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手腕colles骨折
上肢可以分为三部分:手,前臂和上臂。。前臂主要有两块骨头:桡骨和尺骨。。colles骨折(也称为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属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所谓远端,即指靠近手腕的部分。。
伸直型骨折较常见。骨折线多为横形。。
骨折远端向背侧(手背),桡侧(可以理解为手指张开时向大拇指方向)移位,近段向掌侧移位,可影响掌侧肌腱活动。
2、colles骨折的检查
X线摄影:桡骨在距关节面3.0厘米左右处横断。正位片上骨折远段向桡侧移位,可与骨折近段有嵌插,下尺桡关节距离增大(分离)。桡骨下端关节面向尺侧倾斜度减少,正常为20°~25°,骨折后可减小到5°~15°甚至消失;侧位片上,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关节面掌侧倾斜角度减少或消失,正常为10°~15°。
在老年人,骨折远段可呈粉碎性骨折。
3、colles骨折的治疗
1.无移位的Colles骨折,中立位石膏托固定4周。有移位者,绝大多数均采用闭合复位及外固定治疗。
2.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已用于治疗Colles骨折,尤其对于关节内骨折,疗效较好。
4、我的右手桡骨远端骨折已经4个月了,但手还不能旋转和弯曲,上次去看了医生说还要3个月才能打球
手腕旋转屈伸运动即可,四个月仍不能转是绝对有问题的,建议去医院
5、柯雷(colles)骨折 名词解释
Colles骨折是指桡骨下端的骨松质骨折。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2~3厘米范围内的骨松质部位,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占所有骨折的10%,以成年人居多。骨折多为粉碎型,关节面可被破坏,儿童受到同样暴力可造成桡骨下端骨骺分离。
多为平地跌倒,手掌撑地、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内旋位时,以致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在此种状态下,骨折远端必然出现向背侧及桡侧的移位。此时,尺骨茎突可伴有骨折,三角纤维软骨盘亦有可能撕裂。
骨折的原因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2、间接暴力
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落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的椎体发生压缩性或爆裂骨折。
3、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如远距离行走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6、colles骨折的并发症
1.受伤时常伴有肩、肘关节挫伤,加上骨折处的疼痛,患肢活动量减少,时间久之肩、肘关节会发生僵直。
2.骨折畸形可出现正中神经受压症状。随着骨折的复正,可以逐渐恢复。
3.拇长伸肌腱断裂。一般发生在伤后4周,有时出现更晚。断裂原因有两种可能,一为原始损伤所致,另一种是骨折波及Lister结节,该肌腱在不平滑的骨面上磨损而发生断裂。
4.骨折整复或固定失败。均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
5.可发生Sudeck骨萎缩(反射性交感性骨萎缩、创伤后骨萎缩)。
6.可同时合并腕舟骨骨折,检查时应注意,以免漏诊。
7、colles骨折后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吗
colles骨折一般都是手法复位保守治疗,除非骨折移位不明显,否则很难回到完美的解剖复位。colles骨折的核心是恢复腕关节功能,而不是骨折的复位。
8、colles骨折的临床表现
患者腕背伸位跌倒,手掌着地后,感腕部剧痛,不敢活动,肿胀,尤以局部肿胀明显,有时可见皮下淤血,手指处于半屈曲休息位,不敢握拳,需要健手托扶患手方能减轻些疼痛,如正中神经受压则有手指麻木等正中神经功能障碍表现,Colles骨折的典型体征如下:
1.银叉状畸形
骨折远端连同手部向背侧移位,其近侧有凹陷。
2.枪刺状畸形
骨折远端连同手部向桡侧移位,中指轴线与桡骨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
3.直尺试验
正常时,将直尺放于腕尺侧,尺骨茎突距直尺在1厘米以上,桡骨下端骨折时,尺骨茎突可与直尺接触。
4.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直线关系
桡骨下端骨折后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正常是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向远侧多出1~1.5厘米。
骨折分类方法不一,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Frykman的分类,基于关节面的损伤、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尺骨远端有否骨折等,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8类。
(1)关节外骨折,无尺骨远端骨折。
(2)关节外骨折,有尺骨远端骨折。
(3)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4)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有尺骨远端骨折。
(5)关节内骨折,波及下尺桡关节,无尺骨远端骨折。
(6)关节内骨折,波及下尺桡关节,有尺骨远端骨折。
(7)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8)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有尺骨远端骨折。
9、右手colles骨折,可以鉴定为几级伤残,具体赔偿
认定为工伤,具体可以鉴定为几级伤残需要由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劳动者的受伤程度和受伤部位进行综合的评定,以最终的伤残鉴定结论为准。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如果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5、相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保险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