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腕桡骨骨折
看了以上的答案,回答得都有点不对题。楼主问的是为什么有响声。
弹响的最可能的原因是:是肌腱响,而不是骨折响。 由于骨折的位置稍差,导致骨面形成的滑道有些不平整,伸肌腱在滑道内滑动时就会产生“弹响”,打个比方,就像琴弦被拨动时一个道理。
具体一点说:桡骨的背侧共有6个肌腱间隔,也就是说,有6个“滑道”,根据您说的靠小指的那边,估计是伸指总肌腱所在的第四个滑道可能最大。
我们来分析一下:
响声的来源有三种可能:1、骨折块的移动。2、下尺桡关节韧带未愈合,导致的尺、桡骨之间的碰撞。3,肌腱弹响。 由于已经伤后2个月了,而且初期肯定已经接受了医院的治疗,骨折早已经过了纤维连接期,韧带就更不用说了。所以1、2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这是任何一个骨科医生都可以理解的基本知识。 那么,余下的只有3的可能性喽。
治疗嘛,近期相对减少一些活动即可,不要过多的进行屈腕或伸腕的动作,否则,将会在局部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一旦发生了,有些人要好些年才会好呢。各种理疗嘛,有条件做做也可以,不做也行,关键是减少活动,这是根本。你的年龄还小,骨折愈合及塑型能力很强,随着将来骨折的自我塑型改造,滑道会逐渐变平整,那时就没有响声和疼痛了。时间嘛,根据您的年龄,1年左右差不多。
另外,建议有些答题者,如果是医生的话,把基础解剖知识搞懂了再回答问题,否则,会误人误己。
2、桡骨骨折了应要注意什么?
你好:请百问骨折病人是成人还是小孩?什么程度的骨折?有没有做手术?骨折有多长时间了?有没有处理过?
~~一般骨折 早期复位 然后是固定 功能锻炼 。重点提一下功能锻炼,这是你需要谨记的:如果是度石膏固定的骨折,固定期间,未固定部位,如指间关节,可以多活动,知促进血液循环;当外固定石膏拆除后,开始行腕部伸屈活动,原则是在伸屈无痛范围内进行,每天可增加道伸屈角度,但拆除石膏近期(2个月内)不要提重物,以防再次骨折。而手术骨折复位内固定的话,大约在伤口拆线后,即可以行腕关节活动功能锻炼。但还是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医生给予最佳的专治疗指导。另外要指出,中国人都讲究饮食,食疗,属食补。对于此,实在没必要太讲究,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PS:书不能悉意 衷心祝愿早日康复~
3、桡骨骨折问题
1、14岁,骨质柔韧性和强度较好,发生桡骨干下1/3骨折的几率较老年人和儿童要低一些,但是如果暴力较大也是可以发生骨折的。
2、桡骨远端骨折多是由于身体侧方倒地,手掌撑地造成的。手接触地面后的巨大暴力向上传导,至桡骨远端便导致骨折。
4、急切!桡骨骨折问题!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部位最大可能、尽快地恢复正常功能。治疗骨折有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一.复位
(一)骨折早期复位 可使骨折修复顺利进行。复位的方法有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两类。如果过长地拖延复位时间,就会造成骨折复位的困难。
骨拆复位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所以,对每一个骨折,原则上应争取解剖学对位,而对某些骨折,复位时有一定困难,虽未完全恢复到解剖位置,但骨折愈合后,不影响该伤肢的功能,称功能对位。在治疗骨折时,要重视伤肢功能恢复,而不能片面地、机械地强求解剖学的复位。
若伤肢局部肿胀严重,甚至形成皮肤水泡,复位更加困难。此时仍应力求争取骨折复位,如果消极等待肿胀消失,往往延误复位的时机。
遇到伤员处于昏迷、休克状态,或合并内脏、颅脑等损伤时,则先要集中力量进行抢救,待全身情况稳定以后,才可以进行骨折复位。
(二)复位的标准 一般说来,骨折复位应争取到解剖学对位,或接近解剖学对位。但临床实践中,由于骨折部位、骨折类型、伤后骨折的肿胀程度、复位时设备条件和复位者技术水平等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尽最大努力使患肢得到最好程度的恢复。以骨折修复后不影响病人肢体的功能为原则。
1.上肢:肱骨骨折,较多的缩短畸形和侧方移位,略超过5°~10°的成角,对患肢功能影响都不大。尺挠骨骨折要求较严。侧方移位不可超过50%,成角畸形在5°~10°以下时,对前臂旋前、旋后功能影响不大。尺挠骨必须同时整复。
2.下肢:下肢骨折缩短应不超过2cm为宜,过多的缩短,会出现破行,日久会引起髋部和腰部疼痛。旋转移位,应尽力矫正,下肢的内旋或外旋,均会影响下肢行走的步态。
3.儿童:儿童骨折整复要求较宽,一般15°以下成角及旋转畸形,以及轻度的缩短或侧方移位,在儿童发育中,均可靠强大的塑形能力得到代偿,日后可无明显功能障碍。
4.关节内骨折:关节内骨折,骨拆线经过关节面者,复位要求较高,应争取解剖学复位。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不能达到较满意的解剖学复位者,则应酌情考虑手术复位内固定。
(三)复位的方法
1.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方法中,手法复位应用最广泛,也较安全。复位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在给予适当有效的外固定后,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确证复位结果。如复位不良,根据需要,再予以矫正。
2.牵引复位:牵引既可用为复位的方法,又是维持复位的措施。主要用于手法牵引不能复位、或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
3.切开复位:是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应慎重选择,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如下几种情况可做为切开复位的参考指征:①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关节面良好对位者。②骨折后,因附着在骨片上的肌肉收缩,使骨片移位,不易对合者。②骨折端剪式伤力大,血液供应差,骨断端需要严格固定才能愈合者,如股骨颈囊内骨折。④骨折断端间有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骨膜、神经等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⑥一骨上有多段骨折,手法复位困难者。⑥长骨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又不宜应用牵引方法治疗者,而用内固定又有较好的疗效。⑧骨折伴有肢体主要血管断裂,治疗中应首先重建骨支架者,如部分性和完全性肢体断离。⑨骨折不连接或发生畸形愈合,功能恢复不良者。
二.固定
合适有效的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之一。它可继续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对线,又可以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旋转力和成角的活动。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两类,骨折复位后,用于伤肢外部固定的为外固定,有小夹板、石膏绷带、持续牵引等。骨折复位后,用于伤肢内部的固定为内固定,有螺丝钉、钢板、三刃钉、髓内针等。内固定后,常需借助外固定作短期或长期的协同固定,使疗效更为确实。
三.功能锻炼
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所以,被固定的肢体,均要作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对于没有固定的关节,应及时鼓励病人作主动的功能锻炼,当骨折端已达临床愈合就逐渐加强负重锻炼。
临床上功能锻炼有两种形式: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一)主动运动 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对全身反应,防止关节僵硬,因此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骨折l一2周内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偶而伴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残余,此时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因此锻炼主要形式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在不影响断端再移位的情况下,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以帮助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使压力垫效应力增强,对稳固断端和逐渐整复残余畸形有一定作用。例如尺、挠骨双骨折,经复位固定后,即可进行指间关节、指掌关节的屈伸锻炼,手指内收外展,肘关节屈伸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锻炼。
骨折2-3周后肢体肿胀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创伤已基本修复,骨痂开始形成,断端初步连接,除加强进行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外,其他关节均可逐渐加大主动活动度,由单一而到几个关节的协同锻炼,在牵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来带动患肢的活动。
2.第二阶段:此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和牵引拆除后,除了固定期间所控制的关节活动需继续锻炼修复外,某些病人由于初期锻炼比较差,固定拆除后,还可能存在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肢体水肿等症状,那么必须继续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外洗和推拿来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复。另外,还可据病情需要适当配合物理治疗,但应仍以主动锻炼为主。
(二)被动运动
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2.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三)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功能锻炼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2.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可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不能操之过急,若骤然作剧烈活动而使骨断端再移位,同时也要防止有些病人在医务人员正确指导下不敢进行锻炼,对这样的病人应作耐心说服工作。
3.功能锻炼是为了加速骨折愈合与恢复患肢功能,所以对骨折有利的活动应鼓励病人坚持锻炼,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要严加防止,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外展活动,内收型骨折的内收活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直活动,屈曲型骨折的屈曲活动,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胫腓骨干骨折的内外旋转活动,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背伸挠屈活动等都应防止。象你这单纯挠骨骨折,没有并非其它损伤一般去掉石膏后,都暂时不能活动,要通过功能锻炼才能恢复,主要方法是屈伸腕和旋转。只要坚持3月就能恢复。
参考资料:http://www.bioon.com/Article/Class176/Class491/Class503/Class511/200404/11332.html
5、桡骨远端骨折
病情分析: 骨折后做外固定最好是在2周左右到医院复查愈合的情况及是否有对位良好。意见建议:你这个年龄段恢复的比较快的,不是很严重的,一般3个月左右就可以活动了
6、桡骨骨折属几级伤残
一、依据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如果是左桡骨骨折,都不能构成伤残等级的。
二、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造成残疾的,还有残疾赔偿金,残疾用具费及精神抚慰金等;造成死亡的,还有死亡补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各赔偿项目应按实际情况确定,并一次性结算费用。
各项赔偿费用的标准是:
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治疗必需的费用给付。
2.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护理费: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5.残疾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计算,自定残之日起赔偿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照五年计算。
6.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之前实际抚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为限,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居民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对不满十八周岁的抚养到十八周岁,对无劳动能力的人,抚养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每增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7.交通费:按照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8.住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费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你的伤情够不上伤残等级,只能索求 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
7、桡骨骨折
这样的复位完全符合功能对位的要求,骨骨折未涉及关节面,关节面光滑平整,骨折对位良好。愈合以后不会影响手腕的功能。放心吧,已经很好了。没有必要做手术的。
8、桡骨骨折
问题分析:
骨折是指骨的结构完全活在是部分的断裂所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比较高位的工作,比如建筑工地工作等,治疗 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意见建议:
骨折后期应该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肌肉的按摩,适当的伸缩运动,不但可以减少 肌肉的萎缩的可能,也可以防止关节的粘连,使功能能够快速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