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发布时间:2020-08-28 06:55:24

1、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步骤

1.体位 俯卧位,上肢外展;或仰卧位,上肢置于胸前。
2.切口、显露 用肘关节后侧切口,以骨折处为中心纵行切开皮肤,长约6cm。在皮下可看见移位的骨折端和其浅面撕裂的筋膜。纵行切开筋膜、骨膜以显露骨折远段。
3.复位 先把肘关节屈曲,分开骨折端,显露并探查肘关节腔。清除关节腔内的积血、骨屑以及常夹入折端间的筋膜,然后伸直肘关节,用巾钳夹住近侧骨折块向下牵拉,即可复位,并用巾钳保持复位。
4.内固定 一般都选用不锈钢丝内固定。如近侧骨折块较短,可先在骨折远侧段距离骨折线约1~2cm处,用手摇钻横钻一条隧道。再用圆针引不锈钢丝,贴近尺骨鹰嘴突边缘的肱三头肌腱膜内作半圆形缝合,然后将钢丝通过骨折远侧段的隧道呈8形交叉(钢丝交叉于骨折的后方,固定作用强,可直接防止骨折处发生向后成角畸形),检查复位良好且无筋膜夹入骨折端之间,即可将钢丝拧紧。移去巾钳,伸屈肘关节,如复位固定良好,即可剪去多余的钢丝,缝合肱三头肌腱膜后,缝合切口。
如骨折近侧段较长,可在骨折的近、远侧各钻一隧道,穿过钢丝作8形固定。

2、什么叫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
1.切开复位手术:相对闭合的手法复位等而言。
2.内固定手术:相对于夹板、石膏等外固定而言。
3.植骨手术:顾名思义就是从髂骨去一小块骨头,植入骨折处。
总之,这并不是一个还是几个手术的问题,而是简单的手术还是相对复杂的手术的方法选择。

3、粉碎性骨折夹板体外固定复位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有什么区别?两者应该怎么选择?

简单的说就是是否有创进行治疗。
夹板外固定无需手术,但复位相对较差一些,而且固定时间较长,不利于之后的功能锻炼和恢复。切开复位手术创伤大,但在直视下手术,骨折的复位比较好,由于有内固定,所以比较牢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往往功能恢复会更好些。
一般来说粉碎性骨折基本都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而只有没有什么移位的骨折才可以使用夹板固定。

4、胫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如果在术后没有发生感染,那么一般在术后7~10天左右就可以出院了。术后两周再回来拆线。当然,如果患者的经费比较充足,而且医院的床位也比较宽裕,那等住到拆线后再出院也是可以的。韧带的修复一般在术后4周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但是胫骨骨折的愈合速度相对要慢一些。一般在术后6~8周可以尝试部分负重行走。当然,所有着一些要完全恢复都要三个月以后了。而且在这期间的功能锻炼也一定要及时与合理。

5、右外踝骨折做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多久可以上班啊??

愈合过程有一期和二期愈合,临床上骨折愈合过程大多为二期愈合:
一期骨折愈合是指:骨折复位固定后,骨折断端可通过哈佛系统重建直接发生连接,X片上无明显外骨痂形成,而骨折线逐渐消失。特点是是愈合过程中无骨皮质区吸收,坏死骨在被吸收的同时由新的板层骨取代,而达到皮质骨间的直接愈合。
二期骨折的愈合过程包括1.血肿炎症机化期:这一过程大约在骨折后两周内完成;2.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折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要4-8周,此时X片上可以看到骨折处有梭形骨痂阴影,但骨折线仍隐约可见;3.骨板形成塑形期:大约需要8-12周,骨折处恢复正常骨结构,在组织学和放射学上不留痕迹。

6、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步骤

1.体位 仰卧位;
2.切口、显露 前侧U形切口较为适宜,显露较横切口充分,术后切口与骨折部分不易发生粘连而影响屈曲功能;
3.探查和清理关节腔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向上翻开皮瓣,即可见到髌骨骨折块。损伤严重者,骨折块的分离较大,两侧的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撕裂亦大。将近、远两端骨折块拉开,即可进入关节腔,显露并探查股骨前面,彻底清除关节内积血、骨碎屑以及骨折块间夹有的软组织
4.复位 先伸直膝关节,以松弛股四头肌,利用巾钳夹住骨折块牵拉对拢,使之复位并由助手暂时保持定位;
5.内固定 对两骨折块较大的髌骨横断折,常用不锈钢丝作为内固定物。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下列3种:
⑴环扎固定法:用18~28号不锈钢丝,以粗圆针引导,紧贴髌骨缘在周围软组织内缝合一圈,然后将髌骨折复位,把钢丝逐渐收紧、拧牢。这方法比较简单,固定也较完善,但易产生成角畸形,一般适用于移位不太大的骨折或尚能复位的粉碎性骨折;
⑵贯穿固定法:用2mm钻头在近侧骨折块断面上1cm的内外侧,垂直于髌骨纵轴,钻一隧道;用同样方法,在远侧骨折块的相应部位也钻一隧道,8形穿过钢丝。但须注意隧道应位于髌骨全厚中点的后方。用巾钳复位、拧紧钢丝固定之。这种固定直接、有力、比较牢靠,适用于移位较大的骨折。由于钢丝在髌骨前面交叉,可以防止屈膝时引起的向前成角;
⑶张力带固定法:用直径1.5mm的克氏针,自近折块折面的内、外侧钻入,沿髌骨纵轴,自骨折块的顶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至针头刚露出折面。复位后,用同一克氏针从近折块向远折块折面的对应点钻入,沿髌骨纵轴自远折块的下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使两端在肌膜外面露出约3~5mm,针尾弯成钩状,然后用18~28号钢丝绕过两枚克氏针的后面,逐渐收紧拧牢。拧紧时,注意钢丝应穿过克氏针的后侧并收紧。这样,钢丝收紧后,克氏针将受到一定的压力,促使骨折块互相靠拢,加速愈合;还应注意决不可使纵行跨过骨折线的钢丝过分偏向侧方,从而失去张力带固定的作用;
6.修复四头肌扩张部及关节囊 检查髌骨关节面完全对合,关节腔内无积血及碎骨后,将两侧撕裂的股四头肌扩张部、关节囊及髌前腱膜用丝线间断缝合。然后冲洗伤口,逐层缝合。

7、骨折切开复位术的切开复位的时间

对骨折切开复位的时间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说来,应根据全身情况和局部伤情而定。其原则如下:
1.开放性骨折或脱位在8~12小时以内,污染较轻者需紧急手术,如清创彻底,也可行内固定术。12~24小时的开放性骨折,也应清创。术中手法复位骨折,可选用简单的内固定,如钢丝、螺钉等以维持对位。术后用石膏固定或牵引固定。超过24小时的,一般不清创,应敞开伤口,充分引流,同时作牵引复位和固定,或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2.并发主要血管损伤的骨折,应紧急手术。
3.闭合性骨折已决定需行切开复位者,如全身情况允许,又无手术禁忌症,应争取早期手术。一般以伤后2~4日为宜。在此期间可有充分时间作术前准备、计划手术和准备器械;此时组织虽已水肿,但骨折周围的组织间隙尚可辨认,手术尚无很大困难;此时骨折愈合刚刚开始,手术对骨折愈合的干扰不大。有人认为在伤后1~2周后手术为宜,因为此时骨折端的血供丰富,有利于骨折愈合。但另一方面,此时血肿已机化,并有肌肉痉挛等,手术有一定困难,对骨折愈合的干扰较大。如再往后延期,则骨折已初步愈合,软组织挛缩,手术困难增大,对骨折愈合的干扰更大。
4.来诊较晚的闭合骨折,肿胀严重,皮肤发生水泡者,又无紧急手术的适应症时,应暂行外固定或牵引,抬高患肢。待肿胀消退,痂皮脱落,皮肤洁净后再行手术。

8、什么叫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切开就是切开皮肤,显露骨折断端,复位就是把已经错位的骨折断端对好,使其恢复原来的解剖位置,内固定就是在骨头上打上钢板钉子,把已经错位而又复位的骨折固定,让其长到一起,过半年左右再取出内固定物,也就是需要做两次手术,植骨术解释起来比较麻烦,骨头的连接需要血运,人的骨头受伤当时就复位的话大多可以长上,因为血运比较好,如果复位再错位或长时间血运不好就不能再自己长上了,就需要植骨,可以用自己的髂骨也可以用人工骨(比较贵),让陈旧的骨折断端从新流血再把髂骨或人工骨塞到有血的骨折断端,就能长了。
关节融合跟以上的没关系,是另一码事,就是破坏关节之间的软骨让关节上下的骨头长到一起,像一根骨头一样,不能再动了。
你的受伤部位不是很关键,但肯定不会一点影响也没有,积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会有很大好处的。
祝你早日康复。

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