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祸受伤十天后才知道骨折怎么办?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发生后,受害人进行伤残鉴定的直接目的在于拿到司法鉴定机构构成伤残的鉴定意见报告,凭此为据,受害人可主张因事故伤害产生的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与伤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项目赔偿,从而获得更多的损害赔偿数额。
但是,伤残鉴定是需要有一定条件的,也即,受害人应当有构成伤残的可能。
我国车祸案件伤残鉴定的标准为《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下称《评定》),该《评定》把伤残等级分为十个级别,针对人体不同伤害的大小规定了具体的标准,如针对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残的规定、针对头面部损伤致残的规定、针对腹部损伤致残的规定、针对肢体损伤致残的规定、针对盆部损伤致残的规定等。
在进行鉴定时,比照《评定》,如果受害人的伤害压根不可能构成残疾的,那么,鉴定只能是增加受害人获得尽快赔偿的时间,也就不需要去进行伤残鉴定。微信关注国晖律师事务所,掌握更多法律资讯!
此外,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司法鉴定程序规则》第八条明确: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收取司法鉴定费用,收费的项目和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故,如果受害人没有构成伤残的可能,进行伤残鉴定拿不到构成伤残的鉴定意见报告,那么鉴定属于徒劳,也就白白的花费了鉴定的费用。
对于是否进行伤残鉴定,实践中,受害人在鉴定前应当咨询专业交通事故律师的意见,通常这种咨询都是免费的。可通过网络如http://m.peichang.cn/或致电律师免费咨询热线:400--188--9691(不收电话费)获得帮助。
2、车祸造成骨折,责任对方全责.这个该怎么赔偿
2肋骨折,一般评不上伤残,受害人受伤未致残的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计算概述
1、医疗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
2、误工费=误工月收入×误工时间
3、护理费=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
4、营养费=依据伤情确定营养费标准*天数
5、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50元/天)×住院天数
6、此外,还有交通费、住宿费、直接财产损失费、车辆停运损失费等。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中规定交通事故可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住院费、交通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营养费、误工费、死亡赔偿金或伤残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被抚养人生活费、后续治疗费、辅助器材、器具等费用、鉴定费。各伤情下的赔偿项目如下:
(一)丶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二)丶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三)丶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四)丶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慰抚金。
3、车祸中我负主责,脚受伤骨折。对方车人都没事。我该怎么理赔
对方的车与人都没事的话,
你受伤的,需要对方次要责任,按照责任赔偿你的车辆维修费、伤者的医疗费。
不够的部分,再从你的商业险车上人员险中,找自己的保险公司,按照责任赔偿。
4、车祸受伤骨折应该怎么进行急救处理
车祸受伤骨圻急救处理法
步骤一:先止血
因车祸、塌方以及高空坠落等情况造成的骨折患者,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还可能会造成其内脏的损伤,如肝脾破裂、脑外伤等。这些都会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在现场救助中,救助者应首先观察患者是否有这类损伤,一旦发现就要紧急处理。
据估计,人体骨盆骨折的出血量可超过其总血量的80%。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出血量会更多。突然的大量出血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对骨折的患者进行急救时首先要止血。
步骤二:先固定再搬运
人体脊柱有椎管和马尾神经。当脊柱发生骨折时,患者极易出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瘫痪,如胸腰段骨折时常引起截瘫;颈椎骨折时除了瘫痪部位升高外,还会引起呼吸肌麻痹,甚或威胁生命。此外,由于骨骼的附近常有神经走行,患者发生骨折后,其神经就会受到挫伤或嵌压,进而影响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出现局部的感觉丧失,以及所支配肌肉的瘫痪。
所以,在搬运骨折尤其是脊柱和四肢骨折的患者时,更要特别小心。在搬运疑有脊柱骨折的患者时,应几个人一起配合将其放在硬担架或门板上,以保持患者身体平直。当患者的长管状骨骨折时,由于骨髓腔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不恰当的搬运会使大量的脂肪溢出并进入血管,使患者形成肺栓塞、脑栓塞,从而引起气急、胸痛、紫绀、发热、休克、昏迷等症状。
此外,不正确的搬动方法还可造成患者的骨折断端对神经及血管的损伤。因此,患者发生四肢骨折时,应尽量不要搬动,可就地取材用夹板或代用品做简单的固定后再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以避免患者出现骨折并发症。
步骤三:有开放伤时要尽早手术
当患者发生开放性骨折时,由于伤口容易被污染,所以,患者常常会因为疼痛、失血,而使抵抗力降低。假如伤口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就容易形成化脓性感染并导致败血症或骨髓炎等病症。因此,患者一旦出现开放性骨折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一般情况下,骨折的患者被送往医院,经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等方法后多可逐渐康复。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骨折部位的皮肤由红变紫或起水疱、活动时疼痛剧烈或感到麻木时,一定要请医生检查,以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5、车祸骨折赔偿标准能赔多少钱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是指交通事故当中肇事者给予受害者的赔偿所包含的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
项目标准
医疗费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数额,按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误工费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
交通费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住宿费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营养费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简称“基数”),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Ⅰ级(100%)到第Ⅹ级(10%),每级相差10%,即
一级
基数×年限×100%
多个伤残等级的计算方法:
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从10%到%1,即:
一级伤残: 10%;
二级伤残 9%;
三级伤残 8%;
四级伤残 7%;
五级伤残 6%;
六级伤残 5%;
七级伤残 4%;
八级伤残 3%;
九级伤残 2%;
十级伤残 1%
二级
基数×年限×90%
三级
基数×年限×80%
四级
基数×年限×70%
五级
基数×年限×60%
六级
基数×年限×50%
七级
基数×年限×40%
八级
基数×年限×30%
九级
基数×年限×20%
十级
基数×年限×10%
残疾辅助器具费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被扶养人生活费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康复费及后续治疗相关费用
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赔偿标准一般以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定残后护理费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丧葬费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根据实际发生的合理费用凭相关票据和证明支付
注:1、受害人因伤致残或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赔偿“因伤致残”或“受害人死亡”栏内的项目外,尚需支付“一般受伤”栏目内的医疗费等相关费用。
2、受害人因伤致残或死亡的,赔偿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提起刑事附带民事的,不能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
3、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4、超过确定的护理期限、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或者残疾赔偿金给付年限,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继续给付护理费、辅助器具费或者残疾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护理、配制辅助器具,或者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赔偿义务人继续给付相关费用五至十年。
5、本表适用于一般人身损害赔偿,也适用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人身故损害损偿还需根据责任大小确定赔偿责任系数,具体为按如下原则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相当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部分的赔偿责任。对于超过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但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二)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百分之四十的赔偿责任;
(三)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百分之六十的赔偿责任;
(四)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百分之八十的赔偿责任;
(五)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没有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6、车祸受伤骨折后,多久能去做伤残鉴定。自己可以去吗
7、当不小心骨折了,尤其是车祸,需要怎么急救
确定或疑似骨折,必须现场固定。骨折伴有开放伤口和出血时,应先止血、消毒和包扎伤口,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对不同部位的骨折进行必要的固定。恰当的固定,可以减轻断骨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减轻伤者的痛苦,有利于骨折愈合,避免合并症的发生。不同部位骨折的固定方法不同,具体做法如下:
●头颈部损伤头部损伤,尤其是颈椎损伤,搬动时应特别小心,要保持头颈部与躯干成直线位置。有条件最好用颈托固定头、颈部,防止骨折移位压迫颈部脊髓,造成突然死亡或高位截瘫。没有颈托,可以两肩作支持,在颈部两侧填塞大量棉花,将两块能折曲的厚纸板做夹板,按正常人的头形弯曲成适当曲度放在两侧,头颈背下放一硬板垫软垫后,从躯干开始向上包扎,以固定肩胛、背及头部。
●肩部严重损伤时 在腋下垫一软垫,然后将上臂固定于胸壁,再用三角巾托住前臂。
●上臂骨折固定法 手臂屈曲,夹板放在内外侧,绷带包扎固定,然后三角巾悬吊伤肢。
●前臂骨折固定法 先将木板或厚纸板用棉花垫好,放在前臂前后侧,用布带包扎,肘关节屈曲90°,再用三角巾悬吊。
●大腿骨折固定法 将伤肢拉直,夹板放在内外侧,外侧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至脚跟,内侧夹板较短,放至大腿根部,关节处垫好棉花,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如现场无夹板可用,可将伤肢与好腿并排摆正,用三角巾缠绕固定。小腿骨折固定与此类似。
●脊椎骨折固定法 脊椎骨折往往病情严重,严禁不经固定而随意搬动。应在保持脊柱稳定的情况下,将病人轻巧平稳地移至硬板担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切忌扶持伤者走动或躺在软担架上。
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替代物,如书刊、纸板、木棍、树枝等。固定夹板的绷带可用破旧衣服、床单撕成条状代替。
注意防范骨折合并症。
(1)创口感染。开放性骨折易有感染,可发生化脓性骨髓炎、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破伤风、坏疽等。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导致骨不连,有时会性命难保,所以,要求伤后现场能做清洁处理,不可随便用水洗或乱敷药粉(包括消炎粉、止血粉等),只可用干净的纱布棉花绷带包扎,到医院及时作好清创术及使用抗菌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2)血管损伤。邻近骨折的大血管可被刺破或压迫,引起肢体循环障碍,重要的动脉损伤可引起肢体坏死或缺血挛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如肱骨髁上骨折可损伤肱动脉、股骨下端骨折及胫骨上端骨折可损伤胭动脉、锁骨骨折可损伤锁骨下动脉,重要的静脉损伤也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动脉伤的表现:伤口搏动性出血,或局部有搏动性血肿迅速扩大,并有明显的肿痛,肢体远侧血管摸不到搏动或很微弱,温度低,颜色苍白。对可疑动脉损伤要加压包扎、迅速转运到医院,及时探查处理。
(3)神经损伤。对骨折伤员,都应检查患肢的运动和感知觉,判断有无神经损伤。如上臂肱骨干骨折,可有桡神经损伤;肱骨内髁或内上髁骨折,可合并尺神经损伤;桡骨下端骨折可伤及正中神经;腓骨颈骨折可伤及腓总神经等。
(4)缺血性挛缩。肢体由于严重缺血,造成肌肉坏死或挛缩,因神经缺血和瘢痕压迫,常有神经部分瘫痪,使肢体严重残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上肢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等。造成肌肉缺血的原因,有的因为小夹板或石膏过紧,影响静脉回流和动脉血供;有的因为动脉受压、血管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引起。缺血挛缩的早期表现:桡动脉搏动变弱或消失,手指和腕呈屈曲,不能自动伸指和伸腕,被动活动也受到限制并引起疼痛,手和前臂麻木,发冷或胀痛,如不即时处理,肌肉即渐坏死,形成瘢痕挛缩。
要预防挛缩主要是小夹板或石膏固定不可过紧,发现固定远端血运障碍(苍白、发冷、疼痛、搏动消失),应立即松解,否则后果严重。
(5)内脏损伤。如骨盆骨折,碎骨可刺破膀胱、尿道和直肠;肋骨骨折可刺破胸膜和肺引起血气胸;颅骨骨折常合并颅脑损伤、颅内出血等。对内脏损伤,要优先紧急处理,待伤员全身情况允许时及早处理骨折。
(6)脂肪栓塞。少见,一般认为骨折和手法复位后骨髓腔内脂肪进入破裂的血管内,引起肺或脑血管脂肪栓塞。对脂肪栓塞尚无特效疗法,应注意预防,急救时要妥善固定骨折,复位时手法要轻柔,包扎压力避免过大。
8、出了车祸我是主要责任受伤在家可以得到多少赔偿只是轻微骨折
一、事故发生后立即报警,由交警根据现场勘查笔录、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视听资料等证据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
二、当事人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可以在收到认定书后的三天内向作出认定书的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
三、交通事故受害人伤残赔偿:1、残疾赔偿金(城镇)上年度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年×伤残赔偿指数;(农村)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指数;2、医疗费;3、后续治疗费、康复费;4、残疾辅助器具费;5、误工费;6、护理费;7、住院伙食补助费;8、营养费;9、交通住宿费;10被抚养人生活费;11、精神损害抚慰金;12、财产损失等。
残疾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认定,一般以户籍登记地为准。但户籍登记地在农村的受害人,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已经在城镇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且有正当生活来源的,可以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数额。
评残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GB18667-2002
赔偿处理: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伤残赔偿限额为11万元;医疗费用1万元;财产损失2千元)。不足的部分,车方按照主要责任承担80-90%的赔偿责任,同等责任60-70%,次责40-50%。
协商未果的向事故发生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9、发生交通事故,对方骨折受伤住院,被交警扣的驾驶证和损坏的车辆多久能拿出来?
看暂扣理由,不同理由暂扣时间不同。一般如果是需要鉴定,不超过20天,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最长30天,鉴定完5日内必须放行
10、车祸导致骨折的赔偿标准为多少
赔偿额与伤残等级、小孩身份(农村与城镇标准)密切。左腿骨折,已构成伤残,具体需受伤之日起三个月以后去司法鉴定所鉴定(必须三个月);小孩户口是农村,则按农村标准赔偿,是城镇户口,则按城镇标准赔偿,农村与城镇的标准相差很大哟。一般车辆都买了交强险,损失由保险公司赔偿。伤残等级没有确定,估计司机不会贸然与你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