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的复位方法有哪些?
(1)手法复位。大多数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矫正其移位。
进行手法复位时,其手法必须轻柔,并应争取一次复位成功。手法复位的步骤如下。
①解除疼痛。可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后者多用于儿童。
②肌松弛位。麻醉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位,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
③对准方向。骨折复位时,是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④拔伸牵引。在对抗牵引下,于患肢远端,沿其纵轴牵引,矫正骨折移位。
术者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位,根据X 线片所显示的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分别采用反折、回旋,端提、捺正和分骨、扳正等手法予以复位。
(2)切开复位。切开复位的指征主要有:骨折端之间有肌和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者;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
切开复位的优缺点。切开复位的最大优点是可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使患者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萎缩或关节僵硬。还能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缺点主要有:可能引起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增加局部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易于发生感染;所用的内固定器材不当,术中可能发生困难或影响固定效果,可发生无菌性炎症,内固定器材的拔除,大多需再一次手术。
2、骨折是不是一定要做复位手术,要是骨折了没有完全归位怎么办?会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已经35天了。
一开始的时候有打石膏固定吗?或是有打外固定器固定?
假设有,通常一个月的时间,石膏可以移除,除非骨头愈合很差。
回过头来说你妈妈的问题,骨头没有完全对上,当然不是很好,不过以临床上的考量,也是要看没有对上是差距多少,如果差距不大,手部的功能或许可以回覆7成。
但是!!!如果用复位手术,等於是骨头要从接,要再固定一个月,这样前后加总可能有三个月的时期,对於手部关节的僵硬有很大的负担。说具体点,复位手术之后,就算接的很完美,手部功能也可能只能回复7成。
所以我是建议,确定一下是否有必要复位,但是无论与否,要积极接受康复治疗。
3、鼻骨骨折如何复位
鼻骨骨折复位会用到很多手术方法,这些方法是根据鼻骨骨折的不同类型进行区分的。闭合性鼻骨骨折的复位法手术实施之前应对鼻粘膜表面进行麻醉,用占有麻醉剂的面纱涂抹后即可进行手术。复位用鼻骨复位钳、小剥离器或枪状镊等缠以凡士林纱布或棉花,选中修复部位后将剥离器插入鼻内,置于移位的鼻骨后面,用力向前上方将骨折抬起,此时会有附和声出现。如为双侧鼻骨骨折,将复位器摄入在塌陷的鼻骨之下,在上移的同时,将鼻腔轻提,将对侧移位突起的鼻骨向内推压,用以挖成鼻骨的复位。专家提醒:复位后,鼻腔内填压凡士林纱条,这么多的目的是对手术实施过程后产生的血液进行止血,术后二周内不可用力擦压鼻部及擤鼻。开放性鼻骨骨折的复位法同闭合性复位法一样,要先进行麻醉,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先要进行止血清创工作,由于面部血供丰富,所以治疗过程时要时刻避免这些血管受损,要尽可能保留软组织及骨组织,完全游离的碎骨片及异物皆予以清除.可能还需将创口进行缝合,鼻内填压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后,将骨折对位,缝合皮肤。
4、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步骤
1.体位 仰卧位;
2.切口、显露 前侧U形切口较为适宜,显露较横切口充分,术后切口与骨折部分不易发生粘连而影响屈曲功能;
3.探查和清理关节腔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向上翻开皮瓣,即可见到髌骨骨折块。损伤严重者,骨折块的分离较大,两侧的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撕裂亦大。将近、远两端骨折块拉开,即可进入关节腔,显露并探查股骨前面,彻底清除关节内积血、骨碎屑以及骨折块间夹有的软组织;
4.复位 先伸直膝关节,以松弛股四头肌,利用巾钳夹住骨折块牵拉对拢,使之复位并由助手暂时保持定位;
5.内固定 对两骨折块较大的髌骨横断折,常用不锈钢丝作为内固定物。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下列3种:
⑴环扎固定法:用18~28号不锈钢丝,以粗圆针引导,紧贴髌骨缘在周围软组织内缝合一圈,然后将髌骨折复位,把钢丝逐渐收紧、拧牢。这方法比较简单,固定也较完善,但易产生成角畸形,一般适用于移位不太大的骨折或尚能复位的粉碎性骨折;
⑵贯穿固定法:用2mm钻头在近侧骨折块断面上1cm的内外侧,垂直于髌骨纵轴,钻一隧道;用同样方法,在远侧骨折块的相应部位也钻一隧道,8形穿过钢丝。但须注意隧道应位于髌骨全厚中点的后方。用巾钳复位、拧紧钢丝固定之。这种固定直接、有力、比较牢靠,适用于移位较大的骨折。由于钢丝在髌骨前面交叉,可以防止屈膝时引起的向前成角;
⑶张力带固定法:用直径1.5mm的克氏针,自近折块折面的内、外侧钻入,沿髌骨纵轴,自骨折块的顶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至针头刚露出折面。复位后,用同一克氏针从近折块向远折块折面的对应点钻入,沿髌骨纵轴自远折块的下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使两端在肌膜外面露出约3~5mm,针尾弯成钩状,然后用18~28号钢丝绕过两枚克氏针的后面,逐渐收紧拧牢。拧紧时,注意钢丝应穿过克氏针的后侧并收紧。这样,钢丝收紧后,克氏针将受到一定的压力,促使骨折块互相靠拢,加速愈合;还应注意决不可使纵行跨过骨折线的钢丝过分偏向侧方,从而失去张力带固定的作用;
6.修复四头肌扩张部及关节囊 检查髌骨关节面完全对合,关节腔内无积血及碎骨后,将两侧撕裂的股四头肌扩张部、关节囊及髌前腱膜用丝线间断缝合。然后冲洗伤口,逐层缝合。
5、骨折怎么办?
骨折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年轻人中,有时玩耍或者打篮球都会有人受伤骨折,那么,对于骨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骨折后该怎么办?
1、对于骨折患者,我们要尽量保持其不要活动,查看其伤口的严重程度,若不是很严重,可以采取些简单的消毒方法,比如酒精或碘酒擦一下,再将其带进医院治疗。
2、若此时伤口很严重,则应立即拨打120,让患者平躺在地上,保持患者的清醒,不要将露出的骨头归位,而是用绷带帮助骨折处上面的部位止血,防止流血过多。然后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3、骨折复位后患者的休养也是十分重要的,此时患者处于恢复期,稍不注意就会落下病根。患者在此期间不要洗冷水,多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另外可以适当活动,但要注意不要过度。
骨折后患者的休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注意其安静的环境,避免落下病根。
哪些骨折需要手术?
一般情况下,能手法复位的是不首选手术的,但是现今社会由于经济原因,好多不需要手术的被拉上了手术台,下面为您具体讲解到底哪些需要手术。
骨折是颇为常见的外伤。要使断了的骨头长好,恢复原有的支撑、保护运动功能,首先要将断端接起来,对好位置,医学上称之为复位。可想而知,复位越好,越利于骨折处骨头的生长愈合,将来功能也越好。
复位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前者由医生运用牵、拉、端、提、挤、按、旋转等手法技巧,将断骨复位;后者则是切开皮肉,在直视下将断骨对好,并用板、钉等接骨材料将其牢固固定。
手法复位对身体干扰小,痛苦轻,愈合好,但由于隔着皮肉,复位效果常不够理想。因此,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这种手术称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切开整复内固定。
到底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无疑应从病人利益出发,力争效果好、痛苦小、花钱少。
但在市场经济社会里,“经济效益”可能左右医生治疗方案:有些本来采取手法复位即可治愈的患者却被推上了手术台:有些医院或医生明明缺乏手术条件和技术,却将本该开刀的病人揽下来,勉强施行非手术治疗,贻误了手术机会。也有些病人,特别是工伤、交通事故骨折病人,本来适合手法复位治疗,只是由于缺乏医学常识,看了x光片,发现没有严丝合缝地对好,再三要求开刀。
6、骨折复位有哪些方式
1、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方法中,手法复位应用最广泛,也较安全。复位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在给予适当有效的外固定后,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确证复位结果。如复位不良,根据需要,再予以矫正。 2、牵引复位:牵引既可用为复位的方法,又是维持复位的措施。主要用于手法牵引不能复位、或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 3、切开复位:是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应慎重选择,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 如下几种情况可做为切开复位的参考指征: ①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关节面良好对位者。 ②骨折后,因附着在骨片上的肌肉收缩,使骨片移位,不易对合者。 ③骨折端剪式伤力大,血液供应差,骨断端需要严格固定才能愈合者,如股骨颈囊内骨折。 ④骨折断端间有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骨膜、神经等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⑤一骨上有多段骨折,手法复位困难者。 ⑥长骨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又不宜应用牵引方法治疗者,而用内固定又有较好的疗效。 ⑦骨折伴有肢体主要血管断裂,治疗中应首先重建骨支架者,如部分性和完全性肢体断离。 ⑧骨折不连接或发生畸形愈合,功能恢复不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