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简述Colles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简述Colles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发布时间:2020-03-24 11:16:13

1、骨折的临床表现为??

(一)局部表现

1.骨折的专有体征

(1)畸形长骨骨折,骨折段移位后,受伤体部的形状改变,并可出现特有畸形,如Colles骨折的“餐叉”畸形。

(2)反常活动在肢体非关节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接触及互相磨擦时,可听到骨擦音或摸到骨擦感。

以上三种体征只有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时,也可能有骨折,如青枝骨折、嵌插骨折、裂缝骨折。骨折端间有软组织嵌入时,可以没有骨擦音或骨擦感。反常活动及骨擦音或骨擦感两项体征只能在检查时加以注意,不可故意摇动患肢使之发生,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若,或使锐利的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及其它软组织,或使嵌插骨折松脱而移位
(二)骨折的其它体征

(1)疼痛与压痛骨折处均感疼痛,在移动肢体时疼痛加剧,骨折处有直接压痛及间接叩击痛。

(2)肿胀及瘀斑因骨折发生后局部有出血,创伤性炎症和水肿改变,受伤一、二日后更为明显的肿胀,皮肤可发亮,产生张力性水疱。浅表的骨折及骨盆骨折皮下可见瘀血。

(3)功能障碍由于骨折失去了骨骼的支架和杠杆作用,活动时引起骨折部位的疼,使肢体活动受限。

以上三项可见于新鲜骨折,也可见于脱位、软组织损伤和炎症。有些骨折,如嵌插、不完全骨折,可仅有这些临床表现,此时需X线照片检查才能确诊

2、柯雷(colles)骨折 名词解释

Colles骨折是指桡骨下端的骨松质骨折。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2~3厘米范围内的骨松质部位,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占所有骨折的10%,以成年人居多。骨折多为粉碎型,关节面可被破坏,儿童受到同样暴力可造成桡骨下端骨骺分离。

多为平地跌倒,手掌撑地、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内旋位时,以致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在此种状态下,骨折远端必然出现向背侧及桡侧的移位。此时,尺骨茎突可伴有骨折,三角纤维软骨盘亦有可能撕裂。

(2)简述Colles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扩展资料

骨折的原因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2、间接暴力

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落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的椎体发生压缩性或爆裂骨折。

3、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如远距离行走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3、colles骨折的临床表现

患者腕背伸位跌倒,手掌着地后,感腕部剧痛,不敢活动,肿胀,尤以局部肿胀明显,有时可见皮下淤血,手指处于半屈曲休息位,不敢握拳,需要健手托扶患手方能减轻些疼痛,如正中神经受压则有手指麻木等正中神经功能障碍表现,Colles骨折的典型体征如下:
1.银叉状畸形
骨折远端连同手部向背侧移位,其近侧有凹陷。
2.枪刺状畸形
骨折远端连同手部向桡侧移位,中指轴线与桡骨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
3.直尺试验
正常时,将直尺放于腕尺侧,尺骨茎突距直尺在1厘米以上,桡骨下端骨折时,尺骨茎突可与直尺接触。
4.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直线关系
桡骨下端骨折后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正常是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向远侧多出1~1.5厘米。
骨折分类方法不一,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Frykman的分类,基于关节面的损伤、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尺骨远端有否骨折等,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8类。
(1)关节外骨折,无尺骨远端骨折。
(2)关节外骨折,有尺骨远端骨折。
(3)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4)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有尺骨远端骨折。
(5)关节内骨折,波及下尺桡关节,无尺骨远端骨折。
(6)关节内骨折,波及下尺桡关节,有尺骨远端骨折。
(7)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8)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有尺骨远端骨折。

4、桡骨骨折的鉴别诊断

1.桡骨远端骨折
指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并向背侧移位的骨折。Colles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的骨折的6.7%。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较多。
2.桡骨颈骨折
并不多见,常与桡骨头骨折伴发,亦可单发,二者之致伤机制及诊治要求均相似。
3.桡骨下端骨折
是指距桡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这个部位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为解剖薄弱处,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
4.桡骨小头骨折
是常见的肘部损伤,占全身骨折的0.8%,约有l/3患者合并关节其他部位损伤。桡骨小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如果有移位,理应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解剖位置,早期活动,以恢复肘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功能。
5.桡骨小头骨折
是成年人容易发生的肘部损伤。通常疼痛症状较轻,临床上容易误诊。
6.桡骨干骨折
单独桡骨干骨折,仅占前臂骨折总数的12%,以青壮年居多。

5、骨折的临床表现为?(六点)

1疼痛2肿胀 3功能障碍 4畸形5异常活动6骨擦音或骨擦感

6、诊断为Colles骨折,请问该患者可出现的

骨痂的形成说明骨头已经开始愈合了。但是形成的骨痂是不会消失的。今后不管你什么时候去片子都是会看到的。都是会显示陈旧性骨折的。

7、什么是科雷氏骨折?

科雷氏骨折(英文名Colles)是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

(一)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背屈掌心触地,前臂旋前肘屈曲。骨折线多为横形。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常为粉碎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桡侧移位,近段向掌侧移位,可影响掌侧肌腱活动。暴力轻时可发生嵌入骨折无移位。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或合并下桡尺关节韧带断裂,下尺桡关节脱位,分离,或造成尺骨茎突撕脱。

(二)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相反,故又称“反科雷氏”骨折。跌倒时腕掌屈,手背触地发生桡骨远端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近端向背侧移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移位明显时,可见餐叉状及枪刺样畸形。

1.餐叉畸形 2.枪刺畸形 1.正常 2.科雷氏骨折后量尺与尺骨茎突间距离缩短
尺骨茎突和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量尺试验阳性。放量尺在肱骨内上髁和小指尺侧,量尺与尺骨茎突间距离正常为2cm左右,桡骨下端骨折后。因手向桡侧移位,此距离减少或消失。

正位X片示桡骨远端横形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切线倾斜角小于正常20~25°,甚至变成0°。两断端嵌入缩短,尺骨茎突经常有小撕脱骨片。侧位X片示桡骨下端向背侧移位,桡骨远端向掌侧倾斜的关节面角消失或向背侧倾斜。

三、治疗

(一)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新鲜有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应尽早整复、固定。下面以伸直型骨折为例介绍两种复位固定方法。整复前了解移位方向及决定采用手法,局麻或臂丛麻醉。

1.牵抖复位法 适用于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或骨折断端向掌成角,但骨折非累及关节,不是粉碎者。患者坐位或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上臂,术者两手紧握手腕,双拇指放在骨折远端背侧,触摸准确继续牵引,待重迭基本矫正后,稍旋后猛力牵抖,同时掌屈尺偏,骨折得到复位。

2.提按复位法 适用于老年患者,骨折累及关节,粉碎骨折病人。患者平卧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拇指及其他四指,一助手握上臂对抗牵引,待嵌插骨折矫正后,术者先矫正旋转移位及侧方移位,然后双拇指挤按骨折远端背侧,其他手指置近端掌侧向上端提,骨折即可复位。

整复后小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3~4周。无移位桡骨远端骨折仅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3~4周。屈曲型骨折复位方法相似,复位和固定方向相反。

(二)陈旧骨折处理 陈旧骨折,无明显功能障碍,尤其老年人听其自然。骨折仅向掌侧成角,无桡偏及重迭移位,骨折虽达3~4周,仍可按新鲜骨折处理。青壮年骨折畸形愈合,有神经症状或肌腱功能障碍,或者前臂旋转受限,应早期采用手术治疗。

畸形不严重,仅有前臂旋转障碍者可行尺骨头切除术。畸形严重,无前臂旋转障碍者可行尺骨头部分切除及桡骨远端截骨术。因掌侧骨痂隆突引起神经、肌腱刺激受压者,可行骨痂切除等

8、colles骨折的并发症

1.受伤时常伴有肩、肘关节挫伤,加上骨折处的疼痛,患肢活动量减少,时间久之肩、肘关节会发生僵直。
2.骨折畸形可出现正中神经受压症状。随着骨折的复正,可以逐渐恢复。
3.拇长伸肌腱断裂。一般发生在伤后4周,有时出现更晚。断裂原因有两种可能,一为原始损伤所致,另一种是骨折波及Lister结节,该肌腱在不平滑的骨面上磨损而发生断裂。
4.骨折整复或固定失败。均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
5.可发生Sudeck骨萎缩(反射性交感性骨萎缩、创伤后骨萎缩)。
6.可同时合并腕舟骨骨折,检查时应注意,以免漏诊。

与简述Colles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