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大腿小腿骨折

大腿小腿骨折

发布时间:2020-08-22 10:28:59

1、大腿骨折需要手术吗

大腿骨折在医学上指的是股骨骨折。股骨是人体最长、最大和最强壮的骨骼,通常需要很强的暴力才能导致股骨干骨折。股骨也是人体最强壮肌肉的起止点或作用点,强大的肌肉力量在骨折后会出现不平衡,导致骨折明显移位,骨折复位也比较困难,给治疗带来挑战,因此,股骨骨折还是比较“可怕”的。
1、由于股骨干骨折周围有丰富的肌肉,后侧有股深动脉穿支通过,骨折后会有大量出血,达300-2000ml,检查时肿胀可能不明显,对失血量估计不足,加上骨折疼痛明显,容易出现失血性休克,处理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
2、股骨干骨折常由高能量暴力引起,尤其是交通事故,常合并有其它脏器的损伤,比如头颅、胸、腹部脏器损伤等,这些部位的损伤有时比股骨干骨折更凶险。
3、股骨干骨折后容易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股骨干骨折后,髓腔开放,静脉破裂,血肿张力过大,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栓塞。可以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神志不清、昏迷等,严重的话致人死亡。临床上可以见到单纯的股骨干骨折,没有颅脑损伤,患者却长时间昏迷,家属觉得不可理解,实际上是并发了脑的脂肪栓塞。
4、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股骨下段的骨折,由于肌肉的牵拉,容易引起腘血管、坐骨神经的损伤,在治疗过程中也可引起坐骨神经、腓总神经的损伤。腘动脉的损伤如果发现不及时,可以导致严重后果。神经损伤多为挫伤,延长了恢复时间。
5、开放性股骨干骨折的处理会比较麻烦,清创后骨折予以外固定常不确实,选择内固定又担心引起感染。
6、股骨干骨折可以出现延迟愈合、不愈合以及畸形愈合,内固定物的失效、断裂,移位骨化,内固定物取出以后可以出现再骨折,关节僵硬等等。
由此可见,股骨干骨折的诊断治疗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和解决,仍然有许多“可怕”之处。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生处理手段的增多,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已经显著提高,大腿骨折已经变的不再“可怕”。
首先,医生对股骨干骨折的认识已经大大提高,及时发现潜在的出血、休克、合并损伤、脂肪栓塞综合征等,做出相应的处理,减少创伤早期的严重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第二,对股骨干骨折的治疗,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包括牵引、外固定器固定和手术治疗。
1、牵引:适用于小儿股骨干骨折及一些不能耐受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2、外固定器:适用于软组织损伤较重的患者,如重度挤压骨折,感染性骨折,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等等。
3、手术内固定:股骨干骨折后肌肉牵拉导致移位,骨折不稳定,目前认为,只要不存在手术禁忌,股骨干骨折首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固定。
(1)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的首选方式,目前多使用交锁髓内钉,可以维持股骨长度,控制旋转,提倡闭合穿钉,可以减少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儿童股骨干骨折可以使用弹性髓内钉固定。
(2)钢板固定:当髓腔过细、合并股骨颈骨折或骨折靠近关节等情况下,不适合髓内钉固定,可以采用钢板、螺钉固定。近年来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和微创固定系统(LISS)的出现,减少了软组织的剥离,提高了治愈率,使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重新受到重视。

2、腿部骨折

病情分析:看你情况,是腓骨骨折,需要2-3个月的临床愈合时间,在这期间要注意治疗
意见建议:
1,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忌辛辣
2,配合接骨片,三七片,活血舒筋类药物
3,定期拍片复查,一月一次

3、下肢骨折怎么急救?

大腿骨折:大腿骨,医生叫它股骨。跌伤、暴力打击或者受车辆撞击等,都可引起股骨骨折。

(1)判断方法

①下肢不能活动。

②骨折的地方很痛,一动就会疼痛难忍。

③可能出现畸形,折成一个角度,腿往外扭转。

④伤肢比健肢短。

⑤有时还可能有伤口,成开放性骨折。

⑥重伤病人可同时有休克出现。

(2)急救方法

①牵引手法:一手先托住伤腿足跟;另一手拉住足背,顺着大腿方向(这是指病人仰卧时的方向)牵拉伤腿,用力要大,但须缓慢,一点点地加力,要移动它,必须用这种方式做牵引:双手托住伤肢的脚脖和脚背,用力拉向自己。

如果要提起伤腿,除了一人牵引,还需要有一人在大腿下面和小腿肚处托住,然后再提起。

②夹板固定:先将伤腿伸直,和健肢并拢,两肢碰在一起。用4~7块三角巾(叠成宽条)或宽布条(围巾、毛巾也可以),一条放在心口处,一条放在大腿根,一条放在膝盖,一条在小腿。三角巾都要摊平,压在身子下面,两头在身子两旁外露。

找两块窄长木板条(一块较短)。每块木板的一头用棉花垫(毛巾或叠好的布块)包住。长的一块塞人腋窝,短的一块塞人胯下。两块木板,正好夹住大腿的内外两面。如没有两块木板,有长的一块也可,但需多一块三角巾,把双足捆绑在一起。

用几块棉花垫,塞在肢体旁和脚脖处,以免突出的骨块相碰产生疼痛。接着,分别给每块三角巾的两头打结,固定夹板。

③搬运方法:找三个人,并排单腿跪地,跪在病人同一边的身旁。一人托头和上背;一人托腰和臀部;一人托住大腿和小腿。一齐起立,一起放下,将病人仰放在担架上,然后抬送至医院。

2.小腿骨折:外力打击或从高处跌下时脚着地,或者脚着地后猛力一扭,都能引起小腿骨折。

(1)判断方法。

①脚往外扭。

②受伤后的小腿比没受伤的小腿短。

③伤处肿、痛,不能活动。

(2)急救要点。

①牵引方法:和大腿骨折相同。

②夹板固定的做法:找一块长木板条,一面垫上棉花或衣服,外缠布条,用来贴在伤腿的外方或下方,夹板的一头放到大腿上部,另一头放到足跟。用四条三角巾分别放在大腿,膝盖上、下方,脚脖子上方,连腿带夹板一齐扎紧,注意固定带放置的位置,一条在脚脖,另在膝关节的上下各一条,再在大腿根处放一条,一共四条。夹板外面要用布块或软毯裹住。

如用两块夹板,夹住伤肢的内外两面(板和腿之间一定要垫好棉片或布块),这样,更牢靠,更结实。

③运送:病人应该仰卧在担架上,运送至医院。

4、大腿或小腿骨折能定几级伤残

被人打伤或发生工伤
鉴定标准、部门是不同的
根据你的情况,可以向司法鉴定中心申请伤残鉴定或向人社局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

5、大腿骨折

1,一般是不会的。你的术肢可以着地,只是不要负重就可以了。
2,只要你定期复查就可以。
3,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6、大腿,小腿都骨折了,关于钢板和一些事需要咨询?

首先,局部麻木的问题属于正常情况,只要该症状没有继续加重。另外,膝盖打弯则需要自己克服疼痛,每天坚持功能锻炼,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关于什么时候取钢板的问题,则要看骨折什么时候完全长好,每个人存在个体差异,愈合时间长短不一,但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是否取钢板也是一样,可取可不取,要看你自己。但如果局部麻木,最好还是取掉。

7、骨折后大腿和小腿都变细了怎么办

骨折后由于患肢长期得不到正常活动,患肢肌肉就会出现萎缩现象,这是正常的,要想尽快恢复,只有断处生长大量骨痂经过一段时间锻炼活动才行。如果现在断处已生长一定骨痂的话,那么就可下地锻炼行走了,如果断处骨折线仍然清晰可见,说明骨头并没有长,这时应换另一种治疗方式才行。
一般普通的骨折,如能选用中草药外敷治疗,一个月左右可治愈,并能恢复正常活动。骨折严重的、年长的,治疗在二个月左右也可独痊愈。治疗超出三个月仍未获得康复的,则是医生的治疗水平问题,这时应另寻高明以免延误治疗。

8、大腿骨折与小腿骨折相比,哪一个更严重?

其实大腿骨折和小腿骨折哪个严重不是简单说说,这种问题是要具体看患者是怎么伤到,小腿还是大腿受到的上更严重。骨折也有分为是否纯骨折的。纯骨折的情况不论是大小腿都会愈合得比较快,除非是那种粉碎性骨折或者有明显位移的骨折,会对周围的肌肉和血管造成巨大的损伤,都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

大腿骨折分为上中下三段,对于膝关节影响较大的是下段骨折,大腿下段骨折容易导致患处出血粘连,影响膝关节功能,由于大腿肌肉丰富,骨折后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复建。但是大腿骨折有较多后遗症,骨折早期出血,休克等,骨折后患者活动较少易引起血栓,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等。如果期间锻炼不佳,可能会引起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症状。

小腿骨折多见于儿童,且在全身骨折中小腿骨折是最常见的,而且以胫骨干单骨折较为多见,会出现患侧下肢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呈成角和重叠位移。当然小腿骨折的危害还是有相当多的。

比如它会造成骨骼肌肉损伤,影响运动系统,严重的话,还可能累及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等等。小腿骨折往往没有一般的大腿骨折较易愈合它可能会出现延迟愈合甚至是不愈合,血管损伤的并发。其实不论是大小腿骨折,患者都要严格按照医师的指导去进行康复运动

9、腿部骨折注意什么

1.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6.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7.忌长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8.骨折禁饮果子露。
骨折与一般皮肉损伤不同,坚硬的骨质愈合时间比较长,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以上。在医院对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后,常需在家继续休养、康复。做好家庭护理,促进愈合,尤其重要。 “民以食为天”,骨折病人也一样。让骨折病人吃好,是家庭护理中很重要的一条。
绝大部分骨折虽无内脏损伤,但由于经历了创伤或手术的打击、终日休息、运动减少,原先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可能胃口不好,受伤后短时期内较为明显。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发生。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要在病人饮食花样、调配上多下功夫,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手臂活动不便的,还要喂饭。适当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卷心菜、胡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纤维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骨骼异常坚硬,主要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构成。无机物占比例最多的是钙。人体内99%的钙集中在骨骼内。受伤发生骨折后,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让伤员多吃些钙质,以加快愈合。不知从何时起,骨头汤成了骨折伤员的最好补品。但是,根据医疗经验及实验研究,却没有发现骨折伤员需要额外补充钙质的证据。骨折后受伤部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偏于酸性,骨折端可发生脱钙。但这些脱出的钙质并没有被运走、排泄,而是溶解在周围。等到局部创伤性炎症恢复正常后,便作为修复骨折的主要材料沉积下来。
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骨折病人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这几种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经测定,骨折后病人体内上述物质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可能有利于愈合。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骨折病人可适当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这些物质的药物。
饮食调理
有句话叫:伤筋动骨一百天。说的是骨折之后恢复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因为,骨折的病人在较长的恢复期间,病人的家属和病人都要注意饮食上的调养。
骨折早期因忧思少动,气机郁滞,无力推运,常有大便秘结,卧床病人更多见。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
骨折病人不需“忌口”,对饮食没有什么特殊的限制。但有一点要特别提出的,就是不要吸烟。声名狼藉的香烟与很多疾病有关,包括心脏病和癌症,并可损害皮肤伤口的愈合能力。
骨折后1~2周 此时骨折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需注意活血化瘀,行气消散。患者骨折部位疼痛,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降低,因此饮食应以清淡开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炖熬为主,避免煎炸炒烩的酸辣、燥热、油腻之食品。至于黄豆骨头汤,属于肥腻滋补的范畴,所含脂肪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有诱发大便干燥之嫌,此阶段最好不要食用。 食疗方: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骨折后2~4周 此时患者从生理上及精神上对骨折后的境况有所适应,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也已缓解,瘀血肿胀大部分消失,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恢复。饮食上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蛋类以及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适当多吃一些青椒、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食疗方: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两周。
骨折后5周以上
骨折部位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并从骨痂向骨组织转化。患者胃口大开,饮食上并无禁忌,可食用任何高营养食物及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的食物。祖国传统医学对此颇有研究,认为此期食谱可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适当饮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疗方: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实践证明,对于骨折的患者,按照上述的食疗顺序滋补,病人的康复期明显缩短。
开放性骨折的饮食
开放性骨折的饮食疗法-患者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的饮食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中断或破坏。由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骨折;发生在原有骨病(肿瘤、炎症等)部位者为病理性骨折。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为开放性骨折,如与外界不通则为闭合性骨折。此外,还可根据骨折的程度、稳定性和骨折后的时间作出其他分类。骨折发生后常在局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瘀血、畸形、活动受限及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等。一般多可据此作出诊断。当然,如果骨折损伤了血管、神经等,则会出现相应的表现,故应注意是否有其它器官同时损伤。为了确诊和进一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及指导治疗,X线检查是必要的。通常,骨折经过适宜的治疗,如复位和固定,在骨折段有良好血液供应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多可自行愈合。骨折的正确的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是减少患者痛苦、防止再损伤或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中最要紧的是妥善固定。
开放性骨折的病人饮食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忌盲目补充钙质: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骨折后的食物:  
为了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的饮食可以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会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 10克,当归10克,肉鸽 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 1次,连续 7~10天。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补充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 A、 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 10克,骨碎补 15克,续断 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 250克,炖煮 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 2周。
后期(5周以上):受伤 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 10克,骨碎补 15克,续断 10克,苡米 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加入另 2味同煮粥进食。每日 1次, 7天为 1疗程,每 1疗程后间隔 3~5天,共用 3~4个疗程。

与大腿小腿骨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