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颅顶骨折

颅顶骨折

发布时间:2020-09-02 21:16:04

1、什么是顶骨呀在什么位置

 颅顶骨在胚胎发育时期是膜内化骨,出生时尚未完全骨化,因此,在某些部位仍保留膜性结构,如前囟和后囟等处。颅顶各骨均属扁骨。前方为额骨,后方为枕骨。在额、枕骨之间是左、右顶骨。两侧前方小部分为蝶骨大翼;后方大部分为颞骨鳞部。颅顶各骨之间以颅缝相接合,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在小儿骨缝可稍分离。成人颅顶骨的厚度约为0.5cm,最厚的部位可达1cm,最薄的为颞区仅有0.2cm。由于颅顶骨各部的厚度不一,故开颅钻孔时应予注意。顶骨呈圆顶状,并有一定的弹性。受外力打击时常集中于一点,成人骨折线多以受力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而小儿颅顶骨弹性较大,故外伤后常发生凹陷性骨折。颅顶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三层。外板较厚,对张力的耐受性较大,而弧度较内板为小。内板较薄,质地亦较脆弱,又称玻璃样板。因此,外伤时外极可保持完整,而内板却发生骨折,同时,骨折片可刺伤局部的血管、脑膜和脑组织等。板障是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骨髓,并有板障静脉位于板障管内。板障管在X线片上呈裂纹状,有时可被误认为骨折线,应注意鉴别。由于板障静脉位于骨内,手术时不能结札,常用骨蜡止血。
板障静脉通常可归纳为四组:
①额板障静脉
②颞前板障静脉
③颞后板障静脉
④枕板障静脉

2、顶骨的基本概念

颅顶骨在胚胎发育 时期是膜内化骨,出生时尚未完全骨化,因此,在某些部位仍保留膜性结构,如前囟和后囟等处。颅顶各骨均属扁骨。前方为额骨,后方为枕骨。在额、枕骨之间是左、右顶骨。两侧前方小部分为蝶骨大翼;后方大部分为颞骨鳞部。颅顶各骨之间以颅缝相接合,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在小儿骨缝可稍分离。成人颅顶骨的厚度约为0.5cm,最厚的部位可达1cm,最薄的为颞区仅有0.2cm。由于颅顶骨各部的厚度不一,故开颅钻孔时应予注意。顶骨呈圆顶状,并有一定的弹性。受外力打击时常集中于一点,成人骨折线多以受力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而小儿颅顶骨弹性较大,故外伤后常发生凹陷性骨折。颅顶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三层。外板较厚,对张力的耐受性较大,而弧度较内板为小。内板较薄,质地亦较脆弱,又称玻璃样板。因此,外伤时外板可保持完整,而内板却发生骨折,同时,骨折片可刺伤局部的血管、脑膜和脑组织等。板障是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骨髓,并有板障静脉位于板障管内。板障管在X线片上呈裂纹状,有时可被误认为骨折线,应注意鉴别。由于板障静脉位于骨内,手术时不能结札,常用骨蜡止血。
板障静脉通常可归纳为四组:
①额板障静脉
②颞前板障静脉
③颞后板障静脉
④枕板障静脉

3、颅顶骨的简介

颅顶骨在胚胎发育时期是膜内化骨,出生时尚未完全骨化,因此,在某些部位仍保留膜性结构,如前囟和后囟等处。颅顶各骨均属扁骨。前方为额骨,后方为枕骨。在额、枕骨之间是左、右顶骨。两侧前方小部分为蝶骨大翼;后方大部分为颞骨鳞部。颅顶各骨之间以颅缝相接合,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在小儿骨缝可稍分离。成人颅顶骨的厚度约为0.5cm,最厚的部位可达1cm,最薄的为颞区仅有0.2cm。由于颅顶骨各部的厚度不一,故开颅钻孔时应予注意。顶骨呈圆顶状,并有一定的弹性。受外力打击时常集中于一点,成人骨折线多以受力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而小儿颅顶骨弹性较大,故外伤后常发生凹陷性骨折。颅顶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三层。外板较厚,对张力的耐受性较大,而弧度较内板为小。内板较薄,质地亦较脆弱,又称玻璃样板。因此,外伤时外极可保持完整,而内板却发生骨折,同时,骨折片可刺伤局部的血管、脑膜和脑组织等。板障是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骨髓,并有板障静脉位于板障管内。板障管在X线片上呈裂纹状,有时可被误认为骨折线,应注意鉴别。由于板障静脉位于骨内,手术时不能结札,常用骨蜡止血。

4、颅顶凹陷骨折手术中为什么要悬吊硬脑膜啊?

不是,是将硬膜的边缘悬吊于颅骨上,防止骨窗边缘之外出血用的。

5、头颅被车撞颅顶骨折,后续CT结论力骨变,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骨折后还没有好转吧,或骨折部位出现了其他病变。必要的话考虑手术治疗。

6、头盖骨的头盖骨的组成

头盖骨由 额骨,颞骨,顶骨,枕骨,蝶骨,筛骨组成的在整个颅骨的上半部分所有骨头的合称。 头盖骨之一,略呈扁方形,在头的顶部,左右各一块。
顶骨又名颅顶骨,颅顶骨在胚胎发育时期是膜内化骨,出生时尚未完全骨化,因此,在某些部位仍保留膜性结构,如前囟和后囟等处。颅顶各骨均属扁骨。前方为额骨,后方为枕骨。在额、枕骨之间是左、右顶骨。两侧 前方小部分为蝶骨大翼;后方大部分为颞骨鳞部。颅顶各骨之间以颅缝相接合,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在小儿骨缝可稍分离。成人颅顶骨的厚度约为0.5cm,最厚的部位可达1cm,最薄的为颞区仅有0.2cm 。由于颅顶骨各部的厚度不一,故开颅钻孔时应予注意。顶骨呈圆顶状,并有一定的弹性。受外力打击时常集中于一点,成人骨折线多以受力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而小儿颅顶骨弹性较大,故外伤后常 发生凹陷性骨折。颅顶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三层。外板较厚,对张力的耐受性较大,而弧度较内板为小。内板较薄,质地亦较脆弱,又称玻璃样板。因此,外伤时外极可保持完整,而内板却发生骨 折,同时,骨折片可刺伤局部的血管、脑膜和脑组织等。板障是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骨髓,并有板障静脉位于板障管内。板障管在X线片上呈裂纹状,有时可被误认为骨折线,应注意鉴别。由于 板障静脉位于骨内,手术时不能结札,常用骨蜡止血。 头盖骨之一,在颅腔底的前部,两个眼眶之间,鼻腔的顶部,是颅腔和鼻腔之间的分解骨。筛骨,解剖学同名骨。位于额骨与蝶骨之间,此骨有空泡小孔,是含气骨。

7、人体一共有多少块骨头

206块! 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 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有个叫康斯坦丁的德国人股骨长75.9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耳朵里的3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25~0.43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 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采纳哦

8、人体有多少骨头

人体有206块骨头,但最新研究表明只有204,少了两块。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股骨126块/124块。由于骨在人体各部位的位置不同,功能各异,所以,它们的形状也多种多样,分别被称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东亚人(中国人/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东亚人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东亚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耳朵里的3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25~0.43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骨与骨之间,主要借助关节连接。人体较大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桡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

9、人体内有多少种骨头

成人骨头共有206块,分为头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但儿童的骨头却比大人多。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了。儿童的尾骨有4~5块,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了。这样加起来,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12块,就是说有217~218块。医学书上说,初生婴儿的骨头竟多达305块。 不过,某些骨头会再生出“副骨”或“子骨”来。例如,有些人每只手和腕部有“副骨”或“子骨”来。例如,有些人每只手和腕部有“副骨”及“子骨”24块,每只脚有26块。在身体的膝、肘、脊椎部位,有时也会另外长出小骨来,不过各人额外长出的骨头多少不一样。要是把“融骨”或“子骨”算进去,成人的骨头那就远不止206块了。但由于这些“额外小骨”的意义不大,我们只要知道成人有206块骨头就行了。 当然,说成人有206块骨头,这是全球人类的“总体”而言的。人群中在这方面存在差异。我国科学工作者1985年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人的骨头要比欧美人少,大多数人只有204块骨头。而在欧美,绝大多数人有206块骨头。这是由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脚上第5趾骨为2块骨头,不像欧美人有3块骨头。每只脚少1块,所以只有204块。 人体最长的骨头是股骨,即大腿骨,它通常占人体高度的27%左右,有记录的最长腿骨为75.9厘米。而耳朵里的镫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它只有0.25~0.43厘米长成年人骨的重量约为体重的1/5,刚出生的婴儿骨重量大约只有体重的1/7。

10、为什么底骨比顶骨更易骨折

颅顶骨比较厚,受打击时力量会传到颅低,而颅底骨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比颅顶骨更容易骨折。

与颅顶骨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