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登山杖骨折

登山杖骨折

发布时间:2020-03-24 02:34:26

1、我是一名公务员,日前在参加单位登山户外俱乐部的活动从高处跳下时不慎右足跟骨骨折,请问是否算公伤?活

当然算了,你们是跟拓展公司去的还是自己组织的。拓展公司应该都有没保险,当时我组织的活动找的武汉尖峰拓展,他们出发前还给我看过他们的保险单。。。绝对算工伤,单位,俱乐部都应该有赔的。

2、第二脚趾骨裂70天后可爬山吗

不安全,应为那样的负重太重了,不太安全。70天的骨折情况应该是可以了,但是负重过大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实在想去的话,最好拄个好一些的,登山拐杖。

3、如何正确选用合适的登山杖呢?

登山杖的选择

登山杖是必不可少的登山工具,有助于登山者的安全和顺利登山。选择登山杖,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量:

一是好的手腕带。手腕带最好是软的,还有一些弹性。可以简单地调整到需要的牢固程度,不容易脱落。

二是合适的手柄。手柄的尺寸和形状要吻合你的手,无论是戴手套还是不戴手套。

三是手柄的材料。手柄的材料要让你容易掌握。采用软木和泡沫塑料手柄的登山杖,通常是手心容易出汗或经常在雨天中徒步者的首选,因为,这些材料即便是湿了,也有比较好的摩擦力。采用橡胶材料的手柄,使得时候会比较滑,但是它的手感很好。采用塑料和木头制成的手柄通常会比较滑,手感也不是特别好,但耐用、强度好。

四是长度。登山杖都是可以调节长度的。调节的越多,给你带来的好处就越多。下山的时候,要长一些;上山的时候要短一些;当不用的时候,可以收缩的更短,并且能方便地绑到你的背包上。

【小知识】登山杖的优缺点

优点:增加上坡时的力量,减少体能消耗;下山时则能提高稳定性,减少膝盖、腿部关节的磨损;帮助通过土质松软的区域,增加身体的平衡性。

缺点:如果操作技术不熟练则省力效果一般;束缚手去做其它事情。

登山杖的使用

1.在相对平缓的山地使用

在走平地及平缓的上坡时,就像平常走路一样,采取相同的节奏,右手臂在左脚向前同时顺势将登山杖往前带,但是杖尖不要超过身体前面,然后顶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样的动作。

2.在下坡时使用

在下坡时,由于冲击力比较大,就需要用登山杖来减轻腿部的负荷;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体前面,而且要比前脚先着地才能达到分担力量的效果,此时身体一定会向前倾斜,这个动作并不是我们下坡的自然动作,因此要经常练习,同时要自己感觉登山杖要放多远的位置,才能达到减缓腿部压力的效果,而且不会拖慢原来行进的速度和节奏。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感觉来加长登山杖的长度。

3.在较倾斜的陡坡上使用

这时,动作也和平常走路一样,但手臂要往前将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体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撑身体往上,来减轻腿部的压力,必要时可同时使用两支登山杖来做爬升的动作,推身体往上的时候,手掌可放在杖的顶部加强推的力量。

【小窍门】怎样调整登山杖长度

登山杖一般有三节,其中两节是可以调整的,开始先将登山杖全部旋松;将靠近底端的支杆伸长到最大限制的长度,然后锁紧。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参考。

调节时,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调整,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为支点,将前臂上举到跟上臂成90,调整第二节支杆的长度,将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调整到刚接触地面;或者将登山杖头置于腋下5?8cm,然后将杖尖下向调整到接触地面为止。将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锁紧。另一只尚未调整的登山杖比对锁定长度的登山杖调整到相同长度即可。

调整登山杖时不应该超过登山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在购买登山杖时可先做长度调整以确定是否买到合适长度的登山杖。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登山杖长度适用于平地及30以内的缓坡上行。陡坡上行和下山需根据实地坡度缩短和拉长。

腕带的使用

许多人使用登山杖时,都是紧紧地抓着把手施力,认为腕带的作用,就是让登山杖不会离开自己的手腕。这显然是错误的,只会让你的手指感到酸痛和疲劳。

下坡时,登山杖所承受的冲击力应藉由腕带传导到手臂上;而上坡时,手臂的推力应由腕带传到登山杖产生上坡的助力。为此,手腕穿过腕带时不应该直接从腕带上方伸进去抓住把手,而是应该把腕带拿起来,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我们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的抓住把手即可,透过腕带来支撑登山杖,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手施力。如果有带扣,做稍微的调整,记得不要影响到登山杖的操作。

【小提示】什么时候不宜使用腕带

在陡峭下山路段,如不慎滑跌,手腕套着登山杖会严重阻碍应急反应动作,并且登山杖可能伤及人身。在上述路段,勿将手腕套入腕带。

登山的姿势

1.重心稳定

登山步伐要采用不同于平地的步法行走,通常在平地路面行走的双脚是自然沿水平方向摆动提出去的,而山路的高低起伏凹凸不平,有时候甚至还有滚动的石头,登山时最重要的就是“步行姿势”与“步伐”。在登山时,头、腰、脚要保持在同一条重力线上,并经常把这条线当作是身体的轴心来移动着走。个体方法是,将一只脚膝盖抬起、另一只脚着地取得平衡,此时肩膀不要用力,步行的重心要从后脚转为前脚时,要将头部与腰部重心移向前,前脚膝盖不要往前突出,再向前踏出后脚,重新制造一个重心。这样头、腰、脚重心不断移动交替行走的方法就是正确的步行姿势。上山中心前移,下山重心放在后脚。

2.小步慢走

不论上山或下山,最基本的就是步伐要小。这样的徒步方法,即使不看眼前的状况也能以同样的步伐往前走,除了容易保持平衡外,也可减轻疲劳。徒步行走不单是腿部运动,而是种全身运动。可以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控制节奏。

3.稳踏匀速

登山时,背部肩沉背挺,全脚掌触地,踏稳脚步再移动重心,尽量保持匀速。最好的速度是走而不喘,尽量用个人中等负荷心跳脉搏次数行走,中等负荷运动强度心跳=(180-年龄)60?70%。

4.上下有别

遇到较斜的上坡道时,最重要的是脚要采外八字步走,亦即脚尖向外打开走。你不妨将脚实际放在陡坡上试试看就很容易得知,若直接将整个脚踩在上斜坡时,脚尖因为是在比脚后跟还高的位置,所以脚踝急激弯曲而无法匀整协调稳定。相反地,如果对着斜面打开脚尖,把脚往横着踩,脚尖与脚踝变成几乎同一个高度,因而脚踝会变得轻松且容易摆动。下坡则要谨慎,即使是缓坡,也可能会有跌倒的危险,所以一定要一步一步用小碎步确实走才行。下雨过后的路面特别湿滑,更容易滑到,更需要小心。步伐要比上坡时小一些,如果小步走,就算脚不小心滑了一下也能马上恢复平衡,防止跌倒。

5.高地勿跳

下行比膝盖略高的台阶地。在行走中,经常遇见同膝盖高或比膝盖略高的台阶地,或者是斜坡上露出很大的高度落差坡度等。走这种落差很高的台阶地形时,要严禁突然往下弹跳,跳着下,不仅会滑倒、扭伤脚踝、还会有挫伤或骨折的危险性。正确的下行步法是利用边上树根类的植物紧紧抓住,稳住身体重心把脚顺利往下掂着地,或者坐在地上慢慢滑下去着地。

【小知识】怎样渡河过桥

渡河:当摸不清河水深浅时,用一根与自己身高差不多的小木棍在前探路。避免光脚,穿鞋比较安全。河中有石头可踏时,要选择干燥的石块走,潮湿的石头容易滑倒。并且确定石头不易摇动,再移动重心。有些石头容易摇动,会造成骨折等意外事故。

过独木桥:脚步跨开同肩宽,并以外八字走路,眼睛看前方一公尺处,一步步牢固贴在桥上,迅速走路。如果桥身不长,稍微快点会比慢走好得多,只要保持平衡就能很快的通过。

上吊桥:吊桥比较容易左右摇晃,人最好是一个个地过,切记不可拥挤,以免发生危险。同时不要改变走路的速度,有节奏性地走过去。

4、如何帮助老人选择合适的拐杖

老人拐杖被称为老人的“第三只脚”。老人手杖对于老人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老人拐杖是年迈、行动不便者的必需之物。常见的老人拐杖种类有哪些,又怎么挑选老人拐杖呢?小编是设计开发生产老人拐杖的专业人士,结合行业经验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下!

工具/原料

百度、淘宝

清晰的头脑

方法/步骤

确定要购买的拐杖的类型,常见的3种老人拐杖

1、经常看见老年人用的那种“问号式”的拐杖。

2、登山用的拐杖。它略显专业,目前很多老年人用它来登山。

3、医学器械类的拐杖。它们是给特殊人群设计的,如骨折或是卒中后遗症的患者。

挑选老人手杖时需要考虑因素一, 老人拐杖的长度

长度合适的老人拐杖,行走起来更舒服、更安全,也让手臂、肩膀、背部得到充分锻炼。

老人拐杖正确长度的测定:穿平底鞋站在平地上,站直后,两手自然下垂,取立正姿势,胳膊肘应有20度的弯曲,然后测出手腕部皮肤横纹至地面的距离。这个尺寸,就是您的手杖的理想长度。也可以参考这个公式:手杖长度=0、72×身高。这样的长度才能更好地维持身体平衡。

提示:一般老年人用的拐杖,拄起时高度不应超过自己的腰部。

手杖拐度不合适的后果:老人拐杖太长时会增加肘关节的弯曲程度,增加上臂三头肌的负担;也会使手腕往外溜,握力降低;还会使肩膀往上提,造成脊柱侧弯。老人拐杖太短时肘关节要完全伸直,前行时躯干要跟着往前弯,这样不但加重腰部肌肉的负担,也会增加上下楼梯的困难。

挑选老人手杖时需要考虑因素二,  老人拐杖的材质

一般拐杖大多为木头、藤、竹或铝合金制的,高级的拐杖还有碳纤维材料的。材料的种类虽然多,但所有的拐杖必须又轻又灵活,这样用起来才不会感到累。选择时还要注意,拐杖材料的承重性能也要特别好。

挑选老人拐杖时需要考虑因素三,  拐杖的端部

拐杖底部有个“尖头”,好的尖头触到地面,形成的角度会让使用者很舒服,而且也防滑。不论是何种材料的拐杖,在与地面接触的部位都必须加防滑垫,这样才能避免打滑。

挑选老人拐杖时需要考虑因素四, 老人拐杖的握柄

老人拐杖的握柄部分不宜太小,否则对使用者的手关节不利;如果您的手掌容易出汗,避免使用塑料的握柄,软木或乳胶质的拐杖最好抓。

6

挑选老人拐杖时需要考虑因素五,包装

如果是挑选拐杖给老人祝寿送礼的话,也要考虑拐杖的包装。用来送礼的话,包装要精美,上档次。

5、周末小明在野外登山时发生了前肢骨折有没有携带任何医疗器械我们应该怎样帮助?

应该将前肢用树枝用布条(把衣服丝掉)固定好,再到当地医院救援。

6、1周末,小明在野外登山时,发生了前臂骨折,又没有携带任何医疗器械,我们应该怎么做?

发生了骨折后,你们不要任何帮助。让他的那个胳膊制动,然后送她到医院去。拍片看骨科医生

7、怎样避免爬山膝盖疼

1.下山一定不要跑,不要跳,速度要慢,要小心。下山猛冲对膝盖是最致命的。正确的下山方法是:重心偏后并稍降低,前脚站好才把重心移过去(不是重心放在前脚上往下砸),永远要有一只脚支撑在地面上。

2.尽可能减少负重。出发之前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负重超过体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从保护膝盖的角度控制节奏了,即使是特殊情况,负重也尽量不要超过体重的1/3。

3.开始爬山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拉伸,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也可以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

4.使用肌肉效能贴和登山杖。登山杖要选可靠的,最好是两根,上臂尽量多的分担腿的负重。如果觉得带登山杖很麻烦,就可以考虑在登山前在膝盖上贴上肌肉效能贴,很轻便同时也能很好的保护膝关节,避免受伤。

5.出发之前要正确的评估自己的体力和户外能力,确定自己是否能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进程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盖,挑战新难度也是要循序渐进。

6.选择合适的登山鞋鞋,并且记住一般松软的土地、草地、碎石坡、雪地对膝盖都相对友好,不过要注意防滑,还有走碎石路的时候一定要照顾走在你下面的人。

7.不要“锁关节”,当大腿过度劳累的时候,走路时就会不自觉的锁关节,就是把腿部伸的笔直,这样可以减轻大腿肌肉的负担,暂时放松肌肉,但是却很容易造成膝劳损,膝冲击伤,脚踝劳损和脚踝扭伤。

8、右大腿骨折,术后两个半月,医生说可以开始负重练习,可不可以用登山杖做辅助

你好,骨折后期康复锻炼,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有序循序渐进,开始负重练习,不能过快,还是先练习站立把,开始时使用双拐辅助。

与登山杖骨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