腿屈伸练习,8次为1组,共做4组。

如何预防儿童O型腿、X型腿?

作者:SAYYES

怀孕的时候,胎位位置、羊水多寡、胎次、胎儿本身大小、压胎现象等,都可能会对胎儿腿型异常有影响,宝宝出生后,“内翻变化、外翻足”则是最为常见的腿型异常。

一般所谓的O型腿是指两侧对称的膝内翻。儿童成长到一岁半至三岁间,会逐渐腿型的发育会逐渐转变为外翻(外观看起来为X型腿)。宝宝一出生他的腿型可能因为长期的弯曲,所以一出生就有呈现O型腿的现象。

其实除了弯曲的角度真的过大,否则都可以视为生理上的异常,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会趋于正常的,家长可以不用过于忧虑,不过,有些家长还是很担心,很怕小朋友因为不好看的腿型会影响日后的走路姿势,也怕衍生出其它腿部上面的疾病。若真的要知道小朋友的O型腿是否真的严重到需要治疗的程度,可以带至医院做一些检测,如利用X光检查他的膝盖角度弯曲的角度是否过大,否则只需持续观察即可。

若宝宝腿部弯曲的角度没有变大,但是当小朋友随着年龄增长,合并出现其它的问题,例如七坐八爬较一般正常宝宝还要落后许多,或是到了2岁走路还是常跌倒等等现象,可能就需要考虑宝宝是否在粗大动作上的发展较为落后。另外,少部分有O型腿的宝宝是因为家族遗传的因素所致。医师强调,如果爸爸妈妈自己本身的腿型就有点内八或O型腿的现象,若小孩子有出现类似的状况,属于正常状况,不需过于惊慌。

内八、外八并不是一个症候群,有时候会合并很多问题,除了生理性的问题之外,也有可能会出现其它病理性上的问题,”很多宝宝刚出生时,他的脚可能呈现内八的姿势或整个足部翻到身体中心内侧的情形。有时候宝宝的脚会自动回复到正常位置,或利用手指头轻轻一拉,也有可能因此回到正常的位置,若可以轻易回到正常位置的,就是属于生理性的内、外翻足。一般只要有经验的医师,当宝宝刚出生,一看到他的腿型有些微的异常,通常会实时处理,轻轻的推一下,以确定利用外力矫正,可以帮助宝宝的脚回复到正常的位置。

家长注意随时注意儿童的腿行,“自然观察比一切都重要,才能第一时间了解是否有异常的情形,”除了依靠医师的专业检查之外,要注意几个重点,掌握首要时机矫正宝宝腿型:

一、 主观的感受:宝宝叫痛的时间是不是很频繁。

二、 外型上的变化:走路姿势很奇怪等。

三、功能上的表现:宝宝常常跌倒、走没几步路就喊腿酸等,都是家长平日可以观察的,只要发现不对,还是带至小儿专科检查,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医师小叮咛

了解小朋友的整体发展及变化,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腿型异常及疾病,对孩子的整体发展来说,只是一个过渡期,重要的是,家长是否可以了解小朋友应有的发展及变化。

想要让宝宝有个强壮的身体及骨骼,均衡营养、运动,是永远不变的方法,很多家长买了许多加强骨骼功能的营养品、补给品,效果却不如多运动及补充充分的营养。专家特别建议家长,舍弃昂贵的营养品,回归到最自然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健康的体魄。

一、尽量避免趴睡。虽然趴睡不一定直接证明会对宝宝的腿型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当宝宝趴睡时,会让小朋友的脚踝呈内翻或外翻状,长时间下来,也可能影响他的腿型。

二、避免跪坐。一些正在学爬或是学走路的小朋友,可能会爬一爬就坐起来的状况,小朋友跪坐时,他的脚大多成外翻状,这时候家长们最好尽量帮宝宝移动脚型,帮他回复到正常的状态,不过还是尽量避免让他跪坐比较好。

正确坐姿与错误坐姿:

1. 很多小朋友喜欢跪坐,会让腿型成W型,这样是错误的坐法。

2. 应让宝宝盘腿坐即可。

O型腿”和“八字腿”的矫正

“O型腿”俗称罗圈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外八字腿又称“X型腿”,医学上称之为膝外翻,是国内常见的畸形。尤以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男女青年如果得了这种下肢畸形,不仅失去了体型美,行走不利,有时还会影响参军、工作以致影响恋爱,有些入精神压抑,甚至悲观厌世。

造成“O”型腿和“X”型腿畸形的员主要原因是小儿的佝偻病。有少部分是因软骨发育障碍,骨折、外伤、骨瘤等引起的后遗症。小儿患佝偻病时,因钙盐不足,骨骺增生的软骨不能正常地骨化,原有的骨质又出现脱钙和吸收,因而骨质软化,不能耐受重力作用,加之膝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失去对骨的支持和保护作用,遂发生小腿骨的弯曲变形,造成“O”型和“X”型腿。

这种腿部的畸形不仅仅影响体型与健美,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人们对其危害往往也认识不足。膝内翻或外翻破坏了膝关节正常力的分布,使关节一侧所受的生物应力增大,对侧相对减少。天长日久,还会引起膝关节行走时疼痛,关节活动也受影响,进而易导致骨性膝关节炎。对这种畸形进行矫正,不仅能增进体型健美,而且还能改善膝关节应力分布不平衡的状态。

近年国内采用外固定器加胫骨结节倒U形截骨术对“O”型及“X”型腿进行整形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新疗法的优点主要有:截骨术操作简单、安全、骨愈合快,不容易出现延迟愈合,采用外固定器便于掌握整形矫正时的角度,可使骨愈合角度准确,调整也方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下地活动,下肢肌肉不会出现萎缩。据统计,畸形完全矫正率可达96%以上。

这种新方法还具有截骨处愈合快的优点,缩短疗程。它还可能性使整形者手术后增加身高,一般术后可增加2厘米左右,所以受到患者的欢迎。

6、昨天打球时扭伤了脚踝,随后到医院检查,诊断为韧带撕裂,大概要多长时间才能好?会有什么后遗症?

小腿由胫骨和腓骨组成,在前而粗者为胫骨,在后而细者为腓骨,脚的足弓顶部有一块骨头叫距骨。踝关节就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夹骑于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称“脚脖子”。胫骨下端向内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内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外踝。踝关节囊前后较松,两侧较紧。踝关节的四周有韧带加强,内侧有三角韧带,外侧有三个独立的韧带。由于外侧的韧带较内侧的韧带弱,加上内踝较短,所以易发生足内翻(脚心朝内侧)而损伤外侧副韧带。踝关节背屈时,距骨无活动余地,但在跖屈(提起脚跟)时,距骨可向两侧轻微活动,所以踝关节往往在跖屈位发生内翻位扭伤。
青少年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较高,因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较多。若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活动时易发生扭伤;姑娘们穿着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阶时思想不集中,易发生跖屈内翻,这时外侧副韧带突然过度牵拉,可引起踝部扭伤。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瘀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那么,踝关节扭伤后应该怎么办呢?韧带部分撕裂、损伤者,内翻角度增加,伴有剧痛。急性期24小时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如果韧带损伤较重,疼痛剧烈,可用4厘米宽的三条胶布敷贴踝部,自小腿内侧下1/3处,三条胶条互相重叠,重叠部位的宽度约为每条胶布的一半,再围绕小腿贴三团胶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贴过紧,阻碍血行。外用绷带包扎,固定2-3周。韧带完全断裂者,足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半脱位时,足处于极度内翻位,这时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类损伤需请医生手法复位后,用管形石膏固定伤足于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复扭伤者多由于早期处理不当而发生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患者可穿包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外侧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内翻。此外,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尽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时不要追跑打闹,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预防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怎么办?

7、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XO型腿?

O型腿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是遗传性和婴幼儿时期疾病因素造成版,大多属于骨质改变权性O型腿。而后天因素最常见的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姿势导致,多属于软组织失衡性O型腿。其次是类遗传因素,父母有O型腿,孩子在学习走路习惯模仿行为,也会导致O型腿,这个也属于软组织失衡性O型腿。所以在任何治疗矫正前,应该先弄清楚自己是什么原因导致的O型腿,不要盲目的相信某一种方式可以改变所有的问题。
在O型腿的形成原因上,很多人有误区,觉得O型腿骨头弯了怎么也能治?但事实上,O型腿确实大多数从小就有,视觉上小腿挺弯的,但大多数并不是小腿骨弯了,而是骨头错位,失去了正常的位置。
矫正腿型的关键,在于恢复下肢正常的力线,也就是,让骨头回到它正常的位置。O型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多年来,医学界围绕O型腿形成的吉利,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查阅2000年前的文献,多数观点认为,O型腿是腔骨或者股骨弯曲导致的。2000年以后,多数观点认为,O型腿不仅仅是由于骨骼畸形所致,还可由于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导致。
崔清国采用“微创矫形针刀”治疗O型腿或X型腿。

8、我的脚崴了,踝骨都肿了还能走道吗,须注意什么

首先,你在崴了后来,应该马上用自冰敷.24小时

之后,应该去医院照X光,是否骨折了.(其实不用,那样的话自己还不知道啊/?)_

24小时应少动,而24小时后应多运动.
我有一秘方,用玉林的正骨水.先用热水泡泡脚,再用它搓痛处,搓到热时.然后用袜子的一段套这里,用玉林的正骨水湿润袜子
干了就倒.我保证你三天可以走路!!!是我做体育生时老师教我的,不过我遇到过,确实是好有效果的

9、我儿子12岁,左脚内踝骨垢分离110天,当时没做手术,现在稍有裂缝,请问还能长好吗?

病情分析:长好是抄没有问题的,小儿骨头生长愈合能力是很强的,骨折即使有很明显的错位缝隙都可以愈合,只是如果涉及骨骺的骨折一般需要完全复位,因为如果没有很好的复位,可能导致日后的发育畸形而出现问题。
意见建议:当然骨骺损伤是要看类型的,有些类型预后很好,有些则相反,我需要看片子才能知道具体情况,有条件上传片子。不过现在三个多月了,骨折已经会愈合的很好了,那点裂缝基本不是问题,可以一般活动了。

与小儿内踝骨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