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脊柱骨折的护理措施

脊柱骨折的护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0-08-30 23:02:48

1、护理学有脊柱骨折合并什么损伤?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护理问题1】体温异常。
1.相关因素
①脊髓损伤后体温调节中枢的传导通路被破坏;
②上颈髓损伤病人常波及延髓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③感染病灶存在。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2.护理措施
(1)条件许可时,应将病人安置在有空调设备的病室。室温控制在20~22℃之间,普通病房,室温不低于18℃,不高于30℃;夏季可在室内放冰或用2个风扇轮换吹风,以防中暑,冬季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翻身及更换尿管时。
(2)病人高热时,除排除感染因素外,可用酒精擦浴降温,擦浴时不要遗漏那些与床褥相接触的皮肤。亦可在冬眠药物控制下,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放置冰袋;或用4℃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降温。
(3)体温低下时,应进行复温和人工调温、防生理功能紊乩,可升高室温或用热水袋法(40℃左右)电热毯法或将输入的血夜和液体预先加温,或用电灯炮烤架法等。
(4)复温后注意保暖,且不可复温过急,一般体温达34℃时应停止复温,依靠衣被保暖,体温可徐徐上升至36℃,以不超过37℃为宜,防体温过高引起心肺功能失常及急性酸中毒。
(5)复温前,复温中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同时监护心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发脱异常及时处理。
(6)体温失常的病人,应按其需要调配饮食,以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护理问题2】 脱水治疗时,有静脉炎,肾功能损害的可能。
1.相关因素
①脱水剂大多为高浓度、高渗性、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②约物副作用大,可引起低钾段肾功能损害;
③静脉保护措施落实不好。
2.护理措施:
(1)脊髓损伤病人为防脊髓水肿,一般需脱水治疗7~14d,常用20%甘露醇和50%葡萄精液交替静脉注射2次/d或每4h交替注射1次;它们均属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且穿刺次数多,极易发生静脉炎。
(2)严格选择穿刺静脉,遵循由远及近的原则;保证穿刺成功率,每个穿刺部位不能连续穿刺,静推时掌握好速度,防药液外渗;一般不在瘫痪肢体上穿刺。
(3)拔针后按压穿刺点3~5min,并抬高肢体防静脉内压力太大引起出血或出现紫班;拔针1~2h后,可用热水袋热敷穿刺部位并活动该肢体。
(4)若发现穿刺静脉红、肿、痛、条索感时,即禁止再穿刺,并可用展筋丹或展筋酊沿静脉走向向心性按摩,2~3次/d,每次15~30min;电可用硫酸镁湿敷。
(5)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的肾功能损害以少尿型多见,多表现氮质血症,用量越大,间隔时间越短,引起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越大,甘露醇250ml 静脉注射2~3h后、每小时尿量少于40~60ml,或用甘露醇期间尿量少于以前尿量者均提示肾衰。此药应用期间应严密观察尿量变化,并定期测量血 BUN、Cr的含量。

2、脊髓损伤怎么护理

脊髓损伤多造成严重瘫痪致残,胸、腰髓损伤引起双下肢和躯干的全部,部分瘫痪称截瘫,颈髓C4以上损伤上肢受累则称四肢瘫。对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人应积极抢救、正确搬运,合理治疗、周密护理、早期锻炼,不仅能预防并发症,还能促进肢体并节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究竟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有哪些?
1、外伤性脊髓损伤的早期处理
(1)现场急救:对脊髓损伤的急症病人现伤急救时,要注意防止脊髓损伤加重。搬动病人前首先检查肢体活动及感觉有否异常,如无异常,可使头颈部固定位置下移动病人,平卧位拉于硬板上,头颈部两侧加垫避免摆动,如检查有神经症状,则纵轴方向轻轻牵引头颈,固定好移至硬板上,迅速转送医院。由此可见,有专门训练的急救护送人员对伤后病人预后是很重要的。
(2)尽早解除脊髓压迫症状:为脊髓恢复提供条件,如整复脊柱骨折、脱位,脊柱姿 式的固定。对于脊髓横断完全性损伤病人,在24小时内给予停止损伤病理变化的处理,如脊髓切开、局部冷冻、高压氧、药物应用等都可以改变脊髓损伤后继发变化,利于截瘫的部分恢复。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的急性期护理包括:
1) 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做雾化稀释痰液。
2)体位的摆放,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病人卧床时应留意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防止肢体痉挛。
2、预防、治疗并发症
截瘫尤其是颈脊髓损伤的高位截瘫病人,由于早期治疗护理不当,可发生多系统并发症,如呼吸系统的感染,运动系统肌肉的挛缩,关节变形,泌尿系统的感染,血栓的形成,皮肤压疮等。这些并发症即是病人死亡的原因,也是影响脊髓损伤后病人康复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积极预防并发症,一旦发现并发症及早治疗才能使康复计划顺利完成。
(1)尿路感染:脊髓损伤或脊髓横断时引起脊髓休克,运动反射受到抑制膀胱松弛,出现充盈性尿失禁 。此期病人因排尿力不足,致大量残留尿。而长期留置导尿也是造成膀胱上行感染的因素。为了使截瘫病人排尿功能得到恢复,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进行排尿训练,外力压迫逼尿时要正确应用腹压,以免因膀胱过度充盈下加压引丐肾盂积水及逆行感染。采用每隔4小时导尿一次的间歇导尿法可降低泌尿系感染率。有条件的医院也可应用体位移动床使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定时站立位,可以增加膀胱内沉淀物排出,使残留尿相对减少而预防尿路感染。
(2)褥疮;这是截瘫病人的终身注意的问题。在卧床期除按皮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还要注意足趾也可因被子的压力造成褥疮的可能。对恢复期病人护理人员要教会病人检查受压皮肤的方法,双手撑起减压的方法及预防褥疮的措施。
(3)解除消化道常见症状,如便秘、大便失禁、肠胀气,肠梗阻也可以应用干扰电疗法及中医按摩针灸技术。
(4)深部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常发生在脊髓损伤后一个月内,护理上要注意观察患者两侧下肢的腿围 ,看是否有水肿出现,尽早应用弹力袜和弹力绷带,早期斜床站立训练,可使截瘫的肢体血管神经舒缩功能得到恢复。
(5)肺部感染:截瘫病人长期卧床或呼吸肌运动障碍,呼吸量减少,咳嗽动作减弱或消失 ,大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引起肺部感染。为预防这一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帮助病人排痰时,护理人员用双手紧压患者胁下部,运输和要随患者呼吸节奏,可以使病人将痰咳出。力量不宜过大,以免加重损伤脊神经或导致脊柱骨折。
(6)肌肉挛缩,关节变形:对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护理极为重要。合理的功能体位,适当的早期被动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防止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挛缩和变形。对于使患者发生痛苦或影响生活能力,影响康复训练的痉挛性肌肉疼痛给予松弛剂治疗。
作为一家品牌医院,解放军第322医院细胞治疗中心提供最先进的干细胞移植技术,能够有效的治疗各种脑部疾病、帕金森、糖尿病并发症、肝硬化、肝纤维化等传统的“不治之症”。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开南路2号

3、脊椎骨折 治疗 注意

脊柱骨折会导致肌肉损伤、四肢麻木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残疾的情况,一般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由于脊柱周围神经组织较多,脊柱骨折容易对神经造成压迫,所以还要考虑是否有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及时采取治疗

4、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要如何护理求解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指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多以第11,12 胸椎和第1,2 腰椎最为多见,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缘故,发生率更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
1、情志护理
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年龄多偏高,因遭致严重的突发性损伤,导致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患者往往惊恐不安,加之长时间处于强迫体位,心理也不适应。
为此,护士应在详细了解病情,采取合理治疗措施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用亲切的语言安慰病人,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了解损伤修复过程和治疗措施,以便配合治疗。
2、生命体征观察
椎体是松质骨,血运丰富,骨折后易致出血。加之来诊过程中,易使病情发生变化,故在入院初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以防止气血虚脱的发生。
3、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患者因胃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便秘。此时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忌饮牛奶;
(2)骨折中、后期:患者食欲增加,骨折修复,机体消耗较大,饮食应富有营养和钙质。宜按照健脾和胃、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
对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同等重要。

5、脊髓损伤如何预防?

脊柱脊髓损伤的预防,首先我们说过脊柱脊椎损伤是一个世界性的治疗难题,一旦发生了脊柱损伤,尤其是严重的精神损伤,不管采用何种的治疗方法,它的预后都是不佳的,所以说我们应该首先尽量避免脊柱脊椎损伤的发生,我们针对脊柱脊髓损伤发生的这几大原因,
1.
第一个就是加强宣传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
2.
第二个就是说在思想上在生活上,对病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就是说尽量避免损伤,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尽量就是说不行,发生了脊柱损伤,一定要注意的一些专业的搬运,比如说你发生了车祸了,可能仅仅就是一个脊柱的骨折,但是如果在搬运的过程中,你不注意就有可能有一个简单的脊柱骨折演变成为一个脊髓损伤,也就是说二次损伤继发性损伤,这样是非常惨痛的,还有就是说。你出现了基础上,还要积极地预防它的并发症,比如说肺炎,褥疮等等,要采取各项专业的护理措施,尽量避免出现这些严重的并发症。

与脊柱骨折的护理措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