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后打石膏的步骤
临床上是用石膏绷带来打石膏的。
石膏绷带由纱布浸透生石灰水作成。
打石膏时,先根据部位大小将一定量的石膏绷带反复折叠到一定厚度,然后在水里浸湿,迅速覆盖到固定部位(固定部位事先要垫上棉花和纱布),待石膏变硬后用普通绷带固定到功能位就可以了。(注意:一定要在五分钟内完成,否则石膏绷带就会变硬,无法使用了)
2、一般骨折了,打上石膏大概多久能好
这个要看个体差异,骨折部位、骨折类型。老年人长得慢,中青年、小孩长快些。一般来说打石膏半月到一月左右可以取。。。三个月差不多可以好了。
3、脚踝骨折打上石膏之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1、抬高患肢。抬高患肢可以促进静脉回流,这样可以更快更好的消肿。一般来说,水肿会在3天左右最明显,如果没其他的问题的话,1周左右开始减轻,这段时间抬高患肢,效果比打针吃药更好。抬高的程度一般高于心脏就可以了,当然,适当的提高高度,可能效果更佳。
2、患肢应该坚持进行功能锻炼。锻炼应该从打石膏的那一天开始,直到骨折完全愈合。充足而适合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血流循环,促进消肿,同时还可以防止肌肉萎缩。主要分为2个阶段:
石膏固定阶段,除了锻炼可以活动的关节之外,被固定的关节同样需要活动。由于关节被固定,所以,锻炼的时候关节是不应该有活动的,但锻炼的目的是让肌肉收缩,所以,只要你的患肢肌肉收缩了就可以达到锻炼目的。当然,锻炼的时候一般是会伴随一定程度的疼痛的,您必须克服。还有,锻炼的时候不宜过于剧烈。
第二个阶段是拆除石膏固定后。一般人在拆除石膏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这个时期的锻炼尤其重要,因为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得越早,疼痛的程度越轻。别抱有:“等不疼了再锻炼”的想法,关节僵硬的时间越久,恢复越困难。
3、伤后由于肢体会肿胀,在早期,石膏固定可能会很紧,过紧的固定可以导致患肢血流障碍,有的病人可能会出现肢体缺血甚至坏死,所以,早期多到医院让医生观察石膏的松紧度是很有必要的。当患肢消肿以后,石膏可能会松动,松动的石膏将失去固定的效果,同样应该到医院重新调整石膏。
4、固定良好的石膏,对于翻身等活动是完全可以承受的,所以您不必担心,完全可以适当的活动患肢。
5、从第一点上可以看得出,患肢高度越低,水肿持续的时间会更长、程度会越重,所以,明显的水肿期,建议您先别急行走,等到水肿减轻以后可以扶拐杖行走。刚开始行走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已经消肿的患肢再次肿胀,如果肿胀得不是很明显,您可以抬高患肢,一般在第二天会消肿。
6、至于正常行走的时间,请您定期拍片检查,依据拍片结果才能更好的判断。
最后祝您早日康复
仅供参考。
4、骨折后上石膏起什么用
固定和保护骨折部位,目的是让骨头在正常的位置内,让它慢慢的自己愈合恢复,现在的中医有好多正骨位是采用特制的自然材料———树皮来起固定作用的。
5、脚骨折了上夹板好还是上石膏好?
石膏和夹板各有优劣的,使用石膏还是夹板要看骨折的情况,听医生的建议。
传统的夹板固定是利用具有弹性的杉树皮、柳木板、竹板或塑料板,加上固定垫,绑在骨折部肢体的外面,以固定骨折,固定范围较石膏绷带为小。一般不包括骨折的上下关节,便于及时进行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并发症。小夹板固定的缺点是不易塑形,不适合关节附近骨折的固定,绑扎太松或固定垫使用不当而失去固定的作用,导致骨折再次发生移位,或绑扎得太紧而产生压迫性溃烂、缺血性肌萎缩,甚至产生肢体坏疽等不良后果。
石膏绷带用无水硫酸钙的细粉来撒布在特制的稀孔纱布绷带上做成,经水浸泡结晶后缠绕在肢体上,凝固成坚固的硬壳,对骨折肢体起有效的固定作用。其优点是能够根据肢体的形状而塑形,因而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其缺点是无弹性,又不能随时调整松紧度,也不适于使用固定垫,故固定范围较大,一般须超过骨折部的上下关节,使这些关节在骨折固定期内无法进行活动锻炼。如不注意加强被固定肢体的舒缩活动,拆除石膏绷带后,可产生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妨碍患肢功能迅速恢复。
6、骨折石膏的主要作用
要打的,打了以后,就可以把你的脚充分的限制死。牢牢的固定住,以便于骨头尽快愈合。还有,加上这个东西,让你明白,这个腿,需要格外小心。所以,进一步提醒你要保护好伤腿。很有必要的
7、有些地方骨折了不能上石膏,怎么办
一般来说,不能使用石膏时,如果骨折端对位对线好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使用夹板或卧床休息等制动,譬如骶尾椎骨折了,一般都不手术,都是保守治疗为主,但是臀部那里石膏和夹板都用不了,所以一般卧床休息就行了。所以要根据骨折的部位具体分析后,制订治疗的方案和固定类型,要灵活处理,祝愿你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