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的分类
(一)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为:
1.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处受到污染。
2.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
(二)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
1.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属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据骨折的形态分类
1.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发生在骨干部。
2.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压缩骨折 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4.星状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及髌骨可发生星状骨折。
5.凹陷骨折 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 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
7.裂纹骨折 如长骨干或颅骨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
8.青枝骨折 多发生在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
9.骨骺分离 通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是骨折的一种.
(四)依据解剖部位来分类
如脊柱的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长骨的骨干骨折,骨骺分离,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五)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分类
1.外伤性骨折 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其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
这些内在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称稳定性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长骨横形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既是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也属不稳定骨折。
(七)依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
1.新鲜骨折 新发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纤维连接,还可能进行复位者,2~3周以内的骨折。
2.陈旧性骨折 伤后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时限并非恒定,例如儿童肘部骨折,超过10天就很难整复。
2、骨折分为哪几种?(根据完整程度)
骨折的类型可以分为:
1.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发生在骨干部,这是骨折的类型之一
2.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骨折或“Y”形骨折,这是骨折的类型之一。
3.压缩骨折 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这是骨折的类型之一。
4.星状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及髌骨可发生星状骨折。
5.嵌入骨折 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这是骨折的类型之一。
6.青枝骨折 多发生在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这也是骨折的类型之一。
3、肱骨小头骨折损伤机理及分型?如何治疗?
肱骨小头位于肱骨下端桡侧,向前方突出,呈圆形光滑的骨性结构。肘关节屈曲时,桡骨小头顶端关节凹形面与肱骨小头前关节面互相对应咬合,肘关节伸展时,则在肱骨小头下关节面咬合;当时关节轻度屈曲时,传导暴力自下而上经桡骨传导至肘部,桡骨小头成锐角撞击肱骨小头,在肱骨小头与肱骨干骺端造成剪切外力,可将肱骨小头自其附着处剪切下来,并可发生向掌侧向上方移位。
骨折通常分为两型, I型,属于完全骨折,骨折块包括肱骨小头及部分滑车,骨折块可沿肱骨下端冠状面上移,并时有旋转移位。II型,单纯肱骨小头完全性骨折,或肱骨小头边缘的小骨折片,有时在x线片上很难发现。
治疗,对无移位的两型骨折,一经确诊,可行上肢石膏托或石膏管型固定肘关节屈曲90度,有助于桡骨小头对肱骨小头相对应的压力,维持骨折复位。I型或II型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均应采用手术治疗。
4、骨折分几类?
(1)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分类如下。
①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②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2)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如下。
①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又可分为如下2 种。
裂缝骨折:骨质发生裂隙,无移位。
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
有时成角畸形不明显,仅表现为骨皮质劈裂,与青嫩树枝被折断时相似而得名。
②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按骨折线的方向及其形态可分为如下8 种。
横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
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成一定角度。
螺旋形骨折:骨折线呈螺旋状。
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
嵌插骨折:骨折片相互嵌插,多见于干骺端骨折。
压缩性骨折:骨质因压缩而变形,多见于松质骨。
凹陷性骨折:骨折片局部下陷。
骨骺分离:经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
(3)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类如下。
①稳定性骨折。骨折断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者。
②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者。